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938|回复: 16

质疑

发表于 2014-1-11 08:13:2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的或无意的骗子”,鲁迅说过的话。废除汉字,鲁迅也曾有洋洋大论。从鲁迅身上,我看到了一条真理:任何人都是人不是神,任何人的话都不可能是绝对正确、永远正确。鲁迅亦然,他也只有一双慧眼,所以不可能穷尽缤纷的世界的。
        中国人缺乏质疑,科举八股取士罪不容赦。现今的高考我看也只是科举八股的翻版。不是有“我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解得了三角函数看得懂外语最后发现我还是文盲的调侃吗?因为需要“大旗”,因为缺乏质疑,于是鲁迅上神坛了。打文仗,有个“大款”背后靠着,自然底气十足。文坛上神将如云,“元帅大将”将星闪烁,孔子老子皆位列其中。本质上,拉上神将的论点作为支持,我看与拉一人帮着打架是一个道理。既然如此,你安敢轻易质疑?
        质疑有时是要付出代价的。布鲁诺因为质疑“地心说”不是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十分喜爱春秋战国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其实那时没有“神”的依附,只有自己摇旗呐喊,累啊!若有捷径,有“大旗”可打,我想孔子一定不会周游列国如此卖力推销自己的,只要递上名片:我是某大师的得意门徒即可。质疑是很累的,自立门户当然更难。
        不质疑、不敢质疑,质疑很累,于是我们由强大慢慢变得虚弱了,所以有“崖山之后无中国”之说了。好在人被痛打一顿之后都会反思都会质疑的,于是鲁迅脱颖而出。遗憾的是,鲁迅又变成了神,他的质疑又变成“大旗”而不容置疑了。
        就像死在手术台上的人诅咒西医的万恶一样,学西医的鲁迅质疑、贬低中医无可厚非,那是他从他的角度看世界的结果。恰如盲人摸象,每个人的结论其实都是他自己感知的一部分,所以在哲学上就无所谓对无所谓错了。但一定说自己摸的就是大象的样子而要大众接受,于是可笑了。也许鲁迅没有强迫人们接受他的观点,但鲁迅已经俨然是神了,所以他的一言一行要么善莫大焉要么害莫大焉!
         中医药大学毕业从事中医近三十年了。在穴位治疗上有点谈资。方舟子说针灸就是心理安慰,因为针灸穴位与非穴位在效果上是一样的。逻辑上,你所说的只要有一个反例那就说明你的理论、说法值得商榷。
        曾经治疗一个麻痹性肠梗阻病人。足三里、阳陵泉、太冲、合谷、天枢等穴位针上,病人仍然腹痛难忍。于是找有效穴位,发现大肠腧压痛明显,于是针之。痛立刻缓解,半小时后病愈。从医近三十年了,针灸所治病人不胜枚举,所谓针灸只是安慰剂的疗效的说法不值一驳。
         关于汉字,康熙字典收录了57557个汉字。我们常用的汉字约3500个。而英语据说有50万个以上的词汇,并且在不断增长。世界上无论什么新鲜事物,无须增加汉字,我们都能表达,而英语则非造新词不可!说到底,汉字很好地解决了有限与无限、已知与未知的矛盾。一个趣事:汉字零到十,11个数字就解决了无限的数字表达。英语呢?他们的老祖傻乎乎地从零到20后才发现不能再造字了,否则,英语将全是数字!即便如此,还是造了twenty,thirty,forty,fifty,sixty,seventy,eighty, ninety  这8个字词。就这一点看,汉民族不愧为最聪明的民族。
        鲁迅,所谓的文化旗手,我看也是人不是神。若他的话都是“佛语纶音”,无疑我们又重蹈了圣贤即经典的八股科举式的覆辙。大胆质疑,小心求证,这是现代人必备的科学素质。即便拿孔圣人开涮,只要涮的有理有节,我看也没啥大不了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1 11:33:29 | 查看全部
无怪乎要学哲学,可以辨证看事物本身。盲人摸象的观点旁人看来不过是嗤鼻一声冷笑了之。
     都不是神。要取其精华丰富文化内涵。此文观点鲜明,阐述有力。
      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1 11:46:00 | 查看全部
汉语词汇被弃用了很多,大家沟通的仍很顺畅,与英语的水涨船高也算得文化的差异吧,世界本无神,惟有人造之,但凡事皆有可取之处,一味的捧不对,一味的棒打也不合适,还是要扬弃!

学习杏林鸿雁老师美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1 19:03:52 | 查看全部
“中国人缺乏质疑”,个别国外也是这样;
 
缺乏质疑!

问好楼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1 19:22:22 | 查看全部
现实生活里,人们往往把质疑理解为,向上级对这个问题进行问事  ,其实不是,古往今来质疑都要有法律性,否则必须付出代价。
问好杏林鸿雁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1 21:25:26 | 查看全部
有质疑才有进步,很多人学习东西习惯性的记住就行,没想过太多问题,这往往导致思想闭塞不能创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2 00:11:54 | 查看全部
不质疑、不敢质疑,质疑很累,于是我们由强大慢慢变得虚弱了,所以有“崖山之后无中国”之说了。这话说的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 08:51:01 | 查看全部

回 1楼(沐沐) 的帖子

谢谢留墨与美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 08:52:30 | 查看全部

回 2楼(胡云峰) 的帖子

谢谢留墨。是的,每种文化都有其优秀性。但就文本而言,同样的内容,汉语一定是最薄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 08:53:25 | 查看全部

回 3楼(石评梅) 的帖子

谢谢留墨。我们不能和差的比,我们也没有资格和差的比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