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605|回复: 6

重 读 家 书

发表于 2009-1-14 21:35:0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周末在家清理东西时,发现了好多上大家学时父亲写给我的信件,从毕业参加工作以来已经好几年没有收到过任何手写的信件。看着这些家书,一股久违的感觉涌了上来,有些涩涩的。我拍拍这些家书,抖一抖,一封封拿出来读。
    信无一例外地都是父亲执笔,结尾署着“父母上”。我脑中就浮现出父母商量着给我回信的模样。两人先是脑力风暴般列举回信的要点;母亲会在父亲写着写着的时候,冷不丁想起什么,忙提醒父亲:别忘了,还有……;父亲写完后两人一定会轮流着把信读一遍。他们也会常常咀嚼我的来信和盼着下一封的来信吧。
     比较奇怪,好些封家书上都写着“收到你的来信,我们感到很高兴/欣慰/骄傲/自豪”之类的话。我当时给他们的信上又写过些什么事迹让父母感到很高兴/欣慰/骄傲/自豪了?我竭力从记忆中去搜索,却想不起什么大一点的事儿来。不外乎就是适应环境了,交上一班新朋友了,考试有进步了,偶尔在校里的学生刊物上写过几篇小文章了,诸如此类的吧。这些小事,或许在父母那就是大事了。
     写给家里的信,报喜不报忧,应该是绝大部分学生的惯例。仔细地回味一下,几年的大学生活中,有小城镇人初入大城市的些许自卑;有成绩赶不上的失望和自责;有对专业的厌恶和彷徨;离群独居过一阵子;患过大病。这些东西应该没有明明白白告诉家里吧?
     同样,父母给我的家书上,无一例外都有“家里一切都好,安心学习,勿挂念”之类的话。除了家里经济比较吃力这我早已清楚的事实外,几年大学生活里我确实没有过多担心父母的身体和家里的各种艰难处境。倒是寒假回家过年,父母会围着火炉和我谈谈过去一年的各种事情:母亲曾摔伤腿,几个月行动不便;小外甥住过院;家里失窃了,损失惨重……时过境迁的艰难再从父母嘴里娓娓道来,自然再没有当时的惊心动魄。我也只能惊讶地责怪一声:怎么不早说?可早说又如何?我又能做什么?想来父母真是用心良苦。
     报喜不报忧;让父母担忧的事虽然不会写在我的家书上,但学习上的一些体会、困惑和选择应该还是会和父母交流。于是父母的家书上便有很多对我的鼓励和肯定以及建议。父母的这些鼓励、肯定和建议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我,现在我说不上来。但重读这些家书,父亲用遒劲有力的字体写下的一些话,虽然普通,仍然能够激起我的共鸣:向学有所长的一切人学习;好男儿志在四方;人要自信,要胆大心细;先看到了困难,有了思想准备,困难也就不可怕……  
     但父母的家书上从来不掩饰家里经济的窘迫和困顿,有些愧疚的感情中夹杂着坚定的承诺。他们明白地告诉我家里的各项经济来源和支出,负债和盈利。让我知晓家里的经济状况,但要我不要担心,他们一定有办法为我提供充足的保障。读书的几年应该是家中经济最艰难的时段,家里给我的学费和生活费都是分好几次寄给我的。对家庭经济状况的剖析和聚焦,家书传达给我的信息我当时就应该是明白的,那种血脉相连,相互关心和理解,荣辱与共的亲情,无需过多的阐释。
     即使当时的生活确实困顿,但在经历过饥荒年代和各项运动的父母眼中,和他们曾经的岁月相比,已经是天壤之别了。父亲曾在一封家书中用一种复杂的感情描述他最艰难的小学和中学生活。老一辈人的艰苦,人人都有一箩筐的故事。但从自己父亲的笔下写出来,父子连心,却有一种震撼的效果。父母亲再不能传授我需要的专业知识,甚至有时候在孩子面前显得孤陋寡闻和无知。但他们的岁月和经历所赋予他们的厚重和光辉,让后辈不得不收敛而仰视。酸汁苦水的浸泡,无情岁月的扫荡,并不能使厚重淡化,使光辉褪色。而在我们父辈的厚重和光辉荫护下,两代人之间传承的就该是人之精髓了。一叠的家书,无言而有力量,历久弥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4 21:40:47 | 查看全部
感谢zhaojiabing老师的支持,写的不错,以后多支持8小时之外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4 23:21:44 | 查看全部
有同感!!顶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5 09:06:58 | 查看全部
家书千字抵万金,
福乐喜事装满封,
千篇万言同一词,
错把邮差当亲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5 13:14:22 | 查看全部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7 09:24:27 | 查看全部
现在有谁还能读到这样的家书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8 20:52:31 | 查看全部
感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