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其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扇快乐之门。打开快乐之门,胸腔中流出的是坦然、宽容、感恩;闭上快乐之门,胸腔中涌动的是埋怨、愤慨、仇恨。虽然快乐之门藏在各人的心中,但许多人却常常会在不经意间把快乐之门的掌控权交给别人。
一位少妇埋怨:公公婆婆怎么只顾自己享受,不肯财力支援一点、出力帮着带带孙子。
一位职场员工愤慨:某某人工作能力不强而搞人际关系的能力超强,所有好处他都先占。
一位父亲生气:孩子读书就是粗心大意,再三跟他说要仔细点、仔细点,而考试成绩总是比某某家孩子低一截。……
心有埋怨、愤慨的人,拱手把快乐之门的掌控权交给了使自己痛苦的人,因为他把自己痛苦的全部责任归咎于使自己痛苦的人,把自己视为是深受其害的受害者。心有埋怨、愤慨,自然要诉说发泄,周边亲朋好友听第一遍新鲜、第二遍乏味、第三遍敬而远之……。因为生活中没有人愿意和总是受伤害的人保持密切的联系。
心有埋怨、愤慨,其实对改变现实的作用不大,苦的倒是自己,因为抱怨像气球,越吹越大,不仅把自己的心境越搞越坏,也把自己和周遭的关系越搞越僵。与其这样,不如试着改变自己的思维,也许能开拓另一番天地。要是说,养儿育女一代自有一代的责任,公婆健康是小辈的福份;要是说,为人处世各有法则,我坚持自己的操守,日久天长终会有人识君;要是说,不把学习成绩作为评判孩子的唯一标准,欣赏性地去发现每个孩子都有特别的可爱之处……。仅仅只是让思维转个身,那么这位少妇、这位员工、这位父亲就会坦然释怀。
生活中有摩擦、不快和委屈是难免的,重要的是不要被那些摩擦、不快、委屈所左右,不要执著于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换个方法思考,可以使问题变简单;换个立场看人,可以宽容处世;换个心态处事,可以得到更多美好。
在遇到问题时,要紧紧掌控好快乐之门的自主权。记住:我坦然,于是我的心快乐;我的心快乐,于是我的人生跟着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