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居功永自谦 付心皆有成
——记2012年度公司劳模翟居付
让时光的镜头再拉回到2013年2月6日这一天,在集团公司九楼会议室召开的2012年度年终总结表彰大会的现场,有一个人的名字曾被中共济源市市委书记何雄多次提起,并给予高度的评价,他就是作为先进个人的代表发言人——精炼厂厂长翟居付。19 年前,他有幸和豫光结缘,从此便情定豫光,在不断追求的路上,用坚守为梦想护航,一步一个脚印完成了华丽的转身,用自我的魅力演绎着青春的风采!
锋芒初露 综合回收勇弄潮
1994年7月,翟居付从沈阳黄金学院毕业了,他走进了河南豫光金铅集团,成了熔炼一厂的一名工人。满怀豪情的他丝毫没有被简陋的生产环境所吓倒,汗水流淌的 印痕涂亮了每一个日子。
是金子总会发光,作为大学生的他有着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敢拼敢闯的独特个性也日益彰显。6平方米铅浮渣反射炉的改造工作第一次以失败而告终,第二次改造时,别人是知难而退,他却是迎难而上,勇于承担并独立完成,赢得了领导的认可,熔炼二厂的烧结试产更是他名声不胫而走,幸运之神也开始频频向他招手,从工艺员到化验室主任,再到熔炼二厂烧结工段长,生产科科长,自身价值也一步一步得到了升华,人生的履历上也添上了副厂长和厂长的字眼。
2000年初,股份公司综合回收项目上马,他被任为负责人,毅然承担起在废渣中开发新产品的重任。简陋的生产厂房在荒山秃岭的衬托下更显得萧条,没有现成的资料借鉴可以说是举步维艰。然而面对种种苦难,翟居付没有退缩,他夜以继日地上网查资料,南下考察学习,利用别人下班的时间钻在化验室里做试验,反复地论证、试验、数据统计、分析然后自行设计,绘制图纸并组织施工试生产,最终由他主持的氯氧锑渣中有价金属的综合回收项目建成投产,在废渣中淘出了第一种新产品——锑。随后,粗铋中的有价金属的综合回收工艺技术应用项目投产,又成功提炼出来第二种新产品——铋。利用粗锑直接法生产锑白项目的投产,二次渣湿法处理工艺研究与应用项目的完成使他获得了“综合回收第一人”的称号,还获得了三项发明专利。综合回收厂也从白手起家,由2000年的年产值不足300万元扩大到2006年的年产值上亿元,利润3000余万元。他成功了,凭着锲而不舍的精神终于迈出了铿锵有力的第一步!
积极探索 管理之路开奇葩
2006年9月,因工作需要,翟居付被调到股份公司精炼厂担任厂长兼党支部书记。综合回收项目刚刚有了起色,还没来得及享受成功的喜悦,就要离开自己曾经打拼过的地方,但他心里清楚,公司看重的就是他的魄力和能力,才委以重任,一种沉甸甸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立刻盈满于心。
当时的精炼厂有职工近700人,车间环境非常差,收尘设施只是“摆设”,只要除铜工序一加锅,整个车间像打“迷雾战”。工人劳动强度大,许多员工只要一提起精炼厂,就会面面相觑,怨声载道。翟居付去的第一天,就在车间里深深地感受了一把,并在和职工交谈的过程中得知职工怨言比较大的问题是工资相对较低和人员比较紧张,休息时间少。一回到办公室,他就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写在自己的工作笔记本上,并打上了大大的问号!
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这第一把火该在哪里烧?又该如何烧?翟居付一时犯了愁。电解工艺对自己来说,接触的确实少,面对新的工作环境,原来在综合回收厂的管理思路能否适用?一些列的问题在他的脑海里闪个不停。为了理清思绪,他多次到车间走访,和职工亲切交谈,掌握基层信息。又多次召开全体管理人员会议,让他们各抒己见,收集目前存在的管理难点,双重结合让他的心里有了谱。原来当时的生产模式是每班8小时的定时工作制,即使是生产任务提前完成,工人们也不能尽早下班,导致有些工人上班“磨洋工”,熬时间,劳动效率低,能耗浪费现象严重。而且还是三班倒,几乎没有轮休时间。为了彻底改变现状,他决定从管理上创新思维,大刀阔斧进行改革。通过实地调研,根据电解精炼的生产特点,大胆地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模式,改定时管理为定量管理,原来三班的工作量由两班来完成,“三八制”改为三班两运转,只要完成当班的生产任务,就可以随时走人,每月的休息时间比原来多3至5天,并且提高了劳动效率,仅此一项,直接减少用人50余人,工资也比原来高了。该生产模式在二车间一试行,其它车间的职工纷纷采用这种模式。第一把火的成功燃烧,也烧出了翟居付心中的无限遐想。
在随后的几年中,不断的技术改造、大岗位作业、一人多岗的管理模式也相继出炉,2010年,纵向管理模式改革的成功实施更是规范了作业流程,夯实了生产管理。这一个个别出心裁的管理亮点像一朵朵争芳斗艳的奇葩芬芳了他的整个心空,几年下来,精炼厂直接减员达到150余人,每年减少人工成本近300余万元,可谓是功不可没。
提升装备 践行技改结硕果
常言说:“心有多大,梦想就有多大。”这话用到翟居付的身上再也贴切不过,他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追梦人,永不停歇的追梦人。车间环境差,他亲身感受过;工人劳动强度大,他亲眼目睹过,一定要改变这种现状,梦想的种子再一次在心灵的土壤上生根发芽!
为了改善生产作业环境,他远到日本“取经”,回来后,仅凭自己的记忆破解日本加锅除尘的秘密。不断思索,反复试验,最终自主设计了一套自动化残片加锅装置并投入使用。同时在他的主持下,对除铜熔铅锅加了锅罩,积极组织除铜扬尘治理试验,制作了密闭捞渣系统投入使用,效果非常显著。既要治标,更要治本,翟居付常常在生产现场走访观看,一点一滴都牢记于心。对所产烟尘的地方都增加了收尘设施,对原有的收尘设施先后进行了升级改造,引进了国内较先进的脉冲收尘加水沫除尘,更使车间环境得以“还原”。老职工张小艾饶有兴趣地说到:“原先我们上班都是戴三个口罩,现在只要戴一个就足够了”。
查槽岗位用人多,工作量大,他经过多次试验改进,成功试制出了查槽探测仪。1个电调工用探测仪查槽,每个车间1万多片仅需3个小时便可查完。查槽探测仪的诞生,改变了公司电解生产延续多年的传统查槽方式,大大降低了电调工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生产用人24人。他又先后主持完成了电解铅阳极板铸造定量浇铸自动化技术改造,以及阳极片机组铆片板对调设备改造和阳极板铸造机组提片机组的平板后置工作。其中的平板后置改造使国内同行纷纷效仿,改变了整个行业的平板方式。
2011年,又迎来了技术改造的春天,他又多次试验,几经改进,经过近一年的努力,自主研发出残极自动洗刷机组,提高了铅电解精炼生产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处理能力达到450片/h,降低了职工的劳动强度,提高了自动化水平和生产现场的安全性,改善了操作环境。通过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鉴定,该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整体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获得了豫光集团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并申请了国家专利。
2012年,他又通过考察论证,多次试验,在始极片工序采用螺旋捞渣系统取代人工捞渣方式,填补了国内该行业机械化捞渣的空白,顺利完成捞渣自动化改造项目,大大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更促进了环保。并对传统铅电解用的添加剂进行改良实验,又一次引领行业技术水平。还不断进行天然气蓄热式炉窑改造,2012年节约天然气就达到近100万立方,直接创效200余万元。
干了8年的生产科科长黄建忠这样评价道:“翟厂长有着自己独特的且又清晰的管理思路,他来精炼厂6年的时间里完成了三大跳跃,一是减员增效,二是装备升级,三是节能创效,每一项成就都是可圈可点的。”不光如此,为了更好地掌握基层信息,他加入了职工qq群;为了提高全体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他不断创新管理体系;他对管理人员经常是批评得多,表扬的少,他常常这样对他们说到:“每到一个厂,我只是想把自己的管理理念传输给大家,至于你们吸收多少,完全在于自己。”也正是有了梦想的支撑,翟居付学而不倦,一直利用业余时间提升自身素养,经过不懈的努力,如今的他已经取得了硕士学位,被公司聘任为高级工程师。
然而,他的心里清楚,是豫光给了他延伸梦想的舞台,给了他体现自身价值的机会,他的心和豫光始终是连在一起的,所以面对外单位的高薪诱惑他泰然处之,高尚的人格也赢得了杨安国董事长的欣慰赞许。翟居付为豫光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他没有放大自己的功劳,而至始至终都抱着谦虚的心态默然前行,倾心付出,从而收获了累累硕果。路在自己的脚下,该如何走好每一步,相信他绝对会有自己的打算,衷心祝愿他的路越走越宽,会有无限风光在尽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