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53|回复: 9

[随笔] “让证据说话”的思绪 【原创首发】

发表于 2014-1-26 08:05:4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让证据说话”,你可能觉得这是天经地义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一句话吧。的确,法庭上,不让证据说话,冤假错案将比比皆是。然而,为何让证据说话往往也造成冤假错案呢?
         从哲学的角度看,“让证据说话”其实是陷入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两难怪圈里了。你看到的证据就一定是真实反映客观事件的证据吗?证据没有,又咋办?在DNA技术未出现前,强奸犯的取证是困难的,“让证据说话”咋办?美国电影就有这样的例子,明明知道你就是罪犯,但苦于没抓到证据······
        “让证据说话”,究其因是一种线性思维作祟。那就是只考虑已知的世界,全然不知道如何面对已知与未知并存的世界。当然,法庭上,无论这种思维的缺陷有多大,也只能让证据说话。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地减少冤假错案——疑罪从无嘛——尽管可能大家都确认是他(她)干的。
        有人认为中医不是科学,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中医的“证据”说不了话,或者说了你也不信:什么阴阳、气血、风寒燥湿、气虚血瘀、阴阳不调、穴位经络等等,这都是些啥玩意啊?巫婆神汉的咒语?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嘛!于是在什么子的眼里就是垃圾了。
        要辩驳,还是扯远点从问题的源头说起。我们的世界,说到底就是由两部分组成:已知的部分,未知的部分。人类永远都不可能穷尽物质世界的。那么这个现象能否用哲学语言来概括呢?可以!阴阳!阳代表已知,阴代表未知。你看中医的哲学基础扎实吗?
        数学,大家公认的自然科学的皇后。然而皇帝原来没穿衣服!知道数学的基础是什么吗?是不可证明的公理。两条直线平行永远不可能相交。这是基础之一。按“让证据说话”的观点,不能证明的就是错的,那么数学的大厦早就轰然倒塌了。任何集合包含空集!数学集合论的一条定义。也就是有包含无的概念。为何这样呢?原来数学经历了三次危机,每次危机说到底都是有限与无限的矛盾,已知与未知的矛盾。于是数学家不得不考虑未来世界了。微积分的哲学思路其实就是尽可能地接近真相,然而永远不可能完全复制真相!
        包括西医在内的自然学科,其理论基础是什么?追本朔源,原来很简单:就是秦始皇早就规定了的统一度量衡!也就是人为规定那么一点为一克,滴答那么一下为一秒,大约那么长为一米。对了,一米的标准长度现在好像保存在法国巴黎的什么地方,具体地点我忘了。无论人们在自然面前取得了多么大的成就,“上帝”只要悄悄地改变一下人为规定的米、秒、克,那么所有成就可能立刻化为乌有。比如火箭,差一秒,你就不知道它要飞去哪儿了。如果你还是对我所说的不屑一顾,那么请你回顾一下阎锡山的山西为何要窄轨铁轨以及背后所反映的米·千克·制的厉害。
        问题来了。既然米·千克·秒制是自然科学的基础,但这种基础的确又是“人为规定”,这种人为规定就一定是科学的吗?!在我看来简直荒唐可笑了。怎么规定是你的事,但一定说这种规定就是比中医的阴阳五行经络气血的规定要科学,我看实在是强盗逻辑:都是人为规定,你的规定就一定好?非但如此,我倒是感觉中医的哲学规定要比米·千克·秒制的规定要科学的多!因为我们的老祖早就发现了人类思维的奥秘并努力去模拟还原我们的世界。
       中医的哲学基础是《易经》,故有“医易不分”之说。大学时,老师说中医是在朴素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指导下的一门科学。屁!古人的哲学就是朴素的?其实,现代一切哲学成就我看都逃不出古人的已有认识,只不过是丰富了内涵外延而已。《道德经》开宗明义指出:道可道非常道。其实就是认识论上的完美表述!这句话实质就是说:已经认识的真理就不是永恒的真理——自然本来就是不可穷尽的嘛!
        古人发现世上万物无非是对立的两方面,于是阴阳概括之。又发现世界上万物究其属性无非木火土金水,于是抽象出了它们的关系。在此思辨的哲学基础上,结合当时的人体解剖,于是得出中医脏腑经络学说。比如,当你口渴了,你断然不会再去吃生姜辣椒的。于是,中医把口渴解释为火,再用寒性的植物去化解,也就是“清热泻火”。你看,玄乎?多么科学不是!其实,中医的每个术语主要是为医生服务的,病人看懂看不懂无所谓。比如“入营犹可透热转气”这句话,病人听了一头雾水。可是中医一看就只知道虽然热入营血,还可以用“清热泻火”的药。再比如说你“阳虚”。病人也可能听不明白。但中医医生一看阳虚的诊断,马上就会想到鹿茸淫羊藿等补阳的中药。中医玄乎?我看一点不玄。
        由于中医的理论体系是模拟了我们的世界,于是,无论什么病,都可以按已知的中医理论去指导实践,你看,中医是不是较好地解决了已知与未知的矛盾?!西医则不行,不知道的情况下只能不作为或胡乱作为。在当今的猫下,有些西医更是胡作非为!
        医学中,“让证据说话”有时你会非常尴尬。现以一个病案说明。
        某男。45岁。昨晚睡觉时忽然后背觉得寒冷异常而难以入眠。加被取暖寒冷感也不能缓解。无发热、咳嗽、胸痛等其他症状。西医就诊,X片、化验等都未能发现病因,因而也就无能为力了。证据没有!
        然而病人的痛苦是真的——尽管是主观感觉。但病人痛苦呀!与我处就诊。西医思维是不行了,没有证据。于是按中医经络思维:找压痛点!按病痛的部位看,属于肺部。于是在肺经的一个穴位上发现压痛明显。针之,两次病愈。
        问题来了,你还不是“证据说话”?是的,但我的这个证据——穴位,只是治疗的证据,病人具体是啥病,老实说我也不知道!如果一个理论只能在已知的世界转悠,我以为只能叫知识而不能称谓科学。西医嘛,我看只能称之为学科而非科学也!虽然我不知道这是啥病,但中医的压痛点理论有效地帮助我寻找治疗点。其实吧,任何学问,归根结底是要看能否指导实践的——认识世界的目的是改造世界嘛。
        在门捷列夫之前,人们已经知道了63个原子的原子量的大小电子数等有关原子的知识——还不能称之为有关原子的科学。门捷列夫的伟大就在于他根据已知的63个元素发明了化学元素周期表,有效地指导了未知元素的发现。所以,门捷列夫的化学元素周期表是关于化学元素的科学!门捷列夫没有束缚在“让证据说话”的思维上。已知的元素加上思辨,成就了伟大的门捷列夫!
       中医理论从某种程度上讲,就是医学的“化学元素周期表”!有了这张表,无论是已知的还是未知的疾病都可以“依法行医”。因为中医理论从宏观上较好地接近了世界的本来面目。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中医的理论就像一个大楼的框架结构,无论已知的未知的疾病都被框在里面。而西医则像一个永远往上建造的大楼,永远没有封顶的那一天。当然,这两种思维我以为都是重要的。所谓中西医结合,我看一定是两种思路的结合而不是一个西医一个中医在一起看病就叫中西医结合。
        “让证据说话”,把人束缚在已知世界里的思维,全然忘了主观能动性,全然忘了思辨,全然忘了人之所以是天之骄子的根本原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6 09:39:11 | 查看全部
早先,因为认定某人犯罪直接判决导致的冤假错案比比皆是,现在虽然还有,但少的多了,还是进步了,由此,用证据说话有人性化的一方面,是进步的一种表现!

学习杏林鸿雁老师美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6 10:07:52 | 查看全部
好文章!
看到的东西未必都真实,证据也有真有假,在法律上,疑罪从无,没有确凿的证据不能定罪,也有它的缺点,但总体来说,让证据说话还是一种进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6 16:28:28 | 查看全部
说的很在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6 20:04:52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7 14:49:08 | 查看全部
让证据说话,把人困在已知的世界里。非常认同这句话!人们常常会因此陷入固定思维,缺乏主观能动性。缺乏发散思维!学习老师美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8 12:57:31 | 查看全部

回 1楼(胡云峰) 的帖子

谢谢留墨。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8 12:58:03 | 查看全部

回 2楼(随其自然) 的帖子

哈哈,谢谢留墨。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8 12:58:17 | 查看全部

回 4楼(梦寒) 的帖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8 12:58:37 | 查看全部

回 5楼(一览众山) 的帖子

谢谢留墨,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