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年夜饭 文/海琴
参加过大大小小会宴,酒宴,成年宴,生日宴,婚宴,包括寿宴不下几百场,然而给我留下最深也是最美回忆的,当属新疆的特色年夜饭,为何是特色?当然要从年夜饭的准备开始说起。
通常母亲都会在春节前早早做了准备,置办好需要的材料,就着手开始烧,以卤制品最先开始,父亲每年都会买一只猪头回来,那也是我儿时最深刻的印象,蹲在父亲身边,看他如何把一只丑陋的脸,反复地洗,反复地用烙铁烙出一股又一股焦皮的味道,然后再反复地刮,一直把那张脸刮得又白又胖,偶尔父亲也会把头举起冲着我直扑过来,看我吓得连连后退时,他会发出朗朗地大笑,就这样,我仍愿意蹲在那里不肯走开,仿佛看一场魔术表演。父亲拆分出不同的部位交于母亲进行卤制,香脆耳朵,凉拌舌头,猪头肉,肚子,牛肉,外加卤蛋,卤鸡,卤猪手,卤鸡瓜,那可是桌上美味中的美味呢。
那几天,家里的炉膛天天红旺的,接下来是油炸食品,炸蚕豆,炸麻花,炸焦叶,炸散子,油炸菜丸子,肉丸子,炸鱼,炸排骨,滋滋地声响在那时听起来比华尔兹,比圆舞曲要美妙好几百倍,配以凫凫的香味飘来飘去,把不太富裕的日子也熏得掉下来半个鼻头来。新疆是天然的冰箱,这些菜肴总是用大盆装着放置在一间没有暖气的房间里,少不得我像小老鼠一样,乘家人不注意偷偷溜进去,挑好吃的来解解馋。
最难忘的当属北方最具特色的饺子了,母亲曾经经营过一家小饭店,那肉馅的手艺可是一绝,一家人团团围着一张大圆桌,母亲是总指挥,她准备和面并揪成龙眼大小的面节,然后双手齐上,压扁,我负责擀面皮,这我可是拿手好戏,一手拿面,一手滚动擀面杖,中间稍厚,两边薄的面皮就好了,妹妹和父亲负责包,母亲手脚麻利也会加入包饺子的行列,边包饺子,还会边拉家常,我最喜欢听的,当属父母亲一直在追究当初谁追谁,以及母亲常为父亲吃醋的那两节。包好的饺子也会一排排码好,放置在天然冰箱里,可以吃上好几个星期。雾气腾腾的房间里,灯火明亮,每个人的手上都有白色粉沫在飞扬,每个人的脸上闪着发亮的笑容,连那玻璃上的冰花都忍不住了,激动得直流眼睛。
接下来,新疆大盆鸡是每年春节年夜饭的金字招牌,手抓饭也是保留节目,当然是母亲掌勺,热菜,冷菜,白酒,葡萄酒,外加新疆特色的胡萝卜汁,蟠桃汁等等,一大家子人围坐一起,边喝酒,边看春节晚会,边吃菜边谈着过去未来,零点钟声敲响前,呼啦啦地全挤出门外,在雪地里放鞭炮燃烟花,别看我是女孩子,可每年这个时候我总要去点燃几枚鞭炮,以示我的勇敢。然后捂着耳朵逃进家里吃香喷喷的饺子。
守夜,压岁钱,都慢慢地淡化在时间里,而一家人亲亲热热、团团圆圆吃年饭的场景,那种氛围,那种亲情,一直到后来,甚至到未来的未来,都被我称为幸福的最高境界。
2014/01/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