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汗水洒大漠 青春写文章
——记西北石油局“十大管理标兵”塔河采油二厂集输二大队队长战征
通讯员 郝光灿 俞建英
十年苦旅踏平旦古沙漠/万千汗水浇活枯朽胡杨/三千英豪奋战戈壁荒滩/几代皱纹雕刻细雨风霜……相信读到《风雨兼程写春秋》这首诗的人,都会从内心感受到激情与澎湃,自然这首诗的作者也深深印入脑海、烙印在心。其实他不是诗人,却胜似诗人,因为他是在用汗水和青春书写塔河油田发展的壮丽诗篇,他就是年仅34岁的西北油田分公司塔河采油二厂集输二大队队长战征。
他知道现代化的企事业单位需要现代化意识的人来管理,掌握和运用现代化机器和软件是大势所趋。作为基层队第一管理者,他就像一匹千里马,不知疲倦地在年处理液量180万吨的集输二大队辖区的驰骋大漠;更像一只领头雁,用勤劳和智慧带领着全体职工在建设千万吨级大油田的宏伟蓝图中拼搏进取。
管理是队伍发展的明灯
自身修养是成功的基石。如何走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实现生产安全平稳运行?是战征一直不断探索的问题。2008年1月14日,采油二厂优化重组联合站,新成立集输二大队,他担任队长。作为第一负责人充分认识到能否带出一个攻坚啃硬的领导班子和一支团结务实的职工队伍,是关系到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工作,促进企业快速发展的前提。一年里,他始终把抓班子带队伍作为重中之重,以“学习上勤于群众、思想上高于群众、行动上先于群众、成绩上优于群众”为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忘我地工作,使新成立的队伍尽快步入了正轨,为油田的发展尽到了自己的责任。
集输二大队成立后,他按照“边组建,边融合,边发展”的思路,紧紧围绕生产经营这一中心,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科学管理”的指导思想,以工作职责落实到人,管理标准执行到位,动态考核持续到底的“三到”管理为核心,以抓教育,强化奉献意识;抓管理,完善规范体系;抓环节,落实工作细节;抓特色,构建优质亮点的“四抓”为重点,以安全创富、质量创优、管理创效、党建创先、业绩创佳的“五创”为目的,以“科技集输、绿色集输、人文集输”为动力,努力打造一流“五星级站库”。做到了主管领导、业务对象、工作职责、行使权力明确,形成了层层有压力、人人有责任的工作局面,全队逐步达到了“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人人有事管,事事有人管”的工作状态,实现了油气集输“安全、优质、高效、低耗”的目标,营造了一支“进取永无止境,创新成就未来”的和谐队伍。
安全是幸福之树的沃土
安全是沃土,幸福是果树。战征管理着“三高”油气集输队伍的217号人,且人员来自不同层面,技术素质参差不齐。他始终牢记“安全第一,警钟长鸣;预防为主,安全之本”的宗旨,通过“全国安全隐患排查年”、“安全生产月”、“安康杯”和“百日安全无事故”竞赛等活动,结合奥运期间信访稳定和安全保卫工作要求,狠抓安全“管理四到位、构筑四防线”,从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出发,强化职工QHSE管理知识,提高全员QHSE管理意识,用思想隐患的消除把安全工作的重点由单纯的隐患治理转移到人的管理上来,杜绝行为上的失误实现安全生产“零事故”。
奥运会期间,他针对职工群众反映的问题和工作实际,结合信访稳定工作要求和安全保卫工作安排,健全完善防恐防暴应急处理、信访接待和下访工作24小时值、外来人员和外来车辆实行登记等机制。在执行当中,他带领小组成员对联合站、计转站、S86卸油站和职工公寓治安联防工作加大力度,对易发生火灾的区域防火、防爆、防盗工作加密巡视力度,对轻烃处理站等外来施工人员管理加强监控力度。做到突发事件迅速汇报,快速反应,及时处理;做到信访接待工作24小时值班对电话和直面上访群众进行政策解释、加强教育、化解矛盾、理顺情绪;做到全面掌握可疑人员的基本信息,落实专人负责进行监控,确保万无一失,全力维护职工安全和油区稳定;做到严考核硬兑现,奖优罚劣,营造“人人争当‘安全卫士’,个个奉献‘平安奥运”的良好氛围。
科技是降本增效的源泉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战征采用“点菜式”与“回炉再造”相结合的创新培训思路和向核心刊物“外送论文”的创新总结理念,帮助党员干部、职工群众成长、成才、成功。把成本管理有机地融入生产全过程,践行挖潜、节能、降本、增效“八字”成本管理理念,按照“全员参与、层层负责”的工作思路,采取一手抓探索应用新工艺、新技术,一手抓加大技术改造和技术革新的“软、硬两手抓”策略,广泛开展职工合理化建议、“金点子”工程、“QC”攻关和“五小”成果活动,进一步拓宽创新创效新领域。
随着原油开采步伐的逐步加快,原油产量的不断攀升,三号联合站原油日处理液量突破8000吨大关,日处理污水达1000立方米左右,额定压力2.5兆帕的外输泵和稀油紧缺等一个个不能满足生产要求的新课题摆在了他的面前,他将这类问题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白天活跃在一个个生产现场,夜晚扎进办公室挑灯夜战绘制技改方案。他和同事们先后完成了该站污油污水池增开溢流槽,新增两台单螺杆泵和一台离心泵,稠油混掺稀油流程以及原油外输系统改造等技改项目。今年,他和董刚、何松合作撰写的《塔河油田腐蚀现状及金属元素分析与防护对策》、《油田污水处理工艺技术新进展》等4篇科研论文相继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其中《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被录入国家二级文库。这些技改项目和科研论文在塔河油田应用后,累计创经济效益逾5000万元。
生产是经济效益的动力
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在生产管理中,战征带领全体职工以“增储上产”劳动竞赛为契机,以“科技集输、绿色集输,人文集输”为动力,积极探索以党员干部为重点的生产经营新思路,先后完成10-3计转站混输泵强制冷却系统“在线换油”等技改项目,S86卸油站卸油台扩建工程,10-6撬块式计量混输泵站等产能建设工程成功投产,为圆满完成采油二厂353万吨原油生产任务奠定了良好基础,一次又一次以实际行动对领头雁做出了完美的注释。
近年来,随着塔河油田开发的深入,油田伴生气逐年增加,西北油田分公司为此制定了天然气系统地面建设三年滚动实施规划方案,加大对油气资源的充分利用。集天然气脱硫、轻烃回收和硫黄回收于一体的现代化装置——三号联合站轻烃回收装置采用了国际较为领先的自循环LO-CAT硫黄回收工艺为全系统上游板块中的第一套。3月14日,该工程破土动工以来,他始终将自己摆在一个学习者的位置上,不分昼夜抓紧一切时间学习,从压缩机启停到轻质油饱和蒸气压过高参数的调节等,不断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为了让职工在最短的时间内吃透轻烃站系统知识,除了现场跟踪学习培训外,他还和技术员、轻烃操作工们一同学习探讨。11月1日该工程成功投产后,每天可生产天然气42万余立方米,同时生产高附加值的液化气和稳定的轻烃,提高了塔河油田天然气资源的综合利用率,经济效益显著。
职工是构建和谐的主体
职工心齐气顺是企业内部和谐的标志。在“双促”主题活动中,战征带领班子成员以创建“四好”班子为指引,深入基层,开展送服务、送技术、送党课、送温暖、送文化的“五送”实践活动,做好一人一事的思想政治工作,理顺职工情绪的同时,切切实实做到为职工解决难题,开展对困难职工定期送温暖等暖心工程,维护了职工队伍和谐。
作为父母的儿子、妻子的丈夫、孩子的父亲,他对家人歉疚的太多。今年春节,他远在吉林家乡的老父亲双眼得了白内障,有可能失明,很想尽早看看一岁多的小孙子。当时正赶上集输二大队成立,他是这个队伍的第一负责人,他选择了在单位和职工一起过春节。3月份,轻烃站动工建设,他工作实在脱不开身,听着老父亲在电话里声声念叨想见孙子。他的眼泪一直在眼眶打转,可他硬着头皮给父亲说,现在工作正是关键的时期,脱不开身,答应老父亲再等一等吧。谁知这一等就是7个多月,再一次地让父亲失望,直到轻烃站成功投产后,他才带着妻儿踏上了回老家的行程。
但作为领导的助手、职工的领导、同事的兄弟,他深受大家的尊敬和拥护。他经常到各站了解职工的思想,了解代运行队伍的伙食情况及住宿休息问题,及时地为职工排忧解难。8月底,代运行队伍一名女职工的女儿报考高中的那所学校,因报考生多出了一倍而没有被录取,眼看着快开学了,女儿急得直哭鼻子,她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可还没有到倒休的时间。他知道了这一事情后,找到这位女工对她说:“孩子上学的事情是大事,决不能耽误,还有几天就要开学了,你明天赶回家把孩子上学的事情办好吧!”当时这位女工感动得热泪盈眶。还有一次,他到S86卸油站为职工送西瓜、矿泉水、冰镇绿豆汤等防暑降温品,看到职工们在近40摄氏度的高温下,全程背着重达10公斤正压式呼吸器进行卸油作业,忙的汗流浃背的情景。他就和班子成员一道商量解决在高温天气卸原油,保护职工身体健康的好办法。随后,S86卸油站搭建起了遮阳蓬。职工左福运激动地说:“有队领导对我们的关心,再热再累也舒坦!”
大海浩瀚,碧波托起点点碎银;丹崖巍峨,微风涌起簇簇浪花。2008年,战征被评为西北石油局“十大管理标兵”,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汗水洒大漠,青春写文章”的诺言,用生产的成果展示了一个基层管理干部的创新精神,用务实的敬业精神带动和影响着身边每一名职工,以与职工同呼吸共命运的团队精神凝聚了队伍力量,以不竭的动力带动大家朝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图为战征(中)认真履行干部管理职责的同时,深入一线班组落实油气集输系统参数变化。
地址:新疆轮台县轮南小区邮电所转塔河采油二厂集输二大队
邮编:841604 电话:135650549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