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口头表达能力的构成。口头表达能力包括四个部分:一是口齿的清晰,二是逻辑的严谨,三是语言的优美,四是思想的深刻,这四个能力是递进关系。演讲培训班,一般只能利用反复的训练来解决口齿的清晰,也有一些层次更高一些的培训班,可以利用演讲学的系统理论来对大家进行逻辑构建的培训,但不管如何,语言的优美与思想的深刻则不可能通过短期的培训来加以解决,它要靠长期的刻苦学习与日积月累和平时对社会生活深入细致的观察思考。当然,学习总比不学习好,即使我们只学习到了第一和第二个层面的知识,也比我们茫然无知要好,我只是提醒大家,不要以为口才的锻造是可以一蹴而就。当然,最重要的是,通过学习可以建立我们的自信,而自信则是我们的性格由胆小转变为胆大的第一步。
我的表达能力在我公司的高管层也算是出类拔萃的一个,所以,我常常代表董事长去参加一些会议,每每发言之后,总有人会当面夸我,说:徐总,你的口才真好!我报以微笑,常常会回应一句:哪里,我只是平时对这些问题有一些思考而已。旁人听了,都以为我是谦虚,其实,我说的是实话,平时没有思考,表达没有思想,口才注定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你放眼看看,很多的优秀企业家,他们也是演讲家,比如柳传志、牛根生、马云、张瑞敏,这些人的演讲之所以精彩纷呈引人入胜,是因为他们的演讲不仅是口齿清晰、逻辑严谨、语言优美,最重要的是思想深刻。这些深刻的思想当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来源于他们的亲身实践与深入思考,它既简单易懂又深刻透彻,能够拨动大众的心弦,从而引发我们的强烈共鸣。
口头表达能力与文字表达能力息息相关,它们都是以我们自小到大学习的语文课程为基础的,语文学得好,两项能力才可以增强。但是现在的学生及其家长,对英语的重视可谓无以复加,几乎家家都要请家教,并且极其重视口语的练习;还有的人对专业课程学习非常用功,对解决专业难题有非常的天分与敏感。可是,大部分人对中文却是极其轻视的,总认为语文是不需要经过特别地学习与训练也能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所以,这就导致了一个非常普遍而又奇怪的现象,有的人英语水平很高,但中文水平却很低;有的人专业的实际操作能力非常出色,但表达能力却始终在中学生的水平上徘徊。其实,只要你在中国工作,只要你的英语最终还是要翻译成中文,只要你还要不断地与同事交流沟通,不断地向你的中国上司汇报工作,那么你的中文表达短板就有可能击毁你提升职场价值谋求更高发展的梦想。
表达能力往往成为一个人性格是胆大还是胆小、外向还是内向的分水岭,因此,如果你真的想从胆小变为胆大,内向变为外向,那么只有加强学习和思考,除此,没有捷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