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人在职场漂,哪能不挨骂?“永不犯错”是职场小清新的美好愿望,“从不挨骂”将成为职场小娇羞的墓志铭。真正的职场勇士要敢于直面领导粗暴的拍桌,还要敢于正视领导凶猛的咆哮!我们需要避免挨骂的灵性,也要有经受得住骂的定力,更要有面对挨骂的技巧。可是长这么大,教什么的都有,就是没有教人如何挨骂。这次,情商教练张怡筠坐镇,挨骂技巧呈上来。让你练就“不怕骂、骂不怕、怕不骂”的金刚不坏之身,在训斥中提升,在咆哮中成长。
专家出镜
张怡筠
著名心理学家、情商研究专家,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心理学博士,资深企业培训师,“张博士360情商系列课程”创办者。著有《工作其实很简单》《幸福其实很简单》等情商著作。
面对挨骂,其实发生了很多
一秒钟……
树防御
训斥是很伤人自尊的,人的自我保护功能会不自觉建立一个防御姿态。即便领导说得有道理,只要带有攻击性,我们会不自觉产生抗拒。而每个人的防御系统反应不尽相同。有人选择示弱,“我是好孩子,求你别骂我了。”有人选择对抗,“你凭什么这么说我?”而有职业素养的人会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态度,甚至选择一种更好的沟通方式,轻松将对抗化解成更好的沟通。
回归儿时场景
有没有发现,面对训斥,很多陈年往事的片段会涌上心头?“你看你,怎么这副德行?”“这么做怎么得了!”一旦领导的表达被归为“训斥模式”,即便状况完全不同,我们的情绪也会自动跳转到小时候父母教训我们的场景。面对父母训斥时的愤怒、委屈、躲闪统统都溢出来,瞬间变成了孩子一枚。

面对训斥,最先感知到的会是“自己成为一个失败者”时的情绪。如果面对失败很恐慌,我们会害怕领导的教训;如果失败让你觉得愧疚,你会觉得有愧于领导;如果我们能允许自己失败,允许自己犯错误,接受训斥就会变成一个坦然的事情。
在训斥中提升,在咆哮中成长
愤怒型员工:“领导怎么这么hold不住火,有什么事都可以沟通,凭什么发脾气?”
●你以为:领导应该管住自己的脾气。
●领导想说:我也有驾驭不了情绪的时候。
员工和领导之间面对同一件事情会有不同的关注点。员工关注付出,领导关注成果;员工关注整个过程,领导关注结果。员工经历了整个事件,对出现的状况有一定预期,对状况也会比较宽容;领导没有参与整个过程,出现状况受到的刺激会比较大。领导的愤怒会出自理,你做错了我要批评你;而员工注重的是情,我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何苦发脾气,一旦受到指责,注意力立刻转移到自己的尊严上。
●你可以这样想:领导说话不好听,那代表的是他的修养。
你可以这样做
自我安抚很重要
谁都会有被情绪俘获的时候,不妨采用不断点头的方式,让对方感受到自己被理解、被尊重,来平复对方的愤怒。另外,自我安抚也很重要,可不断提醒自己:“领导的批评其实是在帮我……”最重要的是,千万不要让自己失控,和领导起正面冲突,那只会让他有更多的理由来批评你。
“我理解您的愤怒。”
有时候领导的愤怒可能来源于其他地方,只是借机发泄,那么最好的办法是成为领导情绪抚慰者。一句“我了解这个事情,很抱歉,让您这么担心”虽不至于让你成为神一样的存在,但肯定在领导心目中为你挂上一枚勋章。
恐慌型员工:“平日就特别害怕被骂,做事总是小心翼翼。一旦被骂,瞬间变怂,有理说不出。事后好长时间都惶惶不可终日。”
●你以为:领导随时都惦记着你。
●领导想说:我脑子里装满了任务压力,对于你的错就没太当回事。何况我责骂你,也有忠告、指示和鼓励的意味。
有这类情绪的人,往往会将别人所说的“你这个东西做错了”,解读为“你觉得我这个人不够优秀”。不小心犯了个错,便觉得自己就是个错误。他们不明白错误只是自己的一部分,就像曾经的成功也是自己的一部分一样。人的形象是一个整体,并不会因为一个错误而不堪入目。一个勇敢面对错误的人,远比一个不犯错的人要可爱。
●你可以这样想:我并不是我的错误。
你可以这样做
文字回馈
就像不是所有的歌手都像林志炫一样适合唱现场,并不是所有的员工都敢于直面领导的愤怒。那就转移战场,用文字表达你的想法和建议。文字尤其适合人整理情绪后的理性表达。
主动出击
所谓越怕越出错,越错越害怕。想要跳出这个消极怪圈,你可以主动找领导聊一聊。领导对你的满意度与你主动找他谈话的次数成正比,与他主动找你谈话的次数成反比。所以多询问他的指导,避免他只能通过你犯错来与你沟通。
委屈型员工:“难道是我打开职场的方式不对?尽力而为却总是挨骂,真心觉得很委屈。甚至会啪啦啪啦掉眼泪。”
●你以为:尽力了就不应该挨骂。
●领导想说:你对自己太宽容,这是职场。
在职场,作为下属一定要有受委屈的定力。领导不是你,你花了多少心血他并不清楚;你也不是领导,并不理解领导的愤怒。所以说领导同样会认为自己不被理解和认可。其实老板的训斥也是了解领导的途径。他原来在乎的是这个,原来在这方面努力他比较满意。
●你可以这样做:你管不了领导的怒气,只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少一分时间哀怨,就多一点时间进步。
你可以这样做
迂回战术
向领导请假,“能给我点时间,这事我回去理清楚后再向您汇报。”这样避免在领导面前失态,同样给自己处理受伤情绪的时间。
将注意力放在领导的指导上
会骂人的领导,是在乎你的领导。训斥时将注意力放在他想要什么、自己问题出在哪一部分、可以怎样改进。把注意力转移过来,也就没那么多精力陷在自己的委屈里了。
戏说朝廷挨骂古事 1.可能是最早的国骂
齐威王骂街
大家都听过邹忌讽齐王纳谏、田忌赛马的故事,故事里那位开明智慧的国君就是齐威王。可这样一位看起来还不错的一国之君,居然是有史可考的国骂第一人。《战国策》记载,战国后期,大家都不尊重周天子,唯独齐威王对周天子毕恭毕敬,周天子居然飘飘然起来了。周烈王死后,诸侯来吊唁,齐威王来晚了,周天子发怒说:天子驾崩了,是天崩地裂的大事,你田婴齐竟敢来晚了,按律该杀!把齐威王骂火了,回骂了一句国骂:“叱嗟,尔母婢也。”——靠,你母亲以前是婢女!周天子与齐威王的对骂使得这次外交会谈成为天下的笑话,齐威王的国骂也由此进入了史册,流传至今。原来领导也对骂。
2.多功能解骂用语
长孙皇后为魏征解骂
众所周知,唐太宗善纳谏,魏征则善进谏,每次魏征进谏,唐太宗都从谏如流。但是个人都有脾气,何况是皇帝。朝会上魏征又一次顶撞了唐太宗,这次唐太宗忍不了了,拂袖而去,把大臣都撇在大殿里。太宗回到后宫破口大骂:“我一定要杀掉那个乡巴佬!”长孙皇后听闻后,对着太宗行大礼说:“我听说君主贤明,臣子才会忠诚。现在正是因为您圣明,才有了魏征这样的直言的诤臣。可喜可贺!”太宗顿时醒悟,对魏征更加信赖了。下次领导骂你有招了:骂你提意见不够给他留面子,你就说“圣君才有诤臣”;骂你太过冲动,你就说“ 霸王 才有勇士”;要是骂你太谨慎,你就说“有爱民的君主才有谨慎的臣子”……动动脑子,你总能给领导找个高帽戴上。
3.领导也怕挨骂
万历皇帝躲骂装病
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皇帝掌握生杀大权,谁敢冒犯“龙颜”谁就死定了。令人想象不到的是明朝的万历年间,官场竟然有一个极其奇怪的风气:骂皇帝。大臣们空前绝后地成规模猛烈抨击皇帝。万历皇帝贪财,设置矿监、税监敛财,引起了言官集体攻击。右都御史漕运总督李三才上书说:现在的弊政就在于皇帝贪财。这还算客气的,兵科给事中田大益直接骂皇帝说:皇帝让虎狼吃人肉,使得百姓被剥皮吸髓。完事儿皇帝居然还没法处理他们,只能躲着不上朝,谎称自己病了。结果又引起了大臣们对皇帝的新一轮攻击,御史冯从吾直接上奏说:皇帝你说自己病了,不就是想掩饰自己吗?礼部主事卢红春更不留情面,说:你要真病了,也要以天下为重,不要耽于享乐了;要没病,就别装了……
4.现有代购 古有代骂
晚清太监兼职做代骂
挨骂必然难受,骂人也未必轻松。估计晚清皇帝参透其中真谛,让太监代替朝廷责骂大臣。清朝晚期规定,当太监代替朝廷责骂大臣的时候,挨骂的大臣要规规矩矩、毕恭毕敬地跪下来,先要聆听太监宣读完皇帝的圣旨,接着,太监就开始破口辱骂跪在地上的大臣。太监们总是搜肠刮肚,用世上最刻薄、最难听的骂人话来责骂大臣。许多大臣被太监骂得汗流浃背,无地自容,连想死的心都有了。太监贪财,有的官员为躲避责骂,就用银子贿赂,太监则根据官员贿赂多少来决定责骂的程度轻重。贿赂多,可能就隔靴搔痒,小骂而已;贿赂少,那就骂个狗血淋头,骂得大臣抬不起头来。这样一想,如今职场挨骂还算轻松的了。
Tips
不同的骂回不同的话
●面对有指导性的骂:“好的,我明白了。”
●面对情绪化的骂:“我理解您的感受。”
●面对含糊不清的骂:“您刚刚的意思是……”
●面对吹毛求疵的骂:“您看这样改可以吗?”
●面对莫名其妙的骂:“要不我了解情况后再跟您汇报?”
●面对发泄型的骂:“谢谢领导让我了解这些。”
Link
淘宝兴起“挨骂服务”
“淘宝挨骂店”“一元挨骂”“挨骂服务”是近来在网络上兴起的一项新服务。店里各项服务明码标价,如可拨打电话骂,20元1次,每次5分钟;QQ上骂,10元一次,每次5分钟;旺旺上骂,1元一次,每次10分钟等等。
对于职场人士有多个作用:可用于自己发泄愤怒情绪;可以用于模仿领导训斥员工,真切体会领导骂人时的情绪和思维;还可推荐给领导,让领导多一个发泄途径。
来源:腾讯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