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2014年02月07日 09:43
来源:青年时报 作者:王攀
作为检察官、反贪局长,张京宏顶住压力“在太岁头上动土”固然让人叫好;但叫好,未必其他检察官都去学习,因为那些嚣张和威胁还存在
□王攀
从检30年,被北京市检察院第二分院反贪局长张京宏扳倒的贪官不胜枚举:有的位居高职,有的涉案过亿元。尽管工作成就值得骄傲和自豪,但张京宏的梦想却是“贪污腐败越少越好,办的案子越少越好”。
本是一个正面的典型报道,却被人们读出了“邪”味。这条新闻被关注的细节是反贪局长张京宏透露的一句话:他在北京西城区工作的时候,有一次需要查处一个部委的机要干部,先是进不去——门卫挡驾;后来通过施计——扮作“朋友”将对方“骗”出来,人刚刚带走,这个部委的电话随即就来了:“从来没有人敢查我们的人,限你们下午下班前放人!”幸好这个嫌疑人及时交代了。
“从来没有人敢查我们的人”,我们往好处想,这不是真的,仅仅是大话而已;但另一句——“限你们下午下班前放人!”恐怕不只是一句大话。面对检察官,这话的底气何来?如果不放人,后果将是什么?这正好是嫌疑人交代了,假如不交代,也就是没有调查出扎实的证据,“限下班前放人”这个嚣张的脸会摆到哪里?而面对扎实的证据,拂了佛面的检察官会不会在暗地里被穿小鞋?所在的检察院又会面临什么压力?这个叫嚣的部委到底是哪个?等等。不得而知。
北京市的检察官调查中央部委的官员,这需要胆子的。一方面是权大一级压死人的潜规则,另一方面是部委对地方还有各种审批权、分配权,谁都知道“从来没有人敢查我们的人,限你们下午下班前放人”背后的潜台词。作为一个典型,张京宏顶住了压力。那么,没有顶住压力的检察官有多少?比照着北京市的检察官查中央部委官员面对的这样的阻力,各省会城市的检察官查处省一级各机构的时候又是什么阻力?而面对阻力,又有多少检察官没有守住正义的底线?不知道。
事实上,在这个新闻里,除了“限下班前放人”这种明目张胆,张京宏透露的还有很多,比如在另一起案件的查办中,某部委相关人员屡次以嫌疑人出差为由,拒绝办案人员进入调查取证;又比如,“通常一件案子到手上,各种拐着弯的关系就会找上门来,家人、同学、哥们儿、上下级等,甚至有的单位会拿着公函上门做工作。”再比如,“一些单位担心廉政‘一票否决’,对发现的贪腐线索捂着盖着,不愿主动揭丑亮短,甚至在案件查办中还为当事人‘打掩护’。”等等。
作为检察官、反贪局长,张京宏顶住压力“在太岁头上动土”固然让人叫好;但叫好,未必其他检察官都去学习,因为那些嚣张和威胁还存在。相反,假如在宣传张京宏这样的典型时,能够将那些威胁办案的部委和官员公之于众,而且对他们采取处罚措施,则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因为张京宏的同行们感受到的不只是榜样的力量,更是免去了后顾之忧。谁威胁办案人员,就让谁倒霉。办案人员面临的威胁少了,办起案子来自然就积极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