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家过年,承载着亲人的呼唤和友人的期盼
俗话说: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再有半个月就是农历马年新年了,“回家的诱惑”让人无法拒绝,对亲情的渴望令人无比期待,但与此同时,“回家成本”也成了网友们热议的焦点话题。媒体的一份问卷调查显示,有高达57%的网友表示春节回家最担心的就是赚钱太少不够用;而高达八成的网友表示自己回家过年的花费已经超过自己一个月以上的收入;更有15%的网友感叹“回家一次,损耗半年”。 (1月18日中企互动事评话题)
春节历来是我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之所以隆重,不单是它的规模和场面,更多的是它本身所蕴含的意义非凡。在这一天里,无论是天南的打工仔、还是海北的企业主,都会不约而同的聚集到一个目的地——“家”,因为在这里,有着亲人的呼唤和友人的期盼。
但值得思考的是,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近年来,攀比、炫耀、挥霍等庸俗之气也逐渐弥漫到了年的味道之中,使得一些人,特别是一些外出打工者每逢过年就量力难行,更有甚者用“回家一次,损耗半年”来形容回家成本的高昂,综合考虑之后,很多人都做出了望家止步的决定。
对此,笔者专门致电一位远在深圳打工的朋友进行询问。他说:“回家一次,损耗半年”有点夸张,但耗费一、两个月工资还是有的,毕竟这么远的路程,单算车票钱就不是个小数目,再加上购置一些物品,随便一算就有不少钱。当然,具体耗费多少,也不能一概而论,还得根据不同人群的收入情况和消费观念来定。”
他接着说:“像我这个年龄段,有家有口的,回家不回家都要花钱,回家花钱花到刀刃上,更有价值。其实,很多人回家过年怕的不是花钱,而是其他,比如:怕‘路难走’。春节前后“井喷式”的人流必然会导致票难买、车难上,如果不懂网络、电话等多种订票方式的人群,回家之路更是充满了崎岖和坎坷。另一个是怕“拷问多。外出工作了一年,干的怎么样?有什么收获?亲戚在看、家人在盼,问长问短自然少不了,混的好自然没关系,混的不好,即便他人不说,自己脸上都感觉都没光”。
通过短暂的对话,我明白,不同的人群对于回家过年有着不同的担心和顾虑。那么,有没有必要回家过年?回家应该怎么过年呢?笔者认为,回家过年很有必要,至于应该怎么过?就我个人而言,每年回家必做三件事情。
第一件事是看父母,尽孝道。养育之恩大过天,父母辛辛苦苦把子女抚养长大,盼的不是子女能有多大能耐,而是每逢佳节的时候,能够看到子女平安归来,陪他们说说话、聊聊天,即便你什么也不买、什么也不拿,他们也会心怀大尉。
第二件事是走亲戚,续亲情。长期在外工作必然会导致亲戚之间的走动变少,甚至会出现亲戚见面互不认识的现象,利用春节时机相互走动一下,不仅有助于相互熟悉、相互了解,更有助于亲戚之间的亲情延续。
第三件事是访朋友,增友谊。我们常说:“结识新朋友、不忘老朋友”。平时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关系,很多儿时的伙伴和朋友都分布在天南海北,借助回家过年契机聚一聚,谈谈工作、讲讲生活、说说回忆,在全面放松身心的同时,还能增进彼此的友谊,何乐不为。
因此,笔者认为,回家过年承载着亲人的呼唤和友人的期盼,尽管花钱在所难免,但却换的一个良心得安、心情舒畅,正所谓过得是节、尽的是孝,访的是友、谈的是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