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在1月上旬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鞍钢冷轧厂职工李超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成为鞍钢历史上第一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的一线工人。现在在鞍钢,像李超这样有着强烈创新精神的一线职工还有很多。2013年以来,鞍钢深入广泛地开展技术攻关、合理化建议等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使职工成为企业实现扭亏增效、转型升级目标的中流砥柱。
从重点技术经济指标竞赛、到大型耗能钢铁生产设备节能降耗对标竞赛、再到重点年修工程竞赛,2013年,鞍钢以劳动竞赛为载体,推动各项指标持续改善。这一年,鞍钢本部31项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中的17项指标同比改善,6项指标创历史最高水平;鲅鱼圈31项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中的16项指标同比改善,13项指标创历史最高水平。
在鞍钢矿业大孤山铁矿,以劳模张忠威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仅成立一年多,就先后开展了 “卷扬托绳轮限位板改造”、“新型遥控注油设施发明”等30多个改造和革新项目。正是在这个职工创新工作室的带动下,该矿穿检作业区、东井作业区、西井作业区等相继成立了创新工作室。这种由一线职工点燃的创新“火花”正在鞍钢燎原。这些创新工作室不断辐射创新效应,引领一线职工参与科技创新和技术攻关,解决生产操作与技术难题,推动生产技术进步,使创新活动规范化、长效化。
先进操作法是生产一线操作人员在生产过程中总结提炼形成的具有独创性、先进性、科学性和普及性的操作方法。 2013年,鞍钢广泛开展先进操作法推广活动,将一线工人总结的操作绝技推广。在“百岗千法创效,万人竞技登高”先进操作法推广系列活动中,先后推广厂级以上先进操作法539项,培训职工21031人次,工会将134项集团公司级先进操作法编辑成册供广大职工学习借鉴,建立起了职工创新技能的推广机制。
在纽伦堡国际发明展览会上摘金夺银、跻身全国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奖榜单、勇夺全国重点大型耗能钢铁生产设备节能降耗对标竞赛“冠军炉”……如今,因为拥有了广阔的创新平台,鞍钢职工创新硕果累累。据统计,2013年,鞍钢广大职工提出合理化建议28255件,采纳17127件,创效3000多万元;确立技术攻关项目1430项,实施1257项,创效4869.37万元;确立职工技术小组创新成果1032项,创效8258万元。
来源:辽宁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