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557|回复: 31

扬电公司班组员工向全国企业员工拜年

发表于 2009-1-22 10:08:4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小牛.jpg
     又是一年春来到,全国电力行业优秀QC小组,江苏华电扬州发电有限公司化学综合班的全体员工向全国企业班组员工拜年: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牛气十足,牛气冲天。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为了节日的万家灯火,扬电人依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09年他们将为完成全年的奋斗目标而继续努力。
马俊  胡迦茹  摄影报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2 10:15:04 | 查看全部
一个字——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2 10:17:58 | 查看全部
学习马哥的好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2 10:34:20 | 查看全部
马哥,看来你的牛年是真的牛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2 10:43:44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2 10:48:12 | 查看全部

学习探讨

老哥发的这张照片,让曲子想起昨晚群内聆听诸位老师的高论,受益匪浅!但曲子尚存些疑问。就是关于仰拍还是俯拍哪种拍法更能表现人物的向上精神。对比平台上两位老师的作品,曲子觉得火车上的人物照更能体现向上精神。而马老师的曲子倒觉得没有表现出来?于是,浅秋便搜集仰拍和俯拍的资料。查得的结果,也是与马老师说的相反。那是不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浅秋只是想探讨学习,没有别的意思,如有得罪之处,还请原谅!!祝各位老师快乐永伴!

查到的资料一:.“高度”指相机是高于、低于还是类同于主体的水平高度。拍摄点高度的变化可归纳为平拍、仰拍和俯拍三方面。

“平拍”及其特点:平拍的相机位置与被摄主体处于类同的高度,特征是镜头朝水平方向拍摄。平拍比较合乎人们通常的视线,因而有助于观众对画面产生身临其境的视觉感受;平拍还有助于主体在画面上更多地挡去背景中的人物和景物,从而使主体更突出;平拍人物或建筑还不易产生变形,使人物或景物在画面上显得亲切、自然。

“仰拍”及其特点:仰拍的相机位置低于被摄主体的水平高度,特征是镜头朝着向上的方向仰起拍摄。仰拍有助于强调和夸张被摄对象的高度;有助于夸张跳跃动体的向上腾跃;有助于表现人物高昂向上的精神面貌,以及表现拍摄者对人物的仰慕之情。在室外采用仰拍还能最大限度的把被摄体衬托在天空之中,从而使画面具有一种豪放之情。仰拍时要注意避免镜头过仰,否则会引起景物的明显变形,这在拍摄中、近景人物时尤应注意。

“俯拍”及其特点:俯拍的相机位置高于主体的水平高度,特征是镜头朝下拍摄。俯拍的最大特点是能使前、后景物在画面上得到充分展现。俯拍有助于强调被摄对象众多的数量;盛大的场面;有助于交待景物、人物的地理位置;有助于画面产生丰富的景层和深远的空间感;也有助于展现大地千姿百态的线条美。运用俯拍时常见的不足是高度不够。

查到的资料二:视具有纪实和叙述的功能。仰拍和俯拍含有较浓的变形和写意色彩。平拍,有一种强调上下对称,平淡纪实的特点。仰拍能将向上伸展的景物在画面上下展开,有利于强调对象的高度。仰拍人物容易显示出一种高昂向上的精神面貌,还包含着对人物的仰慕之情。但要注意的是:用短焦距镜头近距离仰拍,人物容易变形。俯拍则有利于表现地面景物的层次、数量、地理位置及盛大场面,给人以深远、辽阔的感受。用俯拍角度拍摄,具有如实交待地理位置、物体数量和远近距离的特点,画面常常饱满、严谨实在,较之仰拍来说,俯拍重在写实,仰拍重在写意。俯拍不宜于表现人物的神情与人物之间细致的感情交流,在拍摄近景人物或以人物感情交流为主的中、近景画面时,不应随便使用俯角度拍摄。


两位老师的作品附后:

汪东亚老师作品

汪东亚老师作品


老哥老师作品

老哥老师作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2 11:13:54 | 查看全部

Re:学习探讨

[quote]引用第5楼浅秋于2009-01-22 10:48发表的 学习探讨 :

查到的资料一:.“高度”指相机是高于、低于还是类同于主体的水平高度。拍摄点高度的变化可归纳为平拍、仰拍和俯拍三方面。
认真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2 11:51:41 | 查看全部
老哥老师的片子有创意,真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2 12:30:59 | 查看全部

Re:学习探讨

引用第5楼浅秋于2009-01-22 10:48发表的 学习探讨 :
老哥发的这张照片,让曲子想起昨晚群内聆听诸位老师的高论,受益匪浅!但曲子尚存些疑问。就是关于仰拍还是俯拍哪种拍法更能表现人物的向上精神。对比平台上两位老师的作品,曲子觉得火车上的人物照更能体现向上精神。而马老师的曲子倒觉得没有表现出来?于是,浅秋便搜集仰拍和俯拍的资料。查得的结果,也是与马老师说的相反。那是不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浅秋只是想探讨学习,没有别的意思,如有得罪之处,还请原谅!!祝各位老师快乐永伴!

查到的资料一:.“高度”指相机是高于、低于还是类同于主体的水平高度。拍摄点高度的变化可归纳为平拍、仰拍和俯拍三方面。
.......
浅秋老师,我觉得这些老哥老师应该很清楚的。能够真正掌握机位的变化和变化的意义才是最关键的。书本知识固然重要,但是在实践中要灵活运用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2 12:49:53 | 查看全部

e:扬电公司班组员工向全国企业员工拜年

浅秋老师是既“好学”,也“好问”,勤奋的意义就是学而知不足,对于自己暂时不解的疑问,浅秋老师的开诚布公,坦诚相待的态度让我们看到了平台上百家争鸣,互勉互励的好风气。
俗话说得好,文无定式,其实,摄影也在也时俱进,虽说有相当的摄影理论支持,但绝对也无定法约束,拍摄作品的好坏决定的因素不是相机,是相机后面的那颗脑袋!如果摄影师有创意,无意用什么方式方法拍摄达到预期的效果那就是好照片。对于照片优劣高下的评定历来也是标准不一,确实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去年在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上,摄影师莫毅拍摄摄影作品《小区》获得了金奖,以及10万元奖金,就是一张小区红被子照片。图片如下:
123.jpg
这张照片获奖也引起了极大的争议,获奖也算是摄影新现实主义的回归吧。
就现在的仰拍、俯拍问题,我谈一下自己的个人感受:
仰望一个目标,观众会觉得这个目标好象显得特别高大。用这种方法去拍摄,可以使主体地位得到强化,被摄者显得更雄伟高大。
而俯拍,改变了身体的线条。使他变瘦。成功的利用这种变形使得人物生动起来。
但说实在话,我一般不喜欢用俯拍,不是因为俯拍效果不好,而是因为我自己把握不好。
老哥这张照片有创意,效果整体也不错,要是我来拍,肯定拍不出来这种效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