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我以为《红楼梦》不是历史记载,所以不必像某些文化人那样,非要读出书的弦外之音:比如秦可卿是废太子之女啦,妙玉的最后结局啦等等。当然,我也读出了一点味道:贾府在大观园的自我抄家,其实是财政危机转嫁矛盾的必然结果。文之,以飨读者。
邢夫人本来是偷偷地收了傻大姐的黄色小物件的。若真是为了风化,可以悄悄地明察暗访的。况且正如王熙凤辩解:园子里主子奴才年轻的多了去了。为何兴师动众查奴才的箱子?原因只有一个:老子早就想撵你们滚蛋啦!为何又放过薛宝钗的丫鬟?薛宝钗的人不吃贾家的饭,管不着——薛姨妈一开始就声明了的事,一应费用自家出。否则,以薛宝钗的聪慧,定会让你查个明明白白!
贾家其实才不怕什么有伤风化呢! 抄家前写的一段宁府夜晚的聚众赌博可见一斑:其实就是吃喝嫖赌一条龙服务。一段对话很有趣:有人对那两个伺候邢夫人兄弟的娈童说:“不就输了点钱?也没输了鸡巴!”众人哈哈。
财政危机久矣。所以王熙凤病了的时候由三姑娘探春等三人共同管理日常事务时,就搞出了“分田到户、责任承包制”。省了不少银子。有段对话颇有意思,大意是:为何不裁减人员?回答:老太太尚在,况且裁人不是我们这样人家的做法——没由头裁人,脸面不好看,也就等于把贾家捉襟见肘的窘迫分明示了众。死要面皮活受罪!
乌庄头带来的洋洋洒洒一大堆东西,贾珍还嫌少——原来是族里的人要分,僧多粥少呀!附带说了一下荣府的情况更糟糕——乌庄头说的。再后来,太监来要钱,当然说是借,贾琏躲了起来,由王熙凤出面当了首饰后了事——不多,二百两银子吧。贾琏这时候感慨:此刻要发个两三百万的财就好了!这不,为了弥补窟窿,注意打到了老太太头上——叫鸳鸯偷老太太的东西来当。
贾府究竟有多少人吃饭?从贾母开始到打更的婆娘,按曹雪芹的说法,三百多人吧,这还只是上面的层次!所以,每月的财政支出都是一笔不小的费用!王夫人的月例二十两——按刘姥姥说法,抵庄稼人一年的费用了。王熙凤非要放贷,恐怕也有这个原因吧。
终于,一个黄色小玩意给了贾府裁人的绝佳理由——整饬风化!于是,小戏子们,平时看不顺眼的,群众关系不好的——如晴雯,油嘴滑舌的——比如说同生日即夫妻的,都被撵滚蛋的撵混蛋,发配嫁人的发配嫁人,裁了一大批人!须知,查出问题的,也只有司琪一人,根本就与他人无关。如此做派,与贾府一贯标榜的仁慈实在不相符合的 ,与抄家本意不符!王夫人一语中的:“你们平时一举一动我都知道的。”既然如此,真不知道那个玩意从何而来?所以,如此大动干戈抄家,若只为一个黄色小玩意,无论如何,于情于理不通的。王夫人处理晴雯衣物与给刘姥姥的大方相映成趣:把晴雯的贴身内衣拿走,外面的好一点的衣服留给其他人——这还是侯门之家?
曹雪芹特意写了这么个事:抄完了家,王夫人要寻二两人参给王熙凤治病,寻来找去的,没有,贾母的人参外表倒是好看,只是成年内枯了,不中用了。想当年,二两人参何足挂齿?最后,不得已,现掏钱采买——银根紧张呀,得咬牙才舍得出此费用。贾府财政窘迫可见一斑。这是推理,从二两人参的到处寻找推理而来。若是财大气粗的,得知没有,一句话:去买!用得着费那么大的事?
终于,皇帝抄了贾家了。
终于,皇帝的家也被抄了。
终于,破产了,终于延长退休年龄了······
古今多少事,到底名利二字,归根结底一个字:利。
利者,有刀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