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春节又叫阴历(农历)年,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原在“腊日”(阴历12月8日)即“腊八”从腊八开始吃腊八粥。南北朝时改在岁末,一年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立春”在阴历年前后,所以阴历年又叫春节,三十这天,人们在门上糊上门神,贴上春联。关于门神有这样一传说:唐太宗有一天生了病,梦中被泾河龙王之魂魄号泣之声嚷闹不休,醒来只叫“有鬼、有鬼”,大将秦叔宝和尉迟恭知道后便全身披挂,介胄整齐,执金瓜钺斧在宫门外把守,后来民间仿效将他二人之象也贴在门上以避邪恶。可叹他二人本是英雄豪杰开国元勋,只落得千年称户尉,万古作门神。春节张贴对联由来已久,对联源于古代桃符,五代时后蜀宫庭就开始在桃符上题写联语,后蜀主孟昶曾题到“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应该说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明代朱元璋建都南京,曾令各家各户都贴春联。清人所著《燕京岁时记》中说:“春联者,即桃符也,自入腊以后,即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书写春联,以图润笔,祭灶之后,则渐次粘挂,千门万户,焕然一新”可见,自五代以后,欢庆的祝辞,换掉了难以捉摸的符咒,后来桃符为大红纸张书写的春联所代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