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740|回复: 13

耦园寻梦

发表于 2009-1-28 11:29:5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一棵俊逸的松树虬枝斜伸,似作引路状,它的前方就是耦园。正首的月亮门开得并不阔,走进去却是别有洞天。但凡风景,不管它出自莽莽苍苍的草原,还是静幽典雅的园林,若被开辟为景点,便不会再有“待字闺中无人识”的时日了。此间,山南海北的游客纷至沓来,让耦园里“枕波双隐”的爱情恒定了温度。

“耦园住佳耦,城曲筑诗城”。导游是地道的苏州人,话音绵软得如同白梅的花瓣。以我北方人的率真,听上去感觉少了一份男性的阳刚。于是,油然想到耦园的女主人严永华当年吟咏这句诗的神态,更是吴侬软语,温婉可人。

就建筑规模而论,耦园在苏州园林中名列最后。它就像伫立在门口的那棵松树,有着遗世独立的风骨。守望于尘世间的一方净土,耦园的心绪是澹泊的,但它从来都不曾孤单。漫步耦园,随处可见独具匠心的景观:花园坐落在住宅的东、西两侧,像是蝴蝶展开的一对绚丽翅膀;每一进厅堂之间都有一个小小的天井,或是植了桂花,或是种了玉兰,均是两两相向,花木成双;凝眸,樨廊与对岸的筠廊隔水相望,脉脉对语……这一切布局,让我似乎看到了沈秉成夫妇相依相随的身影。他们仿佛是静默于小池边的一树紫薇,轻触叶片,便会整枝乱颤,我想那种感情就是灵犀相通。

冥想中,我依稀听见黄石假山旁古筝声淙淙,那水一样灵透的江南女子就闲坐其上,纤指间流淌的是《高山流水》的乐音,书房内的沈秉成往往会被筝声所牵引,随手摘一朵开得正艳的山茶,斜簪于爱妻的发髻;日落西山,他们牵手走过长长的樨廊,四目相对,柔软的情愫便会在彼此的眸子里荡漾出层次;晴和的日子,俩人凭栏远眺,同看云卷云舒;夜色如水,月移花影,拖曳出的常是他们并肩赏月的情致……“卧石听涛满衫松色,开门看雨一片蕉声”,城曲草堂里的这幅对联足以概括出这对佳偶昔日和谐的感情。

很多犹如桂花般芳香的时光从精致的花窗里漏出,屈指间,这对伉俪在耦园里相守的日子只有八年。八年,对于一个女人来说,足能绽放出她青春里最为瑰丽的花季;八年,相对于漫漫人生,只是一个时段,却让他们的爱情得到了见证,因为见证,这种琴瑟共鸣的情感才成为隽永。

耦园,我是寻梦来的。我一直认为“执子之手,与之偕老”是世上最美的风景。在我心里,执手相握黄昏才可能称之为情感的圆满。然而此刻,当我目睹人去楼空,闲窗锁昼,心中升腾的却是一抹悲凉:倘若沈秉成执意安于归隐,而不去就任安徽巡抚,严永华还会不会在次年香消玉殒?只是,现实容不得半点假设,曾经的日子不会复活。

风过竹林,竹叶飒飒耳语。我看见我的清梦在阳光的投影里逐渐泛黄,记忆的碎片不堪风吹,倏然零落,散作紫薇小池里的点点波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8 12:51:26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8 12:55:45 | 查看全部
不错,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8 14:30:31 | 查看全部
引用第2楼胡明军于2009-01-28 12:55发表的  :
不错,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9 15:50:01 | 查看全部
图片中的人物就是月儿老师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31 10:00:34 | 查看全部
静下心来,细细听着那园中如诉的叮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31 10:38:49 | 查看全部
欢迎朋朋老师也多多赐稿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 10:06:09 | 查看全部
再来学习好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4 23:35:05 | 查看全部
美文美图欣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6 09:52:38 | 查看全部
文笔细腻流畅,加分没说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