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列宁批判“爱国主义”与自身理念相关
列宁之所以对“爱国主义”持批判态度,与其自身理念密不可分。
列宁对自身所处时代的界定是:“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从1917年起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证实。”⑤
列宁在《机会主义与第二国际的破产》中写道:“在1914——1915年的战争中赞成‘保卫祖国’的社会党人,只在口头上是社会主义者,实际上是沙文主义者,他们是社会沙文主义者!”列宁对他们的评价是“社会沙文主义者就是熟透了的机会主义者。”⑥
在列宁看来,“保卫祖国”口号事实上已经成为社会主义革命的头号敌人。因此,列宁集中批判“爱国主义”——尤其是任何涉及到“保卫祖国”和“帝国主义战争”的内容。
1918年,俄罗斯同德国签订了《布列斯特合约》,当时多数人都反对列宁这一决定,他们强调俄罗斯的荣誉、利益不容侵犯,这种巨大牺牲不值得付出。列宁为此斥责他们已经成为“爱国主义”、“市侩民族主义”
列宁批判“爱国主义”也与国际主义理念有关。《共产党宣言》认为:“现代的工业劳动,现代的资本压迫,无论在英国或法国,在美国或德国,都是一样的,使无产者失去了任何民族性。”
列宁阐释说“爱国主义,这正是小私有者的经济生活条件造成的一种情感。”⑦
列宁后来进一步提出“小资产阶级的民族主义,只是把承认民族平等宣布为国际主义,把民族的利己主义仍然神圣地保存起来。但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则要求:第一、一国的无产阶级斗争的利益,须服从于全世界范围内的这一斗争的利益;第二、实现了战胜资本主义的民族,要能够而且准备为推翻国际资本而作最大的民族的牺牲。”⑧
实际上,苏联建立后,列宁也曾废除和其他国家的不平等条约,主动支持其他国家的革命,这与他对“爱国主义”的批判不无相关。
列宁确实对“爱国主义”持批判态度,甚至认为应该牺牲掉一切“爱国主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