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761|回复: 82

[每日阅读]寒色

发表于 2014-3-8 11:56:3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6A3D628B4E7BD2921D6FE866498B908C_B500_900_480_320_副本.jpg
文/龙应台
        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
        当场被读者问倒的情况不多,但是不久以前,一个问题使我在一千多人面前,突然支吾,不知所云。
他问的是:“家,是什么?”
        家是什么,这是小学二年级的作文题目吗?和“我的志愿”、“我的母亲”、“我的暑假”同一等级。怎么会拿到这里来问一个自认为“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早有体会的人?
        问者的态度诚诚恳恳的,我却只能语焉不详蒙混过去。这么难的题啊。
        作为被人呵护的儿女时,父母在的地方,就是家。早上赶车时,有人催你喝热腾腾的豆浆。天若下雨,他坚持你要带伞。烫的便当塞在书包里,书包挎在肩上,贴身还热。周末上街时,一家四五口人可以挤在一辆机车上招摇过市。放学回来时,距离门外几尺就能听见锅铲轻快的声音,饭菜香一阵一阵。晚了,一顶大蚊帐,四张榻榻米,灯一黑,就是黑甜的时间。兄弟姊妹的笑闹踢打和被褥的松软裹在帐内,帐外不时有大人的咳嗽声,走动声,窃窃私语声。朦胧的时候,窗外丝绸般的栀子花香,就悠悠飘进半睡半醒的眼睫里。帐里帐外都是一个温暖而安心的世界,那是家。
可是这个家会怎样呢?
        人,一个一个走掉,通常走得很远、很久。在很长的岁月里,只有一年一度屋里头的灯光特别灿亮,人声特别喧哗,进出杂沓数日,然后又归于沉寂。留在里面没走的人,体态渐孱弱,步履渐蹒跚,屋内愈来愈静,听得见墙上时钟滴答的声音。栀子花还开着,只是在黄昏的阳光里看它,怎么看都觉得凄清。然后其中一个人也走了,剩下的那一个,从暗暗的窗帘里,往窗外看,仿佛看见,有一天,来了一辆车,是来接自己的。她可能自己锁了门,慢慢走出去,可能坐在轮椅中,被推出去,也可能是一张白布盖着,被抬出去。
和人做终身伴侣时,两个人在哪里,哪里就是家。曾经是异国大学小城里一间简单的公寓,和其他一两家共一个厨房。窗外飘着陌生的冷雪,可是卧房里伴侣的手温暖无比。后来是一个又一个陌生的城市,跟着一个又一个新的工作,一个又一个重新来过的家。几件重要的家具总是在运输的路上,其他就在每一个新的城市里一点一点添加或丢弃。墙上,不敢挂什么真正和记忆终生不渝的东西,因为墙,是暂时的。在暂时里,只有假设性的永久和不敢放心的永恒。家,也就是两个人刚好暂时落脚的地方。
        可是这个家,会怎样呢?
        很多,没多久就散了,因为人会变,生活会变,家,也跟着变质。渴望安定时,很多人进入一个家;渴望自由时,很多人又逃离一个家。渴望安定的人也许遇见的是一个渴望自由的人,寻找自由的人也许爱上的是一个寻找安定的人。家,一不小心就变成一个没有温暖、只有压迫的地方。外面的世界固然荒凉,但是家却可以更寒冷。一个人固然寂寞,两个人孤灯下无言相对却可以更寂寞。
很多人在散了之后就开始终身流浪。
        很多,一会儿就有了儿女。一有儿女,家,就是儿女在的地方。天还没亮就起来做早点,把热腾腾的豆浆放上餐桌,一定要亲眼看着他喝下才安心。天若下雨,少年总不愿拿伞,因为拿伞有损形象,于是你苦口婆心几近哀求地请他带伞。他已经走出门,你又赶上去把滚烫的便当塞进他书包里。周末,你骑机车去市场,把两个女儿贴在身后,一个小的夹在前面两腿之间,虽然挤,但是女儿的体温和迎风的笑声甜蜜可爱。从上午就开始盘算晚餐的食谱,黄昏时,你一边炒菜一边听着门外的声音,期待一个一个孩子回到自己身边。晚上,你把滚热的牛奶搁在书桌上,孩子从作业堆里抬头看你一眼,不说话,只是笑了一下。你觉得,好像突然闻到栀子花幽幽的香气。
        孩子在哪里,哪里就是家。
        可是,这个家,会怎样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8 12:03:27 | 查看全部
每每读到一篇好的文章,总是喜欢拿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一起走进这个故事,感受它的喜怒哀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8 12:04:03 | 查看全部
让我们一起来每天阅读,丰富自己的知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8 12:17:34 | 查看全部
欢迎各位老师关注和支持!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8 12:44:38 | 查看全部
将家描绘得这样丰富而温馨,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谢谢付老师与我们共同分享龙应台的美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8 13:19:37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8 16:33:55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8 18:41:36 | 查看全部
引用第4楼丁羊于2014-03-08 12:44发表的  :
将家描绘得这样丰富而温馨,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谢谢付老师与我们共同分享龙应台的美文。
感谢老师的来访!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8 18:43:22 | 查看全部
引用第5楼覃国源于2014-03-08 13:19发表的  :
感谢老师的关注!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8 18:44:37 | 查看全部
引用第6楼思乡于2014-03-08 16:33发表的  :
              
谢谢徐老师来访!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