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09年与往年不同的是,节前的春运,许多农民工连锅灶都带回家去,大有永别城市之意。金融危机之下,城里的工作岗位在不断减少,元宵节过后,回到家的农民工还会再出发吗?——新闻里说,这样的农民,有2000万之多。
问题千头万绪,恐怕用仅剩的一个专题,很难兼顾周全。打个比方,我们召集了七位医学专家,也许,会诊是解决疑难病症的一种理想方式。
第825期
端宏斌:内需好
当前最关键的一步就在于中国的内需是否能够被激发出来,换句话说,中国目前需要的绝对不是弗里德曼,而是凯恩斯,我们必须借助政府之手来帮助中国人扩大内需,政府通过支出将钱发到了老百姓的手里,让他们能够进行消费。[详细]
张五常:不,内供好
一、内供有看头必然增加内需,用不着政府操心。二、鼓励内供,让私营者作决策,有市价的指引,出错的机会大减,而就是出错,私营的错失一般比政府的庞大项目小。三、鼓励内供是鼓励每个人主动地积极参与产出,但从鼓励内需的角度出发,是由政府花钱鼓励,人民产出的性质是被动的。[
莫之许:劳动福利要做加法
维持低劳动力价格水平和低劳动福利保障水平,成为了中国经济持续发展不可告人的核心秘密。然而,无论是从客观的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变动来看,还是从劳动者代际变迁的主观心理来看,劳动力价格水平和劳动福利保障水平都不可能不水涨船高
周其仁:体制障碍要做减法
体制性障碍涉及经济活动的制度成本,对经济行为影响极大。在货币政策已放松、积极的财政政策已出台之际,需要体制性政策靠前,才能激励人们的创业、投资和工作意愿。否则,修成了路却没有人和车在上面跑,不可能刺激经济增长
李昌平等:在农村搞
农村是中国经济活力与社会稳定的大后方,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以巨大的空间使劳动力获得休养生息的机会,从事农业生产,可以增加中国粮食储备。农民工返乡不是坏事,是中国“三农”政策发挥作用的重要体现,政府应顺其自然。
童大焕:不,在城里搞
经过了二三十年的农民进城运动,中国农民对城市的依赖已经远非从前可比,农民的命运,早已和城市紧密相连。因此,越是经济不景气,越不能指望农村成为与世隔绝的天堂。此时我们所能做的,是开放胸怀容纳农民进城。[详细]
第一财经日报:出国搞
这个时代,广东、桃花源、巴基斯坦、温州——这些看似无关的地点被无数农民兄弟的足迹和命运紧紧地连在了一起。“我们2009年准备带600-700名农民工去巴基斯坦。现在我们的农民工出国简便、安全、收入好。”
口述:一位80后打工者的这10年
“我叫陈水清。”
“由于睡眠严重不足,我经常闭着眼走路;上厕所都不敢太久,太久了会睡在厕所里。”
“让我欣慰的是,在喷漆厂我认识了龙美兰,她现在是我老婆。这是这么多年来我最大的收获。”
“听说很多民工回老家了,可我回不了家。家里炉灶都拆了,而且春节回家,走亲戚要花钱,我们负担不起。”
“总结9年的打工生活,我的成绩就是娶了老婆,买了一辆摩托车。我太失败了。我要怎样做才能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