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登高的温石

拒绝雾霾,一起“森”呼吸——踩楼“植树”活动开始啦

发表于 2014-3-12 09:09:54 | 查看全部
说得好不如做得好,光喊不行一切等于零。植树造林是我们责任,改变环境从我做起。走,植树去,让小树苗通过我你他,成长、成材、服务人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12 09:12:36 | 查看全部
种下是树,我们收获的,将不止是蓝天,更是蓝天和健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12 09:18:33 | 查看全部
引用第62楼沩水云飞于2014-03-11 14:01发表的  :
亲近自然,爱的传递——带上小朋友,亲手将小小树苗种到新春的泥土中,借此拉近家长与孩子之间的距离;并使小朋友们能够通过亲身的栽树经验加强爱护环境的意识,从小培养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热诚。

从小就培养孩子亲近自然热爱自然,养成环保好习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12 10:09:52 | 查看全部
植树造林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美化环境,造福子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12 12:31:15 | 查看全部
雾霾难拒绝,除非烟少冒、汽车没油烧。植树易做到,保水又增氧,益处均知道。你种一棵树,他插一棵苗,荒山变绿洲,大家有功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12 12:37:49 | 查看全部
多种树少砍伐留下绿英挡太阳制造新鲜好空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12 12:43:08 | 查看全部
早晨林间来散步自然氧吧来吸氧得到锻炼心情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12 13:21:08 | 查看全部
荒山植树穿绿衣
保持水土换面貌
环境改善实在好
天然氧吧形成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12 13:48:30 | 查看全部
三五旧友齐相聚
到得荒山去植树
我挖坑来你培土
劳累喜悦不觉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12 13:50:37 | 查看全部
引用第67楼马兵于2014-03-11 14:03发表的  :
中国古代文人也大力提倡种植树木,大多有着博大的情怀,既关心江山社稷,又关注民生疾苦,这样写出来的作品才能为人们接受和传诵。他们不仅追求文化素养,更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其中植树便是重要一项。

       李白诗歌以豪放见长,其中描写壮丽山河、朋友真情之中自有豪情万丈,但他也有细腻的情思。“楼东一株桃,枝叶拂青烟。此树我所种,别来向三年。桃今与楼齐,我行尚未旋。”从中可以看出,李白也曾经种过树,虽然只是一棵桃树,并且自栽种以后就没有去浇水治虫服侍它,但是李白心中还是记挂这棵树的。虽说这首诗并不是写种树的经历,但他对这棵桃树的深情厚谊还是跃然纸上。

  有“诗圣”之称的杜甫,诗中更多描写底层民众的生活,有着莫大的悲悯情怀。他不仅在作品中抒发这样的情感,在生活中也亲自参与劳动。杜甫在安史之乱后来到四川成都筑造草堂,为了居住环境的优美,曾四处寻找树苗。杜甫在诗中描述找寻苗木的情景,“草堂少花今欲栽,不问绿李与黄梅。石笋街中却归去,果园坊里为求来”。求得苗木以后,杜甫亲自栽种,并写下自己植树感受:“独绕虚斋径,常待小爷柯。幽荫成颇杂,杂木剪还多。”从中可以看出,杜甫不仅自己植树,还精心规划、细心伺弄、耐心修剪,俨然就是一位优秀的老农。
.......
感谢老师分享!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