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第390楼笑看今朝于2014-03-13 17:13发表的 : 宋代著名的教育学家朱熹自幼喜爱植树,曾在出生地福建龙溪的住处─“韦斋”四周种了很多柳树,古诗《韦斋垂柳》对此有生动的描写:“袅袅柔丝正拂廊,好将垂柳作甘棠。”迁居后,仍旧爱树,朱熹于1170年“在建阳西北七十里芦山之巅作草堂”,并大种杉树,他的《中峰杉径》诗:“盘回山腹转修蛇,横入山峰小稳家。好把稀杉缘径插……”就形象地描述了当时栽种杉木的情景。
使用道具 举报
引用第391楼笑看今朝于2014-03-13 17:14发表的 : 清代文学家袁牧对花草树木怀有深厚的感情,正如他在《秋夜杂诗》中所回忆的“吾少也贫贱,所志在梨枣。”植梨种枣,为他以后的诗文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素材。袁牧对植树栽花带来的好处深有体会,写道:“栽花一千枝,枝枝有色香。”不仅如此,他还倡导保护树木,曾写下《悼松》一诗,痛斥滥伐林木的行为。
引用第397楼笑看今朝于2014-03-13 17:19发表的 : 《诸徐卿觅果栽》 草堂少花今欲栽,不问绿李与黄梅。 石笋街中却归去,果园坊里为求来。
引用第398楼笑看今朝于2014-03-13 17:19发表的 : 《种树》 一树新栽益四邻,野夫如到旧山春。 树成多是人先老,垂白看他攀折人。
引用第399楼笑看今朝于2014-03-13 17:28发表的 : 我歇会,该下一位老师出题了。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