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冶金战线上的父子兵 在达钢集团,有为达钢建设发展献出了青春后又献子孙的老达钢人;有同在钢城无私奉献的夫妻俩,他们都默默无闻的为达钢的建设、和发展奉献出青春和热血。在公司轧钢厂就有这样一对父子,父亲花远明是棒材一线的大班长、儿子花标是高线的大班长。在工作上,父亲用自己特有的诚实和稳重不断勉励儿子,儿子则以年轻人的学识和眼光开拓、引导父亲,相互取长补短、不断提高。在生活上,他们相互关爱,一家人其乐融融。父子俩大胆管理,互相勉励,共同提高,带领班组员工,为企业对标挖潜,降本增效做出了可喜成绩,用实际行动书写了上阵父子兵,轧钢竞风流的一段佳话。
去年,花远明所在的大班,实现轧材产量位居一棒之首。在推行的绩效考核中,每月都稳居一、二名,其中连续9个月排名第一。尤其在长期生产三、四切分螺纹钢的情况下,面对堆钢频繁,该大班曾经实现连续20个班次无堆钢,不但创造了达钢轧钢历史上的奇迹,而且还在全国同类型钢铁企业中传为佳话,被单位树为外学石横、内学花远明的典范。花标所在的高线大班,产量及各项经济技术指标独站鳌头,并实现了4个月零堆钢的目标,多次受到了奖励。父子俩同台竞技、你追我赶、谁都不甘落后的拼搏精神,以及所创造出的业绩,实在令大家不得不佩服和刮目相看。
在全连轧现代化生产中,最能检验员工操作技能和水平的就是堆钢少、指标好。如果生产过程中堆钢多,不但影响产量、成材率,而且还会增加生产成本,因此,减少或杜绝堆钢已成为行业的共识和攻克的难题。花家父子在破解这一难题上,总结得出了自己的独特经验。
父亲花远明介绍道:首先是转变观念,强调制度执行。刚开始担任大班长,有一种情面思想,在执行制度和考核上抹不下脸来,后来在观念上彻底摒弃了情面思想,无论是谁,都严格逗硬考核。其次,落实岗位承包责任制。将工作责任细化落实到各岗位,谁操作失误或放松管理,就考核谁的绩效。三是针对精轧机组堆钢多和18#轧机冲出口频繁等难点,一方面安排技能过硬的生产骨干加强值守,另一方面按照“一看、二听、三测、四调、五换导轮”的方法进行操作,从而将堆钢事故彻底消灭在萌芽状态。
他在控切分生产堆钢方面的经验可以说与国内先进钢厂的基本做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轧钢厂高线,生产的主要产品是Φ6.5㎜~Φ12㎜盘圆和螺盘,生产工艺与一棒线有所不同,花标的工作历练虽然不如父亲,但人年轻、脑筋灵活、轧钢理论知识丰富,担任大班长后,从内心深处就与父亲较上了劲,在完成生产指标上似乎摆出了一幅誓比高下的架势。
花标说,父亲能做到的,我一定能打破。因此,在家里只要有空闲,我们就相互探讨,我给父亲讲理论知识,他就给我讲实践操作经验,遇到不能解答的,就去请教技术人员,直到弄懂为止。其实造成堆钢的原因是千变万化的,除在事前尽可能将各种因素考虑到、检查仔细外,在生产过程中坚持标准化作业,严格执行工艺纪律这一点也非常重要。生产中大家要勤巡检,中途还要专门停车进行全面检查,加强工艺参数抽查,做好记录,为料型控制提供准确可靠的理论依据,只要坚持做好了,既能减少堆钢事故,又能保证生产、指标的稳定顺行。
在达钢,是什么原因不但成就了身为父辈的花远明,同时,还成就了他的儿子花标热爱工作,吃苦耐劳,勤于为企业奉献?
花远明微笑着说:“这主要得益于达钢的发展,让世代为农民的我有机会参工到了企业,从农民到工人的身份转变,从个人的奋斗到与企业共同的发展,使我认识到唯有厂兴、才有家兴的道理。”
而儿子花标则畅谈到:“我生长在达钢这块土地上,是达钢养育了我,特别是父亲的言传身教,自小就对企业有很深的感情,加上现在我的爱人也在达钢工作,无论从情感上还是经济上都融入到了与企业的共同利益体,每当想到这些,工作起来就有干劲、有拼头。”
身为班长的父子俩对当好大班长,抓好生产指标有着不同的体会。
父亲花远明向记者表示。从担任大班长以来,觉得身上的担子就更重了,特别是在成材率这一块,现在狠抓的就是堆钢和线差,只要这两方面的工作抓细、抓实了,生产和指标自然就会提高。
儿子花标虽然只有6年工龄,但他就如何抓好大班生产指标有自己全新的认识和理解。他说,作为大班长,随时都要起到表率作用,在生产不顺时,首先是要沉着冷静;二是要正确指导,并迅速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处理方法,才能提振员工的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