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361|回复: 6

老陈家饭桌上的“风云变换”

发表于 2009-2-12 08:28:2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民以食为天”, 松藻辉煌30年,对普通老百姓来说,感受最真切的莫过于菜篮子里的“日新月异”、饭桌上的“风云变换”。小小一张饭桌,是矿区居民生活悄然巨变的最好见证和真实写照——
老陈家饭桌上的“风云变换”


        2月7日,笔者来到同华煤矿退休员工陈中国家中,正赶上一家人在吃午饭,刚一进门,一股带着淡淡中草药的鸡汤香味扑鼻而来 。“两位稀客,快来一起吃饭。”陈师傅赶紧起身招呼笔者。落座后,只见淡绿色的大理石餐桌上摆满了各种菜肴,餐桌中央是一大盘“火爆龙虾”,周围还摆满了带有各种造型的“艺术食品”。“陈师傅,这一桌菜怕要值好几百块钱哟!”“呵呵,不多不多,现在生活好了,这就是一些家常便饭。”从陈老布满笑容的脸上,可以看出他对现在的生活非常满意。
        “现在安逸哟!日子越过越好,吃头越来越多,每顿饭都想方设法变着花样吃。要是过去呀,我们想都不敢想。”闲聊中,陈老慢慢地拉开了话闸子,把我们带进了改革开放初期那段艰苦的岁月。
        陈老说,改革开放初期,也就是松藻矿务局刚刚建局的那段时候,生活困难是他当时最大的心病。他上有年迈的父母,下有三个儿女,全家生活全靠他一个月58.5元的工资,显得非常拮据。“那时,不要说吃出花样,就连吃肉一个月也就那么两三次,平常都是咸菜下干饭。”回忆起那段艰苦的岁月,陈老显得有些伤感:“那会儿啥都缺呀!买什么东西都要凭票定量购买,去买粮食的时候,还得起早贪黑排轮次,平时不多买些萝卜、红苕作补充,粮食肯定不够吃,孩子们吃得最好的零食就是二两一个的保健馒头。” 陈老还告诉我们,为了让餐桌上的内容丰富起来,给孩子们增加营养,他只好让犯有胃溃疡的妻子在建筑工地找了一份担灰桶的临时工作,每月有20多块钱的收入。记得有一次,他的一位朋友来家做客,妻子在别人家里借了半斤猪肉炒成回锅肉,不懂事的三个孩子竟趁大人不备用“五爪”将一盘肉吃了个精光,弄得大家哭笑不得。谈话中,陈老不时用纸巾擦着眼睛。
        “后来慢慢就变好了。”陈老笑着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企业的迅猛发展,票证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人们也从有啥吃啥变成了吃啥有啥,从吃饱吃好过渡到现在的吃出健康、吃出品位……这都是我们亲身经历过的巨大变化。”
         酒足饭饱后,陈老的老伴刚放下碗筷,又开始忙着收拾桌上的剩菜剩饭。“爷爷,我同学小刚他们过年时在悦宾酒楼大办了3桌,好霸道哟!过元霄节时,你还是请我们全家到馆子去搓一顿哈,又省事又有面子。免得奶奶整天都在忙,过年都没有清闲一下。”陈老12岁的孙子小明摇着爷爷的肩膀撒起娇来,引得一屋人哈哈大笑。
        “要得,要得,现在下馆子、进酒店又不是啥子稀罕事,爷爷一定满足你这个心愿。”陈老摸着孙子的头乐呵呵地说。
        老陈家饭桌上的“风云变换”,让笔者真正感受到了改革开放和松藻建局30年矿区居民生活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如今,人们正在向健康、和谐的新生活迈进。(龙梅  向良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12 08:54:24 | 查看全部
“民以食为天”, 饭桌上的“风云变换”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12 10:09:52 | 查看全部
“风云变换”也是一种新观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12 21:39:26 | 查看全部
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1 12:47:23 | 查看全部
20090206_e9bbbec4f5e9323e7cc6kBjEftaL53XT.gif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2 15:32:07 | 查看全部
一个“变”字道出了对美好生活的那份激情,那份感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3 15:44:33 | 查看全部
恭喜 又一篇好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