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47|回复: 2

[随笔] 民国的天空

发表于 2014-3-22 07:35:5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一,史料   

        1867年,慈禧32岁。曾国藩和幕僚赵文烈探讨过清朝的命运。历史惊人准确地应验了赵烈文的预言,清王朝终于在1911年土崩瓦解,距1867年预言它不出五十年就彻底垮台正好四十四年;而且,接踵而来的也是赵所预言的长期“方州无主,人自为政”、即军阀割据的混乱局面。
       慈禧:生于1835年11月29日(道光十五年十月十日)死于1908年11月15日(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二日) 。
       1912年2月12日,清帝宣布退位,清朝灭亡。
       1912年 3月10日,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从此时开始,一直到1916年6月6日。
       1915年12月11日,袁世凯称帝。名洪宪皇帝。
       在孙中山策动下,蔡锷、李烈钧、唐继尧等将领在昆明护国寺召集会议,通电全国,宣布云南独立,决定组织护国军,武装讨袁。贵州、广东、广西、浙江、 西、四川、湖南等省相继宣布独立。袁世凯在一片喊打声中,被迫于1916年3月22日取消帝制。护国战争结束,护国军名称随之撤消。
       1916年6月6日,袁世凯死。
        张勋复辟。
       1917年6月,张勋率5000‘辫子兵’于6月14日进北京。入京后,张勋急电各地清朝遗老进京,‘襄赞复辟大业’。同月30日,他在清宫召开‘御前会议’,并于7月1日撵走黎洪源,把12岁的溥仪抬出来宣布复辟,改称此年为‘宣统九年’,通电全国改挂龙旗,自任首席内阁议政大臣,兼直隶总督、北洋大臣。康有为被封为弼德院副院长。这就是史家称的‘张勋复辟’或‘丁巳复辟’。结果复辟仅12天破产。
       袁世凯是北洋军阀头头,他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为皖系、直系、奉系三大派系。再加上滇系桂系晋系几大军阀和神州大地上数不清的小军阀,中国进入军阀混战时期。但名义上还是民国,黎元洪、段祺瑞、冯国璋等都先后当过大总统,因为政府是北洋军阀在控制,所以1912~1928年的民国政府也被称为北洋政府。但中国实质进入“群雄并起”时代。
       19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成立。
       第一次直奉战争,直系曹锟、吴佩孚胜。
      1922年4月28日至5月5日,孙中山、段祺瑞和张作霖联盟以对抗直系曹锟、吴佩孚。4月,奉军入山海关,29日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吴佩孚为总司令指挥七个师、五个旅约十万人迎战激战。吴佩孚出奇兵绕道攻击奉军后方,奉军腹背受敌;再加上奉军第十六师临阵倒戈,全阵崩溃。于是孙中山从北伐途中回广州,却被陈炯明困于永丰舰,最后直系获胜,张作霖败退出山海关,经外国传教士调停,双方停战。吴佩孚逼迫徐世昌下野,迎回黎元洪,1923年6月曹锟逼黎去职,于10月以贿选当上总统,为人所不耻,促成奉皖粤联合反直阵线。
       第二次直奉战争,奉系胜。
       1924年9月15日,张作霖以十五万大军,分两路向山海关、赤峰、承德发起进攻。吴佩孚任“讨逆军总司令”,二十万人应战。两军在山海关争夺激烈。吴佩孚于11日亲赴山海关督战。由于直系冯玉祥与吴佩孚不和,开战后在古北口屯兵不前,冯玉祥与张作霖、段祺瑞缔结密约,10月23日冯发动“北京政变”,倒戈进京,囚禁曹锟,驱逐逊清皇室,宣布成立“国民军”,并邀孙中山北上,欲以孙中山主持政事,段祺瑞主持军事。
       吴佩孚闻讯,率兵一部回救北京,急调江浙各省直军北上驰援,奉军由冷口突入长城,直军后路被截,吴佩孚指挥的直军败于国民军之手,阎锡山出兵津浦、京汉铁路,阻止直系援军北上。吴佩孚在华北的主力全部覆灭,率残部两千余人自塘沽登船南逃。张作霖、冯玉祥等成立中华民国执政府与善后会议以取代国会,并推段祺瑞为“中华民国临时执政”,统总统与总理之职,孙中山于此时病逝于北京,政权落入奉系军阀手中。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
       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这是一场由国民党领导的广州国民政府、国民革命军北进,讨伐北京北洋政府及其领导下的各路军阀的统一战争。
       1927年8月1日凌晨2时 ,共产党正式开始造国民党的反——“八一”南昌起义。
       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在关外易帜,宣布奉吉黑三省由北洋政府五色旗改悬国民政府青天白日满地红旗,至此,中华民国完成了形式上的统一,北伐战争也算成功了,军阀都被收编了,军阀混战的时代可以说是结束了。
       1929年7月,中苏之间由于中东铁路的路权归属问题,爆发了"中东路事件",引起武装冲突。战斗主要在中国的满洲里和扎赉诺尔地区展开。从7月末开始直到11月,大小战斗进行了数十次。起因是中国东北当局将中东铁路电报电话收回,将苏联职员遣送回国。苏军与东北军发生武装冲突后,国民政府对苏宣战。11月,苏军先后攻占扎赉诺尔、满洲里、海拉尔。中国军人死伤及被俘人员9000余名(伤亡2000名,被俘7000余名)。据苏方统计,苏军被击毙143人,失踪4人,受伤665人。苏军胜,12月20日,张学良派代表与苏签订《伯力协定》。12月26日,“中东路事件”以中方接受苏方提出的恢复中东铁路中苏共管的原状、双方释放被俘人员而宣告结束。值得一提的是,中东路事件期间,苏占据我国领土黑瞎子岛,这是日后中俄在领土争端中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
       1931年9.18事变到1937年7月7日,抗战全面爆发。
       1937年9月6日,中国共产党陕甘宁边区政府在延安正式宣布成立, 林伯渠任主席。边区辖23个县及神府特区,面积12.9万平方公里,人口200万。1937年7月7日爆发抗日战争,8月25日红军的主力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9月11日改称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活动在江西、福建、广东、湖南、湖北、河南、浙江、安徽八省十四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集中起来,10月2日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
       1945年抗战胜利。日本鬼子跑了。中华民国取得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席位——中华民国的巅峰岁月。
       1947年3月,国共第二次内战全面爆发 。
       1949年10月1日,没过几天好日子的中华民国在大陆完蛋了,享年37岁。残余人马偏安于台湾。至今中华民国在台湾103年了。1986年,蒋经国开放党禁。“国策顾问”沈昌焕说:“这样可能会使我们的党将来失去政权!”,蒋经国回答:“世上没有永远的执政党”。民主进步党成立。反对党公然成立这还了得?情治部门立即呈上反动分子名单,蒋经国未批,他说道:“使用权力容易,难就难在晓得什么时候不去用它。”
        
二,  思考:

        1,一部民国史,可以说就是一部战争史,一部动荡史,一部内战、御外的历史。溥仪可以窃笑:还是大清好呀,动荡没好处。说法能成立吗?历史能像法庭所言一事一议而不论因果吗?
        2,社会生活中,领袖或者说头与人民到底什么关系?历史到底是谁创造的?社会动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有文曰:中国若动荡,下场会更惨。我的疑问是:你在对谁喊话?你此文的目的是什么? 国家的乱与不乱,还真不是百姓能左右的。百姓唯一能做的就是跟谁走或不跟谁走而已,是这样吗? 没有“头”的整合,人民根本就没有力量!你说呢? 当每个“头”后面都跟随着相当数量的百姓时,大战了,你说是吗?跟着的人少了,就是闹剧。张勋复辟不是这样吗?从大秦到大清,社会不都是这么动荡过来的?中华民族又惨到哪里去了?动荡前后对比,百姓嘛,无非是娘俩比胸,一个奶样。官僚系统嘛,可能倒是下场惨的,不是吗?
       曾国藩的幕僚赵烈文之所以准确预言大清的灭亡时间,其实就是依据慈禧的大概寿命来判断的。我说的对吗? 官僚体系以及此体系的核心人物决定社会的动荡与否,你认为呢?
        3,历史往往是越远越清晰,现今看来,袁世凯真的就是个贼而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吗?由一个“贼头”统帅的国家,其人民不也自取其辱?!哈,通通的一帮王八蛋了!袁世凯死后的两次直奉大战以及北伐战争是否表明没有”头“的可怕?直奉大战是否真是军阀土匪般的互殴?直奉大战与北伐战争有本质的区别吗?
        4,无论如何,蒋介石统一了中国,在反法西斯的战斗中为民族赢得了应有的尊严。正是中国军人的英勇抗战,英美等国才自己取消了自1840年以来对中国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抗战中,延安的军队帽子上的”青天白日“帽徽表明中国是统一在国民政府旗帜下的,你同意此观点吗?蒋介石的历史地位我想是没有疑问的。无论他吃了多少败仗、丢了多少江山、是怎样的一只“峨眉山的猴子”,这都不重要。最大的功绩在于蒋介石没被日本人捉住!好比象棋,头在国在。 你同意此观念吗?须知能跑会跑也是本事呀!红军长征不是例证?孙子早就有言: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当然,只跑不打那是逃跑主义。再说,一个海军全部打光,空军也基本所剩无几,陆军战死几百万的政府能叫“逃跑政府”?
       1943年蒋介石宋美龄代表中国参加的开罗会议,其伟大历史的意义至今恩泽着我们。
        5,两次直奉大战和北伐战争表明,中华民国的政治中心由北京移到南京。历史上看,但凡南京为首都的朝代,大多不是兴旺发达的。明朝若不是迁都,大明恐怕十分短命。此为八卦话题,一笑。【南京为东吴、东晋、南朝(宋 、齐、梁、陈四朝)、南唐、明、太平天国、中华民国首都。】
        6,1937年9月11日,共产党的军队实行了改编,名义上承认蒋介石的国家元首地位。那么,1937年11月11日至1947年年3月的延安政府是否是后来所谓“一国两制”的雏形?(1947年3月,国共第二次内战全面爆发。)
        7, 蒋经国离世后,据说他成了海峡两岸为大多数人所公认的“历史伟人”。 你认为呢?
        8,史料回放,思考休息。
        公元1945年8月15日。日本人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9日,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在南京向中华民国政府陆军总司令何应钦呈交投降书。抗日战争及第二次世界大战至此正式结束了。
       据凤凰网视屏报道,公元1976年6月初,毛泽东对华国锋说:自己这辈子就干了两件事。一是和蒋介石斗了那么几十年,把他赶到了那么几个海岛上去了。抗战八年,把日本人请回老家去了。对这些事,持异议的人不多。二是发动文化大革命。这件事,拥护的人不多,反对的人不少。
        9,从“中东路事件”的惨败到“珍宝岛战役”的胜利,真的应了毛泽东的诗: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0,胡适戏谑道: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的确,胜利者可以随意书写历史。但历史就是历史,人们总有知道真相的那一天。于是自然而然地比较了,分析了。无论怎样打扮,“卡廷惨案”都是斯大林干的。于是,人民不跟俄共走了。
        历史不是事后诸葛亮,容你感慨悔不当初。历史的目的只有一个:当初为什么会这样?被篡改的历史一如“哈哈镜”,无论如何也不能为鉴而照耀未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22 09:21:44 | 查看全部
无论古今,无论中外,“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是历史的铁律,只是总有这一铁律执行的人站出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26 10:38:33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