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喜欢从来就不需要理由,它莫名的,静泊在我心底,一有机会就会浮游而上,譬如喜欢读书,一看到好书上架就会有种一读为快的冲动。现在想来,我涉猎过的书籍,大抵是年少时读后所留的记忆更为恒久,也更为深刻。
少年时读过一本《新星》,书中的内容足以抵达我的心灵。成为我对生命、人生、乃至社会的最初体察。相对来说,那时我思想比较单纯,纯文学刊物也纯净得如一方圣土。至今说起《新星》,我对它的印象仍像我的豆蔻年华一样鲜活着。写这段话的时候,我似乎又看见那个有着炯炯眼神、冷峻深沉气质的年轻县委书记正站在古陵的城墙根下,若有所思。那些青砖沾满了苔痕,古旧得让人相思。《新星》以深沉的笔触勾勒出了一个大刀阔斧改革者的影像,它揭示出的是人性与权谋、改革与保守之间的较量,诠释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真正内涵。正义总是要压倒邪恶的,李向南也最终以他的果敢、自信与卓然不群的智慧化解了以顾荣为首的对立派所设下的种种羁绊,成为改革开放的弄潮儿。
有一个片段让我一直记忆犹新:李向南把小胡写给他的白纸对联亲手贴在了县委办公室的大门上,自己拟了下联——求通民情,愿闻己过。看你开明不开明?对他来说,那是对于他身为父母官的警示,而在顾荣看来,却把它看成了嘲弄自己的依据。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正上初中,对于文中针锋相对的政治权谋并不能完全参透,但哲理性的语言却触动了我对文学的浓厚兴趣。李向南的所作所为是大快民心的,因而得到了百姓的拥护,被成为“李青天”,在当时,这种以国计民生、天下利益为道的国家干部,他带给亿万农民的是澎湃的创业激情与无穷的希望,点燃了他们心中自强不息的星光。而这本书对于我来说,却是点燃我爱好文学的火把。从此我便很痴迷地写作,希冀能得到缪斯女神的垂青。后来尝试投稿,也偶有发表,由这种鼓励吸引着,感觉前方正衍生着无数希望,等着我前去撷取,于是便一路执着地走下去。
《新星》是 柯云路老师的杰作,著名评论家陈晓明曾说:睿智的柯云路永远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真相,说出别人说不出的道理。源于对他文风的喜爱,我也学着观察生活,记录生活。一本好书,可以洗涤读者的心灵,可以愉悦读者的精神,可以点亮读者的生命,但《新星》对于我是一缕永不熄灭的星光,它不仅仅在我年少时的夜晚灿烂着,而是整整一生,照亮我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