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72|回复: 0

数据分析培训时代的隐私

发表于 2014-3-27 22:19:3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深圳飞博远创科技(www.ppvke.com)旗下的数据分析师培训对互联网企业来讲,从用户那里收集到的信息主要包括消费习惯、行为特征、个人数据等,企业可以通过收集这些信息去开展大数据分析,进一步挖掘用户的潜在消费能力,更多元化的价值,从而为用户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服务。沈浩认为,在这个前提下,消费者或用户可以让渡一定的个人隐私。
  保护个人隐私不能因噎废食。“大数据的年代,个人隐私问题肯定会更集中,但不能因为有风险就拒绝大数据,就像不能因为菜刀可以砍人,就不允许用了是一个道理。”刘兴亮表示,不能因为这次信用卡信息泄露的问题,就不让平台获取信用卡信息,这也不现实,应该是平台获取的信息都有限度,如果平台获得的信息超过了限度,那就由相关的执法部门来惩治。
  据刘宏辉介绍,我国对互联网隐私的保护有相关法规的约束。由公安部发布的《互联网安全保护技术措施规定》第四条中规定:“互联网服务提供者、联网使用单位应当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未经用户同意不得公开、泄露用户注册信息,但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互联网服务提供者、联网使用单位应当依法使用互联网安全保护技术措施,不得利用互联网安全保护技术措施侵犯用户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此外,还有《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第七条中明确规定,“用户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规定,利用国际联网侵犯用户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互联网企业经常会根据用户网购的情况进行分析,比如用户浏览了手表的购物网站,再打开网站就会出现很多手表的广告。刘宏辉认为,在对用户进行了告知,不侵犯用户权利,没有造成损失的前提下,就相当于给用户的购物习惯做了一个调查报告,就像大街上做调查一样,“你的行为不会泄露给别人,企业只是进行了分析,以便更有针对性地提供服务。”
  企业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收集有限的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人的权利,数据分析师培训刘宏辉建议,收集相关信息的互联网企业可以在其网站上发布一份公告,比如注明:“登录我们网站,你的购物习惯可能被记录,被我们进行数据采样,但保证不会泄露。”这样,用户进入网站就表明是同意收集的,也不会再发生侵犯隐私的纠纷。
培训.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