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85|回复: 1

贪官害怕房地产潜规则引人深思

发表于 2009-2-15 20:58:5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新华网

          有一种“潜规则”连贪官都害怕,可见其杀伤力之大。房地产行业中的潜规则就是如此。重庆市规划局原副局长梁晓琦受贿金额超过1589万元,于2008年年底被一审判处死缓。他“落马”后在忏悔书中写道,在房地产规划、开发领域中存在一种“潜规则”,让他感到“恐惧”、“非常惧怕”,“心理承受着巨大压力” 。为摆脱这种恐慌,梁晓琦甚至多次酝酿调离规划局副局长这一“肥缺”。

    按理说,贪官都是潜规则的直接受益者,而且他们相对处于潜规则链条的高端,应该对潜规则持以欢迎态度。然而,在梁晓琦的眼中,曾经给他带来金钱和利益的潜规则,反而成了他最害怕的东西。为何有这样的态度变化?个中原因不能不让人深思。
    能让手握重权的正厅级干部害怕,足以说明这样的腐败潜规则,其暴利与楼市暴利恐有一比,其腐败程度也足以让人咋舌,超出一般人所能接受的范围。从梁晓琦的受贿额来看,事实也是如此。一个项目,帮个忙、打个招呼,就有好处费几百万元;逢年过节,开发商都会送上比平时礼金额大得多的“感谢费”……正是在这些“糖衣炮弹”的拉拢腐蚀下,梁晓琦身陷其中而不能自拔。明明知道潜规则害人害己,他自己就是无力打破。
    腐败潜规则让贪官害怕,但他们却脱身不得,一方面在于其个人的拒腐力不强,另一方面也在于潜规则的无处不在。一个行业的潜规则能够盛行,很大程度上在于这个行业的人都能心照不宣,大家都心知肚明地接受潜规则。梁晓琦几次谋求脱身,多次酝酿调离外人眼中的“肥缺”——规划局副局长,最终来到江北嘴公司担任董事长,希望能够远离是非。然而,在无孔不入的“潜规则”下,履新后的梁晓琦不但没能脱身,反而越陷越深。无处不在的潜规则让大家在心底里形成一种不可言说的共识:当别人都坦然接受潜规则,自己如若置身于潜规则之外,分明有吃亏的感觉。有便宜不占,何况是便宜大家都在占时,少数人想保持洁身自好,难度就可想而知了。
    房地产行业的潜规则是腐蚀贪官的潜规则,还有一些行业的潜规则和“贪”关联不大,但同样害人害己。奶粉行业的潜规则就是例证。对于三聚氰胺的毒性,奶粉企业不是不知道,但往奶粉里掺加三聚氰胺已成了行业潜规则,于是大家都默认了三聚氰胺。然而,你不消灭潜规则,潜规则就会消灭掉你,三鹿就是其中的典型。一个品牌好不容易做起来,却被三聚氰胺毁掉,可谓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行业潜规则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却真实存在着。娱乐圈、奶粉业、房地产业……潜规则让人害怕,然而,潜规则盛行的原因更让人害怕。某种意义上,是外部监督和内部自律的缺位,才导致潜规则的害人害己。因而,真正让贪官感到害怕的不应是行业的潜规则,而应是制度的监督和权力的约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16 09:06:01 | 查看全部
加强制度的监督和权力的约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