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魏佳俊:行走帽儿山的水塔管护工
不论刮风下雨、白天黑夜,千吨水塔管护工魏佳俊每天都要独自在帽儿山山间步行几个钟头,来回巡查矿区千吨水塔、输水管道设备。
帽儿山位于川煤集团达竹公司小河嘴煤矿北边,海拔有320多米,山高坡陡,从山脚向山顶望去,山形如同人头上戴的帽儿,当地老百姓给形象地取了这个名字。
千吨水塔就建在帽儿山的山顶上,从山顶顺着输水管线下到煤矿的家属区,熟路的魏佳俊每次都要走上四十分钟,回去往上爬则要累很多。
3月31日,笔者和矿上后勤管理科的安全检查人员前往帽儿山水塔检查供水安全。上山的路弯曲陡峭,刚走一半,笔者已经汗流浃背。
就是这段路,水塔管护工魏佳俊已经从容地走了13年。自从干上这没人愿意干的活儿以来,魏佳俊和妻子索性就把家安在了山上,守护水塔和维护供水管路成了他们生活的全部。
刚爬到山顶,我们就见到了刚为1号水池消好毒,准备出去巡查的魏佳俊。这位皮肤黝黑、身材健壮的煤矿汉子不善言辞,说话间脸就红了。没说上几句话,他就背起那洗得发白的工具包,顺着输水管道又去巡查了。
这里远离喧嚣、少有人往,工作场地被草木遮蔽。山顶有200多平方米的土地,水塔占了大半,余下的就是一幢孤零零的工房和长着不知名野花野草的空地。魏佳俊和妻子的生活用品都是靠魏佳俊一趟趟下山到矿区市场购买。
山上的生活是寂寞的,魏佳俊正在喂小鸡的妻子夏美新调侃说:“这里是我们的二人世界。”夫妻俩口中的“二人世界”虽然不浪漫,却代表着守望、责任和奉献。每天24小时的坚守,他们付出了很多,为的就是能够保证矿区职工家属和周边村民的正常用水。
我们决定跟着魏佳俊,一起沿着供水管路巡查。山路上,魏佳俊手拿扳手,眼睛紧紧查看着路边的管道,走到管道连接处,弯下腰蹲在地上,细细地检查管道有没有裂纹,接头处是否连接好了。像这样弯腰蹲地的动作,魏佳俊挠挠头说,“每天要重复很多次,已记不清楚了。”
“早上5点起床,6点到8点半为矿区生活区放水,下午5点到晚上11点还要放一次,中途每隔2个小时查看一次水位,睡觉前还要再三确认……”这是魏佳俊每天为自己制定的作息时间表。
“供水管道连接很重要,一经发现没连好便会影响供水,,我就得立刻处理。”魏佳俊对我们说,检查完管道,他还得赶到2号池,检查水是否抽满,因为每天早、中、晚是矿区职工家属用水高峰期,他要反复抽几次,才能确保职工家属们的正常用水。“这就是我每天的工作流程……”魏佳俊把枯燥无味的工作干得有滋有味。
完成了中午这趟抽水工作后,我们正劝说魏佳俊赶快回家吃饭。不料,话音刚落,他工作服口袋里的电话就响了,原来是矿区生活区4号宿舍楼供水管道接头漏水严重。二话不说,他背起工具包就向4号楼走去。
在路上,我们对魏佳俊说:“其实,你完全可以把午饭吃了再去哟。”他头也不回,只憨憨地回了句:“水管接头漏水严重,自来水就无法正常供水,今天中午4号宿舍楼的几十户职工家里就没有水做饭了。”
经过近50分钟的检查、维修,敲敲打打,水管接头终于修复了。看到从水笼头流出来的清澈自来水,现场围观的职工家属不停地向我们夸奖魏佳俊:“这全都要归功于老魏哟!没有他,我们职工家属们连干净的自来水都喝不上喽。”
从4号宿舍楼水管接头维修点出来,早已过了午饭时间,笔者的肚子已咕咕直叫了。
目前,小河嘴煤矿矿区居住有960余户,近3500多名职工家属,加上周边村社上百户村民家庭,生产生活用水都靠这座水塔。要让他们都喝上安全、洁净的自来水,魏佳俊的工作是关键。
水塔管护工的生活是单调的,尽管条件艰苦,任务繁重,但魏佳俊依然乐观,仍每天认真负责地做着管护工的工作,13年如一日坚守着岗位,坚守着矿区职工家属和煤矿周边村民们的希望。工作之余,魏佳俊夫妻俩他们在山上开垦、平整了几块土地,栽上了果树,种菜、养鸡、养狗、修路、除草,日子过得非常充实。
“现在,我的儿子已经成年了,和妻子住在水塔的工房里。我没有什么牵挂了,就想一门心思和妻子看好水塔,这水塔是我们的念想。”分别的时候,魏佳俊对我们说。
不远处,在魏佳俊夫妻种的一块油菜地里,金黄金黄的油菜花迎着春阳花开正艳,一群蜜蜂嗡嗡地来回忙碌,看来今年老魏夫妻又会有一个好收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