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孙靖是我在读书时候的好友,品学兼优的他担任着学校学生会主席一职。孙靖的家乡在郴州临武县的一个小山区,那里依山傍水,树木成林。就读的最后一年寒假,受孙靖的邀请,怀着对那里景色的向往,我去了一趟他的家乡,呆了整整一个月。
还记得去孙靖家的路上,要经过一条河,河面不宽,河水清澈见底。河的较浅处,挽起裤脚,就可以趟河而过。孙靖说,将来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在这条河上架起一座桥,方便乡邻去县城。我发现孙靖在说这话的时候,脸上充满了自信。来到河边的时候,孙靖便用当地的方言对着河的那一边一声吆喝,不一会,从河对面的浅滩处便驶出一条船来。
刚到孙靖家的时候,邻居们都跑了过来。他们带来了很多当地的特产,交到我的手上,说让我尝尝鲜。孙靖的家人热情的招待了我。
在孙靖家的屋后,有一片几分大的空地。孙靖告诉我,这个寒假准备开垦出来,等到来年的时候,让母亲种上西瓜。我也加入到了开荒的行列。很多时候,邻居见到了我们都夸我们,说都在省城上学了,回来还这么勤快。也许在他们看来,去省城读书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
一天清早,孙靖把我叫醒,要我一起去镇上。我揉揉朦胧的双眼,看看四周,天还刚刚发亮。我不解的问道,去镇上需要这么早的么?孙靖告诉我,今天是赶集的时间,山路不好走,早出发,早赶到。曲折的山路蜿蜒盘旋,远远的望去,像一条不见头也不见尾的长蛇。我和孙靖走了二个来小时的山路,方才到达目的地。我万万没有想到,山里人到一次镇上竟有这么难。回来的路上,孙靖主动帮一位老大爷肩挑货物。事后,我问孙靖,是否认识那位老大爷?孙靖回答,不认识。
打糍粑是孙靖家乡的一个风俗。逢年过节的时候,附近几十个村民便围在一起,其中年轻力壮的年轻人便会主动站出来,轮流上阵。一块几百斤重的大麻石,石匠用锉刀锉出1米见深圆锥形的石坑,里面放上适量浸泡过的糯米,用一根木质很好的长木料,几个一伙,抬着长木料对准石坑一下、二下、三下……在打糍粑的队伍当中,孙靖表现得一点也不逊色。临武县的冬季并不寒冷,温暖的阳光照在孙靖的身上,青春的孙靖,显得那样的朝气蓬勃。
然而,谁也不会想到,自那次去孙靖家以后,却成了我对孙靖的最后记忆。毕业后,孙靖去了一家公司上班。后来,他因一次外出出差发生意外,走的时候,刚过完他二十岁的生日。年轻的孙靖就这样永远的走了,永远的离开了他热爱的这个世界。直到现在,我仍然清楚记得噩耗传来后,他的家人哭得死去活来的情景。
逝者长矣。如今,好友孙靖离开我十多年过去,记忆让我又一次想起我在他家度过的那些日子。想起了那片曾经开垦过的西瓜地是否已经种上了西瓜?还有那条河,河上应该架起了桥吧?想到这些,我就如同看到了孙靖和他那个遥远的梦!我衷心祝福孙靖的家人和那里淳朴、善良的山民生活越过越好!
谨以此文表达我对逝去好友孙靖的深切怀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