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4-9-24 16:53:20 | 查看全部
千镜时间:2014-02-01 作者:未详 点击:2683次   很久以前,在一个遥远的小村庄里,有一个被称为“千镜屋”的地方。
  
  一只快乐的小狗听说了这个地方,于是前去参观。来到这个地方的时候,它欢快地蹦跳着上了台阶,来到房门口。它高高地竖起耳朵,欢快地摇着尾巴,从门口往里张望。使它大为惊讶的是,它发现有1000只欢乐的小狗也在像它一样快速地摇着尾巴。它灿烂地微笑着,回报它的是1000张热情、友好的笑脸。离开房屋时,它心想:“这真是一个奇妙的地方,以后我一定要经常来参观。”
  
  在同一个村子里还有另一只小狗,它也想参观“千镜屋”。它可远不及第一只小狗那么快活,它慢吞吞地爬上台阶,然后耷拉着脑袋往里看。它看到有1000只小狗不友好地盯着它,它冲它们狂吠,镜中的1000只小狗也冲着它狂吠,把它吓坏了。离开时,它心想:“这真是个恐怖的地方,我再也不会来了。”
  
  世界上所有的脸都是镜子。
  
  在你遇见的人的脸上,你看到反射出来的是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4 16:53:29 | 查看全部
用心重复时间:2014-02-06 作者:未详 点击:4897次   一位青年换了许多工作,他找到禅师,抱怨道:“我不喜欢重复。”
  
  禅师说:“佛祖一生,都在重复讲他在菩提树下的觉悟。人这一生,如用1%的力气选择,99%的力气用心重复,每一次都能感受新鲜的力量。如用99%的力气选择,1%的力气重复,他只能不断重复失败。”
  
  简单的事情重复做,你就是专家。
  
  重复的事情用心做,你就是赢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4 16:53:39 | 查看全部
手链时间:2014-02-09 作者:未详 点击:3630次   有个庙小,但有名,因为供奉着据说是佛的手链。
  
  法师有七个弟子,日日诵经念佛,都有些欢喜、慈悲。
  
  一日,这串佛的手链不见了。这是个大事,而且,供奉手链的地方非外人能进入。
  
  于是,法师说了,你们谁拿了手链,只要放回原处,我不追究,佛也不怪。
  
  七天过去了,手链并没有放回来。
  
  法师又说了,谁拿了手链,只要承认了,这串手链就是谁的,谁还可以继承他的衣钵。
  
  七天过去了,依然没有承认。
  
  法师说了,那么你们明天就下山吧,拿了手链的人如果想留下就留下。
  
  第二天,六个人走了,一个人留了下来。那六个人走的时候,舒了一口气。
  
  问,手链呢?答说,我没有拿呀。
  
  又问,你为何留下来?
  
  回说,这几天我们相互猜疑,总是要有个结果的。再说,佛的手链不在了,佛还在呀。
  
  法师微笑,从怀里取出手链戴在他的手上说,能想己,更能想人,就是佛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4 16:54:54 | 查看全部
泥泞中有脚印时间:2014-01-26 作者:未详 点击:3347次   据说鉴真大师刚刚遁入空门时,寺里的住持表现出对他不甚重视,让他做了谁也不愿做的行脚僧。鉴真心里不大痛快,住持也看出了几分。
  
  有一天突然下起雨来,住持便请鉴真陪他在寺院周围走一走,边走边拍着鉴真的肩头说:“你是想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呢,还是想做一个光大佛法的名僧?”
  
  鉴真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住持笑了,然后问他:“你昨天是不是在这条路上散步了?”鉴真点点头。
  
  住持低头看看地面:“你能找到昨天留下的脚印吗?”鉴真回答:“不能。昨天道路干燥,平坦坚实,踩不出脚印来。”
  
  住持接着问道:“今天下雨,路湿泥泞,能留下脚印不?”鉴真笑着说:“已经留下了。”
  
  住持告诉鉴真:“泥泞的路才可能留下脚印,世上芸芸众生莫不如此!那些一生碌碌无为的人,没经历过任何风雨,就如同走在干燥坚硬的路面上,什么东西也留不下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4 16:55:03 | 查看全部
养牛之道的哲理时间:2014-01-27 作者:未详 点击:2917次   一位游人旅行到乡间,看到一位老农把喂牛的草料铲到一间小茅屋的屋檐上,不免感到奇怪,于是就问道:“老公公,你为什么不把喂牛的草放在地上,方便它直接吃呢?”
  
  老农说:“这种草草质不好,我要是放在地上它就不屑一顾;但是我放到让它勉强可以够得着的屋檐上,它会努力去吃,直到把全部草料吃个精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4 16:55:39 | 查看全部
星鼻鼹的不归路时间:2014-01-06 作者:未详 点击:1172次   星鼻鼹嗅觉灵敏,奔跑速度极快,被动物学家称为是地球上动作最迅捷的动物。

  然而,星鼻鼹却常常被狐狸抓获,成为狐狸口中的美餐。
  
  星鼻鼹不是有很灵敏的嗅觉么,难道它就没有嗅到潜伏在附近那狐狸的气味吗?

  星鼻鼹不是有极快的奔跑速度吗,难道它在发现狐狸后不可以拔腿就逃吗?原来,星鼻鼹喜欢吃一种小昆虫,狡猾的狐狸抓住它的这一嗜好,在星鼻鼹经常出没的地方,放上这种小昆虫。星鼻鼹一见这种小昆虫,便忘乎所以地贪吃起来。
  
  它“嗅”不到周围潜在的危机,“看”不到附近潜在的敌人,它的眼里除了它爱吃的小昆虫外,什么也看不见。

  “贪吃”使它一步步走入了黑暗的陷阱,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人世中,不是也有一些人像星鼻鼹一样吗?

  虽然他们有很强的能力,很高的智商,但常常因为脑中那挥之不去的贪念、贪欲和贪婪,使他们变得愚不可及,对潜在的危机视而不见,最终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4 16:55:52 | 查看全部
关于管理的哲理故事两则时间:2014-01-06 作者:未详 点击:2777次   波多尔斯基的耳光
  
  哲理的故事:
  
  时间回到2009年4月2日,在欧洲举行了一场南非世界杯足球预选赛,比赛双方分别是大名鼎鼎的德国队和实力不可小觑的威尔士队。当比赛进行到下半场,场上突然风云大变。德国队的队长、中场大将巴拉克在一次防守后,抬手指责年轻的前锋波多尔斯基,他认为波多尔斯基刚才的防守不够积极。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正在为自己没有进球而郁闷不已的波多尔斯基,抬手打了这位足坛名将一个耳光。面对这样冲动无理的行动,观众都认为巴拉克一定会暴跳如雷,场面将难以收拾。但令在场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他仅仅捂了一下脸颊,就迅速投入赛场,并最终领导德国队取得了2∶0的佳绩。赛后巴拉克面对媒体的追问,依然没有指责波多尔斯基,而是表示这位小将还需要多多磨练。正是巴拉克的宽容,使得波多尔斯基免受舆论和足协的处罚,并最终在2010年的世界杯上大放异彩。而对于昔日的冲动和错误,波多尔斯基本人更是惭愧不已。他表示,巴拉克将是他永远的偶像。
  
  故事的哲理:
  
  在一个组织中,领导者往往扮演着教练和园丁的角色,去芜存菁,理性对待员工的错误和不足,巧妙引导并坚守自己的职责,不仅成就自己也能够成就真正具有战斗力的组织。心胸与格局,是一个优秀领导者必备的素质。
  
  剪掉陈水扁的领带
  
  哲理的故事:
  
  陈水扁做台北市长时,有一次,他去美国德州的达拉斯考察。由于他很希望了解当地的风俗文化,临时决定去一家当地的餐馆用餐,因而遭遇了不小的尴尬。
  
  原来,这家餐厅是当地卡车司机和牛仔们常常光顾的餐厅,餐厅门口竖立了一张大牌子写着:“本餐厅禁止打领带。”据说是因为早些年当地人农业人口居多,从不穿正装。可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公司纷纷搬迁到此,达拉斯人口结构发生极大变化,有钱的外来人口建立起了城中城,本地人却丧失了很多就餐和娱乐的环境。
  
  当地的原住民很难接受这样的变化,所以这家以当地人用餐为主的餐馆为迎合客户的感受,特意打出了不准打领带的警示口号。陈水扁一行人并不知道这个历史背景,大摇大摆走了进去,随行人员中有人提醒陈说:“里面不能打领带,您最好还是把领带拿下来。”陈水扁不为所动,认为自己堂堂台北市市长不打领带有失身份。就在此时,牛排餐厅的老板突然从柜台后面跳了出来,手拿一把剪刀,二话不说,就把陈水扁的领带圈以下的部分剪了下来。受惊过度的陈水扁立刻和随从离开了餐厅。
  
  故事的哲理:
  
  许多问题的发生其实不在于我们一时的疏忽,而在于我们习惯性的漠视,因为自己的身份、习惯、爱好和历史经验,就漠视不断变化的情势,最终走入危险境地是难免的。用自己认定的逻辑去“理解”和“应对”他人的逻辑,是跨文化管理甚至人际管理的大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4 16:56:01 | 查看全部
天堂是个大鸟笼时间:2014-01-07 作者:未详 点击:2961次   有一只饱受主人疼爱的黄莺,从小就被关在笼子里。它虽然永远不愁温饱,又没有天敌的威胁,却也从来不知道什么叫“自由”。这只黄莺足足被关了一辈子。它寿终正寝之后,上了天堂。但是在上帝的面前,它却显得不知所措。
  
  上帝看了很心疼,于是安慰它:“你别担心,这里是天堂,不但处处开着美丽的花朵,而且有食之不尽的水果。更棒的是,你终于得到了彻底的自由!”
  
  黄莺似懂非懂,拍拍翅膀就飞走了。
  
  几天过后,上帝又在天堂遇到这只黄莺,便问:“我亲爱的孩子,你过得还习惯吗?”“这里有吃有喝,确实是不错,但是……”黄莺显得有些为难。
  
  上帝听了十分诧异:“怎么了呢?”“上帝啊!”黄莺说,“这里唯一的缺点,就是这个笼子太大了,无论我怎么飞,都飞不到尽头啊!”
  
  许多人因为过分扩张的欲望,在自己的内心建立起一座坚固的牢笼,久而久之,自囚却不自知。

  其实,没有人能解放我们被钳制的心灵,因为打开内心牢笼的钥匙——知足、感恩,都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4 16:56:09 | 查看全部
点一盏感恩的灯时间:2014-01-13 作者:未详 点击:3389次   一个疲惫的人躺在路边睡着了。这时,一条毒蛇钻出草丛,爬向沉睡者……在这危险时刻,一个过路人打死了毒蛇。然后,他没有惊醒那位沉睡者的好梦,悄悄离开了。疲惫的沉睡者生活在别人的恩泽中,永远不会知道曾经发生过什么。
  
  另一个故事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一天,父亲突然来学校找我,说给我送生活费来了。我挺纳闷:前两天刚收到父亲寄来的支票呀!父亲说不可能,那天他在去邮局的路上,不小心把装有支票的信封弄丢了。
  
  我告诉父亲,我确实收到了那封装着支票的信,我把信封拿给他看。我们这才相信:一定是有个陌生人在路上拾到了那封信,把它投进了邮筒。这个好心人的举手之劳,温暖了我们父子一生。
  
  有道是:“举手之劳,何乐而不为?”生活中总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不期而至在每个人身上。
  如果有能力,关键时刻给予他人一点帮助,便会改善别人的境遇,甚至还可能改变他们的命运。
  乐于助人是一种高尚的精神情怀,也是为人处世重要的修养操守之一。
  它会让世界充满着大爱的芬芳,也会让我们的心灵得到润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4 16:56:19 | 查看全部
陪你做只蘑菇时间:2014-01-13 作者:未详 点击:3336次   有一个精神病人,以为自己是一只蘑菇,于是他每天都撑着一把伞蹲在房间里,不吃也不喝,也拒绝与任何人交流,像一只真正的蘑菇在森林里。心理医生见状,想了个办法,他也撑了把伞,默默地蹲坐在病人的旁边。病人很奇怪地问:“你是谁呀?”医生回答:“我也是一只蘑菇呀。”病人点点头,继续做他的蘑菇。
  
  过了一会儿,医生站起身来,在房间里来回踱步,病人就问他:“你不是蘑菇么,怎么可以走来走去?”医生回答说:“蘑菇当然也可以散步啦!”病人觉得有道理,就也学他的样,站起来走走。不久,医生开始吃一个香喷喷的汉堡包,病人又问:“咦,你不是蘑菇么,怎么可以吃东西?”医生理直气壮地回答:“蘑菇当然也能吃东西呀!”病人觉得很对,于是便开始吃东西。几个星期以后,精神病人恢复了正常生活,虽然,他还觉得自己是一只蘑菇。
  

  凡当我们与身边的人发生分歧,循循善诱就显得很重要。
  只有顺着对方的思维脉络,巧妙地穿插自己的想法,温婉而不露痕迹地晓之以理,才能让别人欣然接受你的意见,
  从而改变他原先的想法和行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