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4-9-26 15:37:25 | 查看全部
望梅止渴时间:2011-11-22 作者:admin 点击:2251次   东汉末年,那时候天下大乱。为了统一天下,平定不服从统治的诸侯,丞相曹操长年领兵讨伐诸侯。

  这年,曹操准备讨伐张绣,可是又怕袁绍趁他出外讨伐,乘虚攻打许都;想攻打袁绍,又有张绣、刘表牵制,所以左思右想,举棋不定。这时谋士郭嘉献计:“主公不如命徐州刘备为左将军,吕布为车骑将军,然后下旨让二人北拒袁绍,主公再率兵南伐张绣、刘表。”曹操说:“好计,就按奉孝说的办。”

  于是,曹操统兵15万讨伐张绣。时值盛夏三伏天,骄阳如火,天干气燥,行军路上都是荒山野岭,远离水源,找不到一滴水。兵士们个个都渴得有气无力,垂头丧气的,队伍渐渐七零八落,行军速度越来越慢。

  曹操骑在马上,看到这幅情景,心中忧虑,皱着眉头,忽然心生一计。只听他拿令旗指着前方说:“将士们,坚持一会儿,再往前面走一段路,就有一大片梅子林,绿阴阴的树上结满了青梅,又甜又酸,吃到嘴里可以解渴。快点走啊!”

  兵士们一听,腮帮都酸了,嘴里立刻涌出了唾沫,顿时个个精神抖擞,走得飞快,及时到达了战场。

【哲理启示】:

  人不能永远靠“望梅”来“止渴”,正如空想暂时可以安慰人心,但终究不能代替现实一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6 15:37:34 | 查看全部
田忌赛马时间:2011-11-22 作者:admin 点击:2207次   孙膑是战国时期的军事家,他同齐国的将军田忌很要好。田忌经常同齐威王赛马,马分三等,比赛时,以上马对上马,中马对中马,下马对下马。因为齐威王每一个等级的马都要比田忌的为强,所以田忌屡战屡败。

  孙膑知道了,看到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马跑得快不了多少,于是对田忌说:“再同他比一次吧,我有办法使你得胜。”

  临场赛马那天,双方都下了千金赌注。一声锣鼓,比赛开始了。孙膑先以下马对齐威王的上马,再以上马对他的中马,最后以中马对他的下马。比赛结果,一败二胜,田忌赢了。

【哲理启示】:

  事物的质变,不但可以通过量的增减而引起,而且可以在量不变的情况下,通过调整内部的排列组合而引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6 15:37:44 | 查看全部
围魏救赵时间:2011-11-22 作者:admin 点击:2188次   公元前35年,魏国大元帅庞涓率数10万重兵包围了赵国首都邯郸,赵国陷入了战火之中。

  国王升朝向文武百官问计,有位大臣向国王献计:不如由主公写一封求救信,再备上金银,然后派使者向齐国求救。

  国王想了想,也只能这样了,于是急忙派使者向齐国求救,齐国国王接到信和财物后就派大将军田忌和军师孙膑率军赶去赵国解围,田忌随即点兵准备来日向赵国进军。

  军师孙膑劝阻说:“要解开杂乱纠纷,不能握拳不放;要解救相斗之人,不可舞刀弄枪。避实就虚,给敌人造成威胁,邯郸之围便可自解。如今魏军全力攻赵,精兵锐卒势必倾巢而出,国内一定只剩下老弱兵丁。将军不如轻装疾奔魏都大梁,占据险要,击其虚处,敌人必然放开赵国,回兵自救,这样,我们便能一举解开邯郸之围,又可乘魏军疲惫之际,一鼓歼之。”

  田忌立刻按照孙膑的布置进行。

  果然,魏军得悉大梁被围,慌忙回师。

  人马行到桂陵地面,齐军蜂涌杀出,将魏军打得丢盔弃甲,尸横遍野。

【哲理启示】:

  事物之间存在着普遍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如能抓住这种联系的主要结节点,便可牵一发而动全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6 15:41:38 | 查看全部
晏子论罪时间:2011-11-22 作者:admin 点击:1173次   齐景公酷爱打猎,非常喜欢喂养捉野兔的老鹰。

  有一次,景公出外打猎,叫大夫烛邹把鹰放出去抓猎物,结果烛邹不当心,逃走了一只老鹰。景公知道了大发雷霆,命令将烛邹推出去斩首。

  晏子走上堂,对景公说:“烛邹有三大罪状,哪能这么轻易就杀了?待我公布他的罪状再处死吧!”景公点头同意了。

  晏子指着烛邹的鼻子,数说道:“烛邹,你为大王养鸟,却让鸟逃走,这是第一条罪状;你使得大王为了鸟的缘故而要杀人,这是第二条罪状;把你杀了,让天下诸侯都知道大王重鸟轻士,这是你的第三条罪状。”

  然后晏子回头对景公说:“主公,臣已经将烛邹的三条罪过说完了,大王现在可以将他处死了!”

  景公脸红了半天,才说:“不用杀了,我听懂你的话了。”

【哲理启示】:

  在进行批评教育的时候,既要观点正确,又要注意方式方法,有时间接的批评比直接的批评要有效得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6 15:41:50 | 查看全部
宰相办案时间:2011-11-22 作者:admin 点击:1959次   有位大臣死了,按照遗嘱,他的两个儿子平分财产。

  刚刚分罢,两兄弟就争吵起来,哥哥说弟弟那份多,弟弟说哥哥那份多。两人闹得鸡飞狗跳,又扭成一团上衙门告状。

  台府大人判决不下,只好由皇帝批准,请宰相来办案。

  宰相张齐贤升堂,问道,“你们两人告的状属不属实?”“属实!属实!”兄弟俩一齐叫道。“好吧!”宰相命他俩画押具结,然后判决说:“哥哥说弟弟分多了,即命将弟弟那份财产换给哥哥;弟弟说哥哥分多了,即命将哥哥那份财产换给弟弟,即日割交!”

  两兄弟大眼瞪小眼,无话可说了。

【哲理启示】:

  有些喜欢贪权夺利、争多论少的人时时刻刻都怀疑别人多占,以为自己吃亏,对付他们最好的办法就是“甲家入乙舍,乙家入甲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6 15:42:02 | 查看全部
郑公伐胡时间:2011-11-22 作者:admin 点击:1647次   从前,在郑国西北面有一个小国家,叫胡国。

  郑武公时时觊觎着水草丰美的胡国,总想一口吞并它。可是,胡国人个个擅长骑马射箭,勇猛剽悍,而且始终严密警惕着郑国,在边防的关隘也增加了很多的将士。因此,郑武公不敢轻举妄动。

  精通心理战的郑武公想出了一个计策。他派遣大臣,携带厚礼,前去胡国求亲,胡君不知是计,欣然答应了。

  郑国公主出嫁的那天,两国举行了隆重的婚礼。公主又带去一大群陪嫁的美女娇妾,成天在内宫里欢歌醉舞,使胡君沉湎于声色犬马之中。

  过了一阵,郑武公召集文武百官,问道:“寡人准备用兵夺地,你们看看,哪个国家可以讨伐?”大家都面面相觑,不敢则声。

  有个叫关其思的大夫知道大王平素总垂涎着胡国,便上堂答道:“可以先讨伐胡国。”郑武公一听拍案大怒,厉声骂道:“混蛋,胡国乃我们兄弟邻邦,你竟敢怂恿我去讨伐,快推出去斩首示众!”

  消息传到胡国,胡君越发信赖郑国,于是边防日弛,兵马不操。

  在一个黑夜里,郑国出奇兵偷袭,不费吹灰之力就占领了胡国。

【哲理启示】:

  “将欲夺之,必先与之。”如果一味贪图小恩小惠,被假仁假义迷惑,就会导致损失的和收到的相差很多,因小而失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6 15:42:19 | 查看全部
鼠屎断案时间:2011-11-22 作者:admin 点击:1498次   三国吴主孙亮喜爱吃生梅子,吩咐太监去库房里取来蜂蜜渍梅。孙亮津津有味地吃着,忽然在蜜中发现了一颗老鼠屎。大家都吓得面面相觑。太监连忙跪下奏道:“这一定是库吏渎职所致,请陛下治罪。”

  库吏被召到堂上。孙亮问他:“刚才太监是从你手上取蜜的吗?”

  库吏战战兢兢地回答:“蜜是臣下交给他的,但给他时并没有鼠屎。”

  “胡说!”太监指着库吏鼻子,“鼠屎早就在蜜里了,这是你欺君罔上!”

  太监一口咬定是库吏干的,库吏死不承认,说是太监放的。两人在堂上争执不下。

  侍中官刁玄和张邰出列奏道:“太监和库吏言语不同,难以决疑,不如押进监狱,一同治罪。”

  孙亮环视众人,说:“这个容易知道。”马上吩咐卫兵当众剖开鼠屎。

  大家定睛看去,只见鼠屎外面沾着蜜汁,里面却是干燥的。

  孙亮哈哈笑着说,“要是先在蜜中,里外都应浸湿,而今外湿里燥,显见是刚才放进去的。这一定是太监干的事!你与库吏有仇,故意嫁祸给库吏,欲借朕之手替你除去库吏。可是你却故意侮辱朕,今日若不杀你,世人都以为朕好欺负,左右武士将他拉出去斩首,以示他欺君之罪。”

  太监吓得浑身哆嗦,连忙扑通一声跪下,磕头求饶,左右的人也感到十分吃惊。

【哲理启示】:

  只要深入调查研究,对各种现象进行细致深入的分析,就能见微知著,察暗图明,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以搞清楚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6 15:42:28 | 查看全部
扁鹊投石时间:2011-11-22 作者:admin 点击:1989次   秦武王颧骨上生了个毒瘤,痛苦不堪,便命人把神医扁鹊请来为他治疗。扁鹊仔细检查了一阵,然后说:“需要把瘤割除,大王才不会痛,明天我就带手术刀来为大王割除。”

  扁鹊走后,武王手下的大臣围上来,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大王的病,在耳朵前面,眼睛下边,割掉了不一定能断根,说不定还会把眼睛搞瞎,耳朵搞聋。”

  第二天,扁鹊来到堂上,武王说不用割了,并把理由告诉他。

  扁鹊听罢,生气地把石针丢在地上,说道:“你同内行人一起商量好的事情,却又被你同外行人一起败坏了!”

【哲理启示】:

  为人处事要谦虚谨慎,如果为了显示自己的权力大或学问多,不懂还乱说,只会贻笑大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6 15:42:38 | 查看全部
陪葬何益时间:2011-11-22 作者:admin 点击:1119次   春秋秦国的惠王由于早年驾崩,宣太后一直守寡在宫中,由于受不住寂寞,于是十分宠爱大臣魏丑夫,两人明来暗往也不避耳目之嫌。

  后来太后染上重病,一病不起,临死前越想越舍不得魏丑夫,便下了一道命令:要魏丑夫为她陪葬。

  魏丑夫吓得面无人色,大臣庸芮便对太后说:“死人还有知觉吗?”

  太后支支吾吾回答:“没有知觉。”

  庸芮说:“既然没有知觉,为什么还要把生前所爱的人,活活弄到坟墓里同死人埋葬在一块呢?再说……”

  庸芮看看太后的脸色,“要是死人还有知觉的话,那么先王积怒也应该很久了,太后到了阴间连请罪还来不及,哪有什么空儿去同魏丑夫相好呢?”

  太后沉吟了半晌,才咬咬牙说:“那就罢了。”

【哲理启示】:

  统治阶级为了满足自己无穷无尽的欲望,何等拙劣可笑,何等利令智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6 15:42:48 | 查看全部
所求何奢时间:2011-11-22 作者:admin 点击:1135次   威王八年,楚国大举进犯齐国。齐王派淳于髡去赵国请救兵,携带黄金100斤,车马10辆作为出兵的交换条件。

  淳于髡接到大王的口谕之后仰天大笑,齐王莫名其妙,问道:“你嫌东西少了吗?”

  淳于髡忍住笑回答:“哪敢嫌少!”

  齐王追问:“那你笑是什么意思?”

  淳于髡回答道:“臣想起今早遇到一个人的可笑行为,故觉得想笑,绝无嘲笑王上之意。”

  齐王问道:“今早有什么可笑的事发生,给寡人讲讲。”

  淳于髡回答:“臣今天早上在上朝的路上,经过田野,看见有一个农夫跪在路旁祭田,他举着一只小猪脚爪,端着一盅水酒,嘴里振振有词地祝愿说:‘土地爷啊,求你保佑,让我五谷满仓,猪牛满圈,金银满箱,儿孙满堂!’我见他手里拿的这么微薄,嘴里要求却那么奢厚,所以越想越好笑。”

  齐威王听了很惭愧,便增加了黄金1000镒,白玉10对,车马百辆。让淳于髡带着这些东西到赵国求救。

  赵王看到这些东西后,立即拨给齐国精兵10万,战车千辆星夜赶来齐国解围。楚国得到消息,连忙星夜撤兵回国。

【哲理启示】:

  奉献得少就不能幻想获取巨大的收获。只有多付出,才能获取高回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