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3 15:00:17 | 查看全部
 五
  
  除了在大饥荒之年欲求一饱而不得,一日三餐,人所必需。但吃饭也不必朝朝寒食、夜夜元宵,更不必每餐都要陪同若干,觥筹交错,乃至轻歌曼舞以助食兴。记得20多年前,为遏制公款吃喝,曾有过“四菜一汤”的规定,但规定从未行通。不但行不通,还愈演愈烈。官家一席饭,百姓一年粮。这样普遍的公款吃喝不知全世界能找出几家。以天下之佳肴供其口腹,官员们也太把自己当回事儿了。一个政府若连官员一年吃掉几千亿公款都管不住,百姓们又凭什么要缴纳税赋来供官员挥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3 15:00:27 | 查看全部
 六
  
  我一直不曾明白,何以官员们上下班都用公车,让公家出钱,而普通公职人员就乘公交车或私车,自己掏腰包。难道只有官员办的才是公务,而普通公职人员办的就是“私务”?建国之初不如是。那时一个地区才一两辆公车,处长、科长甚至局长,骑着自行车也把事情办了。那时还是供给制,官员的待遇赶不上拿薪金的“留用人员”。或曰:现在经济发展了,有条件了,但官员们的薪酬也大大提高了。一般公职人员为了上班都自掏腰包,何以工资更高的官员还都要配备公车且档次愈来愈高?国家机关在某些场合使用公车是需要的,但应当仅限于公务的需要。上下班是不该花费国帑的。就是公务用车,国外许多情况下也是临时租用,没听说一个处长甚至科长也要配个专职司机,早晚接送,喝茶、吃饭都要跟着。
  
  蒲松龄《聊斋志异?夜叉国》中对官的解释是:“出则舆马,入则高堂,上一呼而下百诺,见者侧目视、侧足立——此名为官。”今日的官员们别太把自己当回事儿,以为为官就当如此。要知道,那是夜叉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3 15:00:37 | 查看全部
 七
  
  说话,官民之辨也是很容易的。大凡颐指气使,哼哼哈哈,目无余子,一脸不耐的,大抵是官;凡低眉顺眼,唯唯诺诺,满脸堆笑,轻声细语者大抵是民。中国历来把官员叫“牧民者”。“牧”,字形如一手持鞭驱赶牛群,百姓亦如牲口,供官员驱使——“民可使由之”嘛,叫你干啥就干啥,谁若较劲儿,谁若辩理,“牧民”的鞭子就抽下来了。湖北省有警察打“上访者”误打了官太太,于是承认“打错了”。那么,他们本来准备“打对”的是谁呢?又是谁主使呢?官员或治下的警员竟敢殴打百姓,那些官员也太把自己当回事儿了,好像“人民共和国”里,他们想干什么干什么,想怎么干怎么干。天下宁有此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3 15:00:45 | 查看全部

  
  官员太把自己当回事儿,就太不把百姓当回事儿了。其结果必然是官民关系紧张,严重的形同水火。孟夫子讲的话,有时比孔夫子的还中听,他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为轻,就是让在上的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儿;民为贵,就是要把百姓当回事儿。他又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这里的“臣”并非如后世专指各级官员,而是包括一切下级与百姓。你怎么对待百姓,百姓也就怎么对待你。
  
  九
  
  别太把自己当回事儿。太把自己当回事儿,就不会把百姓当回事儿。若真把百姓当回事儿,百姓也会把你当回事儿。这几句像绕口令的话,却是屡试屡验的箴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3 15:00:55 | 查看全部
从细微处看德国时间:2014-07-28 作者:未详 点击:191次   被踩碎的核桃
  
  刚到德国时正值深秋。屋外排列着数棵高大的核桃树,看起来沧桑道劲,该是有些年头了。乔木的高度使核桃落地有声,很多都已脱落外皮,露出坚硬的外壳。落果时节,我和女儿也挎着小篮,和那些金发碧眼的孩子们一道转悠在核桃树下,感觉捡拾核桃的喜悦。
  
  可是很快一位女士极不和谐的举动把我们的快乐冲淡了。每日,这位女士都会在核桃树下来回奔跑,头上束着发带,一身运动装束。在来回跑动中,她会停在两棵核桃树下,把掉落的核桃用力踩碎,踢到路旁。因为语言不通,我不便发问,只能暗暗揣测:她是不满我们在捡拾核桃?难道这些核桃归她所有?难道这些核桃让她有过伤痛的记忆?直到和一位已在这小区居住很长时间的中国留学生谈起此事,我才明白了真相。
  
  原来,这些核桃树不为什么人所有,只要愿意,谁都可捡拾掉落的核桃。这位女士踩碎核桃是为了方便鸟儿啄食,而她专挑那两棵树的原因是,这一品种的树的果实外壳异常坚硬,果肉夹在其中,很难取出,所以人们一般不会要这两棵树上落下的核桃。留学生还说:“那些核桃太硬,很容易弄坏鞋子。”
  
  贴广告的男子
  
  德国的冬天漫长阴郁,冷得彻骨。家里的暖气把人们惯得懒散,躲在屋里不愿出门。此时,我往窗外看,仍有风景。
  
  迎着瑟瑟寒风,一个男子蹬着自行车在一个张贴广告的圆柱旁停了下来,自行车后架上装着广告招贴画。这个专供张贴广告的圆柱早已被各色广告纸包围。男子伫立风中,上下审视这些纸条,终于找到了一个空缺。可他并没有立刻贴上去,而是拿出自己的广告纸,左比右划之后,又从包里拿出一把剪刀。我猜想,他是想剪下别人的广告给自己的让个位吧。可男子却把剪刀伸向自己的广告纸,剪下长长的一条,塞进包里;然后小心翼翼地让过别的广告,把自己的贴了上去;又向后退了几步,仔细端详一番,才骑上自行车,满意而去。
  
  我打开窗,刺骨的寒风袭来。望着男子远去的背影,留下的是深深的敬意,我不得不钦羡这样的职业操守得以滋生和培养的环境和力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3 15:03:31 | 查看全部
14岁少年的虎口余生时间:2014-07-27 作者:未详 点击:161次   2011年7月,美国14岁少年凯文•伦斯曼与母亲还有一名亲属到菲律宾三宝颜市附近的一座岛屿度假。
  
  12日这天,当他们正在浅滩戏水的时候,忽然一群全副武装的人把他们赶到岸上捆绑起来,随即押送到了一艘船上,驶向了距他们休假地点不远的巴西兰岛的一座山上。绑匪在问清家里的号码后,打电话向伦斯曼在美国弗吉尼亚州的家人索要赎金。他这才清楚,他们是遭绑架了。
  
  三个月后,伦斯曼的母亲获得释放,再过一个月,他的那位亲属成功逃脱,最后只留下了伦斯曼一个人。这种情况使得绑匪有些恼怒,就增加了看守他的人员,每天至少有四个人寸步不离看着他,防止他逃跑。
  
  冷静下来的伦斯曼知道,在严密的看管下要想成功逃跑,非常困难,横亘在他面前的还有地理不熟的缺陷,就是成功逃脱,如何才能顺利下山。
  
  有了这样的想法,伦斯曼除了平静而积极地等待机会,就是趁着外出的时候观察地形,伺机寻找合适的逃跑路线。
  
  12月10日早上,伦斯曼被屋子的外面的潺潺流水声吸引住了,他脑海里灵光一闪,兴奋得立刻坐了起来。拿定主意后,他央求看押他的绑匪说:“叔叔,咱外面有条小溪吧?”
  
  看守他的一名绑匪说:“是的。”
  
  “我想那条小溪的水一定特别清澈,周围的景色也特别美,水里肯定还有小鱼呢!”听到他童真的话语,几名绑匪轻声地笑起来,他接着说道:“叔叔,我想到溪里洗澡,就洗一小会儿,你们看好吗?”
  
  原想着他的请求肯定会被断然拒绝,没想到几名绑匪对望了一下,竟欣然同意了。绑匪拿着枪在他后面跟着,一步步来到溪水前,然后盯着他一件件脱下衣服,跳到了溪里。他兴奋地在水里嬉戏,击打着水,溅起一团团的水花。渐渐地,绑匪放松了警惕,几个人甚至围坐在一起闲聊。
  
  一直暗暗观察着他们动静的伦斯曼看到机会来了,他悄悄地移动到溪边,顺着溪水的流向开始狂奔。绑匪发现伦斯曼跑了出去,连忙站起身追赶,一边放枪一边喝令他停下来。可是,终于获得逃命机会的伦斯曼哪里管这么多,他近乎疯狂地向前奔跑,就连小溪里的石块划伤了脚,腿臂被旁边伸出来的树枝挂伤也是不管不顾,在他心里,只有一个字,那就是跑,只有向前跑,他才能有机会重获生命。
  
  渐渐地,绑匪的喊声听不见了,他稍稍放慢了速度,但依然不敢停下来。他沿着溪流逃到山脚下,被当地村民发现,了解情况后把他交给了当地政府。
  
  伦斯曼凭借自己的勇敢和智慧终于虎口余生,这让人不得不佩服他。在谈及这次虎口余生的经历时,他笑着说:“我一直在寻找逃跑路线,当我听到溪水声音的时候,我就想,溪水它是往下流的,虽然曲折,但一定能到达山下。然后我就想方设法获得绑匪允许到溪水里洗澡,这样,我的逃跑计划才能实施,果然,我成功了。”
  
  在危险面前要有绝不放弃的勇气和信心,更要利用智慧为自己的逃脱增加成功的砝码,就这样,美国14岁少年伦斯曼成功上演了一出虎口余生的故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3 15:03:49 | 查看全部
徐达智胜朱元璋时间:2014-07-27 作者:未详 点击:211次   徐达是明朝的第一功臣,他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出生入死,立下汗马功劳,对明朝的建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被朱元璋赞誉为“万里长城”,官至大将军,中书右丞相,中山王(死后追封)。
  
  徐达不仅骁勇善战,为人恭谦,功高不傲,对朱元璋更是忠心耿耿,毫无二心。尽管如此,他还是无法回避朱元璋对他的猜忌。朱元璋的疑心很重,对开国功臣的屠杀堪称历代皇帝之首,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将,只要对他的政权构成了威胁,他宁肯错杀一千,也不放过一人,所以明朝的开国元勋几乎都无一幸免。对于手握兵权、功高盖主的徐达,朱元璋当然是一百个不放心,总想找个机会将之除掉。
  
  有一次,朱元璋邀请徐达下棋。朱元璋的棋艺向来很烂,哪是徐达的对手,但他偏偏棋瘾又大,且自我感觉良好,想要名正言顺地胜过徐达。徐达自然知道朱元璋有几斤几两,平常下棋总要故意输给朱元璋几步。但这一回,朱元璋发下话来,要求徐达拿出看家本领,如若故意让棋,则以欺君之罪论处。
  
  徐达是个聪明人,他一听朱元璋这话,就知道是祸不是福。在朱元璋没当皇帝之前,徐达还敢率性而为,想怎么下就怎么下,可是现在今非昔比,朱元璋是君,而他是臣,怎敢随意乱了规矩,稍有不慎自己的脑袋就得搬家,说不定还会被诛灭九族。要是以自己的真实水平与朱元璋对弈,必定会杀得他人仰马翻,让朱元璋输得很没面子,这样势必会引起龙颜大怒,结果可想而知;要是自己让棋,朱元璋肯定看得出来,又犯了欺君之罪。这真是一个解不开的局,赢不能赢,输不能输,这当如何是好呢?
  
  朱元璋见徐达一副不知所措的样子,忙安慰他说:“只是一盘棋局而已,将军大可不必拘泥君臣之礼,只管痛痛快快地下就行了。”朱元璋嘴上说不在乎,其实骨子里是一个很讲规矩和尊卑的人。
  
  皇帝发了话,臣子哪敢不从,徐达只好硬着头皮坐下来。棋局开始了,徐达下得十分小心,每一步都慎之又慎,这盘棋从早晨一直下到中午,也没有分出胜负。看看朱元璋,面露愠色,显然已经不耐烦了。徐达不得不故意露出个破绽,让朱元璋连吃两子,这样朱元璋就处于优胜位置。正当朱元璋打算一举拿下全局时,徐达却说什么也不下了。朱元璋有些得意地说:“棋还没下完,将军怎么就认输了呢?”
  
  徐达“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小心翼翼地指着棋局对朱元璋说:“皇上,请看!”朱元璋以为徐达想耍赖,但细瞧之下,才发现棋盘上摆放着“万岁”二字。朱元璋龙颜大悦,一高兴,就把下棋的楼连同莫愁湖花园一并赏给了徐达。后来,人们把这座楼称作胜棋楼。
  
  一局棋下来,徐达不仅巧妙地化解了自己的危机,令朱元璋输得心服口服,而且还向朱元璋表明了自己的忠心,消除了朱元璋对他的猜疑,也使他成为洪武年间极少数得以善终的功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3 15:03:59 | 查看全部
有梦不觉岁月寒时间:2014-07-27 作者:未详 点击:145次   1911年6月,她出生于日本木县,富裕的家境,让她度过了一个无忧无虑的美好童年。
  
  她从小就喜欢看书,痴迷于各种童话故事。有一次,父亲买来很多葡萄,孩子们都高高兴兴品尝,她却若有所思地说:“紫红紫红的葡萄,多么像一串串的灯泡!”
  
  18岁那年,由于家里的生意渐渐变得不景气,她开始在一家饮食店打工。20岁那年,她和一个男子结婚,婚后才发现,对方完全是一个无赖,酗酒、赌博、到处欠债,回到家里还会对她拳脚相加。她毅然决定离婚,直到33岁那年,才遇到一位叫柴田的厨师,从此开始了温馨的婚姻生活。
  
  1992年,丈夫患病去世,她为了消遣心中的郁闷,重新开始读书。一次,她整理房间,无意中发现了自己小学时的课本,在书页的空白处,有一行行字迹歪歪扭扭的诗句,那正是她小时候的“杰作”。重新阅读这些长短不一的句子,思绪仿佛飞到了多年前,花上的露珠,池中的绿荷,柳笛的短歌,都让人怀念不已。
  
  已经92岁的她,忽然有一种想写字的冲动,拿起笔来,一气呵成了几首小诗。恰巧这时,儿子前来探望,他仔细看了母亲写的诗,跷起大拇指连连称赞,并鼓励她再多写一些,然后可以给报社投稿,说不定真的能发表呢!
  
  儿子的赞赏,让她有了继续写下去的勇气。一天,她将自己的一首小诗,抄写得工工整整,装到洁白的信封里,投给了当地一家报纸开设的诗歌栏目。忐忑不安地等待了半个月之后,她惊喜地发现:那首小诗,真的变成了铅字。自己的名字,第一次刊登在了报纸上!当编辑打来电话核实作者的情况时,不敢相信那样充满激情的句子,居然出自一位年过九旬的老太太之手!
  
  从此,她成了那家报纸的铁杆作者,开始不停地写。每当灵感来了,她总是赶快拿起笔来写。每写一首小短诗,她都要自己大声朗读、修改、再朗读、再修改。一首小诗,往往要花费差不多一星期的时间才能完成。
  
  渐渐地,越来越多的读者被感动,开始喜欢她的诗,当地电台也反复朗诵她的诗歌。一天,当她正在厨房里烘烤面包时,忽然有陌生人来敲门,原来是有家出版社的工作人员找来,他们想要为她出一本诗集!
  
  于是,99岁的她,出版了第一本处女作诗集《别灰心》。它一经推出,立刻在读者中引起了巨大反响,出版发行不到一年,便再版了20多次,销量超过100万册,并获得2010年日本年度畅销书排名第十名。2011年10月,已经百岁的她,再度重磅出击,又出版了第二本名为《百岁》的诗集,至今已经售出40多万册。她开玩笑说:“写诗时,没有在意自己的年龄。看到写好的书,忽然想起来我已经100岁了。”
  
  她的名字叫柴田。如今,虽然已是百岁高龄,她依然对生活充满激情,镜子和口红随时放在身边。她认为人生才刚刚开始,追求美的脚步永不停歇。她甚至还在诗歌《秘密》中表达少女般的情怀:“就算九十八岁,也要恋爱呀,看似像在做梦,我的心已经飞上云端。”
  
  柴田老人之所以打动了那么多人,也许并不仅仅是因为诗歌本身,而是她在百岁高龄,仍然勇于开启梦想之旅,正如她自己所形容的那样:“一个人不管现在多大年龄,想要拥有美好的人生,什么时候开始都不算太晚!因为,有梦不觉岁月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3 15:04:15 | 查看全部
那三个字时间:2014-07-27 作者:未详 点击:111次   送愚蠢的生日卡是我家的传统,但是我们不在卡片上写“爱”之类的多愁善感的话,那样会使我们感到尴尬。现在回想起来,我从不记得家里有谁说过“我爱你”这句话。
  
  我快到29岁的时候,父亲退休了,父母从维多利亚搬到了昆士兰。我是家中唯一的孩子,朋友们都很惊讶,我的父母怎么搬到离我那么远的地方。我只是耸耸肩,一点也不在乎,反倒把它看做一个可以到温暖的地方度假的机会。
  
  父亲退休后的第6个月,母亲打电话来说,她有一个坏消息要告诉我:“父亲得了癌症。但别担心。”她告诉我。只是淋巴瘤,医生向她保证这是最容易治愈的癌症。只要坚持化疗,他几个月后就会好的。然而,当我两个月后去昆士兰看他们的时候,父亲的样子让我感到震惊:他虚弱、体重下降,由于化疗,头发都掉光了。虽然他只有65岁,但看起来好像85岁。
  
  看到他变成这样,我很难过,我的情感一下子涌上来。我什么都没想就上前抱着父亲亲他,我平生第一次说:“我爱你,爸爸!”他似乎有点吃惊,但还是笨拙地说了句:我也爱你。
  
  我的情绪波动并没有停止,我又抱住母亲,对她说我爱她。然后,我轻轻松开她,期待着她对我的回应,但她什么都没说。相反,她表现出很害怕的样子。我感觉受到了伤害和侮辱,我努力地想问她为什么拒绝回应我。我做错了什么?她到底怎么了?
  
  假期结束得太快,我又回去上班了。一天,我偶然听见一个同事在给她的母亲打电话。最后,她说:“我爱你,妈妈。”就这么简单。对于她的家人,要表达爱是如此容易。为什么在我家就这么难呢?我的眼泪流了下来,我跑到厕所,大哭起来,哭到我觉得心都要碎了。这样不对,我必须做些什么彻底地改变现状。
  
  我每周都会打电话给母亲,周日该打电话的时候,我知道我的机会来了。我们彼此说了近况和最近的一些趣事,然后我深吸了一口气问母亲:“你爱我吗,妈妈?”母亲顿了一下,然后突然说道:“你知道我是爱你的。别傻了。”
  
  “我知道吗?我不记得听你说过这三个字。”
  
  “嗯,我们家不说那样矫情的话。”
  
  “嗯,我想我们还是应该说的。从现在起,我希望我们的对话都以‘我爱你’作为结束,爸爸也是一样。”
  
  母亲不情愿地答应了。在电话快结束的时候,我说:“我爱你,妈妈。”她回答说:“我也爱你。”这是我们第一次这么做。很快,说“我爱你”变得容易了,后来它变成了我们的习惯,不说这三个字我们是不会跟对方说再见的。家里的生日卡和圣诞卡也从愚蠢变得充满感情。圣诞节的时候,妈妈给爸爸买了一张圣诞卡,上面用圣诞树的形状拼成“我爱你”三个字,看到这儿,我感动得几乎哭了。
  
  与此同时,父亲勇敢地完成了癌症的治疗。12个月后,经过诊断,他终于可以出院了。一年后,淋巴瘤再次袭击了父亲,但他又一次勇敢地战胜了它。
  
  不幸的是,压力和焦虑使母亲也病倒了。2000年5月,她被确诊患有胰腺癌。医生告诉我,得这种病的人,只有百分之五的能够幸存。
  
  确诊之后的第五个月,母亲就住院了,就在我要去看他们之前。她的情况不妙但还不算危险,我每天早上都打电话询问她的情况。一天早晨我打电话的时候,她的精神不错。但是那天晚上,我的直觉告诉我,我需要再打一次电话。
  
  我的担心得到了证实:护士接了电话并遗憾地告诉我,母亲的情况迅速恶化,她可能撑不过今晚了。
  
  知道今晚我是赶不过去的,我让护士把电话放在母亲的耳朵旁边,这样我就可以和她说话了。护士说:“她现在的意识不清,恐怕听不到你说话。”但我不管,无论怎样我都要这么做。
  
  她把电话放在母亲的耳朵旁边,我就开始一遍又一遍地哭着告诉母亲我有多爱她,多么希望她能听得到。刚开始,我从另一头听到的只不过是“嗯嗯”的声音——但是之后,奇迹发生了,随着一个深深的吸气,母亲说:“爱你……爱你,亲爱的。”这是她失去意识之前说的最后的话,之后她再也没说过话。母亲在第二天早上4点离开了,当时父亲陪在她身边。
  
  虽然母亲的死使我深受打击,但是令人吃惊的是我竟然挺了过来。当然,失去亲人是一种极度的痛苦,我也流了很多眼泪。但是母亲在死前说的那些话使我更能接受这个事实,我用最好的方式处理了我的悲伤。
  
  慢慢地,爸爸适应了生平第一次的独自生活。现在只剩我们两个了,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亲近了。
  
  去年,爸爸又被诊断患有癌症,这次是皮肤癌。到目前为止,他已经通过两个疗程的放疗。我不知道爸爸是否会赢得这一最新的战斗。他已经79岁了,不像以前那么强壮了,但他仍然像以前一样决定战斗下去。而且对于一件事,我是知道的:无论发生什么,无论将来怎样——对于我和父亲来说——我们对彼此说的最后的一句话一定是“我爱你”。这一点我是确定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3 15:04:27 | 查看全部
一切都给了我的那个人时间:2014-07-27 作者:未详 点击:159次   在选秀的舞台上,原创的风险不言而喻,可是,他凭借自己的原创才华,过关斩将,最终夺得《快乐男声》全国总决赛的亚军。在我们为他的歌声折服的同时,也被他的原创歌词深深打动着。演唱之前,他对母亲说:“妈妈,请您认真听这首歌,每一句歌词都是我想对您说的话……”
  
  “年纪还很小的时候,不懂得怎么去接受,怀中那暖暖热热在意的温柔;渐渐等长大了以后,发现自己不算优秀,而背后总有一个人鼓励着,还有那一直刻画在心的笑容,承受着从来不让我知道所有的苦与痛。一切都给了我的那个人,从未说过对你的爱会有多深,我会用一生守护着的人,带着爱的眼神眼角几条皱纹;一切都给了我的那个人,希望唱给你的歌你可以听着,你无力完成,我努力完成,成为你的骄傲是我的责任。”
  
  他叫刘心,1987年出生于辽宁鞍山一个普通家庭。受爸爸的影响,刘心喜欢唱歌,四五岁的时候,便展现出惊人的音乐天赋,每次电视上剧情结束,刘心总是随着曲调,一起跟唱片尾曲,小时候的他,生活无忧无虑。
  
  十五岁那年,父母离婚了,妈妈一个人含辛茹苦地抚养着刘心。恰在此时,妈妈又下岗了。经过多番努力,妈妈终于在宾馆里找到一份服务员的工作。这样一来,妈妈就没法照顾刘心的生活。每天早晨上班之前,妈妈总是将中午的饭烧好,原本想让刘心回来吃口现成的,没想到,中午时饭已经冷冰冰了。在这冷冰冰的饭菜中,刘心度过了他的初中三年。那时候,刘心最大的梦想就是能吃上一口热腾腾的饭菜。
  
  生活的磨难并没有湮灭刘心对音乐的追求和梦想,为了减轻家里负担,他开始在各个酒吧,当起了驻唱歌手。看着别的歌手都有自己的乐器,他非常羡慕。几经思量,他还是向妈妈开了口,妈,能给我买把吉他吗?
  
  看着孩子期待的眼神,妈妈掏了掏口袋,空空如也。是啊,离发工资还有一个星期呢。可是她没有拒绝孩子。第二天傍晚,妈妈给刘心带回来一把二手吉他。
  
  虽然不是新的,刘心仍然激动不已。他视若至宝,天天抱在怀里,自弹自唱,如一条快乐的鱼儿,自由自在地畅游在音乐的海洋,无拘无束。在一次海选的过程中,他怀抱吉他,唱着自己的原创歌曲,出来的时候,听到周围一阵嘲笑,他还不明所以,这时候,有个好心人告诉他,你的吉他跑音了!刹那间,他的脸羞得通红,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幸运的是,他仍然凭借着这把跑音的吉他成功晋级。
  
  也是这把吉他,为刘心打开了一扇窗,让他从辽宁鞍山走向外面的世界。那时候,他的口袋里只有三百元,怀揣着对音乐的梦想与热爱,只身来到北京,白天,他流落于各种娱乐场所,夜晚,他租住在几平方米的地下室,终年不见阳光。
  
  有一次,母亲拎着大包小包来北京看他,走到黑暗的地下室,母亲的眼泪顿时落了下来,当时便把身上所有的钱都掏了出来,交给刘心。可是母亲返程的时候,刘心悄悄地将这些钱塞进了母亲的行李包里。他知道,母亲给自己的太多了,这些年来,各式各样的演出服、乐器、生活费用,能给自己的,母亲倾其所有,把一切都给了他。
  
  从那以后,妈妈每隔三个月便去北京看望刘心,给他带去各种肉食,牛肉,羊肉,还有鱼。妈妈说,北京肉太贵了。为了支持儿子的音乐梦想,妈妈每月将工资全部寄给刘心。她说,我在饭店里工作,不愁吃不愁穿,只是放心不下刘心。
  
  这个二十四岁的年轻人,过早地品尝了生活的艰辛,生活赋予他成功的同时,也让他对自己的母亲充满了感恩。对自己的妈妈,他深情地唱道:“一切都给了我的那个人,从未说过对你的爱有多深……”但是,成为母亲的骄傲,却是自己的责任。
  
  当他在《快乐男声》的舞台上一路晋级的时候,我们相信,他做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