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8 09:32:40 | 查看全部
母亲和她的最后11年时间:2013-04-09 作者:小小Z 点击:281次   这是北京最美的季节。6年前,2004年11月15日凌晨,太阳还没出来,母亲病逝于北京的深秋。最后时刻我一个人守在母亲病床前,握着她的手,看着她的眼睛安详地闭上,永远不再睁开。父亲和弟妹在前一天晚上被我劝说回家。我们都知道,母亲没有不打招呼猝然离去,她用11年和恒久的渴望与不舍,改写了医生预言的只有8个月的生命期限。
  
  1993年,医生给当了一辈子小学老师的母亲开出死亡诊断书,说,就算手术,也只能活8个月了。但8个月后母亲没有死。我后来相信,母亲奇迹般的最后11年,是为父亲活的。
  
  我们家是在40年前从吉林市迁入北京的。父亲来得更早一些,燕山石化筹建的时候,他作为优秀技术员,从吉林石化调来。母亲一直在学校当老师,父亲安定后,就带着我们兄妹三人也来到燕山。我知道爷爷家以前是沈阳颇有名气及家财的中药堂老板,丰衣足食不在话下。父亲自小养尊处优,没吃过苦,直到和母亲结婚,身上还有些少爷的习气。新中国成立后,虽然家族被没收了财产,不再富裕,父亲身边却从没断过家人的照顾,所以先到北京的那段日子,其实是他最无助的时候。
  
  好在母亲很快来到父亲身边。她出生在佃富农家庭,尽管小时候也是在当军阀的爷爷家里长大的小姐,却是个能吃苦会过日子的女人。那时我们家早已不复往日的风光富足,但在我记忆里,母亲总能使家里的日子过得比普通百姓家更出彩些。
  
  当时他们两人的工资加起来不足百元,要养活一家五口已经很艰难,母亲却不愿意我们仅是吃饱而已。她手很巧,会将家里仅有的布料做成合身得体的衣服,那个年代如出一辙的服装样式,在母亲手下,总能变化出不一样的味道来。长大以后我开始明白,那是母亲自小传承的品味和气质,是骨子里带来的。为了让我们生活得舒适,母亲不但学会将一分钱掰成两半用,还不声不响陆续变卖了陪嫁的所有金银首饰。有母亲在,即便在最艰难的年代,我们也没吃过苦、挨过饿。
  
  来到燕山石化,母亲继续在子弟学校当老师,语文、数学都教。母亲是要强的,就算当了一辈子小学老师,仍事事都要求自己比别人做得更好。我是在母亲55岁退休的时候才深刻读懂,一个人对工作倾注过全部心血后离开,竟会如此不舍和无奈。刚退下来的那段时间,是我见过的母亲最失魂落魄的日子。她会不自觉地随着校园的广播声走回学校,站在操场上,怔怔地看着课间休息的学生们嬉闹着在眼前奔过。她抚摸着曾眼见着一砖一瓦建造起来的新校园,那些平凡而充实的岁月,是不是就这样重新回到了母亲的脑海里?
  
  离开学校和孩子们,让母亲失去了钟爱的另一个家园;而多年的粉尘生涯,让她未能逃过疾病的追踪。
  
  母亲病倒了,肺癌,8个月的生命期,这是医生给的结论。
  
  手术不得不做的时候,我告诉了父亲实情。我真的害怕母亲下不了手术台,硬着头皮跟父亲说了。父亲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一言不发,转身离开了医院。父亲闭着眼睛在家里僵化了似的坐着,直到我们回家告诉他手术成功了,他紧闭的眼睛才流出泪来。
  
  母亲的手术从前胸开到后背,但她活过来了。后来她从同房病友的蛛丝马迹中大概猜到了自己的病情,问我们,我们总岔开话题。母亲就喃喃说道:“你们不用瞒我了,我知道我的病,我现在不会死,我还要陪着你们的父亲,他少不了我。”
  
  母亲后来对求生的渴望,正如她一贯的要强。无论化疗、放疗还是生物疗法,甚至道听途说的民间偏方,她的配合都超出我们的想象。全家人竭尽全力寻医问药,但我相信,所有的治疗,都不如母亲对父亲的眷恋力量强大。母亲比谁都明白,她活着,父亲就活着,她如果说走就走,父亲就垮了。那是一份只有母亲才懂的心灵最深处的默契。
  
  动了大手术后,母亲改变了很多。以前总是忙碌工作的她,开始愿意让我们带着她和父亲出门旅游了。病情稍稍稳定,她就嚷嚷着要和父亲出门。那几年他们去了海南,去了云南,也回过东北。在美丽山水间远行的母亲忘记了病痛,只留存了她和父亲的恩爱与体贴。
  
  母亲不当自己是病人。为了淡化病痛的印象,她甚至宁可和父亲一起从燕山家属区的宽敞房子搬到前门的小胡同。小胡同的老平房只有十几平方米,但陌生的街坊不会再用同情病者的眼光看着她,这让母亲很安然。
  
  好日子持续了10年,母亲在2003年3月被发现直肠癌转移肝癌。这一次我们感觉到了母亲的无力。父亲沉静了许多,也许是抢回来的10年的朝夕相处,让虚弱的父亲学会了感恩和面对吧。
  
  2004年8月,我陪母亲最后一次去香山。枫叶未红,漫山遍野尽是生命的茁壮与更新。11月,母亲走了。
  
  母亲走后那天晚上,父亲在窗前站了一夜。第二天一早,我们清楚地看见纱窗被父亲用烟头烫出了无数个小洞。父亲硬撑到母亲出殡那天。他一直没有流泪,甚至在来悼念的客人散尽后,也只是慢慢走到母亲遗像前,用一句话结束他清醒的人生。父亲看着母亲,声音温柔而辛酸,说:“你牺牲了。”
  
  从此,父亲便痴呆了。软弱的父亲,终于没能守住母亲用11年的奋争试图为他垒起的防线。
  
  母亲葬在燕山的陵园,父亲住在燕山疗养院不省人事。虽然阴阳分隔,但我相信他们知道彼此一直挨得很近。他们相伴着,至今,直到永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8 09:32:51 | 查看全部
说好不分手时间:2013-04-09 作者:小小Z 点击:423次   在我看来这是当今社会绝无仅有的传统爱情的美丽标本,但当我讲给其他人听时,几乎所有人都不以为然——
  
  两人都是首都一所高校的本科生。时隔数年,他们的同学中脱颖而出的大牌主持人、获奖编导不在少数,最一般的也在地方电视频道上混了个脸儿熟。而当年爱到令人羡慕、令人嫉妒的他和她,却去向不明。
  
  曾经,他们说好不分手。
  
  毕业时她非常幸运地被分配留校工作,而家在外地的他,由于种种原因没得到留京指标。为了和他在一起,她毅然放弃了留校机会,与他一同赴某大城市电视台应聘。
  
  招聘考试时他俩合作的节目做得非常出色,但最后只录用了他。理由是,电视台女士已经太多,需要男性。为了和她在一起,他毫不犹豫地扭头就走。
  
  他和她一起去找工作。找呀找,有的只要他,有的只要她,最后他俩双双留在了他老家所在地的电视台,是刚刚由县升为市的,新成立的一家电视台。
  
  他俩很能干也很刻苦,不久他就成为副台长人选,但与此同时,市长的女儿爱上了他。那位女播音员爱起来毫不掩饰,弄得小城里人尽皆知。
  
  他与她愤而离去,去了哪里,没人知道。
  
  很有前途的一对年轻人,为了在一起,竟然放弃了那么多,值吗?听完这个没有结尾的故事,大家都这么说。
  
  不久前我从一份地方报纸上读到一条很不起眼的消息,说是某地举行中学生普通话演讲比赛,出人意料地,前三名竟被交通闭塞的贫困山区学生包揽了。据悉,那山区中学有一对青年教师夫妇,均为首都某高校毕业生,云云。
  
  心一热,仿佛是接到了那对年轻爱侣的信息——果真是,爱就爱到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8 09:33:02 | 查看全部
爱情花时间:2013-04-09 作者:小小Z 点击:331次   那时,男人在一所学校当老师,女人是一名设计师。两人在一个相亲节目里一见钟情。
  
  男人喜欢爬山,女人每个周末就陪他。每次,男人都会摘一朵含苞待放的野花插在她床前的瓶子里。男人说:你是上天赐予我的最好的天使。这样美丽的鲜花,也只有你的善良和贤惠才能匹配。有时,女人就调皮地问:那一朵花,能开多久?男人牵着女人的手,说:在我心里,就是一辈子。
  
  后来,男人和女人准备结婚。那天下着很大的雨,男人去接亲的时候,突然一辆大车从背后冲过来,眼疾手快的女人把男人推开了,自己却被撞飞了好几米。
  
  在医院急救室外,男人心急如焚。但还是等到了不幸的消息:因为严重颅脑外伤,女人一直处于深度昏迷中,很可能一辈子都无法苏醒过来。
  
  男人被噩耗吓坏了,好半天才从恐惧中平静下来。接下来的时间,男人一直守护在女人床边,但是一周,一个月,两个月过去了,女人依旧处于昏迷中……
  
  昂贵的医药费让两个家庭都感觉到了沉重的压力,于是有人劝他,算了吧,抬回家去吧。男人不肯,还有人劝他,赶紧再找个人谈恋爱吧,难不成守着个活死人到老?
  
  男人说什么也不让人把女人带走。为了筹钱,他已经把自己所有值钱的东西都卖了,但仍不够,男人只好写稿,拼命地写。
  
  当男人的稿子雪花般地在各地的报纸上发表时,他和女人的故事引来了很多人的关注。其中有一个人愿意提供所有的住院费用,直到女人苏醒,但被男人拒绝了。那人是他的初恋。
  
  他们是青梅竹马的一对。只是她后来遇到了有钱人,嫁入了豪门,豪门的日子并不是她想的那么简单,终于有一天,她忍受不住了,离了婚。这个时候,她才发现前男友的好,开始满世界地寻找。
  
  她在报纸上看到前男友的消息后,觉得深情的男人更值得珍惜,立即赶到了医院,她甚至对男人说:让我和你一起照顾她吧。尽管他一再委婉拒绝,她依然爱意频传。她给女人垫付了一年的住院费。他说谢谢,你的情我接受不了,钱我会慢慢还你。
  
  男人在电视上看到舔植物人的脚心,可以帮助苏醒,便照着做。因为太过于操劳,男人几次都昏倒在女人的床前,但只要一醒来,他就会继续呼唤女人的名字。
  
  那天,男人的初恋再次来找他。她劝他:于情于理于爱,你都尽到了自己的责任,可是她复苏的可能太渺茫,还是回到我身边吧。可是男人说,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女人是为了他才被撞成植物人的,他不能离开。当男人送前女友回来后,猛然发现女人的眼里噙满了泪水。
  
  男人像个小孩子似的叫起来,他终于看到了女人苏醒的希望。好转一直在持续,女人似乎可以听懂人们的谈话,会用眨眼睛来表示她的看法。之后,男人的前女友还打过几次电话,男人就说,知道我为什么一直能坚持到今天吗?那是因为幸福和爱。
  
  前女友依然不死心,七夕情人节,她捧了一大束玫瑰过来。站在门外,她怔住了:此时,男人正在跟女人说着话,半年不见,男人老了,瘦了,但眼睛发亮。男人的手始终握着女人的手,她依稀听见女人的声音:我要尽快好起来。
  
  她流出了眼泪,没进去,请护士将花送进去。她对自己说,这束花,只配送给这对痴情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8 09:33:17 | 查看全部
千奇百怪的树时间:2013-04-09 作者:小小Z 点击:269次   千奇百怪的树
  
  ◎衣树◎
  
  巴西出产一种奇树,将树皮完整地剥下来,经过泡晒,粗的部位作腰身,细的部位作衣袖,竟可联结成一件天然衣服。
  
  ◎碱树◎
  
  一种产于新疆塔克拉玛干盐碱沙漠上的胡杨树,能从土壤里吸收大量盐分,然后从树皮裂缝中排出碳酸钠。当地居民收集这些白色物质,代替苏打或碱面,供蒸馒头或加工肥皂用。
  
  ◎盐树◎
  
  我国黑龙江和吉林的交界处出产一种盐树——木盐树,高可达六七米。每逢春季,树干上就凝结起一层雪白的盐霜。用刀轻轻刮下就能食用,可与精盐媲美。原来这种树的根会不断吸收地下的盐分,当它达到饱和点时就要排出“汗水”,经过风吹日晒,树上就出现了一层结晶盐。
  
  ◎糖树◎
  
  “枫叶之国”加拿大特产的糖槭树,是世界三大糖料木本植物之一。其植株高大,叶片红艳,寿命很长。在春天花未盛开,树液开始流动时,在树干上钻个洞便可采糖。这种槭糖主要成分为蔗糖,亦含葡萄糖、果糖,营养价值不下于蜂蜜。此糖加工成各种食品后,甜美而芬芳,深受人们喜爱。糖槭树由此成了加拿大的象征。
  
  ◎米树◎
  
  在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岛屿上,生长着一种会产米的树,名叫西谷椰子。这种树为常绿大乔木,树干粗壮笔直,高可达20米,栽下20年左右才开花,其茎干内富含淀粉。当地人常在开花之前将树砍倒,将茎内的淀粉刮出,放在水中浸泡、搓洗,并充分搅拌,最后将沉淀下来的淀粉干燥后,即可加工成洁白圆润的“西谷米”(或称“西米”)。一株树可产西米近200斤。“西米”营养丰富,口味独特且不怕虫蛀,还可在纺织工业中用来上浆。
  
  ◎信封树◎
  
  西印度群岛中的维尔京群岛上,出产一种奇妙的信封树。它那芬芳宜人的花可以做成信封。采用这种特别的花作信封的信被称为“花信”。据说收信人读信时还能闻到阵阵花香。
  
  ◎牙刷树◎
  
  坦桑尼亚有一种特殊的树,其木质纤维柔滑而富有弹性,且内含大量皂质和薄荷油,只需稍加打磨,就能制成一把别致的牙刷。使用时,不用挤牙膏,便泡沫四溢,齿颊留芳。
  
  ◎鞋子树◎
  
  利比里亚的梭那树,其叶上生有一块长方形的硬板,四周则奇妙地附着一片青叶衣,人们只要把叶片摘下来,并在硬板边缘和叶衣的交接处缝上几针,就能做成一只鞋子,再缝一只便成一双可以穿的鞋了。当地人每逢下雨天都很喜欢穿这种不花钱的天然鞋。
  
  ◎牛奶树◎
  
  南美厄瓜多尔等地,有一种名叫“索维尔拉”的热带树,割破树皮后会流出一种又白又浓的液体,内含糖、蛋白质及脂肪,是一种难得的天然营养饮品。若加入清水并加热煮沸,就成了鲜甜可口的“牛奶”。
  
  ◎面包树◎
  
  北非苏丹大草原上,立着高大的波巴布树,其果实味美,为猴子和阿拉伯狗面狒狒所好,故有别名“猴面包树”。此树应用广泛,果实除生吃外,还可做清凉饮料和调味品;树叶、树皮均可入药,或用作制绳、造纸和织布的原料。
  
  ◎造酒树◎
  
  日本新潟县生长着一种罕见的老杉树,白色树汁里含许多糖分。氧气不足时,含糖丰富的树汁就产生化学变化,生出酒精,从而造出十分地道的天然美酒,甘洌爽口,醇香浓郁,颇受消费者青睐。
  
  ◎放电树◎
  
  印度有一种树,既能蓄电又能放电,中午电流较强,半夜电流较弱,假如人们从树旁经过,一不小心碰到它的枝条,立刻就会感到像遭到电击一样难受。
  
  ◎指南树◎
  
  马达加斯加生长着一种奇特的烛台树,树高7米多,树干上长着一排排细小的枝叶,这种树不论长在哪里,也不论长多高,它细小的针叶总是朝南指。当地人把它当做指南针。
  
  ◎汽油树◎
  
  巴西的热带丛林中可以见到一种香胶树,它分泌的胶汁,分子和化学特性与柴油相仿,且无需提炼就可以直接当柴油使用。将它注入柴油发动机汽车的油箱里,汽车便可奔驰而去。
  
  ◎阿司匹林树◎
  
  非洲卢旺达的原始森林,孕育了独特的阿司匹林树,其枝叶中含一种类似阿司匹林化学成分的液体,能有效退烧、治疗重感冒和防治风湿性疾病。附近居民患感冒或发烧时常常只采集一些阿司匹林树的叶片,放进嘴里细细咀嚼,往往只需半个小时即可退烧。重症者连嚼几天,亦可不“医”而愈。
  
  ◎同根树◎
  
  在乌兹别克斯坦的一个名叫蒂恩的山坡上出现了600棵苹果树生长在同一条根上的奇树。这些苹果树结出的苹果竟大小一样,颜色相近,味道也同样鲜美。
  
  ◎发光树◎
  
  在我国井冈山地区和非洲
  
  北部,都能看到奇异的常绿乔木——夜光树,它一到夜晚就灿灿放光,且树越大光就越亮。原来此树的根叶中含大量磷质,在晴天的夜晚能放出耀眼的光芒。
  
  ◎储水树◎
  
  在澳大利亚腹地的一大片沙漠中,对口渴难耐的旅行者而言,发现了储水树不啻找到了救星。此树两头细,中间粗,形似一只粗而圆的木桶。需要时只要用刀在树干上挖一小孔,就有洁净的清水汩汩流出,足够几个人痛饮一番。
  
  ◎光棍树◎
  
  这种树生长在我国广东、福建一带,高七八米,一年到头,满树都是光溜溜的绿枝。因此被称为光棍树。其实,它也不是没有叶子,只是特别小,又过早脱落,不为人所注意罢了。它的枝条是肉质的,内有白色乳汁。据分析,乳汁里含有极多的碳氢化合物,在国外被认为是最有希望的石油植物。光棍树的故乡在非洲,那里气候干旱,因而叶子既小,脱落又早,以避免水分的散失。
  
  ◎铜钱树◎
  
  生长在我国淮河及长江流域一带,是一种落叶乔木。它高约十六七米,叶子呈长卵圆形,果实生得十分别致,有两个弯月形的膜翅相互联结,中央包围着种子,远远望去,树上仿佛吊着一串串的铜钱,风一吹,“哗哗”作响,因此得名。铜钱树属于鼠李科,和我们吃的红枣是同宗兄弟。在我国陕西秦岭山区还生长着一种树木,外形酷似铜钱树,果熟之时,也如串串铜钱,只是叶子由许多披针形的小叶构成一片大的羽毛状复叶。它属于槭树科,人们叫它金钱槭。金钱槭数量不多,又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因而被列为国家保护植物。
  
  ◎马褂木
  
  又称鹅掌楸。它的叶子有十几厘米长,与一般植物的叶子不同,其先端是平截的,或微微凹入,而两侧则有深深的两个裂片,极像马褂,又似鹅掌,因而得名。马褂木的花外白里黄,极为美丽。马褂木属于木兰科鹅掌楸属。生长在我国华中、华东、西南地区,因其叶形奇特,花朵美丽,故为我国著名观赏植物。
  
  ◎灯笼树◎
  
  这是一种杜鹃花科的落叶灌木,生长在我国中部一带。它只有2~6米高。每当夏日,它的枝端两侧会挂着十几朵肉红色的钟形花朵,所以又称吊钟花。灯笼树的果实在十月成熟,椭圆形,棕色。有趣的是,它的果梗向下垂着,而先端弯曲向上,因此结的果实是直立的。远远望去,仿佛树枝上举满了一个个的小灯笼,因此而得名。灯笼树不仅花果美丽,而且叶子入秋后变为浓红,不是枫叶,胜似枫叶,因此是极有前途的园林观赏树木。
  
  ◎长翅膀的树◎
  
  这是生长在我国秦岭山区的落叶灌木。其枝条呈绿褐色,硬而直。有趣的是,在它的小枝上从上到下生长着2~4条褐色的薄膜,其质地轻软,如同我们平常所使用的软木塞一般,是木栓质的。它在枝上的排列犹如箭尾的羽毛,又仿佛枝条四周长了翅膀。因此,人们称它为栓翅卫矛。栓翅卫矛属于卫矛科,其木材致密,白色而质韧,可制弓、杖、木钉,其枝上的栓翅有助于血液流通,具有消肿之功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8 09:33:32 | 查看全部
苏格拉底看婚恋时间:2013-04-10 作者:小小Z 点击:271次   柏拉图有一天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
  
  苏格拉底叫他到麦田走一次,要不回头地走,在途中要摘一棵最好的麦穗,但只可以摘一次,柏拉图充满信心地去了。谁知过了半天他仍没有回来,最后,他垂头丧气地出现在老师跟前,诉说空手而回的原因:“很难得看见一株看似不错的,却不知是不是最好,不得已,因为只可以摘一次,只好放弃,再看看有没有更好的,到发现已经走到尽头时,才发觉手上一棵麦穗也没有。”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那就是爱情,爱情是一种理想,而且很容易错过。”
  
  柏拉图有一天又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婚姻。
  
  苏格拉底叫他到杉树林走一次,要不回头地走,在途中要取一棵最好、最适合当圣诞树用的树材,但只可以取一次。柏拉图充满信心地出去。半天之后,他一身疲惫地拖了一棵看起来直挺、翠绿,却有点稀疏的杉树。苏格拉底问他:“这就是最好的树材吗?”柏拉图回答老师:“好不容易看见一棵看似不错的,又发现时间、体力已经快不够用了,也不管是不是最好的,所以就拿回来了。”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那就是婚姻,婚姻是一种理智,是分析判断,综合平衡的结果。”
  
  柏拉图有一天又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外遇。
  
  苏格拉底叫他到树林走一次,在途中要取一枝最好看的花,柏拉图又充满信心地出去。两个小时之后,他精神抖擞地带回了一枝艳丽但蔫掉的花,苏格拉底问他:“这就是最好的花吗?”柏拉图回答老师:“我找了两小时,这是盛开最美丽的花,但我采下带回来的路上,它就逐渐枯萎下来。”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那就是外遇。外遇是诱惑,它也犹如一道闪电,虽明亮,但稍纵即逝。而且,追不上,留不住。”
  
  有一天,柏拉图又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生活。
  
  苏格拉底叫他到树林走一次,可以来回走,在途中要取一枝最好看的花。柏拉图有了以前的教训,又充满信心地出去,过了三天三夜,他也没有回来。苏格拉底走进树林里去找他,最后发现柏拉图已在树林里安营扎寨。苏格拉底问他:“你找到最好看的花了么?”柏拉图指着边上的一朵花说:“这就是最好看的花。”苏格拉底问:“为什么不把它带出去呢?”柏拉图回答老师:“我如果把它摘下来,它马上就枯萎。即使我不摘它,它也迟早会枯。所以我就在它还盛开的时候,住在它边上。等它凋谢的时候,再找下一朵。这已经是我找着的第二朵最好看的花。”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你已经懂得生活的真谛了。生活是追随与欣赏生命中的每一次美丽。”
  
  人生正如穿越麦田和树林,只走一次,不能回头,要找到属于自己最好的麦穗、树和花,你必须要有莫大的勇气和付出相当的努力。
  
  苏格拉底50岁,额头上沟沟壑壑布满了皱纹,再加上深陷的眼窝,看上去至少有60岁。然而,一个18岁的姑娘却疯狂地爱上了他,并且最终成了他的妻子。一个老气横秋,一个鲜嫩欲滴。对这桩不般配的婚姻,许多人都大惑不解。柏拉图终于忍不住了,向苏格拉底打探成功的秘诀:“老师,你是用什么方法把小姑娘追到手的?”苏格拉底老老实实地说:“我实在没有工夫研究这个问题,我只是专心致志地做自己的事。”柏拉图不相信,继续穷追不舍:“这么漂亮的姑娘,你不追她,她怎么会爱上你呢?”苏格拉底抬头望望天空,说:“请看看天上的月亮吧,你愈是拼命地追她,她愈是不让你追上;而当你一心一意地赶自己的路的时候,她却会紧紧地跟着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8 09:34:00 | 查看全部
母亲、妻子、儿子掉进水里,救谁?一个老套的问题,五位丈夫的选时间:2013-03-31 作者:小小Z 点击:1833次   五位丈夫被问到同样一个问题假设你和母亲、妻子、儿子同乘一条船,这时船翻了,大家都掉进了水里,而你只能救一个人,你救谁?
  
  这问题很老套,却的的确确很不好回答,于是——
  
  理智的丈夫说“我选择救儿子,因为他的年龄最小,今后的人生道路最长,最值得救。”
  
  现实的丈夫说“我选择救妻子,因为母亲已经经历过人生,至于儿子——有妻子在,我们还会有新的孩子,还会是个完整的家。”
  
  聪明的丈夫说“我会救离我最近的那个,因为离我最近的那个最可能被救起来。”
  
  骨头的丈夫说“我救儿子的母亲”——至于是指我自己的母亲还是儿子的母亲,你们去猜好了。
  
  最后,老实的丈夫确实不知道应该怎样选择,于是他只有回家把这个问题转速给自己的儿子、妻子和母亲,问他们自己应该怎么办。
  
  儿子对这个问题根本不屑一顾“我们这里根本没有河,怎么会全家落水呢?不可能!”——他的年龄使他只会乐观地看待目前和将来的一切。
  
  妻子则对丈夫的态度大为不满:“亏你问得出口!你当然得把我们母子都救起来。我才不管什么只救一个的鬼话呢,”——女人总是认为丈夫必然有能力,也必须有能力担负起他的责任。
  
  最后,老实的丈夫又问自己的母亲。
  
  母亲没等他把话说完,已经大吃了一惊,紧紧抓住儿子的手,带着惊慌:“我们都掉进水里了,孩子你不是也掉进水里吗?我要救你!”老实的丈夫顿时泣不成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8 09:34:11 | 查看全部
感情的聚宝盆时间:2013-04-03 作者:小小Z 点击:238次   人的感情就如同是一个聚宝盆,使用得当的时候,感情会像果实一样,种下一棵,结出许多,一点投入可能得来无穷的造福。也许只是自己的点滴帮助却能够为他人带去方便,亦是为以后人生展示新的色彩。

  然而聚宝盆的反面却可以吞噬掉所拥有的一切。

  感情的聚宝盆使用不得当,轻则什么都得不到,重则将辛辛苦苦所积累的一切慢慢消耗,甚者,赔上更多的牺牲也不足为奇。

  你手里拿的是什么样的令箭就走什么样的关。

  感情不是没有捷径,但捷径超过股票,等同期货,投入虽少,结果却大。赢得大,输亦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8 09:34:22 | 查看全部
总理与囚犯时间:2013-04-03 作者:小小Z 点击:7166次   只有3。5万人口的列支敦士登公国是君主制国家。政府内阁共有5人,政府总理为公职。其他内阁成员均为不脱产的公职人员,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兼职者,他们不拿薪水,每月只领取一定的车马费。而他们的勤政、高效、廉洁是世界上出了名的,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且欣欣向荣。
  
  政府办公大楼的地下室就是一座监狱,这是全国仅有的一座监狱。这座监狱是袖珍型的,总共只有10间单人牢房,但通常只有一个犯人在“流动”。那些自认为犯罪比较轻的人,往往会主动走到这里,住上那么几天,反思反思一下,就可以出去了。只有极个别犯罪重的人,才会被警察押送到这里,服刑期也不过几个月。
  
  一天晚上,政府总理要进办公室加班处理些公务。当自己驾着车到办公大楼前的时候,猛然发现忘了带钥匙,于是便轻轻地敲门。
  
  不一会儿,一个睡眼惺忪的男人从地下室走出来,一边打着哈欠一边用钥匙把大门打开了。
  
  总理问道:“你是谁?我怎么没有见过你啊?”男人漫不经心地回答,“我是地下室的一个囚犯啊。”
  
  “你怎么会有开大门的钥匙?”
  
  “看守警察临时有点儿事情,走开了,他让我暂时保管一下钥匙。”
  
  “那你把门打开之后,自己怎么办呢?”
  
  “回到自己的牢房里去呗,自己锁上锁不就得了,您不必担心。”
  
  “你怎么不跑出去呢?”
  
  “这里的人都认识我,我往哪里跑呢?哪个国家还比这里更好呢?”
  
  一问一答之后,两人各就各位,各做各的活,相安无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8 09:34:36 | 查看全部
单翼的天使时间:2013-04-04 作者:小小Z 点击:260次   有一天,我无意中听见儿子“篡改”一节课文——
  
  小学一年级的语文书里,有一段“先朗读,再背诵”的课文:“爸爸是一棵大树,妈妈是一棵大树。我是一只快乐的小鸟,在两棵大树间飞来飞去。”
  
  我儿子念到这里,很快做了如下更正:“我家只有一棵大树,那就是妈妈,我是一只不快乐的小鸟,只能在一棵树上跳来跳去。”
  
  “你爸爸呢?”有小朋友问。提起爸爸,这小脸就有一片迷茫降落。
  
  我心里一沉。这受不起伤的年龄,隐隐有了生命最初的痛觉。看来有些事瞒不过他了,但我不希望他对走远的父亲心存怨恨。于是,不得已把过去串成一个故事讲给儿子听。
  
  这是他自己渴求父爱的故事。我和儿子的爸爸早已走出了各自的生活。可爸爸妈妈又哪里走得出儿子的视线?在孩子眼里,父母是一只小鸟的左右两翼,是安放童心的双轮马车。
  
  可惜他一出世就只有独轮车——母亲的臂膀是他生长的摇篮。让我惊讶的是,他生平入迷的第一本书,竟是卜劳恩的幽默漫画《父与子》!他不止一次指着画里那个和儿子满地打滚的父亲求我:“叫他来做我爸爸吧!”
  
  生平上瘾的第一部影片,是《狮子工》。每当小辛巴泪汪汪地跟父亲的影子对话时,儿子都会放声大哭。十七八遍看下来,一遇那场景他仍然大哭。
  
  那年儿子刚满3岁。生下来1000多个日子,与父亲见面没几次。这天,做父亲的忽然想见见儿子了,我们便相约着,在少年宫碰头。
  
  老远,父亲正眯眼朝儿子看。儿子不由自主地向他走去,一直走到跟前,站住了。我叮嘱:叫人。儿子怯怯地喊了声:“伯伯。”我说再看看,是准。“叔叔!”儿子仍没认得出。
  
  做父亲的没法生气——儿子在娘胎里,父亲就突然不辞而别了。从小失去父爱的儿子,不知道父亲意味着什么。而按常规,婴儿第二个月就能凭嗅觉认出父母,并用视力将父母与陌生人区分开来。
  
  记得他刚牙牙学语时,有七八个朋友来串门。他把客人一路看过去,见着男的,就一路“爸爸”喊过去,弄得我哭笑不得。
  
  此刻,做父亲的眼里有一闪即隐的落寞。对如何与孩子玩耍,一时也茫然不知所措。好在儿子很快嗅出了什么,主动跟父亲玩开了。
  
  到底是男人,带儿子玩也有男人的玩法。只见他伸手探入正在蓄水的鱼池,掏出一根碗口粗的水管,刹那间冒出一注小小的喷泉。再向天高高举起,又射出一束银光,泻下一线飞瀑!
  
  儿子顿时振奋,突然就爆发出脆亮脆亮的一声“爸爸!”旋即飞跑着扑过去,缠住爸爸抢那根巨大的“洒水枪”……
  
  水珠乱飞,水雾迷漫。儿子满身水涟涟地感受着水的气流、速度。他怪叫,做鬼脸,翻跟斗。我很少见他玩得这么放肆。噢,《父与子》的漫画里,不就有“打水仗不择手段”?
  
  我远远坐在一棵树下,看着这一切。哗哗的水声中,不时夹杂着“爸爸”的喊声。显然,他也更喜欢父亲的游戏风格。据说男人女人天生的生物学差异,可能在父母的游戏模式上起作用。父亲擅长弹跳和高举,玩耍性质更富有刺激性。而母亲更趋谨慎。
  
  儿子有太多的“为什么”,我真怕他追问“为什么”。因为世间有些事,是不堪问的。于是只好“糊弄”他——
  
  “我爸爸呢?”
  
  “去很远很远的地方了。”“为什么?”“那儿有好多好多灯灯。”“灯灯里头有爸爸吗?”“灯灯里头有童话。”于是,他会两眼出神于“灯灯”,并跟“灯灯”打着手势。
  
  他放不下“爸爸情结”。我有过一位朋友,和儿子玩得很投入。一天,儿子忽然歪着小脑瓜认真地对他说:“我看你倒有点像我爸爸的。”把朋友闹了个大红脸。朋友告别时,儿子用小手把门一挡:“别走了,求你快来做我爸爸吧!”
  
  甚至带他上音乐厅,他都给我出过类似难题:“那个指挥太好玩了,带他回家做爸爸行吗?”真想不透,一个新鲜的小生命,为什么跟人类最古老的情感更接近。
  
  然而承担感情的后果,不是生意人的事。天很快暗下来。还没疯够的儿子,不情愿地跟我们走进一家餐厅。爸爸请他吃了他爱吃的大虾,还有鲜榨西瓜汁。
  
  不知怎么,儿子像敏感的小动物般不安起来,时而作沉思状——我从没见过这么小的孩子也会沉思!当父亲起身去门口买单时,儿子小狗一样一路嗅着踪迹追过去了。生怕他逃跑似的紧紧牵住其一只衣角。
  
  这个细节让我心惊——那时爸爸的衣裳口袋是空的,只听说他已破产。但孩子丝毫不在乎,他要的只是爸爸,而不是爸爸以外的任何什么。
  
  走出饭店大门,满街灯火已喷涌而出。“我得回去了。”他向我们母子告别。“回去?”儿子瞪大警惕的眼睛,“回哪个家去?家里还有谁?”“有……”他的目光闪烁其辞,“爸爸有好多事,我会很快再来看你……”儿子眼巴巴仰面伸手一一那只小手,多么渴望让爸爸的大手长久握住。
  
  儿子左手牵住爸爸,右手伸向妈妈,把我们硬朝一个方向拖:“走,我们3人一道走!”我蹲下来制止他:“妈妈抱你走。”“不,”他泪汪汪地说:“人家小朋友,都是一家3口。”
  
  我已能有效瓦解自身的伤痛,却如何抵挡得了孩子受伤?我与儿子的爸爸相对无言。
  
  此刻,我冷静地用幽默打破沉默:“让爸爸跟你躲猫猫……”做父亲的悄然一松手,很快就消失在灯火深处。儿子开始还真以为在躲猫猫,后来发觉爸爸“丢了”,急忙高声喊:“爸爸!”没有回应。他的确已经走远了。“爸爸!”没有回应。
  
  忽然,儿子挣开我,不顾一切地冲到大街上,东跌西撞地穿过人流车流,去追已消失了背影的父亲。我一下子吓得人发木,昏头昏脑去追险境中的儿子。
  
  街头一阵小小动乱。猛听到有车“哧”地一声戛然刹住。“这小孩子找死啊?喊魂啊?”司机急吼道。
  
  “我找爸爸。”全不知惊险的儿子一脸无辜。司机心一软,下车抱起他:“谁把这么小的孩子丢了。”我惊魂未定地接过儿子,只见这小脸画满了一条条泪痕,哀哀无告的眼神,足以让慌乱的街安静下来!
  
  背着儿子慢慢往回走,儿子一路哭到家。“这是为什么,妈妈?”“别再问为什么,睡吧。”那是我一生中走得最漫长的路。
  
  这“故事”讲完后不久,我看见儿子写的日记:“5月25日,雨,外公给我捉了只黄色的小hydie。我一看它还是个hudie孩子呢!它一定想回到妈妈shen边,于是我一松手放了它。它飞着飞着好像回过头来看了我一眼,对我说‘再见’。”
  
  我欣慰,那只伸向夜空的小手,没扔出绝望,而是继续释放着美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8 09:34:54 | 查看全部
“爱”和“爱情”不是一回事时间:2013-04-04 作者:小小Z 点击:261次   “爱”和“爱情”难道是不一样的吗?对,不要疑惑,“爱”和“爱情”的确不一样——如果你将前者当做动词,把后者当做形容词看的话。
  
  某天我收到一封邮件,写信的女人讲述她这样一件事情:她和男友相恋八年,没有结婚,却有了夫妻一样的感情。男友在国外,她常常疑虑,时间和空间的距离,会不会让他不再爱她了。在写这封信之前,她终于没能忍住内心的怀疑和焦躁,买机票去了一趟男友所在的国家。
  
  她得到的答案是,男友一如既往地深爱着她,并无任何可疑之处。在国外那段时间里,他对她宠爱有加,照顾周到,把“爱”是一个动词的含义表现得非常良好。到这里,应该说这次爱情考验的结局是完美的。
  
  可是,在信里她接着写道,“确认男友没有变心,回来之后踏实了很多,又忍不住花心,去寻找自己的爱情”。这句话把我惊着了,她不是有自己的爱情了吗,而且还是刚刚得到验证的,应该是还处在幸福的感觉中才对,怎么还要去寻找爱情?
  
  后来知道,她要寻找的是作为形容词的“爱情”。通过这封邮件,我才发现“爱”和“爱情”原来真的是有很大不同的。“爱”是承诺、责任,是信赖、依靠,在不安定时让我们安定,并且在日常生活中有着无处不在的渗透,包括做饭夹菜、洗衣打扫……
  
  而“爱情”则是喜悦、惆怅,风花、雪月,蜜语、鲜花,争吵,眼泪,让平凡的生命被激情充满,让普通的人物犹如活在电视剧里。在爱情的宫殿里,可以成为皇帝、皇后,也会沦为奴仆,下人,当然两者也可以随时互换角色,这种刺激的体验,让人每个细胞的活力都被激发,产生难以言说的快感……
  
  “爱”是一日三餐中的馒头、米饭,而“爱情”是让人丧失方向的毒药、迷香,哪个诱惑力更大不言而喻;“爱”是秋风莅临到果园,吹落满枝无用的枯叶,只剩下可供储藏的果实,而“爱情”是春满枝头盛开的鲜花,哪一个更具实用价值无需比较。“爱情”如果得到良好的成长,会升华为“爱”,只是,“爱”却很难回到起点,让那些绚烂像经典戏剧一样,每晚不停地上演。
  
  “爱”和“爱情”表面上很难区分,它们也并非有着本质的不同,只是,在那些片面追求情感的极致性的人眼里,“爱”和“爱情”不是一枚硬币的正反面——不管你想要哪一面,你总丢不掉这枚硬币,而是悬崖的两边,不是陷入这边,就是跌落那边,不能两全其美。男人和女人花心都不奇怪,但难就难在既能保持“爱”的纯粹,又能拥有“爱情”的多姿多彩,我只见过无数行走在悬崖上的男女的苦痛,在他们的脸上,从没看到几丝甘之若饴。
  
  那么,究竟要“爱”还是要“爱情”?在实用主义至上的今天,“爱”无疑比“爱情”更可靠,可“爱”竟然比“爱情”要稀少得多。在情感多元化的今天,人们对爱各自都有着自解的方式,无需局外人给出参考答案,但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忘记,“爱”让人找到自我,“爱情”则让人失去自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