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4-12-18 14:15:11
|
查看全部
到20世纪90年代,早年嬉皮士的子女们也己成年。很多父母鼓励孩子能够像自己年轻时一样,有间隔年的人生经历。此时正值欧美经济从危机中走出来,于是,大学前、大学期间以及大学之后的间隔年旅行和间隔年志愿服务,在英国蓬勃发展。2000年之后,互联网的发展和全球化的兴起,让践行间隔年的人从年轻人开始逐渐普及化。
2005年的敏特报告称,热爱间隔年的年龄段分布如下:18至24岁,进大学前、大学就读期间和刚从大学毕业的群体;25至35岁,工作休假的群体;55至65岁,退休或即将退休的群体。可见,间隔年己成为人生转折时期的一种选择。
很多人的间隔年都选择以旅行为主,但还有一些人愿意暂时离开原来的生活去做义工。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巴西、尼泊尔等,就有很多处于人生休整期的志愿者正在从事医疗、教育、环保等方面的工作。间隔年成就的创业之路
全球知名的旅行手册“孤单星球”系列实际上就诞生于一次跨越大陆的间隔年旅行,而那次经历也成就了惠勒夫妇毕生的事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