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1-9 11:59:03 | 查看全部
我要当俄罗斯新贵时间:2014-03-17 作者:未详 点击:138次   如今在俄罗斯,所有的有钱人,不管是鞑靼人,还是犹太人,都被称为“俄罗斯新贵”。我也梦想着能成为“新贵”,所以我决定做买卖,低价买,高价卖,很快就能发财。
  
  练摊,交摊位费
  
  我把家里所有的衣服都翻了出来:两套运动服、一件皮大衣、一件羽绒服,还有妻子的两件毛衣,然后拿着就去了市场。我把衣服挂好,然后就站在那儿等着发财了。可等了十多分钟,连个问的人都没有。
  
  突然,一个满脸大胡子的男人走过来问:“你摊位费付了吗?”
  
  我连忙说:“等我发了财,我马上就付。我现在身上只有三个准备坐地铁用的硬币。”
  
  我站了一整天,一件也没卖出去。快到晚上的时候,那个大胡子又来了,问:“这堆破烂1万卢布卖给我怎么样?”
  
  我想了想,这些东西反正也不能再拖回去了,就同意了。
  
  我把那1万卢布装到口袋里,刚要走,那个大胡子又问:“你赚到钱了?”
  
  我回答说:“赚了一点点儿。”
  
  “好啊,”大胡子说,“那把摊位费交了吧。”
  
  我赶紧问:“多少?”
  
  “2万卢布。”大胡子回答。
  
  “你也太黑了!”我一听差点气死。
  
  跑生意,进错货
  
  我不想半途而废。为了成为“俄罗斯新贵”,我又去了一趟土耳其。我费尽周折终于在一家鞋厂以很低的价格买到一批鞋。鞋的质量还真不错!老板发誓说,他们的鞋从来没有客户投诉过。我一下子就买了800双带回了莫斯科。我把这批鞋拉到了一家商店,对商店经理说:“这些鞋质量绝对好,从来没有客户投诉过。”
  
  商店经理看了一眼鞋说:“这种鞋是给死人穿的,他们怎么投诉啊?你看,鞋底跟纸糊的似的。”
  
  这可怎么办呢?我冥思苦想,最后终于想出办法来了。我去地铁站卖,等买鞋的人拿回家研究明白后,我就跑到别的站去了。因为价格很低,地铁里过往的行人纷纷抢购。但我没想到他们那么快就明白自己上当了,还不到15分钟,他们手里拿着鞋就把我围上了。
  
  “你这个混蛋,”他们对我大吵大嚷,“你为什么要把给死人穿的鞋塞给我们?”
  
  众人开始拿鞋打我,还把钱都抢了回去,但鞋并没还给我。
  
  刚发财,交保护费
  
  我把剩下的鞋低价卖给了殡仪馆。殡仪馆的人对我说:“你要是能把美国的棺材给我们弄来,你很快就能成为百万富翁。你看人家美国那棺材,有拉手,有流苏,还带空调。”
  
  我心里想,我去美国弄什么棺材啊。我在俄罗斯就能生产出美国棺材来。我把房子抵押给了银行,把家里剩下的东西都卖了,然后租了一个草棚子,又找了两个木匠就做起了棺材。
  
  我们开始给殡仪馆供货。我们的棺材供不应求。但我的好日子没过几天,两个长得人高马大的家伙就找上门来了。
  
  “我们想为你提供保护,免得你被车撞了。”这两个家伙不怀好意。
  
  “我在街上走路的时候挺小心的,好像不会被车撞了吧。”我装作没听懂。
  
  “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我们都要保护你,你快交钱吧。”这两个家伙终于挑明了。
  
  没办法,我答应把赚的钱给他们30%。他们保护我不被他们杀了。
  
  赚钱了,税务上门
  
  又过了一个月,我又被税务局请去了。
  
  “交税吧,”税务局的人说,“推出新税种了。”
  
  “什么新税种?”
  
  “俄罗斯新贵税。你上个月赚了600万?”他们消息还真灵通。
  
  “对,”我说,“但我这里证件齐全。”
  
  “那好,你就交700万吧,”税务局的人狮子大开口。
  
  我去找了我那两个木匠。对他们说:“你们现在给我做一副棺材吧。”
  
  两个木匠给我做了一副最好的雕花棺材。我和两个木匠喝完酒后就躺到了那副棺材里,然后就让大家抬着去把我埋了。
  
  大家抬着我上了路,前面是乐队,后面是送葬的人群。当送葬队伍走过敲诈勒索我的那两个家伙身边的时候,我在棺材里坐起来说:“那30%你们自己拿着刨子到另一个世界挣去吧。”
  
  经过税务局的时候,我从棺材里站起来喊:“哎,收税的,你们想要的那700万也泡汤了,我已经进棺材了。”
  
  他们大喊:“那你也得交遗产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9 11:59:17 | 查看全部
“不老实”时间:2014-03-17 作者:未详 点击:255次   “不老实”,姓“卜”,我大学的同桌。在毕业实习时光荣地拥有了“不老实”的名号,谁叫学生都叫她“卜老师”呢?
  
  许是走南闯北见识广,从江南来到塞外的她,既有为人的豪气大度又不失细腻的精明体贴,作为同桌密友,我受益匪浅:
  
  因为陪她走亲戚,我第一回看到冬天的归流河,品尝到具有北方特色的荞麦饼、面肠、大馇粥……
  
  因为有她做伴,我敢在晚自习时溜出去看电影,再用飞人的速度在熄灯铃响时猛冲回宿舍;
  
  因为跟着她,我才知道饼干还可以成包买,那叫批发……
  
  毕业二十年,世事变幻,我们早就断了联系。可每想起她,往日的情景就像在眼前回转的镜头,分外清晰。
  
  一直以为自己忘性大,好多事都记不清,却发现,原来不是我们记不得,而是我们没有时间去回忆;不是我们没有时间去回忆,而是我们的心让现实的繁杂占据得太久不敢轻易去回忆。其实,只要我们肯放下匆匆的脚步,就会看到,同桌的我或你,其实一直就在那儿,笑意盈盈。
  
  我们自己的青春也还会在记忆中闪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9 11:59:30 | 查看全部
曾国藩的故事时间:2014-03-17 作者:未详 点击:175次 曾国藩的故事:“灭心中贼”

  曾国藩入翰林,拜唐鉴为师,开始写修身日记。
  
  唐鉴要他像倭仁那样记日记,国藩云:“听之昭然若发蒙也。”
  
  翻开他的日记,我们来看他每天怎样用理学的锉刀,修理自己。
  
  随便翻开一页,道光二十三年一月二十六日。这一天,雨雪交加,老婆一直生病,他陪着老婆,一时烦闷缠身,体不舒畅,他立马警觉起来:
  
  “余今闷损至此,盖周身皆私意私欲缠扰矣,尚何以自拔哉!立志今年自新,重起炉也,痛与血战一番。而半月以来,暴弃一至于此,何以为人!”
  
  第二天,他去朋友家赴喜筵,见了两女子,大概说了几句笑话,他便自责:“放荡至此,与禽兽何异!”对于这一个月,他做了一次小结,认为自己,自正月以来,日日颓废地过了一月,然后痛责自己:志之不立,可以为人乎!
  
  这就是修身了,用圣化的模子来铸造自己,校正自己,日日修理。修身的秘诀,是将人的标准定得很高,纯然一个理想人,用理想人来否定现实人。
  
  这种理想人的标准究竟是什么呢?两个字:“无我”。用“无我”来彻底否定现实之“我”。这样的否定,其实很残忍,在现实中“使人不成其为人”。
  
  如果只有一个月,熬一熬也就过去了,问题是,它无休无止,无穷无尽,让你永远熬下去,要熬出一个圣人来。一月份过去了,再来看看二月:
  
  初一日,他一早便到长沙会馆去敬神,然后拜客五家,太累了!
  
  两眼发蒙,不能读书,他说自己苟且偷安,使身体日见疲软,“此不能居敬者之不能养小体也”。身是小体,其累如此,心是大体,其累亦如此。
  
  他说自己“心不专一,杂而无主”,久而久之,“酿为心病”,也是因为居敬功夫不够,而伤了心之大体。然后,他指出,要以敬养体,自强不息。
  
  末了,还不忘补充一句:“言出汝口,而汝背之,是何肺腑?”
  
  这样自责,做人还有何乐趣?可他却乐此不疲,自己斗自己!没过几天,他又将自己揪出来,狠批了一次,自问:“直是鬼蜮情状,遑问其他?”
  
  修身也是养生,“仁”所以养肝也,“礼”所以养心也,“信”所以养脾也,“义”所以养肺也,“智”所以养肾也——以“五常”养五脏。
  
  因此,修身好,自然身体就好,而他身体多病,那便是修身有缺了。
  
  有一天,他喝了一点酒,大概有些醉意,观人围棋,忍不住攘臂代谋,被人指责。可他却屡惩屡忘,依然如故。事后,他痛责自己:“直不是人!”
  
  倭仁对此评曰:要将一切闲思维、闲应酬、闲言语都扫除掉,专心一意,钻进里面,安身立命,务要另换一个人出来,方是功夫进步,愿共勉之!
  
  要捉走的“心中贼”,便是“人欲”之我,要钻进里面安身立命,还要从其中另换出来的那个人,当然就是“天理”之我了,新的我已脱胎,纯然天理。
  
  这样的“我”,是理学的“试管婴儿”,将天理的胚胎植入自我的躯壳,然后从自我里面生出一个新的我,像朱熹说的那样,用“抱鸡卵”的功夫,将新我孵化出来,用“猛火煮”的功夫,将旧我熔化掉,这便是理学的新陈代谢了。
  
  这样折腾自己,用精神分析的说法是“自虐”,修身修到这一步,理学也疯了?曾国藩自然不敢这样发问,但他毕竟还没有修到倭先生那地步,只是收敛了一些自己身上的豪杰气概,湖湘文化中的帝王气象,依然是他生命的底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9 11:59:41 | 查看全部
曾国藩的故事:“四败”藏锋

  曾国藩认为为官有四大忌,即“四败”:昏惰任下者败,傲狠妄为者败,贪鄙无忌者败,反复多诈者败。曾国藩把这“四败”写在案头上,每天都提醒自己。
  
  在另一个地方,曾国藩又说,自古以来凶德致败者大约有二端:一是傲慢,一是多言。他总结历史的经验说:“我看历代的那些著名的大官,大多数都是因为这两个原因而败家丧身的。”不管是居官四败也好,还是二败也好,其实都有一个核心,这就是,为官者之所以身败名裂,往往是由于不知道顾忌。
  
  曾国藩曾经说自己有“三畏”:畏天命、畏人言、畏君父。曾国藩一生,也始终是在如履薄冰、如临深渊这样的心境中度过的。道光二十五年五月,曾国藩升了官,他在给弟弟的家书中,表示不但不敢高兴,反而感到战战兢兢。他说:
  
  “这次升官,实在是出乎我的意料。我日夜诚惶诚恐,自我反省,实在是无德足以承受。你们远隔数千里之外,一定匡正我的过失,时时寄信来指出我的不足,务必使累世积累下的阴德不要自我这里堕落。弟弟们也应当常存敬畏之心,不要以为家里有人当官,于是就敢欺负别人;不要以为自己有点学问,于是就敢于恃才傲物。常存敬畏之心,才是惜福之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9 11:59:52 | 查看全部
曾国藩的故事:位高轿低

  曾国藩在道光年间连年被提拔,升迁极快,十年之间连升十级,这是难得的恩遇:在升为正三品大员后,按规定,轿呢要由蓝色换为绿色,护轿人也要增加俩人,而且乘轿是需要配备引路官和护卫的。但令百官诧异的是,曾国藩从升为三品官之日起,除身边不得不增加两名护卫外,轿前不仅没有引路官,连扶轿的人也省了去,且轿呢也没有换成绿色,仍乘蓝轿。
  
  不久,曾国藩又升为二品大员,下人就为他荐举了四名轿夫,要把曾国藩的四人大轿换为八抬大轿。按清朝官制,四品以下官员准乘四人抬的蓝呢轿,三品以上官员准乘八人抬的绿呢轿,俗称八抬大轿。但这并非硬性规定,官员如达到品级而收入不丰者,是可量力而行的;若品级达不到却乘高品级的轿子就算违制,一旦被人举报,不仅要受处分,严重的还要被革职、充军。
  
  其实,曾国藩早就打定主意,他明晓水满则溢、人满则忌的官场道理,对于可摆可不摆的架势、可坐可不坐的大轿,一律是不摆不坐。虽然,曾国藩因乘蓝呢轿而被下级官员欺侮,但京城三品以上的大员出行,都知道向护轿的官员交代一句:“长点眼睛,内阁学士曾国藩大人坐的可是蓝呢轿呢。”
  
  曾国藩纵横官场几十载,正是凭借了这种低调、内敛的力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9 12:00:05 | 查看全部
曾国藩的故事:名相与官精

  曾国藩是清代的名相,也是个官精。他步入仕途后,十年七迁,连跳十级,37岁就当上了二品京官,可谓一帆风顺。但是,纵观曾国藩的一生,他常常言行不一,口是心非,戴着两副面具。
  
  天京攻破后,御史贾铎在京城发难,奏请朝廷命曾国藩将太平天国的金库查明,报部备拨,这是对曾氏兄弟极为凶狠的一着,使他们几乎没有招架的办法。当时,太平天国的大量金银珠宝在幼天王等仓皇逃命的时候,是不可能全部带走的。湘军入城后,对这些积存已抢劫一空,不可能再“报部备拨”了,就是少有劫余,曾氏兄弟也不愿意上缴。但是,面对朝廷的命令,该怎么办呢?曾国藩在给朝廷的奏折中说:“克复老巢,而全无财货,实出微臣意计之外,亦为从来罕闻之事。”朝廷当然是不相信他的话的,但是,这时的朝廷并不愿意与曾氏兄弟的关系闹得太僵,于是在给他的廷寄中说,根据你的奏折,城中(指天京)并没有贼库,这是事实。这样,朝廷算是给了曾氏兄弟一个体面的台阶。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曾氏兄弟在俘获李秀成后,没有解京献俘,而是在十七天之后匆匆地将李秀成杀了。消息传到京城,舆论大哗,都说曾氏兄弟专横跋扈,杀人灭口,使曾氏兄弟又陷入难以招架的地步。
  
  本来,曾国藩在六月二十三日的报捷折中还向朝廷请示,李秀成、洪仁达“应否槛送京师,抑或即在金陵正法,咨请定夺”。按理,曾国藩应在朝廷“定夺”之后行事,但是,他没有这样做,却在七月初六放出李秀成饮宴了一番之后,便将李凌迟处死了。把李秀成槛送京师,是当时各方面的共同意见,就是曾国藩本人也是这么认为的。但他又为什么不等朝廷的命令而将李秀成匆匆处死了呢?他给朝廷做了一番解释。他认为,除了洪秀全之外,其余的都没有必要解送到京师,陈玉成和石达开就是现成的例子。再者说,李秀成自知罪重,到哪里也是死,微臣担心他在途中绝食,或者逃跑,留下祸患,就与弟弟曾国荃再三商量,统一了意见,就地正法了。
  
  曾国藩生怕这样的解释交代不了朝廷,于是在另一奏折中进一步解释说,李秀成很得民心,党羽很多,威信很高,号召力很强,如果不迅速杀掉,则贻害无穷,所以就把他杀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9 12:00:22 | 查看全部
 真实的情况是曾国藩害怕一旦把李秀成解送京师,李秀成的供词与自己连日来的奏折不符,这样他就犯了欺君之罪,吃不了也得兜着走了。比如,曾国藩报捷说,破了金陵当日,杀“贼”十万,而当时城中连居民也不过三万多人,怎么来的十万?至于天京的“金库”,李秀成自然是一清二楚的……想到这些情况,精明的曾国藩自然是不会把李秀成解送京师的了。
  
  曾国藩为了保护自己,什么谎话都敢编造。本来,朝廷在六月二十九日的谕旨中明确命令他“遴派妥员,将李秀成、洪仁达押解来京”。曾国藩于七月初六收到了谕旨,而他就在当天把李秀成杀害了。过了半个月,他才慢腾腾地于七月二十日复奏说,微臣在初十日才收到谕旨,仔细算一下,臣应该在初六日就收到谕旨了,但不知道什么原因竟迟了四日。谕旨是由安庆转递江宁的,不知道是何处驿站出了差错。朝廷为了利用曾国藩,虽然也下令挨站严查,最终却没有结果,只好不了了之。
  
  曾国藩有“中兴名臣”“洋务运动领袖”“圣相”“近代史之父”等美誉,透过这些美丽的光环,我们看到了另一个真实的曾国藩。
  
曾国藩的故事:秦淮怀春燕

  曾国藩平了太平天国后,坐镇南京,为了复苏地方经济,听从部下建议,决定把秦淮河的旅游业恢复起来。这十里秦淮,原是所谓“六朝金粉气”的销金锅,楼台画舫间,桨声灯影里,文人雅士,歌女名妓,把酒言欢,何乐不为?曾国藩手下一些官员早已按捺不住,又不敢贸然行事,于是便怂恿曾国藩前去“视察”。
  
  曾国藩心知肚明,顺水推舟。首次,他碰到一个艺名为“少如”的艺妓。此女色艺俱佳,且颇聪慧,求曾赐副对联,以抬高自己身价。
  
  曾国藩本是联对名家,区区一联,哪在话下,便拟用她的艺名“少如”作一嵌名联,免扫其兴。先书上联:
  
  得少住时且少住;
  
  歌妓一看,所写并非自己初衷。未等曾国藩写下联,她便抢先进言,说妾愿替大人续下联,不知大人意下如何?曾国藩没想到一个艺妓竟然还有文才,自然点头称好。
  
  这个少如续写的下联是:
  
  要如何处就如何。
  
  曾国藩见了,不觉叹服此女的良苦用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9 12:00:32 | 查看全部
 曾国藩公务繁杂,自对秦淮艺妓有了良好印象以后,只要得闲,总要邀几个幕僚好友去秦淮河畔,吃吃花酒,听听歌曲,以缓解一下紧张情绪。
  
  一次,他为一来南京的友人在秦淮一酒楼设宴接风,席间请了一个名“春燕”的歌妓唱曲助兴。那春燕不但姿容姣好,歌喉更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功力,曾等一干人无不为之倾倒。
  
  后来,春燕为一富商纳为小妾,离开了秦淮,曾国藩再去,已是人去楼空。曾在怅然若失间,写出了下面这副《怀春燕》的对联:
  
  未免有情,忆酒绿灯红,一别竟伤春去了;
  
  似曾相识,怅梁空泥落,几时重见燕归来?
  
  对联把“春燕”二字分别嵌入上下联,伤别,怅惘,情真意切。从中亦可看出曾国藩的另一面:他也是人,也有普通人的七情六欲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9 12:00:46 | 查看全部
睡觉不是最好的休息时间:2014-03-17 作者:未详 点击:618次   忙碌之后不能傻睡
  
  为什么你结束忙碌工作后,睡了10个小时仍然觉得很累?我们休息对了吗?
  
  休息的真正含义是修复疲劳,放松神经,当你重新投入工作学习时觉得自己又是一个精力充沛的人。如果你的休息方式并不能为你带来这些,那么,无论这些活动看上去多有趣,它都是一种错误。
  
  生理学家谢切诺夫做过一个实验。为消除右手的疲劳,他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是让两只手静止休息,另一种是在右手静止的同时让左手适当活动,然后在疲劳测量器上对右手的握力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在左手活动的情况下,右手的疲劳消除得更快,这证明变换人的活动内容确实是积极的休息方式。
  
  一天忙碌的工作后,你叹道:“太累了,今晚我要睡个好觉。”我们对疲劳的第一反应往往是“去躺躺吧”,但这是一个陷阱。睡眠的确是一种有效的休息方式,但它主要对睡眠不足者或体力劳动者适用。而对于脑力劳动者来说,可以先在床上躺一躺,闭目养神,让全身肌肉和神经完全放松后,再起来活动活动。
  
  科学研究显示,脑力劳动者一周至少要有两次有氧运动,这比“补瞌睡”的休息效果更好。既然单纯睡觉不能帮助我们休息大脑,那什么办法才可以?答案是不停止活动,只是改变活动的内容。大脑皮质的100多亿神经细胞,功能都不一样,它们以不同的方式排列组合成各不相同的联合功能区,这一区域活动,另一区域就休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9 12:00:58 | 查看全部
 你可以这样休息
  
  越到周末越早睡觉。10点入睡,然后在7点起床,去没有人的街上走走,你会发现这一天可以和过去的千万个周末都不相同。
  
  走一条陌生的胡同。找一条你从没去过的胡同,把它走完。你会发现这个让你感到腻味的城市,其实你并没有完全体会到它的妙处。
  
  做点儿困难的事。心理学家发现,如果你是精神容易紧张的人,压力特别大的时候,可以为自己再找份工作,但不要和你的职业类似。比如去孤儿院做义工或者做一道超级复杂的数学题。
  
  我们的疲惫主要来自对现有一成不变的生活的厌倦。所以最好的休息项目就是那些让我们重新找到生活和工作热情的活动。如果你干完一件事,能够幸福地感叹“明天又是新的一天”,那这件事对你来说就是最好的恢复热情、调节情绪的方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