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1-27 17:48:24 | 查看全部
寒色时间:2013-12-13 作者:未详 点击:106次   “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
  
  当场被读者问倒的情况不多,但是不久之前,一个问题使我在一千多人面前,突然支吾,不知所云。
  
  他问的是:“家,是什么?”
  
  家是什么,这不是小学生二年级时的作文题目吗?和“我的志愿”“我的母亲”“我的暑假”同一等级。怎么会拿到这里来问一个自认为对“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早有体会的人?
  
  提问者的态度是诚恳的,我却只能语焉不详地蒙混过去。这么难的题啊!
  
  作为被人呵护的儿女时,父母在的地方,就是家。早上赶车时,有人催你喝热腾腾的豆浆。天若下雨,他坚持要你带伞。烫的便当盒塞在书包里,书包挎在肩上,贴在身上还热。周末上街时,一家四五口人可以挤在一辆车上招摇过市。放学回来时,到门外就听到锅铲轻快的声音,饭菜香一阵一阵的。晚上,一顶大蚊帐,四张榻榻米,灯一黑,就是夜晚的甜蜜时刻。兄弟姊妹的笑闹踢打和松软的被褥裹在帐内,帐外不时有大人的咳嗽声、走动声、窃窃私语声。蒙眬的时候,窗外丝缎般的栀子花香,就幽幽飘进半睡半醒的眼睫里。帐里帐外都是安心的世界,那是家。
  
  可是这个家,会怎样呢?
  
  人,一个一个走掉,通常走得很远、很久。在很长的岁月里,一年只有一度,屋里头的灯光特别亮,人声特别喧哗,进出杂沓数日,然后又归于沉寂。留在里面还没走的人,体态渐孱弱,步履渐蹒跚,屋内越来越静,听得见墙上时钟嘀嗒的声音。栀子花还开着,只是在黄昏的阳光里看它,怎么看都觉得凄清。然后,其中的一个人也走了,剩下的那一个,从暗暗的窗帘后,往窗外看,仿佛看见,有一天,来了一辆车,是来接自己的。她可能自己锁了门,慢慢走出去,可能坐在轮椅上,被推出去,也可能是被一张白布盖着,抬出去的。
  
  和一个人做终身伴侣时,两个人在哪里,哪里就是家。曾经是某大学小城里一间简单的公寓,和其他一两家共用一个厨房。窗外飘着陌生的冷雪,可是卧房里伴侣的手温暖无比。后来是一份又一份陌生的城市,跟着一个又一个新的工作,一个又一个重新来过的家。几件重要的家具总是在运输的路上,其他就在每一个新的城市里一点一点添加或丢弃。墙上,不敢挂什么和记忆终生不渝的东西,因为墙是暂时的。在暂时里,只有假设性的永久和不敢放心的永恒。家,也就是两个人刚好暂时落脚的地方。可是这个家,会怎样呢?很多,没多久就散了,因为人会变,生活会变,家,也跟着变质。渴望安定时,很多人进入一个家;渴望自由时,很多人又逃离一个家。渴望安定的人也许遇见的是一个渴望自由的人,寻找自由的人也许爱上的是一个寻找安定的人。家,一不小心就变成了一个没有温暖、只有压迫的地方。外面的世界固然荒凉,但是家可能更寒冷。一个人固然寂寞,两个人孤灯下无言相对却可能更寂寞。
  
  很多人在家散了之后就开始终身流浪。
  
  还有很多,很快就有了儿女。一有儿女,家,就是儿女在的地方。天还没亮就起来做早点,把热腾腾的豆浆放上餐桌,一定要亲眼看着他喝下才安心。天若下雨,少年总不愿拿伞,于是你苦口婆心几近哀求地请他带伞。他已经走出门,你又赶上去把滚烫的便当盒塞进他书包里。周末,你骑车去市场,把两个儿女贴在身后,一个小的夹在前面两腿之间,虽然挤,但是儿女的体温和迎风的笑声甜蜜可爱。从上午就开始盘算晚餐的食谱,黄昏时,你一边炒菜一边听着门外的声音,期待一个个孩子回到自己身边。晚上,你把滚热的牛奶搁在书桌上,孩子从作业堆里抬头看你一眼,不说话,只是笑了一下。你觉得,好像突然闻到栀子花幽幽的香气。
  
  孩子在哪里,哪里就是家。
  
  可是,这个家,又会怎样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7 17:48:44 | 查看全部
云姑时间:2013-12-13 作者:未详 点击:181次   那年暑假多雨。我卧房外石阶边的那株石榴树长胖了,只见丰盈不见袅娜。芭蕉也反常,蕉身粗,搂都搂不住,蕉叶摊开来够写厅堂上的四字横匾。芒果更糟,满树亢奋,一团团的密叶绿云似的死命逗引过路的风。杨桃倒矜持,雨再大,新叶旧叶都垂着头静静淌泪。白兰显然有点令人动心,一袭青衫,婉婷里裹不住翩跹的媚思,连花都苍白了。
  
  我念完小学五年级,等着开学升六年级。明明喜欢阶前点滴的诗意,可困久了闷得慌,要等到邻家云姑从大城市里的中学放假回来,我心中才觉得那满园的雨花多了一层深意。云姑原名云鹄,我们错把第三声念成第一声,叫惯云姑了也不叫云姐姐。她一上初中就标致起来了,来我家玩的同学都爱探头看看围墙那边云姑在不在。她那年读高二了,拢到背后编成松松一条辫子的长头发更浓、更黑、更亮,夜空中寒星似的眼神天生是无字的故事,藏着依恋,藏着叛逆,藏着天涯。她的鼻子不高而挺,雕得纤秀,鼻尖小小的,刻意呵护紧贴人中的那一朵工笔朱唇。云姑的下巴也生得好看,尖而丰腴;倒是颧骨高起半分,大人们私底下颇有惋惜之叹。
  
  我和我的小同学碰见过云姑跟她的画家情人痴痴恋恋的刹那。那时我们那条街上有一幢荷兰时代的老大宅,都说闹鬼,荒废了好几年,后来被一个互助会租去做了会所,每年会热闹几个星期,过后又是一年的萧条冷寂。我们常攀过后院的矮墙,闯进大宅四周的荒园戏耍。那天黄昏,我们三个小鬼悄悄沿着游廊视察蟋蟀的行踪,蹑手蹑脚摸到幽暗的转角处,赫然发现那男人光着膀子,轻轻搂着云姑,云姑的辫子散了,玉白的脸紧紧偎在那油亮的胸膛上。
  
  我们都喜欢云姑,勾过手指发誓不泄漏这个秘密,整个暑假,谁都不准侵犯大宅里云姑幽会的角落。开学前的一两个星期,街头巷尾流传起云姑双亲棒打鸳鸯的故事。我看着云姑脸色苍白,眼睛常常红红肿肿的,心里很不舒服,好几次想悄悄对她说,我们整队小鬼兵都支持她的那段恋情。可是,云姑见着我总是堆着一脸甜甜的笑容,拍拍我的头,问我暑期作业做完了没有,问我最近又收集到几把童子军小刀,问我那只黑战神蟋蟀战绩佳不佳,提醒我摘几枝漂亮的白兰花送给她,别让她房间里的玻璃花瓶老空着。
  
  开学不到两个月,云姑忽然辍学回来了。我放学后见过云姑两三面,脸色不再是苍白,而是暗黄;不说话,只拍拍我的肩膀淡淡地笑一笑。接着,云姑不见了,大人们露了口风说她进了医院,我的一个同学说,是他妈妈亲口说的:“云姑有喜了,刚打掉的……”又过了一阵子,云姑回来了,天天关在房间里谁都不见。云姑家从此像那老大宅一样萧疏,云姑父亲的眉头锁得紧紧的,云姑母亲也变哑巴了。我的同学说,画家情人最近全家搬到乡下投靠亲戚去了,穷得连皮箱都没有,家里的衣物大包小包地用破床单包着。
  
  翌年春天,云姑跟两个女同学回唐山升学。离家前夕,细雨霏霏,她撑着一把花雨伞,隔着矮矮的围墙跟我说再见。她胖了些,头发剪短了,笑容又甜了。“念完中学你也回唐山读大学,云姑到北京机场接你!”她说。那是1954年的清明节,白兰树上尽是待放的花蕾。
  
  6年后我没去北京去了台湾。离家前读中学的那几年,时局动荡,云姑家里人一下说云姑在上海,一下又说她去了北京,最后我听说她在厦门念中文系。
  
  20世纪60年代中期,我在香港定居,云姑从我老家打听到我的地址,我们终于重逢。十二三年了,云姑满脸是秀丽的沧桑,仿佛一幅尘封的前朝淡彩仕女图。她说她在上海结婚两年后,离了,后来又跟一个侨生相爱同居。她的出国申请很快就被批准,于是只身来香港等他,靠老家接济生活。几波运动中云姑等了一年半,他决定偷渡,历经千山万水,临到最后一程却淹死在大海里。
  
  “横竖是命,一点不由人。”云姑夜空中寒星似的眼睛在长长的睫毛下泛出无边的慈祥,像观音。我童年时对她的怜惜之情一下子涌回心头,忙问她今后可有什么打算。她说她的职业蛮安稳的,在雅加达老同学父亲的香港分公司当襄理,下了班到一位上海大老板家里,给少爷和小姐补习功课。
  
  又过了七八年,我在伦敦收到云姑的信,说她嫁到美国去了,先生正是那位上海大老板的弟弟。我真替云姑高兴。在我辞去英国的工作搬回香港之前,云姑在寄来的贺卡上说,她先生年初中风下世了,她会在旧金山静静终老,要我放心。
  
  这些年,我们习惯了逢年过节寄贺卡报平安。去年圣诞节,云姑在贺卡上说:“花时已去,梦里多愁,如果当年要了那孩子,我如今就不那么孤单了。邻居送我一株白兰花,这里天冷,只开过几次小花,总算唤回了你的童年和我的青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7 17:49:05 | 查看全部
情境性害羞是纸老虎时间:2013-12-12 作者:未详 点击:156次   大多数认识我的人都觉得我很外向。我曾经在乘坐飞机时拉住紧张不安的陌生人的手;曾在Saks商场选购领带时结识了一个新朋友;有一次,我打错了电话却和对方聊了起来──还聊了足有10分钟。
  
  鸡尾酒会?因为工作关系采访重要人物?当众讲话?这些对我都不算是问题。就像我最好的朋友最近一针见血地指出的那样:“你的话多得任谁都招架不住。”
  
  那么,为什么我每次碰到一个非常有才能的同事的时候都会张口结舌、退到文件柜一角或者脱口而出些不合时宜的话?为什么我走过坐满人的餐厅或者是房间时会心怀恐惧?
  
  在最近的一次聚会上,当我注意到一个男人在打量我的时候,为什么我会把葡萄酒洒到脖子上?其实,我在高中时曾被选为最害羞的人。尽管我已经成功摆脱了大半的害羞心理──这一部分归功于决心,一部分仅仅因为我累积了更多的人生经历──我仍然受到心理学家所谓“情境性害羞”的困扰。换句话说,某些情境或某些人能够让我变得突然且不可控制地害羞起来。
  
  位于印第安纳州新奥本尼的印第安纳大学东南分校害羞研究中心称,几乎所有人──即便是那些你认为非常自信的人──都会不时地感到害羞,而且这可能会给与他人的交流带来负面影响。
  
  害羞这一个性特点部分属于生理反应,部分受环境影响。当我们拥有极强的自我意识、陷入极度的自我沉迷或自我批判的时候,我们会变得害羞。
  
  问题在于:害羞会让人们止步不前。和喜爱独处的性格内向者不同,害羞的人希望结交朋友。让事情更糟糕的是,害羞者经常被人误解──人们以为他们高傲自大或冷若冰霜。
  
  情境性害羞还有另外一个问题:这种情况可能会在最不合时宜的时间出现。
  
  有趣的是,当我问到是什么让人们突然变得害羞的时候,几乎所有我问过的异性恋男性都会提到女性:“吵闹的聚会、喧闹的笑声和美丽的女人。”
  
  然而很少有女性说男性让她们感到害羞。相反,女人们说,其他女性常常让她们张口结舌。“如果她比我有魅力、穿着更好或者更瘦会让我变得害羞,这三者结合简直致命。”一名女性朋友表示。(女性害羞的其他诱因?聚会、高谈阔论和意外的礼物。)
  
  还有什么会让我们害羞呢?对于46岁的卡斯格拉夫·诺斯塔德而言,和年轻人说话会让他感觉跟不上时代。(“我对我的新手机表达出了兴奋之情,不过却发现我已经落伍了。”这位来自洛杉矶的演员表示。)对于居住在阿根廷萨尔塔的利·舒尔曼来说,在把她6岁的孩子送到学校时碰到其他父母让她感觉害羞。38岁的舒尔曼是名社会媒体顾问。“和被视为不称职的父母相比,在工作中受到指责并不会让我感到那么不安。”她说。
  
  阿诺德·施瓦辛格也让朱迪·赛布尔感受到了羞馁。20年前,赛布尔在家乡加州弗里蒙特试穿一件滑雪服的时候,与现任美国加州州长、当时还是个演员的施瓦辛格有过短暂的碰面。“一个男人的声音说:‘这衣服看起来真酷。’”赛布尔说。她现年61岁,退休前担任人力资源经理。“我还能清楚地记得我脑子里想些什么:他真是个大块头,他留着橘黄色的短直发,还娶了个肯尼迪家族的人。当时我心想在说出什么蠢话前赶快离开这个地方。”
  
  那么,我们该如何对付情境性害羞呢?我通常的反应是说个不停,有时候把不该说的话都说出来了。还有些人会马上拿出他们的黑莓(BlackBerry)或者是iPhone手机,然后开始狠命阅读或打字。一个朋友有时会在鸡尾酒会上借口去洗手间来免去道别的麻烦。
  
  爱丽丝·坎宁安表示,她害怕在聚会或者工作活动上接近陌生人。于是她穿着一双意大利皮鞋,上面印有著名艺术作品的图案。“一位心理学家曾告诉我说,害羞的人需要穿上很棒的衣服,这样一来他们刚走进房间的时候,就可以让衣服来替人说话。”
  
  69岁的坎宁安说,她在西雅图拥有一家浴缸公司。“我的鞋子就相当于我的公关,我的名片,它能把人们的目光迅速吸引过来。这样我的羞怯感就销声匿迹了,而整个人也感觉好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7 17:49:23 | 查看全部
 李开复:我和奥巴马曾是班上最害羞的人时间:2013-12-12 作者:未详 点击:455次   “1984年的暑假,在宾夕法尼亚州的一个校园里,晴空万里,蓝天白云,有一个年轻人却满脸沮丧,因为几分钟前他无意中得知,自己竟然是最不受学生欢迎的老师。”
  
  那年的暑假,还是博士生的李开复去为宾夕法尼亚州60个最聪明的高中生教授计算机课程,但他没有想到的是,“打分是五分制,我居然只有1分!”“他上课的时候,从来没有看过我们的眼睛。只有他一个人在表演。”
  
  李开复在自传《世界因你而不同》里,描述的自己在美国读书时的状态,就和美国电影中的“书呆子”形象没有两样:戴副厚大的眼镜,智商超群,学习很好,没有女朋友,连酒都不想去尝一口,更别说冒险去碰那些美国高中生们眼中“时髦”的大麻。
  
  李开复曾在一次演讲中透露,他在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选修国际关系专业时,曾和奥巴马同班。“我清楚地记得,奥巴马坐最后一排的右边,我坐最后一排的左边。“我是班上第二腼腆的学生,他是班上第一腼腆的学生。”
  
  那个时候的李开复,面对公众是内向、羞涩甚至手足无措的。但是大家看看现在的李开复,他气定神闲地站在台上,解答各类诸如“找工作时感到羞涩怎么办”的疑问,鼓励来者“厚着脸皮来榨干我们一切的资源,如果你腼腆害羞,那最后只能一无所获”。
  
  那么,如何才能改变自己的羞涩性格呢?李开复结合他的自身经历总结出了九招“克羞”绝技:
  
  1。接受并为你拥有的内向性格感到欣慰,从自己的性格中获取能量。外向者喜欢从执行中学习,而内向者喜欢从思考中学习;外向者善于组织人和事,而内向者善于组织思想;外向者善于表达,而内向者善于感悟。
  
  2。给自己设定一些“较外向但又不带来太大压力”的目标,例如,要求自己开会时发言,或一个月主动交一个朋友等。这些计划最好有“可衡量的目标”,以督促自己执行。
  
  3。以诚待人。人的感情都是具有反射性的。你若希望别人对你和善,你首先要对别人和善;你若想别人对你付出真心,你首先要对他人付出真心。如果你能待人更真诚一点、主动一点、热心一点,随时随地以诚待人、将心比心,你就更容易被人接受和信任。你最终的目标是要更好地与人相处,但这并不代表你必须改变自己的性格。
  
  4。利用你擅长的兴趣、嗜好去认识有共同兴趣的朋友,打开话题。或者,针对一些你想认识的人,找一些共同的话题。与人交流时,专注地听对方讲话,让对方知道你在听;在适当时间表达自己的意见。
  
  5。练习和陌生人搭话的能力。主动找人讲话时,不要那么在乎“面子”。如果一个人不理睬你,那就继续找下一个朋友,你不会有任何损失。
  
  6。参加一些社团,经过社团活动认识别人。在你所属的团体内去找朋友,如找同班同学一起念书、复习,向他们诚恳地求助,找一些共同进餐的朋友,有时我们会惊讶地发现,一旦我们愿意开口,身边愿意伸出帮助之手的人远远超过我们想象。
  
  7。主动、开朗一点。要想结识有趣的人,必须先成为有趣的人;想成为有趣的人,就要主动和别人谈有趣的事,不要老是等着别人讲话。不必刻意去“搞好人际关系”,能尊重他人,使人心情轻松,自然会受人欢迎。
  
  8。要让自己更平易近人,学会微笑很重要。在所有的沟通方式中,“笑”的感染力是最大的。耶鲁大学的研究发现,“笑”的力量超过了所有其他感情,人们总会反射式地以微笑来回报你的微笑。
  
  9。主动向别人释放善意,对帮助过你的人致谢,告诉对方他们在什么地方帮了你的忙。或许这样主动向外求助,然后以感谢回馈的方式可以开启一个交友的良性循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7 17:49:38 | 查看全部
手握钥匙即手握权力时间:2013-12-12 作者:未详 点击:226次   一个议员满腹疑惑地问政治学家本·厄里斯:“我们的政府制定了严苛的有关惩腐的法律法规、设立了各种各样的监督措施,但仍旧无法遏制权力腐败、滥用、寻租,这是为什么?”
  
  “你的问题,让我想起了一则流行于网络的寓言。”政治学家淡淡一笑,答道,“从前,在森林里,老虎做了大王,它经常欺侮别人,大家又恨又怕又骂。老虎看出大家的不满和愤怒,就做了个铁制的看起来牢不可破的大笼子,自己钻了进去,并锁好,然后高调宣布,从此以后再也不欺负小动物了,谁有什么意见,尽管畅所欲言,绝不打击、报复。大家高兴极了,纷纷在笼子外面给老虎提意见。老虎听着,听着,脸色渐渐难看起来,最后,它打开门伸出头,怒不可遏,一声咆哮,动物们吓得四处逃窜。老虎骂道:这群傻帽,钥匙还在我手里,你们就敢对本大王大声嚷嚷了!”
  
  议员仍不解地问:“我不太明白,你讲的这则寓言究竟是什么意思?”
  
  “把权力关进笼子里,关键是看钥匙在谁手里拿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7 17:49:56 | 查看全部
停留是刹那,转身是天涯时间:2013-12-12 作者:未详 点击:259次   有人说,爱上一座城,是因为城中住着某个喜欢的人。其实不然,爱上一座城,也许是为城里的一道生动风景,为一段青梅往事,为一座熟悉老宅。或许,仅仅为的只是这座城。就像爱上一个人,有时候不需要任何理由,没有前因,无关风月,只是爱了。
  
  许多人都做了岁月的奴,匆匆地跟在时光背后,忘记自己当初想要追求的是什么,如今得到的又是什么。
  
  停留是刹那,转身是天涯。
  
  幸福是一件多么奢侈的事,人生总是有太多的遗憾,由不得你我去放任快乐。
  
  人间许多情事其实只是时光撒下的谎言,而我们却愿意为一个谎言执迷不悔,甚至追忆一生。
  
  人只有将寂寞坐断,才可以重拾喧闹;把悲伤过尽,才可以重见欢颜;把苦涩尝遍,就会自然回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7 17:50:12 | 查看全部
活轻松时间:2013-12-12 作者:未详 点击:106次   人生能够为自己争取到一身轻松的状态才算进入佳境。
  
  这个一身轻松首先是指肉体上。人如果需要强度较高感到费力的劳作,就没达到这个境界;如果罹患疾病,也没有达到这个境界。
  
  其次是指人际关系上。人如果陷入和他人的痛苦关系,就没达到这个境界。比如跟父母亲属有矛盾,它们会不时困扰自己;又如陷入与另一个人的情感纠葛甚至单恋,那样的处境简直就是挣扎,离轻松愉快有千里之遥;再如与同事熟人发生纠纷,即使当事人具有“与人奋斗其乐无穷”的性格,也远非轻松平静。
  
  再次是指精神上。人如果陷入精神上的压抑或抑郁,也就达不到这种境界。正如叔本华的钟摆理论,人在物质需求不得满足的时候感觉到痛苦,在物质需求全部得到满足的时候感觉到无聊。无聊导致烦闷甚至焦躁,远非轻松愉快。
  
  真正要达到一身轻松的境界,不但要摆脱肉体上和人际关系上的困扰,还要设法摆脱精神上的无聊和烦闷,去追求人生之美,像福柯说的,努力把自己的人生塑造成一件美不胜收的艺术品。而当自己的生活成为艺术品时,感觉必定是一身轻松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7 17:50:27 | 查看全部
长得吃亏,活得智慧时间:2013-12-12 作者:未详 点击:800次   她是我见过最自信从容的女人之一。
  
  她是那种你一眼见到就会觉得绝不简单的女人,非常强悍。不是外表,是她的思想和表达。她是我弟弟的同事。我有段时间特别想离开广告界去相夫教子,于是开了一家美容院,她来捧场。先描述一下,当时她有点胖,身高1。5米多,比我小三岁,但发型老气,显得不精致。她进门,我俩相互介绍后坐下,开始寒暄。
  
  她第一句话就把我惊呆了。她对我说:“你长得实在太吃亏了!”
  
  我当时没觉得特不爽,只觉得特别搞笑。我这叫长得太吃亏,那她长得岂不亏到地平线以下去了?结果等她说完,我佩服得五体投地,这个女人太强大了。
  
  她说:“你这种长相的女子,一站出去,男的怕你给他设陷阱,女的担心你抢她风头,难怪你要躲到这里来开美容院呢。你在职场必定是人际是非一大堆,必须拿出多别人几倍的力气,才能被勉强承认能力的那种倒霉蛋!还不让人同情,大家都觉得你必定会利用美貌走捷径占便宜,得了一点好都张嘴说不清。唉,真的很吃亏。
  
  “哪像我,我这种长相,男的只会当我是哥们儿,女的更欣喜有绿叶衬红花,所以,我很容易就处处逢源。我若和你一同竞选,能力相当的情况下,我的票数肯定比你多。我成功显得这个世界还是有公平在的。你赢了呢,就让人心理失衡了,上天哪能把什么好都给了你呢?你说是吧?所以,我们能力相当,成就相当的话,人们一看我就觉得是实力派,却很怀疑你靠什么上来的。所以啊,太吃亏了。”
  
  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多厉害的一个女人啊,她这席话起码同时完成了两个目的:明贬暗褒,不落俗套地夸奖了我;视角独特的自我调侃,不卑不亢,亮了自己。
  
  果然,一分钟我就明白了,为什么我弟弟介绍她时,说“没有她谈不下来的业务,没有她搞不定的人”。
  
  因为她总有一种能力,就是帮助身边的人最大限度地把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挖掘出来,而那些很可能是原本让他们自卑的弱点。
  
  我也有心跟她学习,但偏爱光鲜靓丽的外表还是让一部分人觉得有点“刺目”,这无形中就遮盖了其他的优点。而这一切,她见我的第一天已经预见。故而,我的发展轨迹是一个个跳跃的亮点,而她的是一条绵延的线和一张链接了情感和利益于其中的网。
  
  她是我最佩服的女人之一。这是个能帮你绝处逢生的女子,因为她总能从一无是处之中找到独到之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7 17:50:46 | 查看全部
死身不死根时间:2013-12-12 作者:未详 点击:231次   盛夏时节,一位菜农把菜地里种着葱拔掉,扎成把,挂在绳子上在烈日下暴晒。有人问他:这样做,不怕把葱晒死了?菜农说:三伏天,地面温度高,如果不把葱从地上拔起来,葱就会被烤死了。把葱拔了挂在绳子上晒,葱叶被晒死了,可葱白还活着,被晒上一段时间后,再栽到泥土里,葱很快就能活过来,就像一个饿极了的人,不出两三天,吸收了土壤中的水分和养料,就会重新焕发生机,延续生命。
  
  这是菜农的经验之谈。由此,我想到了人生中的那些磨难、挫折、不幸,不正是对我们的一种暴晒吗?正是有了这种暴晒,“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咬咬牙坚持下去,我们才会迎来一个万紫千红的春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7 17:50:59 | 查看全部
等候适当的时光再遇时间:2013-12-12 作者:未详 点击:140次   有时候,买了一本书或者一张唱片回家,唱片听过一次之后,不怎么喜欢,于是长久放在抽屉里。那本书,翻过几页之后,就一直放在一旁。
  
  过了很久之后,你在书架上偶尔发现这本书,一看之下,竟有相逢恨晚的感觉,这么好的书,为何你忘记它的存在?如果早一点看到,你的境界也许就会跟现在不一样。
  
  然后,某年某天,你打开抽屉,无意中看到那张只听过一次的唱片,你再次把它播出来,那动人的旋律和歌词竟使你震撼,原来你一直错过这么好的歌。那时为什么会不喜欢呢?
  
  每个人总会有一两本忘记了的书或一张没印象的唱片,时光流逝。偶然再会,才懊悔自己错过了一本好书,遗忘了一首好歌。
  
  也许,那不是遗忘,而是时间不对。第一次听那张唱片的时候,它不能触动你的心灵,因为大家心境不同。那本书无法让你惊艳,只因为当时你还没有那种领悟。
  
  游走在我们身边的人,也许都在等候一种领悟,等候适当的时光再遇,时间对了,你便会爱上他,幸好,你们今生还是遇上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