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3-13 07:56:07 | 查看全部
躲进世界的角落时间:2013-08-18 作者:未详 点击:168次   我心里有一个小孩儿,每当她觉得与世界格格不入,她就躲进角落。角落里有歌等着她唱,有谜等着她解,有回忆等着她凝视,有梦想如落叶一般等着她收拢,拾起……
  
  在这里,她轻轻呼吸,慢慢走路。音符与音符之间的空白,形成音乐。在静默之中,在留白之处,有一片新天地。
  
  我心里有一个小孩儿,她每一次躲进角落,都只是暂时的缺席。因为,她需要一点时间,重新找到她在世界的位置。
  
  来到世界的角落,请保持安静,切断所有联络的管道,忘记时间,然后开始去了解这既陌生又熟悉的世界。
  
  就像在图书馆里一样,不可以随意打扰别人,也别好奇别人都在做些什么,读些什么书,你只要轻轻松松、快快乐乐地做回你自己就行了。
  
  你可以在花园里嬉戏,但小心点,别踩伤那美丽娇弱的花朵,风徐徐吹拂,蝴蝶轻盈飞舞。
  
  我才不会告诉你们,我是如何躲进这个世界的角落。但是我可以悄悄告诉你们,别人是用什么方法进来的:有些人是一做梦,就可以踏入另一个天地;有些人是一看书,就可以找到秘密的通道;有些人一陪小孩儿玩游戏,就不知不觉掉进了这个世界;也有些人一踏入电影院,就顺利躲进这神奇的所在。
  
  这一次,我来到一个宁静的海边乡间,沿着一堵巨大的灰墙漫步。墙外轰隆隆地翻涌着惊涛骇浪,我被不时翻墙而过的浪花打湿衣裳,但天气是如此晴朗,空气是如此清新,温暖的阳光驱散了寒意,我感到心旷神怡。
  
  或许你不知道,在世界的角落,每一棵大树里,都暂住着一个对世界适应不良的孩子,他们倾听彼此的心声,因此而获得慰藉。他们在夜晚对星空歌唱,歌声悠扬宛如天籁。
  
  或许你不相信,这里的花会开出石头,石头会变成花。你希望我送你一枝很酷的花,还是一块娇艳的石头?
  
  当你感到饥饿时,每一棵树都会竭尽全力,用最快的速度为你结出一颗芳香甜美的果子。
  
  男孩儿手中那只被狐狸咬伤的青鸟,刚才还奄奄一息,现在已经开始拍着翅膀轻声啼唱了。每天清晨的第一道曙光,可以神奇地治愈昨日的伤痛。
  
  等一下,请你再等一下!森林就要为你欢唱了,枝丫就要为你跳舞了,树干就要开始扭腰摆臀了,欢迎你来到这神奇的世界。只要再耐心等一下,忧郁的阴天转眼变为清朗的晴空。
  
  但愿在世界任何角落里,每个人都可以拥有满满的幸福。每天能为世界做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就是我一天最重要最美好的事情了。
  
  尽管这个世界破洞百出,但真的不用担心哦。每个破洞都会找到一个补洞的人。但是,如果我们轻易放弃我们应该做的,世界同样也会放弃我们!最后,连角落都不给我们躲藏了。
  
  我说的话你们都愿意相信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13 07:56:19 | 查看全部
心存善良时间:2013-08-18 作者:未详 点击:398次   对他人行善,自己一生也会生活在爱的幸福里,因为我们的付出,可以帮助一个人走出困境,甚至能帮助一个人获得新生。好比盛开的花朵,为世间提供了美丽和芳香,为蜜蜂、蝴蝶提供了食物,也美丽了自己。
  
  巴西经典电影《中央车站》,曾经获得多个国际电影节大奖。影片讲述了一位老妇人陪同一个孩子去远方寻找爸爸的故事。而我今天要说的,则是电影之外的故事。
  
  影片开拍前,年轻的导演沃尔特需要从全国各地的小孩儿中挑选一位男主角。这天,他因公来到城市的一个车站,一个小男孩儿要为他擦皮鞋。他拒绝了这个孩子,可孩子马上问他能不能借给自己一些钱,好让他买个面包,等他擦鞋挣了钱,一定会还。他突然发现眼前这个瘦弱的孩子,和自己想象中的男主角很相似。他给了孩子买面包的钱,并且告诉小男孩儿,明天可以去他的工作室找他,不但有饭吃,还可以挣钱。
  
  第二天,当沃尔特来到工作室的时候却惊呆了。原来,那个擦鞋的小男孩儿不但自己来了,还带来了车站里几乎所有擦鞋的孩子。导演在这些孩子中间,发现有几个比那个小男孩儿更机灵的孩子,似乎更适合当这部电影的男主角。但最后他还是决定让这个孩子来试试,因为这是个善良的孩子,而电影中的角色设置正是一个善良的孩子。后来,这部电影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一个在车站擦皮鞋的孩子,就此走上了“星光大道”。
  
  记得著名作家张爱玲说过这样一句话:“因为慈悲,所以懂得。”其实对于现代社会的人来说,拥有一颗平和而善良的心,并以此善待社会、善待他人并不是一件多么复杂和困难的事。给迷途者指条路,向落难者伸出一只手,用会心的笑祝贺友人的成功,用真诚的话鼓励失落的同事等等。这种看似轻而易举的举动,其实并不仅仅只是一种朴素的善良,而是用善良浸润后的灵魂折射出来的人格光辉,是一种经过善良沐浴后散发出来的平和心态。
  
  面对伤害,我们应以一颗真诚善良的心去包容,唯有如此,才能体悟人生,懂得生活。只有心存善良,我们才能拥有海的浩瀚和大地的宽广。就连生命万物也会因为善良的滋润而显得生动明丽,多彩的人生也会因为心存善良而更加丰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13 07:56:28 | 查看全部
紫藤花与葡萄藤时间:2013-08-18 作者:未详 点击:170次   年轻人在阳台上种植了一大排紫藤花,枝叶逐渐生长,到夏天时,垂悬于两层楼之间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绿色叶幔。年轻人几度想将枝叶拉起用木架固定,帮他挡住阳光降低屋内暑气,却因为如此做太小气而作罢。
  
  第二年春天,年轻人在阳台欣赏盛开的紫藤花,忽然发现有几株葡萄藤即将攀上他的阳台。往下看,一个女孩儿对着他微笑。楼下人家为了感谢他种植的紫藤花挡住夏天的太阳,所以种植葡萄作为回馈。
  
  一架紫藤清香,换来一树葡萄美味,这正是分享使快乐成倍的道理。
  
  位于以色列的加利利海(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承接水源之后,将水分给了下游,湖里有各式各样的水生植物和鱼类;位于约旦和巴勒斯坦交界处的死海,纳入上游的水之后,却没有出口,因此水中累积了大量的盐分,没有生物能存活,湖里一片死寂。
  
  一个懂得分享的人,生命就像加利利海广阔的水面一样,丰沛而且充满活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13 07:56:44 | 查看全部
别把梯子放错了墙时间:2013-08-18 作者:未详 点击:333次   余秋雨在给南京大学的学生做讲座时说,如果你的目标是考上一所名牌大学,当你考上这所大学以后,你的目标又是什么呢?是读研?读博?还是毕业以后当官?挣很多很多的钱?但当这些目标实现以后,你又去干什么呢?
  
  余秋雨向大家讲了美国富人、世界轮椅基金会主席贝林先生的故事。
  
  贝林的人生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追求最多,什么都要多,房子要多,车子要多,钱要多,贝林以他的智慧和才能,很快实现了这个目标;实现目标以后他又寻找新的目标,房子要最好的,车子要最名牌的,结果很快贝林也实现了这个目标;实现这个目标后,贝林又有了一次选择,选择“异”,追求与别人的不同,他的游艇要全世界独一无二的,他的飞机要全世界独一无二的,结果他也实现了这个目标。
  
  这时贝林才60岁。极度的富裕,使贝林经常看到别人的笑脸,但他分不清,这些笑脸是对他个人的,还是对他的金钱的。他开始思考,自己活着干什么。
  
  随后的一次经历让贝林重新找到了人生的价值。一次在他的飞机里,一个6岁的越南小女孩儿使他对人生有了新的理解。这个小女孩儿是残疾人,由于坐他的飞机,后面的位置比较空,贝林就为那个女孩儿顺手推来一把轮椅,当时女孩儿的脸上出现非常美丽的光彩,贝林突然意识到:“我的无聊有可能摆脱。”
  
  随后到津巴布韦,贝林看到一个青年背着一个残疾妇女,走了两天两夜的旅程,把她送到贝林的面前。贝林问这个青年:“她是你的母亲吗?”回答:“不是。”“是你的亲戚吗?”“也不是。”“是你的邻居?”“也不是。”青年一再的否定令贝林感到很奇怪。这个津巴布韦青年说:“我不认识她,她没有轮椅坐,她要我背她,我就背她到你这里。”
  
  简单的逻辑,简单的动作。青年在将那个残疾妇女背来后,就走了。
  
  贝林说:“我以为,做慈善只有有钱以后才能做,看着男青年的背影,我才知道,我错了,这位青年没有钱,但他轻而易举地做了一件大善事。”
  
  贝林最后说了这样一句话:“我把梯子放错了墙,当我爬到顶,才知道自己把梯子放错了地方。”大富豪贝林由此热衷慈善事业,并且做了世界轮椅基金会主席,他又重新变得快乐起来了。他找到了人文精神的一条“缆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13 07:56:56 | 查看全部
君子的争与不争时间:2013-08-18 作者:未详 点击:277次   陈寅恪学贯中西,通晓30多种文字,但他不屑于考证书,连一张文凭都没有。梁启超知道他是匹“千里马”,便极力向清华大学校长曹云祥举荐。最终,清华大学破格聘用这名“高中生”为大学教授。
  
  按理说,陈寅恪从此应该对梁启超感恩戴德才对,但让人感到意外的是,两人在相处中,丝毫看不出陈寅恪对梁启超的“追随”。相反,他们经常为一些学术问题争吵不休,面红耳赤、怒目相视的场面时有发生。他们之间的“恩怨”一度被好事者传得沸沸扬扬。
  
  一天上午,梁启超刚上班,同事就递给他一份学报,说:“陈寅恪又要和你干仗了!”梁启超接过学报一看,上面有一篇署名陈寅恪的文章,矛头直指自己。
  
  原来,梁启超曾写过一篇有关陶渊明归隐动机的论文。他认为,陶渊明弃官归隐最主要的原因是,当时士大夫阶层寡廉鲜耻,普遍缺乏道德感,他纵然没有力量改变现实,起码也不愿同流合污,把自己的人格和操守丢掉。陈寅恪则提出不同见解,他认为陶渊明辞官回家种田,是因为东晋被灭之后,他“耻于事二主”,才发誓不与新政权合作。
  
  梁启超读完文章后,笑道:“这小子总是和咱过不去,咱要再写一篇好好和他过过招。”一旁的同事与陈寅恪有些恩怨,见梁启超如此说,便低声建议道:“梁先生,这陈寅恪别有用心,他是在含沙射影骂您啊!先生您在清朝做过官,在当今民国又做过官,陈寅恪这不是影射您在‘事二主’吗?”
  
  梁启超一听,脸顿时黑了下来,很是难看。突然,他怒气冲冲地对那个同事喝道:“你滚!陈寅恪的为人我是知道的。请以后不要以小人心腹揣度君子胸怀!”那个挑拨是非的同事旋即狼狈地走开了。
  
  陈寅恪得知此事后,对梁启超的人品更加钦佩了。

  梁启超和陈寅恪尽管常常为了一些学术分歧唇枪舌剑、互不相让,但在工作和生活中仍相互提携,相互尊重和信任,从不听信他人挑拨。

  他们在学术上是“死故”,但在生活中是挚友,这样的君子之交以及争与不争的境界无法不令人敬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13 07:57:08 | 查看全部
活力秘笈时间:2013-08-17 作者:未详 点击:258次   意大利青年罗尼问他的爷爷格拉:“您90高龄了,为什么还乐观向上、活力四射呢?我虽然很年轻,但却感到了身心疲惫。爷爷您有活力秘笈吗?我能像您一样充满乐观与活力吗?”
  
  罗尼问这句话,是有缘由的。
  
  要知道他的爷爷格拉是意大利赫赫有名的剧作家,已经编写了100多部剧本。早在1994年,威尼斯电影节便向他颁发了终身成就奖。格拉一生获奖无数,虽已高龄,,依然坚持写作。这位家喻户晓的意大利编剧还代言了一系列电视广告,著名的电话广告语是:“乐观是生活的香料。”还有一部纪录片,格拉在上面说道:“死亡并不可怕,毕竟,它只有那么一次。”
  
  面对自己孙子罗尼的提问,连续几十年借助剧本来展现人们精神世界的格拉却一时不知如何回答。他知道罗尼有时消极、懒惰,需要用活力、勤快来替换这些毛病,可真要总结出保持活力的秘笈,还真要动一番脑筋。
  
  格拉思索了两年,自感时日不多了,便提笔把自己的感悟写下来。
  
  等他的孙子罗尼看到时,格拉已经与世长辞了。罗尼手捧着遗书,见上面写道——
  
  亲爱的罗尼,两年前,你问我活力的秘笈是什么,我不知道如何回答你。现在,我感到自己剩下的日子很少了,所以急着来告诉你。
  
  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只要留意,在每一天总有好事发生。如果你不能及时地发现它们,你生活的乐趣就会减少。乐观生活吧,相信好事随时可能出现。比如,当你遇到挑战时,你要相信机遇就在眼前,你要张开双臂去拥抱它们;当你遇到困难时,你要勇敢去面对,相信磨练会使你更加聪明、更加坚持;当你遭到失败时,你要感激失败让你从中学到了教授,有了这些教授,你便能引以为鉴、不会重蹈覆辙。在每天,好事都会有的,不要单纯认为获取了金钱、享受了美餐才是好事。
  
  要想保持活力,光知道发现好事不行,还要坚持扔掉那些让你在精神上不堪重负的坏事。这儿所说的坏事,是指怨恨、妒忌、猜疑、自卑等等,它往往不被人们重视。可如果把这些坏事去掉了,乐观、活力就会占据你的心灵。杂草去掉了,禾苗就会茁壮成长。卸下那些不良情绪吧,让你心中充满朝气,让自己轻装上阵;不要继续背负它们,它们会让你步履维艰、精疲力竭。
  
  你看到山脚下的那一棵棵大树了吗?因为它们接受了阳光的照射、雨水的滋润,扔掉了病虫折磨、干旱威胁,所以枝叶繁藏、挺拔秀丽。你看到盐碱地里的蒿草了吗?阳光照过来,它们不敢张开绿叶,因为怕蒸发体内的水分;雨水落下来,它们不敢尽情吸收,因为雨水小心翼翼必盐碱融合;它们想扔掉盐碱这些过多的物质,可却办不到,所以簇簇蒿草都是无精打采、憔悴不堪。
  
  亲爱的罗尼,你看到这儿,知道活力的秘笈是什么了吗?先不要翻下一页,先大声回答。
  
  罗尼流着沔大声道:“这秘笈就是:不断发现好事、坚持扔掉坏事。”
  
  罗尼擦了擦眼泪,翻开了下一页,只见上面写着——
  
  恭喜你答对了,罗尼。爱你的格拉。
  
  格拉不愧是一位杰出的剧作家,他料定罗尼一定会总结出活力的秘笈,所以让遗书的最后一句话显得那样轻松、朝气和活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13 07:58:33 | 查看全部
活力秘笈时间:2013-08-17 作者:未详 点击:258次   意大利青年罗尼问他的爷爷格拉:“您90高龄了,为什么还乐观向上、活力四射呢?我虽然很年轻,但却感到了身心疲惫。爷爷您有活力秘笈吗?我能像您一样充满乐观与活力吗?”
  
  罗尼问这句话,是有缘由的。
  
  要知道他的爷爷格拉是意大利赫赫有名的剧作家,已经编写了100多部剧本。早在1994年,威尼斯电影节便向他颁发了终身成就奖。格拉一生获奖无数,虽已高龄,,依然坚持写作。这位家喻户晓的意大利编剧还代言了一系列电视广告,著名的电话广告语是:“乐观是生活的香料。”还有一部纪录片,格拉在上面说道:“死亡并不可怕,毕竟,它只有那么一次。”
  
  面对自己孙子罗尼的提问,连续几十年借助剧本来展现人们精神世界的格拉却一时不知如何回答。他知道罗尼有时消极、懒惰,需要用活力、勤快来替换这些毛病,可真要总结出保持活力的秘笈,还真要动一番脑筋。
  
  格拉思索了两年,自感时日不多了,便提笔把自己的感悟写下来。
  
  等他的孙子罗尼看到时,格拉已经与世长辞了。罗尼手捧着遗书,见上面写道——
  
  亲爱的罗尼,两年前,你问我活力的秘笈是什么,我不知道如何回答你。现在,我感到自己剩下的日子很少了,所以急着来告诉你。
  
  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只要留意,在每一天总有好事发生。如果你不能及时地发现它们,你生活的乐趣就会减少。乐观生活吧,相信好事随时可能出现。比如,当你遇到挑战时,你要相信机遇就在眼前,你要张开双臂去拥抱它们;当你遇到困难时,你要勇敢去面对,相信磨练会使你更加聪明、更加坚持;当你遭到失败时,你要感激失败让你从中学到了教授,有了这些教授,你便能引以为鉴、不会重蹈覆辙。在每天,好事都会有的,不要单纯认为获取了金钱、享受了美餐才是好事。
  
  要想保持活力,光知道发现好事不行,还要坚持扔掉那些让你在精神上不堪重负的坏事。这儿所说的坏事,是指怨恨、妒忌、猜疑、自卑等等,它往往不被人们重视。可如果把这些坏事去掉了,乐观、活力就会占据你的心灵。杂草去掉了,禾苗就会茁壮成长。卸下那些不良情绪吧,让你心中充满朝气,让自己轻装上阵;不要继续背负它们,它们会让你步履维艰、精疲力竭。
  
  你看到山脚下的那一棵棵大树了吗?因为它们接受了阳光的照射、雨水的滋润,扔掉了病虫折磨、干旱威胁,所以枝叶繁藏、挺拔秀丽。你看到盐碱地里的蒿草了吗?阳光照过来,它们不敢张开绿叶,因为怕蒸发体内的水分;雨水落下来,它们不敢尽情吸收,因为雨水小心翼翼必盐碱融合;它们想扔掉盐碱这些过多的物质,可却办不到,所以簇簇蒿草都是无精打采、憔悴不堪。
  
  亲爱的罗尼,你看到这儿,知道活力的秘笈是什么了吗?先不要翻下一页,先大声回答。
  
  罗尼流着沔大声道:“这秘笈就是:不断发现好事、坚持扔掉坏事。”
  
  罗尼擦了擦眼泪,翻开了下一页,只见上面写着——
  
  恭喜你答对了,罗尼。爱你的格拉。
  
  格拉不愧是一位杰出的剧作家,他料定罗尼一定会总结出活力的秘笈,所以让遗书的最后一句话显得那样轻松、朝气和活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13 07:58:46 | 查看全部
走在太阳路上时间:2013-08-16 作者:未详 点击:269次   小的时候,我们最猜不透的是太阳。那么一个圆盘,又红又亮,悬在空中,是什么绳儿系着它呢?它出来,天就亮了;它回去,天就黑了。庄稼离不了它,树木离不了它,花花草草也离不了它。我们想,有一天要是能到太阳上去,那里一定什么都是红的、光亮的。想得痴了,就去缠着奶奶讲太阳的故事。
  
  “奶奶,太阳住在什么地方呀?”
  
  “住在金山上吧。”
  
  “去太阳上有路吗?”
  
  “当然有的。”
  
  “啊,那怎么走呀?”
  
  奶奶笑着,想了想,拉着我们走到门前的那块园地上,说:“咱们一块儿来种园吧,你们每人种下你们喜爰的种子,以后就什么都知道了。”
  
  到了园地,我们松土、施肥、播种……十天后,种子果然发芽了,先是一个嫩黄尖儿,接着就分开两个小瓣,像张开的一个小嘴儿。奶奶就让我们五天测一次苗儿的高度,插根标记棍儿,有趣极了。那苗儿长得挺快,标记棍儿竟一连插了几根,一次比一次长出一大截来;一个月后,插到第六根,苗儿就相对生叶,直噌噌长得老高了。
  
  可是,太阳路的事,却没有一点迹象。我们又问起奶奶,她笑了:“苗儿不是正在路上走着吗?”这让我们懵住了。
  
  “傻孩子!”奶奶说,“苗儿五天一测,一测一个高度,这一个高度,就是一个台阶;顺着这台阶上去,不是就可以走到太阳上去了吗?”
  
  我们大吃一惊,原来这每一棵草呀、树呀,就是一条去太阳的路吗?这通往太阳的路,满世界看不见,却到处都存在着啊!
  
  奶奶问我们:“这路怎么样呢?”
  
  妹妹说:“这路太陡了。”
  
  弟弟说:“这路太长了。”
  
  我说:“这路没有谁能走到头的。”
  
  奶奶说:“是的,太阳路是陡峭的台阶,而且十分漫长,要走,就得用整个生命去攀登。世上凡是有生命的东西,都在这么走着,有的走得高,有的走得低,或许全会在半路上死去。但是,正是在这种攀登中,是庄稼的,才能结出果实;是树木的,才能长成材料。”我们静静地听着,站在暖和的太阳下,看着每一条路和在每一条路上攀登的生命。
  
  “那我们呢?”我说,“我们怎么走呢?”
  
  奶奶说:“人的一辈子也是一条陡峭的台阶路,需要拼全部的力气去走。你们现在还小,将来要做一个有用的人,就得多爬几个这样的台阶,虽然艰难,但毕竟是一条向太阳愈走愈近的光明的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13 07:59:04 | 查看全部
与时间对酌时间:2013-08-17 作者:未详 点击:290次   一个人无法与时间较劲,只能与时间对酌。
  
  一个人怎么能打败时间呢?庄子曰:“人生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人,被时间的洪流裹挟着,顺流而下,归于自己的大海——墓地。人,无法逆流而上,更不能让时间停滞。时间,永远是强大的,与其让它成为我们强大的敌人,毋宁让它成为我们温和的朋友。怎样让时间成为我们温和的朋友?与时间对酌吧。
  
  征服时间的人,永远两手空空。就像手中的沙子,你握得越紧,它越可能从我们的手中漏掉。你无法与时间对决,被打败的永远是你。换一个角度,与时间对酌,也许你倒可以把时间牢牢握在自己手中。
  
  就像对于烈马,单纯使用皮鞭,无法把它征服。如果使用匕首,你可以杀死它,但你却得不到它。时间就是这样一匹烈马,你不可能用武力将之征服,你所应该使用的手段,是抚慰,是亲近,是信任,是关怀,是与之面对面的交流。一句话:与时间对酌。
  
  有多少人被从时间的烈马上颠了下来,有的摔成重伤,有的甚至摔死。那是因为,他不懂得与时间对酌,他把时间逼得太紧,他对时间索取得太多,在时间面前,他过于自信,甚至显得傲慢。他用皮鞭不断抽打着时间这匹烈马,为了心中遥远的梦想,他甚至不容许时间稍停片刻,饮水,喘息,或者低头盟几口青嫩的野草。他太自我了,以致忘记了时间本身也需要歇息。他把时间快要逼疯了,结果,时间把它掀下了马背,毫不留情。
  
  上帝用六天创造人类及万物,第七日,上帝让人类彻底地休息。这一天,上帝让人类从容与时间对酌。其实,一周之内,不止礼拜日,每一天,我们都要学会与时间对酌。与时间对酌,就是与我们摧心对酌。我们放下身外的世界,回到内心,端起浅浅的酒杯,微笑着,与时间对酌。“引壶觞以自酌,晚庭柯以怡颜”,陶潜似的悠然,令人动容。
  
  黄昏时,一个人静静坐在公园的铁椅上,看护城河对岸的夕阳缓缓沉落到苍黑的古城垣后面。硕大鲜红的夕阳,无声沉落,这样的时刻,你甚至可以听到时间“哒哒”流逝的清晰的马蹄声。一个人,在渐渐合拢的晚烟中,与时间对酌,就觉得一个人的一生,简直就是一瞬。“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苏东坡的感慨,在夕阳缓缓沉落的背景中,显得特别真切动人。
  
  就像你不可能阻止一朵花的开放,更不能阻止一朵花的凋零。对于一朵花,你什么也改变不了。同理,对于时间,你什么也改变不了。何必要与时间对峙呢?庄子曰:“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既然我们无法阻止一朵花的凋零,那就站在一边,静静欣赏一朵花的曼妙,恒河沙数的鲜花,开了又谢了;恒河沙数的人,来了又走了。我们什么也改变不了,但我们可以怀抱一颗安静的心,静静地,感受宇宙的浩淼,感受人性的光芒,与时间对酌。
  
  与时间对酌,不急也不躁。你不可能置身在时间之外,你不可能把时间封冻,像一条停止流动的冰河。你要学会与时间和平共处,静静地,怀着一颗慈悲的心,看时间的刻刀在你的额头刻下深深的印痕,看时间的清风在你的眼角,吹皱一池春水。看着你的关节变硬,看着你的脊背弯曲,看着你的乌发,一点点浸透银霜。老子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时间对人,岂有恶意?时间对人,岂有偏私?“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庄子,就是这样一个学会与时间对酌的人,他尊重时间的无私,顺应时间的洪流,所以能善始善终,与天地精神相往来。
  
  陈子昂在《登幽州台歌》上,发出了千年浩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诚然,每个人都要被时间的洪流裹挟而去,然而,学会与时间对酌的人,却可以少一点陈子昂的忧愤,多一点自在从容。同样是水,孔了看到的是“逝者如斯夫”的紧张急迫,李白读出的,却是“桃花流水杏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的优哉游哉。孔子与李白,同是伟大的文化人,没有高下之分,然而,李白是一个学会了与时间对酌的人,他滤掉了时间带给人的那一份焦虑与局促,只留下从容与优雅。
  
  与时间对酌,其乐融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13 07:59:17 | 查看全部
活在当下,今天最好时间:2013-08-17 作者:未详 点击:809次   据《云门广录》载,云门禅师曾问僧徒:“我不问你们十五月圆以前发何,我只问十五日以后如何?”僧徒:“不知道。”云门:“日日是好日。”宋江朝的慧开禅师特别为云门的“日日是好日”,写了一首传诵千古的诗谒:“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春花、秋月、夏风、冬雪,皆为气候变化的自然产物不足为奇,然而在不同的心境之下,所感受的就有别了。春花令人心花怒放,秋月令人心旷神怡,夏风令人暑气尽除,冬雪令人神朗气清,这全是境由心生、景由心造。倘若心情欠佳,所见所感就大异其趣了。
  
  几岁是生命中最好的年龄呢?电视节目拿这个问题问了很多的人。一个小女孩说:“两个月,因为你会被抱着走,你会得到很多的爱与照顾。”另一个小孩回答:“3岁,因为不用去上学。你可以做几乎所有想做的事,也可以不停地玩耍。”一个少年说:“18岁,因为你高中毕业了,你可能以开车去任何想去的地方。”一个女孩说:“16岁,因为可以穿耳洞。”一个男人回答说:“25岁,因为你有较多的活力。”这个男人43岁,他说自己现在越来越没有体力走上坡路了,他15岁时通常午夜才上床睡觉,但现在晚上九点一到便昏昏欲睡了。一个女士回答说45岁,因为你已经尽完了抚养子女的义务,可以享受含饴养孙之乐了。一个男人说65岁,因为可以开始享受退体生活。最后一个接受访问的是一位老太太,她说:“每个年龄都是最好的。享受你现在的年龄。”
  
  是啊!对生命来说,有最好的年龄吗?多大才是最好的年龄呢?其实人生的每个阶段只要活出那份自信,活出情趣,活出对生活的热情,活出每个年龄段的风采,这就是最好的年龄啊。不是吗?人生如四季,春天有春天的温馨之美,夏日有夏日的炽热之美,秋天有秋天的成熟之美,冬季有冬季的寒峻之美。人生中的每个阶段都是美丽的,甚至每一个日子都是美丽的,只要你把握住了你现在拥有的一切。
  
  人生好比一条长河,著名哲学家罗素也是这样比喻的:个人的存在应该像一条河—开始很小,局限在狭小的河的两岸,汹涌奔腾,经过巨石,越过瀑布,渐渐地,河面变宽,两岸后撤,水平缓,最好后溶入到雄浑浩博的大海之中。长河,本是一个整体,分成几个段落,自然无妨,但是,哪个段落,上游,中游,下游,不是都有自己的特点、自己的情趣与自己的风景吗?换句话说,人生,青年的浪漫,中年的练达,老年的趣然,也是各有优势,何时不快乐。
  
  一天早餐后,有人请佛陀指点。佛陀邀他进入内室,耐心聆听眼人滔滔不绝地谈论自己存疑的各种问题达数分钟之久,最后,佛陀举手,此人立即住口,想知道佛陀要指点他什么。“你吃了早餐吗?”佛陀问道。这人点点头。“你洗了早餐的碗吗?”佛陀再问。这人又点点头,接着张口欲言。佛陀在这人说话之前说道:“你有没有把碗晾干?”“有的,有的,”此人不耐烦地回答,“现在你可以为我解惑了吗”“你已经有了答案。”佛陀回答,接着把他请出了门。几天之后,这人终于明白了佛陀点拔的道理。佛陀是提醒他要把重点放在眼前——必须全神贯注于当下,因为这才是真正的要点。
  
  美国著名的医学家奥斯勒教授享年98岁,他长寿秘诀是:“经常说‘今天最好’。活在当下,今天最好,不管是七十、八十,还是九十、一百,咱都应抓住现在,拥抱今天,享受当下,日日是好日,活得心清气爽,神完气足,满面春风,通体舒泰,这大概才是最幸福、最快乐的活法吧?
  
  活在当下是一种全身心地投入人生的生活方式,是说人应该懂得放下,放下过去的烦恼,舍弃未来的忧思,把所有的精神力都用在承担眼前的这一刻。放下即解脱,放下使人轻松不必负荷。放下,人人都懂,人人都在说,可未必都能放下,且放不下都有借口。
  
  不是说?有的人不管时间的巨轮如何转动,人情世故如何变迁,只被过去的记忆紧紧地纠缠着,沉溺于过去的挫折与痛苦中不能自拔,根本无法开怀感受每一个当下;或者一味地沉醉和执著于过往的幸福、甜蜜、富裕与美好的时刻,而抱怨当前的不如意,不能面对现实中的荆棘与坎坷,而让眼下的一切美好与自己擦肩而过。
  
  还有一种人,他们总是把所有的美好享受都寄托于未来,信奉眼下应该多吃些苦,把好日子留给将来慢慢享受,而不懂得珍惜当前,无论如何也不明白恰如其分地扮演好当下的各种角色才是重要的。无休止地对未来盲目忧虑,到头来,往往是健康没了,甚至生命没了,岁月欠下了太多的愿望而没能实现。其实,我们拥有的不就只有现在吗?
  
  在当今这个充满着太多诱惑,让人产生太多欲望的时代,有的人把自己的抱负定得太高,根本无能力所及。于是,整日郁郁不得志,自寻烦恼,认为自己命运不济;有的人做事追求尽善尽美,苛求自己也苛求别人,吹毛求疵,责已怨人,害人害已;有的人总是埋怨手里有的,眼红他人有的,有或没有都让他心生不满。
  
  生命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结果,如果不会享受和体验过程,又怎能体味到精彩生活的每一天呢?老年朋友们,要学会享受每一天,快乐每一天。
  
  当下的日子,有欢乐、有喜悦,也有悲哀、悉苦与不幸,不必去抱怨现状的不美好,面对现实,最明智的做法是接受、承受、适应、调整,凡事多往好处想。活在当下,从容地直面人生,以平常心享受每一个“今天”,以健康的心态迎接每一个明天,那么,美好的生命和你所追求的幸福便能操之在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