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3-24 14:38:28 | 查看全部
人民币的故事
时间:2015-03-23 作者:未详 点击:207次

  我国的印钞行业在过去是非常封闭的,甚至连工厂的名称都使用代号,如北京印钞厂原名是“541厂”,上海印钞厂原名是“542厂”。如今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北京印钞厂”的牌子,已经堂堂正正地挂在大门上,中国印钞业开始缓缓揭开神秘面纱。
  
  尽管如此,目前中国乃至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印钞厂,仍不允许公众进去参观。印钞工进入印钞厂的第一件事,就是学习保密条例:不许到车间别的班组串门,不许向朋友说自己在印钞厂工作,不许跟人谈论关于钞票印刷的事情……
  
  严防出错的生产环节
  
  一张人民币,从手工雕刻模板到印刷出厂,至少要经过十多道工序。
  
  人民币生产的第一个环节就是选纸,工人们在一个大灯箱上,检查钞票纸的质量。印钞纸是一种专门研制的特殊纸张,除了耐磨、耐折、耐酸、耐碱等特点外,上面还布满了用于防伪的水印图案。由于钞票纸上的水印是有方向的,选纸工要按照水印图案的方向摞好纸张,并用打孔机在边上打孔定位。
  
  这个环节绝不能出错,否则就会生产出水印倒置的钞票。这种钞票在印钞厂是废品,但是万一流人市场,在钱币爱好者手中就成了价值不菲的“珍品”。
  
  钞票纸选好以后送到印刷车间,由数台高速运转着的超级凹印机,把一张张白纸变成人民币。稍微了解印刷的人都知道,印刷开始时总要经过一番试印。但在印制人民币时,可不能在钞票纸上做试验,一般用的都是普通纸张。因为印钞纸有严格的数量管理,一张也不能少。如果正式开印后出了废品,哪怕是揉成了团,也要拿去登记、审查,有一系列的手续。
  
  钞票印制出来以后,还要经过裁切工序。因为初“出炉”的产品就像《人民日报》那般大,上面有24张人民币,这道工序就是把它们裁切开来。
  
  最后一道工序是质检,它被称为印钞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检封大厅像大学图书馆的阅览室:一个个半封闭似的工作台整齐排列着,一个个质检女工的手里和桌上是一沓沓新版人民币。明亮的灯光水银般地倾泻着,每个桌上还亮着一盏高瓦数的台灯。灯光对她们很重要,因为要在灯光下检验每一张人民币的质量,比如号码和文字有没有印错,颜色是否均匀,水印有没有倒置等等,然后剔除废票。
  
  质检合格的“产品”,点清数目之后封装进一个个木箱中,然后送到中国人民银行的“国库”里。只有经央行发放出去,这些“产品”才可以被称作“钱”。
  
  纪律严格的生产车间
  
  在印钞厂工作,虽然满眼看见的都是钞票,但生产数量有严格的控制,就连有瑕疵的人民币也不能随意扔掉,必须上交,每隔一段时间还要核对,一旦查出问题,整个部门的人都要接受调查。此外,全厂每个车间都安装了24小时不停歇的摄像系统,任何时间、任何部门发生的事,都可以从电脑记录中调出来查阅。
  
  许多年轻人喜欢玩的麻将、扑克牌,被工人们视为“洪水猛兽”,唯恐避之不及。印钞厂有明确规定,无论在家里还是家外,一旦发现员工参与赌博,轻则记过,重则辞退!
  
  业内的人都知道,世界上钞票防伪技术最先进的是瑞士法郎,但技术含量高,成本也高。据测算,一张1000元瑞士法郎的生产成本需3~4元人民币。我国第五套人民币的防伪技术就是以瑞士法郎为样板,但生产成本却低多了。几位中国设计师的杰作,令瑞士同行都感到吃惊!
  
  以一张百元钞票为例,只需看看钞票上毛主席的头像,观察他老人家的头发,就能辨出真伪。真钞上的头发绝对是根根清晰,不会是一绺一绺的,而且每一根都是一笔完成的,线条很流畅,而假钱则相反。
  
  “百元票”背后的趣闻
  
  第四套人民币百元票上用的是四位领袖的头像,但第五套的百元票只选用了毛泽东的头像。这背后有一段鲜为人知的趣事。
  
  第五套人民币的正面图案,曾经考虑过选用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如孔子、庄子、李白、岳飞、李时珍等,但从安全角度看,这些历史人物的头像不利于防伪。因为钞票上的人物形象老百姓越熟悉越好,这样只要钞票上人物的形象稍有变化(譬如遇到假钞),就会引起警觉。第五套百元票选用的是毛泽东在第一次政协会上讲话时的形象,那时的主席风华正茂,正值盛年。之所以只选择他一人的头像,并且比以往放大了几倍印在钞票正面,也是从防伪角度考虑的:凹版雕刻印制的大头像,造假者很难仿制;识别毛泽东一个人,也比辨识几位领袖头像简单得多。
  
  还有一个变化令许多人不明白,为什么第五套人民币的百元币一改第四套人民币百元币的暗绿色调,采用了红色呢?这主要是因为红色喜庆、漂亮。就像中国人的服装,过去以灰蓝为主,改革开放后,逐步变得五彩缤纷,亮丽起来,人民币设计也是时代精神的体现。另一个原因是,第五套人民币百元币定于建国五十周年的1999年10月1日发行,要有一种喜庆的色彩。
  
  百元的红色大票,还带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就是大受广东沿海一带群众的欢迎,南方人认为红色的百元大票特别喜庆。红红的色彩,中间花团锦簇似的一团富丽堂皇的装饰纹样,再加上被许多百姓视为保护神的伟大领袖毛主席,这些正符合中国人吉祥喜庆的传统观念,用在节日、婚礼或其他需要送红包的场合,尤其拿得出手。过去广东人送孩子压岁钱,往往拿人民币去换港币,因为港币色彩喜庆。现在他们再也用不着去换了。
  
  第五套人民币与前四套相比,最重要的进步是防伪技术大大地前进了一步,一张看似简单的钞票,其实内部处处藏着“机关”,如:微缩胶印文字、红蓝彩色纤维、固定人像水印、横竖双号码、阴阳互补对印图案、光亮油墨面额数字、磁性微文字安全线、手工雕刻像、隐性面额数字……共计十多道防伪设计呢!
  
  人民币是一种特殊产品,它的质量关系到国家的名誉。正因有了大师们的精巧设计,和印钞人的辛劳付出,被称为“国家名片”的人民币,才能以卓尔不群的身姿出现在世人面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24 14:38:42 | 查看全部
两条隧道等
时间:2015-03-23 作者:未详 点击:235次

  两条隧道
  
  英法两国为了缩短交通距离,打算修建海底隧道,于是两国各派一名工程师开会决定如何进行。
  
  英国工程师提议说:“这个工程很简单,你们从法国那边挖过来,我们从英国这边挖过去,在中途会合,工程就结束了!”
  
  法国工程师问:“要是中途没有碰上呢?”
  
  英国工程师说:“嗯,那更好,我们就有两条隧道了!”
  
  酒鬼
  
  纽约军用机场有两个爱喝酒的维修工。
  
  一天深夜,两个人在值夜班,忽然酒瘾发作,但是身边没有带酒,在这附近又没有便利店。
  
  “我听说喷气式飞机的燃料和白酒一样,我们喝点儿吧。”其中一个人建议道。于是,他们从喷气式飞机油箱取出燃料,喝了个酩酊大醉。
  
  第二天早晨,其中一个人醒来,惊奇地发现跟往常喝醉酒不一样,既没有头痛的感觉,又没有恶心的症状,虽然味道不是很正。正在这时,电话铃响起,他拿起电话。
  
  “喂!你没事儿吧!”是另一个维修工的声音。
  
  “没事儿,别说,喷气式飞机燃料还真不错。对了,你一大早跑哪儿去了?”
  
  “感觉是不错,对了,你起来后放过屁吗?”
  
  “没有啊,怎么问这么无聊的问题,你现在到底在哪儿?”
  
  “那你小心点儿,我现在在华盛顿呢!”
  
  结婚
  
  一个胆小、紧张的证人正在接受律师的询问。
  
  律师的声音非常洪亮:“你是否结过婚?”
  
  “是的,我结过一次。”证人声音很小,还有些颤抖。
  
  “那么你和谁结婚了?”
  
  “嗯,一个女人。”
  
  律师有些发怒:“废话,你当然是和一个女人结婚了。你听说过有谁会和一个男人结婚吗?”
  
  证人颤抖着说:“听说过,我姐姐就和一个男人结婚了。”
  
  广告效果
  
  马克:“昨天,电视台播放了我们公司招聘仓库警卫的广告。”
  
  杰瑞:“现在没工作的人很多,这广告一定有效。”
  
  马克:“太有效了!中午播的广告,晚上仓库就被盗了。”
  
  注意你很久了
  
  小蓉爱上了一位巡警,时常跑到窗前凝望楼下的广场,在人群中寻找那个穿警服的身影。
  
  有人想出一个新招:“你多带一些手绢,迎着他走过去,当面掉在地上,如果他马上弯腰帮你捡,说明他对你也有好感,你可以趁机送他一块,再观察他是否天天带在身上……”
  
  小蓉冲动之下买了一堆手绢,用大方巾把它们包起来。
  
  下班了,小蓉鼓起勇气,挎着“手绢炸弹”下了楼。在广场上转了四五圈后,梦中情人终于走过来了。小蓉心头怦怦直跳,在双方还有五步远的时候,她一拉活扣,一堆手绢像满天飞舞的蝴蝶一样掉在地上……
  
  年轻的巡警走近了——但他没有弯下腰,而是严肃地说:“小姐,我注意你很久了,请不要在这里摆摊儿!”
  
  我是新郎
  
  在一个小镇的大街上,有个超速骑摩托车的小伙子被警察抓住了。
  
  “可是警官先生,”小伙子说,“我可以解释……”
  
  “闭上你的嘴,”警官喝道,“我先带你去号子里,等待警长回来再说。”
  
  “可是警官先生,我只是想说……”
  
  “我叫你闭嘴!跟我走吧!”
  
  几个小时后警官去号子里开释他的犯人,并说:“你真是走运啊,今天警长去参加女儿的婚礼,他回来时一定心情很好。”
  
  “没指望啦,”号子里的小伙子说,“我就是那位新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24 14:39:41 | 查看全部
掌柜的故事:小气掌柜三八二十三
时间:2015-03-23 作者:未详 点击:221次

  有个开染坊的掌柜,总爱占小便宜,大伙都叫他“小气掌柜”。
  
  一天,小气掌柜到街上去买柴,碰上个挑柴的汉子,便迎上去说:“卖柴的,把柴给我挑到家里,我加运费。”卖柴汉答应了。过秤时,小气掌柜耍秤杆子,少称了些斤两,卖柴汉倒也不计较。小气掌柜想:真是个呆子!于是他便说:“八斤柴,三个钱一斤,三八二十三,应给你二十三个钱。”卖柴汉听了也没吱声。小气掌柜乐了,说道:“你等着,我进去拿钱。”说着,他进了里屋,跟老婆耳语了几句,就从后门溜走了。
  
  卖柴汉在院子里左等右等,不见掌柜出来,就进屋寻找,掌柜老婆对他说:“屋里没钱,掌柜的借钱去了。”卖柴汉只好再等,直等到肚子饿得咕咕叫,还不见掌柜回来。他正要发火,看见掌柜的小儿子从屋里出来,小家伙有五六岁,穿了件杭州丝绸大衫。他便抱起小家伙,说:“走,跟叔吃肉去。”
  
  进了饭馆,卖柴汉点了一桌好吃好喝的,吃了个痛快。等太阳偏西时,他对那小家伙说:“娃,你看,把衫子都弄上油汤了,快脱下,叔给你擦干净。”卖柴汉把丝绸衫子搭在肩上,对饭馆老板说:“忘带钱了,帮我把娃看住,我取了钱就来。”店老板满口应承。
  
  天快黑了,小气掌柜才回来,他怕卖柴汉还在等,便绕到后门进屋,只见门板上贴着一张纸,上面写道:“你说三八二十三,就是三八二十三。我把你娃寄饭馆,顺手拿走丝绸衫。”小气掌柜看了,心里直叫苦,跌跌撞撞朝饭馆跑去。
  
  而这会儿,小气掌柜的老婆正哭笑不得,给饭馆老板掏饭钱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24 14:39:55 | 查看全部
蚊子戏
时间:2015-03-23 作者:未详 点击:231次

  不知哪个朝代,有个姓张的书生,为逃避战乱,带着新婚的老婆背井离乡,几经辗转来到了武昌府辖下的一个县。张书生安顿下来后,开了学堂,靠教书为生。
  
  这年刚进头伏,张书生上集市去买西瓜,可回来时,却见老婆披头散发,坐在地上哭哭啼啼。张书生心里一慌,忙问发生了什么事。
  
  过了很久,老婆才道出原委:张书生出门后,有个衙役模样的人上了门,说是清查外来人口户籍,见张氏一人在家,起了邪念,动手猥亵,犯下事后扬长而去。
  
  张书生听了只觉得天昏地暗,义愤填膺地问:“你是否记得那人的模样?”老婆点了点头,说:“五短身材,肉墩脸,朝天鼻,长尖嘴……”老婆一边描述,张书生一边作画,没一会儿,张书生便展开画像,问:“毁你清白的是不是此人?”老婆哭着连连点头。
  
  张书生怒火冲天,拿着画像,四处询问,可乡亲们纷纷说不知此人是谁。后来一直问到衙门,却被告知此人并非衙门中人。张书生决心将此事追查到底,于是便关了学堂,全力追查淫贼。
  
  这天傍晚,久查无果的张书生只身一人来到河边散心。正想着心事,冷不防身后有个瘦小的身影凑过来,瓮声瓮气地问张书生:“这位兄台,你怎么像失了魂一样,瞧你身上都爬满了蚊子。”张书生这才觉得浑身奇痒难忍,他赶紧抖动短褂,赶走了蚊子。
  
  那人笑了,说:“被蚊子叮咬,却不出手打死蚊子的人,我还是头一回看到。”张书生叹了口气:“蚊子喝点血算得了什么,只恨它们不能咬死我……”
  
  那人一愣,追问之下,张书生把老婆受淫贼凌辱的事说了。那人“哦”了一声,说:“难怪你寻不到此人,算你倒霉,你找不到他的。”张书生疑惑地问:“难道你认识那淫贼?”那人点了点头。
  
  张书生两眼放光,一把抓住那人的手,说:“快告诉我,他在哪里?我定要将他扭送官府查办!”不料那人连连摇头,说:“这事儿本地官府管不了,也没能耐插手,除非我亲自出马……”说到此,那人赶紧收声,生怕说漏了嘴。
  
  张书生很好奇,将那人细细打量,可没看出有什么过人之处,不等张书生问话,那人突然笑道:“我只是一个唱戏的,虽说有本事制服那淫贼,但我们有我们的规矩,叫井水不犯河水。这样吧,念在你这人心善的分上,我帮你唱出戏,声讨那个淫贼吧。”张书生听了,一声苦笑,暗道:“唱出戏有什么用?”但人家的好意难却,张书生只得连声道谢。
  
  一晃半月过去了,本地搭台唱戏的班子倒是不少,可没听到一丁点关于声讨淫贼的戏文。张书生大失所望,不再指望那个“戏子”。
  
  有天夜里,张书生怀揣着一壶酒,在小河边喝得晕乎乎,一个瓮声瓮气的声音又在耳边响起:“兄台,好久不见了,一个人喝酒多闷,不如我俩共享。”还没等张书生醒过神来,那人便毫不客气,抓起地上的酒壶仰脖就灌。
  
  看到这个唱戏的,张书生气不打一处来,夺过酒壶,白了他一眼,说:“上次你不是口口声声说要帮忙吗,怎么一点动静都没?”
  
  那人很不高兴,说:“那出戏已经唱了足足半月,方圆数十里都已传遍,你怎么说没一点动静?”张书生连珠炮似的发问:“这不是睁眼说瞎话吗?你在哪儿唱的?哪个戏班?戏名是什么……”
  
  “我这戏不同于一般的搭台戏,也难怪你听不到动静。”那人终于忍不住开口了,“罢了,我最怕别人说我不守信用,告诉你吧,我这出戏是蚊子戏,如若不信,我马上把戏班子唤来给你唱一出。”正说着,那人嘴里突然发出蚊子叫般的“嗡嗡”声,声音越来越大,震得张书生耳朵发麻。
  
  没一会儿,只见从四面八方聚来一团又一团的蚊子,黑压压一片,看得张书生浑身起鸡皮疙瘩。
  
  不多时,那人发出短促有力的一声“嗡”,就好像戏班子开锣的声音。成群的蚊子接到号令,齐声“嗡嗡”。那人指着盘旋在头顶上的蚊子,对张书生说:“你竖起耳朵听,看我有没有骗你!”张书生屏气凝神,蚊子的“嗡嗡”声变成了唱词,虽说没有戏台上唱戏那般余音绕梁,但也听得真真切切,只听那些蚊子唱道:“黄金甲,大恶霸,淫人妻,目无法,神明知,天公查,五雷轰,宝塔压……”
  
  张书生直听得热血沸腾,暗叹此人真乃奇人,居然能招来蚊子唱戏,可这戏唱了又有什么用呢?
  
  唱着唱着,蚊子的“嗡嗡”声戛然而止,不远处的小河里猛地传出“稀里哗啦”的声响,只见从河里爬上来一个矮墩墩的汉子,把张书生吓了一跳。那汉子一上岸便怒气冲冲,指着张书生身边那人说:“文公子,我跟你无怨无仇,你却纵容子孙到处说我坏话,害我受千夫所指,一直趴在这臭水河里不敢露面,这笔账咱们得好好算算!”
  
  张书生这才知道,眼前这人叫文公子。他再仔细打量那汉子,不由得瞪大了眼,这人五短身材,肉墩脸,朝天鼻,长尖嘴,不正是侮辱自己老婆的淫贼吗?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张书生正要上前揪住那淫贼,却被文公子一把拉住了,他小声说:“不瞒你说,这个淫贼其实是一只黄壳甲鱼精,与我素有过节,这一次我会跟他来个了断的!”
  
  说罢,只见文公子冲那甲鱼精一抱拳,说:“小的们不懂事,都怨我疏于管教,你大人大量,别往心里去。”甲鱼精吼道:“办不到!此事瞎子也看得出来,就是你在背后指使,你们这些讨厌的吸血鬼!”文公子有些冒火了,冷笑了一声,问:“就算是我指使,你又能如何?”甲鱼精恶狠狠地说:“我自然奈何不了你,但你别忘了,你们这些吸血鬼还得在水里出生,水下是我的地盘,到时候,我会将你们斩草除根!”
  
  话音刚落,成群的蚊子突然尖声嗡叫起来,那文公子更是火冒三丈,二话不说便朝那甲鱼精扑去。
  
  二人扭打在一起,文公子身体瘦小,却异常凶悍,那甲鱼精看似威猛,却节节败退。此时不报仇,更待何时?张书生见状,也朝那甲鱼精扑了过去。
  
  哪想到那甲鱼精扭头猛地朝张书生一撞,张书生被撞得腾空飞起。就在文公子走神的那一刹,甲鱼精竟一口咬住了他的胳膊,文公子痛得惨叫一声,头顶上那成群的蚊子发了疯似的朝甲鱼精飞去。只听甲鱼精一声号叫,“扑通”倒在地上,再也没能爬起来。
  
  看到眼前的情景,张书生不禁问那文公子:“你到底是何方高人,怎会有如此能耐?”文公子揉了揉胳膊,笑道:“你怎么还没明白,人能治得了这甲鱼精吗?我叫文公子,不是你所说的高人。”张书生恍然大悟,文公子其实就是蚊公子啊,原来此人是个蚊子精!
  
  张书生稳了稳神,问:“我与你素不相识,你为什么会帮我除掉这淫贼?”文公子摇摇头,说:“当初我根本没想到要帮你,但这甲鱼精实在太可恨,竟号令它的子孙吞噬水中的幼蚊,我早就想除之而后快,但一直找不到借口,因此便借助你的冤情,找个茬儿,这一来,我除掉它便师出有名,不至于被其他精怪所诟病……”
  
  这下,张书生彻底明白了。道别的时候,文公子小声对张书生说:“从今开始,我们与甲鱼一族便势不两立了,没办法,这便是天道循环。告诉你一个秘密,往后你若炖甲鱼吃,久炖不烂的话,抓几只蚊子放进去,很快就会烂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24 14:40:14 | 查看全部
两棵懂加减法的树(“光棍树”,“落羽杉”)
时间:2015-03-23 作者:未详 点击:155次

  去华南植物园游玩,我被园里两棵奇特的树所吸引。其中一棵叫“光棍树”,单单名字就很吸引人,不过,更让人感兴趣的还是树本身——整棵树不见一片叶子,碧绿的树干和枝丫都光溜溜的,的确是“光棍”——光剩下棍了。
  
  光棍树为什么不长叶子呢?这要从它的原产地去寻找原因。光棍树原产于东非和南非的热带沙漠地区,那里常年赤日炎炎,严重缺水。为适应恶劣的自然环境,保水抗旱,原来枝繁叶茂的光棍树必须减少水分蒸发,所以它的叶子就渐渐退化了,消失了;没有了叶子的光棍树要想继续存活下去,必须用树干和枝丫代替叶子进行光合作用,而绿色是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条件,树干和枝丫就理所当然地变成了绿色。这样,光棍树就在沙漠中顽强地生存下来了。
  
  另一棵叫“落羽杉”,高大、挺拨,生长在植物园内的一个湖泊边,属于古老的“孑遗植物”。旁边坚立的告示牌显示,落羽杉“不怕水淹,在水中也能茁壮成长”。
  
  落羽杉“不怕水淹”的能力源自何处?源自它特有的“膝根”。它的“膝根”像刚钻出土层的竹笋,密密麻麻地生长在树的周围,数量达几百根。“膝根”也叫“呼吸根”,内有非常发达的气道。这样,即使它生长在水边甚至水里,通往土层深处的根系全部被水淹没,它裸露在外的数百根“呼吸根”也能提供树身维持生命和生长的全部养分。
  
  光棍树为了生存,在它的进化过程中运用了减法——减去叶子,送去大量蒸发水分、威胁它在沙漠中生存的多余部分。落羽杉为了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获得活下去的机会,则在自己的进化过程中选择了加法——想方设法进化出数量众多的“呼吸根”。
  
  不过,无论是运用了减法的光棍树,还是选择了加法的落羽杉,它们今天的样子都是适应环境的结果。

  否则,今天世界上也许就没有这两种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24 14:40:23 | 查看全部
标签
时间:2015-03-04 作者:未详 点击:942次

  生活就像一瓶酒。人人都会读酒瓶上挂的标签,却极少有人去会喝上一口。
  
  标签
  
  
  佛祖曾指着一朵花,让弟子们逐个对花发表感想。
  
  一个弟子进行了一番演讲,另一个吟诵了一首诗歌,下一个带来一则寓言。每个人都努力显示出比上一个人高深的学问。
  
  唯独摩珂迦叶微微一笑,一言不发,只有他看见了花。
  
  如果我能品味一只飞鸟,一朵鲜花,一棵绿树,一张面孔,就不枉此生!然而,我却没有时间,我把精力都花在解读标签上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24 14:41:13 | 查看全部
看破人生的无常
时间:2015-03-07 作者:未详 点击:1148次

  亲鸾上人是日本著名禅师。9岁那年,他就下了出家的决心,请慈镇禅师为他剃度。慈镇禅师问他:“你这么小,为什么要出家呢?”
  
  亲鸾说:“我虽然只有9岁,父母却已双亡。我不知道为什么人一定要死亡,为什么我一定要与父母分离。所以,我一定要出家,探索这些道理。”
  
  慈镇禅师说:“好!我愿意收你为徒。不过,今天太晚了,待明日一早,我再为你剃度吧!”
  
  亲鸾却说:“师父!虽然你说明天一早为我剃度,但我终究是年幼无知,我不能保证自己出家的决心可以持续到明天。而且,师父,你年纪这么大了,你也不能保证自己明早起床时还能活着吧?”
  
  慈镇禅师听完,不禁拍手叫好,满心欢喜地说:“对!你说的话完全没错。现在我就为你剃度!”
  
  人生无常,变化无常,思在未来,却要行在当下。

  9岁的亲鸾,说出的话令成年的我们震撼不已。想想看,我们是不是曾经动摇过很多个决心?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今日事,就应该今日毕,否则到了“明天”,即便你自己还有决心,周围的环境恐怕已经是“时不我待”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24 14:41:26 | 查看全部
谁撒手惩罚谁
时间:2015-03-09 作者:未详 点击:1057次

  在铸造车间,有一个特殊的工种叫浇注工。

  浇注工要时时穿上厚重的工作服,戴上安全帽,戴上手套。即便是酷热的夏天,也必须把自己包裹起来。

  因为融化的铁水通常在1300℃以上,这么高的温度,稍微不慎,就会有不安全因素出现。
  
  浇注工要干的工作,就是把熔炼好的铁水盛在铁包里,然后由两人抬着,浇注到砂型工提前造好的型腔里。铁包一般有水桶大小,上面穿着两根钢筋,就像是担架。两个工人,一前一后,用四只手抬着控制,需要默契的配合,方位、角度、速度,都须一致。一旦抬起来,再热再累,也得坚持住。忍不住,也得给工友一个信号,待确定后,再同时平稳放下。
  
  有两个实习生抬铁水。危险,他们是知道的。但刚抬着走了几步,其中的一个受不了了,也许是出于本能吧,撒手便跑。结果呢,铁水倾倒出来,出了烧伤事故。
  
  那么,谁的烧伤更严重呢?撒手的那个人。他先跑,铁水却恰恰是向他倾斜的。这流向,是他一手造成的。
  
  谁撒手,惩罚谁——这是“铁”的教训,是每个浇注工都须牢记的道理,似乎也是生活的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24 14:41:35 | 查看全部
不变
时间:2015-03-11 作者:未详 点击:1123次

  应付世事,不外乎两个法子:不变,百变。
  
  人家要什么,你就变什么,三五个回合下来,就累垮在那里,而且会变成四不像。
  
  每人性格不同,有人善变,有人不善,良家妇女或许也想涂脂抹粉扮万人迷,可是胭脂颜色硬是不对劲,只得放弃。
  
  不变也有不变的苦,譬如说忽然有那么一天,规定女性写作者统统得衣着暴露笑眯眯地招待读者,不能随机应变者,自然打入冷宫,可能要到政府机关去谋个职位了。
  
  变,得咬紧牙关上,不变,更要意志力坚定,两者都不容易。
  
  会变不一定赢,今日,站着招呼,明日,蹲着奉承,对方需索无穷,后天,难道还趴下来不成?
  
  有鉴于此,无论人家变得多热闹,也不心动,因人贵自知,自叹弗如。
  
  顾忌这样多,自然挤不进主流去,但时时坐在凉快角落观景,也蛮舒服。
  
  我的菜单上只有这几味,比较单调,不够咸,不够辣,不够油,适合口味清淡人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24 14:41:46 | 查看全部
以镜为师
时间:2015-03-16 作者:未详 点击:1042次

  父要徒弟以镜为师,徒弟不解。师父解释说:“其一,不管什么东西,只要放到镜子前面都映得出;但东西移开,镜子里不留余影,这叫物来则应,过去不留。你能做到事来则应,事过即忘吗?”
  
  “不能。”徒弟说。
  
  “其二,帝王将相来照镜,镜子不会因崇拜而加倍细致周到;乞丐来照镜,镜子也不会因厌恶而应付了事。这就叫在圣不增,在凡不减。与圣人居而不喜,与凡夫居而不忧。”
  
  “其三,当甲物体正在照镜子时,镜子不会一边照甲又一边惦记乙。这叫把握当下,置心一处。镜子映现红色物体时,其本身不会变成红色,却能红来现红。这叫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徒弟感叹说:“想不到一面小小的镜子,竟蕴含了这么多道理,真是物物皆可为师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