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4-4-14 10:10:51 | 查看全部
一只狼躲在一个山洞里,等待着猎物的到来,但是,好长时间过去了,也未见猎物的踪影。狼想,这一定是陷阱布置得缺少诱惑力,于是,狼采集了一些鲜嫩的青草,沿路撒着,一直延伸到洞里。
  狼继续隐藏在洞口等待着猎物,果然一只山羊吃着草走了过来,钻进了洞里。狼大喜,扑上前去,将洞封住,山羊情急下向洞的深处跑去,最后竟然从后面的一个小洞逃走了。
  狼十分懊丧,它将洞内所有的出口巡视一番后又全部堵住,然后又躲在洞口等待猎物。一会儿,传来了一阵脚步声,一群持枪的猎人蜂拥而入,因洞内所有的出口全被堵住,狼束手就擒。
  世上的陷井起初都是给别人设的,后来却往往陷了自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14 10:11:17 | 查看全部
“一顿午餐,让我真正明白了什么叫客随主便。”马克感慨道。
  马克那次陪同靳副局长到某厂检查工作。靳副局长乃军人出身,据说那家工厂的李厂长曾是他的一个兵。下基层最怕的是酒场,靳副局长不能喝,马克也不能喝,单凭靳副局长与李厂长的特殊关系,酒是免定了。果不其然,那天他们一下车,靳副局长就直截了当地吩咐李厂长:“小李,中午别复杂了,就在厂食堂弄点小吃吧。”
  “行,天津小吃多。”李厂长是个精明人,正要差人张罗。
  靳副局长忙说:“小李,就弄点那个小鱼烙煎饼吧。”
  李厂长说:“老首长,那不成,那是当年咱们连队在山沟吃的呀!”
  靳副局长说:“对,那个方便。”又问,“那种小鱼天津多吧?”
  “多多多,我这就派人去买。”李厂长说着掏出手机,“嘟嘟”地拨着。
  于是马克陪靳副局长先到厂会议室听汇报,接着参观车间。这过程中,马克看见李厂长拿着手机出去接过好几次电话。有一次,马克隐约听见他压低声音说:“什么,没有?快到河西去看看……什么,宾馆、商场、市场都找遍了?那你赶快开车到河边,找渔民……”
  马克目睹李厂长每次接电话回来,都不时地看手表。最后一次,马克也忍不住看手表,快到十二点了,难怪肚子里唱空城计。这时他就担心靳副局长看表。偏偏靳副局长看了,看了就问李厂长:“小李,小鱼烙煎饼好了吗?”
  “快了快了,正烙着呢。”李厂长说着,被人叫了出去。回来时笑着给靳副局长剥了个香蕉:“老首长,您先吃着。”接着他给马克剥了一个。
  靳副局长大概意识到了什么:“烙小鱼哪那么复杂?”
  李厂长连连解释:“主要是厂食堂的厨师不会烙,烙坏了。”
  “那,我亲自去烙。走,带我去食堂。”靳副局长说着站了起来。
  “老首长,这哪敢劳驾您哪,我去催催。”李厂长扶下靳副局长,匆匆出了门。
  午餐快到一点才吃上。厂食堂的大圆桌上,没有酒,只有几个小炒和两大盆热气腾腾飘着葱香的小鱼烙煎饼。一圈儿饿扁的厂领导们陪着靳副局长和马克津津有味、狼吞虎咽地吃着,纷纷赞美道:“好吃好吃”、“不错不错”……餐毕,靳副局长满意地咂了咂嘴,对李厂长说:“想不到,十多年过去了,小鱼烙煎饼的味道不减当年呀。”
  李厂长赞许道:“老首长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堪称我们的楷模!”
  “是的是的,局长这种朴素的作风值得我们学习!”厂领导们随声附和。
  “哎,人不能忘本啊!”靳副局长在李厂长开车送他和马克去宾馆休息的路上感叹道:“小李呀,我们都是农民子弟,能有今天不容易呀,你说那大酒大席多浪费呀。这年头,人们哪儿是缺少营养啊,缺少的是良心啊……”
  “对,老首长说得对!”李厂长将靳副局长送进宾馆房间后,便来到马克房间掏心里话:“靳副局长太死板。不瞒兄弟说,为了这顿便餐,我们八个人开车折腾了一个上午,跑遍了全城,幸亏最后到了河边,出高价才从三个渔民手中买到几斤小鱼。哎,你说这年头儿吃啥没有,吃啥不方便,一个电话搞定,偏偏……唉……”
  马克倒抽了一口凉气,没想到,靳副局长平常最不主张、最担心给基层添乱,却偏偏给基层添了乱。可靳副局长知道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14 10:11:28 | 查看全部
两个旅行中的天使到一个富有的家庭借宿。这家人对他们并不友好,并且拒绝让他们在舒适的客人卧室过夜,而是在冰冷的地下室给他们找了一个角落。当他们铺床时,较老的天使发现墙上有一个洞,就顺手把它修补好了。年轻的天使问为什么,老天使答到:“有些事并不象它看上去那样。”
    第二晚,两人又到了一个非常贫穷的农家借宿。主人夫妇俩对他们非常热情,把仅有的一点点食物拿出来款待客人,然后又让出自己的床铺给两个天使。第二天一早,两个天使发现农夫和他的妻子在哭泣,他们唯一的生活来源——一头奶牛死了。年轻的天使非常愤怒,他质问老天使为什么会这样,第一个家庭什么都有,老天使还帮助他们修补墙洞,第二个家庭尽管如此贫穷还是热情款待客人,而老天使却没有阻止奶牛的死亡。
    “有些事并不象它看上去那样。”老天使答道,“当我们在地下室过夜时,我从墙洞看到墙里面堆满了金块。因为主人被贪欲所迷惑,不愿意分享他的财富,所以我把墙洞填上了。昨天晚上,死亡之神来召唤农夫的妻子,我让奶牛代替了她。所以有些事并不象它看上去那样。”
    有些时候事情的表面并不是它实际应该的样子。如果你有信念,你只需要坚信付出总会得到回报。你可能不会发现,直到后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14 10:11:42 | 查看全部
有一个推销员,他以能够卖出任何东西而出名。他己经卖给过牙医一支牙刷,卖给过面包师一个面包,卖给过瞎子一台电视机。但他的朋友对他说:“只有卖给驼鹿一个防毒面具,你才算是一个优秀的推销员。”
    于是,这位推销员不远千里来到北方,那里是一片只有驼鹿居住的森林。"您好!"他对遇到的第一只驼鹿说,您一定需要一个防毒面具。"
    "这里的空气这样清新,我要它干什么!"驼鹿说。
    "现在每个人都有一个防毒面具。"
    "真遗憾,可我并不需要。"
    "您稍候,"推销员说,"您已经需要一个了。"说着他使开始在驼鹿居住的林地中央建造一座工厂。"你真是发疯了!"他的朋友说。"不然。我只是想卖给驼鹿一个防毒面具。"
    当工厂建成后,许多有毒的废气从大烟囱中滚滚而 此不久,驼鹿就来到推销员处对他说:"现在我需要一个防毒面具了。"
    “这正是我想的。”推销员说着便卖给了驼鹿一个。“真是个好东西啊!”推销员兴奋地说。
    驼鹿说: “别的驼鹿现在也需要防毒面具,你还有吗?"
    "你真走运,我还有成千上万个。" "可是你的工厂里生产什么呢?"驼鹿好奇地问。
    "防毒面具。"推销员兴奋而又简洁地回答。
    解决矛盾的高手往往也先制造出矛盾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14 10:11:57 | 查看全部
你知道中国有名的人是谁?提起此人,人人皆晓,处处闻名,他姓差,名不多,是各省各县各村人氏。你一定见过他,一定听别人谈起他。差不多先生的名字天天挂在大家的口头上,因为他是中国全国人的代表。
  差不多先生的相貌和你我都差不多。他有一双眼睛,但看的不很清楚;有两只耳朵,但听的不很分明;有鼻子和嘴,但他对于气味和口味都不很讲究;他的脑子也不小,但他的记性却不很精明,他的思想也不很细密。
  他常常说:“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
  他小的时候,他妈叫他去买红糖,他买了白糖回来,他妈骂他,他摇摇头道:“红糖白糖不是差不多吗?”
  他在学堂的时候,先生问他:“直隶省的西边是哪一省?”他说是陕西。先生说:“错了。是山西,不是陕西。”他说:“陕西同山西不是差不多吗?”
  后来他在一个店铺里做伙计,他也会写,也会算,只是总不精细,十字常常写成千字,千字常常写成十字。掌柜的生气了,常常骂他,他只是笑嘻嘻地赔小心道:“千字比十字只多一小撇,不是差不多吗?”
  有一天,他为了一件要紧的事,要搭火车到上海去。他从从容容地走到火车站,迟了两分钟,火车已开走了。他白瞪着眼,望着远远的火车上的煤烟,摇摇头道:“只好明天再走了,今天走同明天走,也还差不多。可是火车公司,未免太认真了。8点30分开,同8点32分开,不是差不多吗?”他一面说,一面慢慢地走回家,心里总不很明白为什么火车不肯等他两分钟。
  有一天,他忽然得一急病,赶快叫家人去请东街的汪先生。那家人急急忙忙地跑去,一时寻不着东街汪大夫,却把西街的牛医王大夫请来了。差不多先生病在床上,知道寻错了人,但病急了,身上痛苦,心里焦急,等不得了,心里想到:“好在王大夫同汪大夫也差不多,让他试试看吧。”于是这位牛医王大夫走近床前,用医牛的法子给差不多先生治病。不上一点钟,差不多先生就一命呜呼了。
  差不多先生差不多要死的时候,一口气断断续续地说道:“活人同死人也差……差……差……不多……凡是只要……差……差……不多……就……好了……何……何……必……太……太认真呢?”他说完这句格言,方才绝气了。
  他死后,大家都很称赞差不多先生样样事情看得破,想得通,大家都说他一生不肯认真,不肯算帐,不肯计较,真是一位有德行的人,于是大家给他取个死后的法号,叫他做圆通大师。
  他的名誉越传越远,越久越大。无数无数都学他的榜样。于是人人都成了一个差不多先生--然而中国从此就成了一个懒人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14 10:12:09 | 查看全部
大学毕业后,我在家暂时待业。
  父亲为了给我联系工作,整天忙前忙后,还要给人家大包小包的送礼。我心里就有一点愧疚,就想找一份临时工干,这样也可给家里解决一点负担。父亲似看透了我的心思,他说:“我有一个战友,他现在是县人大主任,他刚开了一家酒店,正缺人,我跟他说起你,他说如果你愿意,明天就上班。”
  我学的是酒店管理专业,也算是专业对口,我就爽快答应了。
  老板姓钱,因他和我父亲是战友的缘故吧!我不叫他钱老板,而叫他钱叔叔。钱叔叔对我非常关照,上班的第一天他就任命我为总经理,并且还让我负责管帐。钱叔叔语重心长地对我说:“顾客是上帝,所以我们要以便宜实惠、量足、味好来赢得顾客。”我点了点头。
  我把书本上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在实践中,由于我的管理有方,第一个月,除掉所有的开支,还挣了几千块钱。当我把帐上的情况给钱叔叔汇报时,他有点不高兴,他说:“顾客是上帝,我们要把更大的利益让给顾客,这样才能拉拢更多的回头客,做生产要从长远的利益去考虑。”
  我想钱的也有一定的道理。第二个月我就抓菜的质量,并且推出全市最低的价。果不然,酒店的生意很红火,每天吃饭的人很多,所有的座位头一天就被人提前订好了。
  月底我清帐,这次收支基本平衡。我把这一情况给钱叔叔汇报时,钱叔叔严肃地说,“顾客是上帝,我给你说了多少遍。下个月只准你赔,不准你赚钱。”
  我好纳闷哪有做生意不想赚钱的?既然钱叔叔发了话,我只好按他的要求去做。第三个月一核算,这次却亏了10000元。我把这一结果告诉钱叔叔时,我已做好了挨批评的准备。没想到的是,钱叔叔听了我的汇报后,连说了三个“好”字。最后他笑着说“你干得好,咱们是先赔后赚,下个月继续这样干下去。”钱叔叔说完后塞给了我一个红包。
  第四个月又亏了10000元,第五个月又亏了10000元。我对钱叔叔说:“这样亏下去也不是办法呀!”钱叔叔笑着说:“没事,做生产不能只顾眼前。”我说:“我在你这里,能力得不到体现,可以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我决定辞职。”钱叔叔嘿嘿一笑,“你既然要走,我不勉强你。”
  不久,我去了南方发展。
  一年后的春节,我回家过年。这一天,钱叔叔来到我家,这次他是开着一辆豪华的小车来的。当我问起他的酒店时,他说今天不谈工作,然后端起酒杯说,喝酒。我父亲也说,喝酒。两人便聊起往事,边喝边聊。钱叔叔心情好,便多喝了几杯,钱叔叔喝醉后,说话就开始吞吞吐吐,他说,你知道我为什么要开酒店吗?其实开酒店是个幌子,我当局长和人大主任时就捞了不少钱,这些钱我一直不敢用,怕引起人们的怀疑,我就开酒店制造假象,只赔不赚,这样我的生意就越做越好,别人就以为我赚了不少钱。这样就可以大胆地去买别墅,买小车…
  我明白了钱叔叔开酒店只赔不赚的道理,就怔怔的站在那里,半天都说不出话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14 10:12:22 | 查看全部
有名记者,为了一篇有关建筑业前景的专稿而到某个建筑区进行采访。
  当他走进建筑区时,看到一名年轻人正在砌砖。他便走向前去问他:“先生,你在做什么呢?”
  “你没长眼啊,我在砌砖呀。在这大日头底下干活,真叫人受不了。”说着,吐了一口痰在地上。
  记者不再打扰他,便走到另一处去。他又碰到另一名正在砌砖的年青人。
  “嗨,先生,你在做什么啊?”
  “噢,我在建房子,每个幸福家庭都必须拥有一套舒适的房子啊!”


  同样是在砌砖,一个认为单纯是在砌砖,另一个则认为在为人类建筑新屋。态度改变了人对各种事物的看法。如果一个人的态度不好,对所从事的行业缺乏热忱及爱心,肯定无法达到成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14 10:12:33 | 查看全部
一个人去买鹦鹉,看到一只鹦鹉前标:此鹦鹉会两门语言,售价二百元。另一只鹦鹉前则标道:此鹦鹉会四门语言,售价四百元。该买哪只呢?两只都毛色光鲜,非常灵活可爱。这人转啊转,拿不定主意。结果突然发现一只老掉了牙的鹦鹉,毛色暗淡散乱,标价八百元。这人赶紧将老板叫来:这只鹦鹉是不是会说八门语言?店主说:不。这人奇怪了:那为什么又老又丑,又没有能力,会值这个数呢?店主回答:因为另外两只鹦鹉叫这只鹦鹉老板。
  这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领导人,不一定自己能力有多强,只要懂信任,懂放权,懂珍惜,就能团结比自己更强的力量,从而提升自己的身价。相反许多能非常强的人却因为过于完美主义,事必躬亲,什么人都不如自己,最后只能做最好的攻关人员,销售代表,成不了优秀的领导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14 10:12:44 | 查看全部
  









两个人在森林里,遇到了一只大老虎。A就赶紧从背后取下一双更轻便的运动鞋换上。
  B急死了,骂道:“你干嘛呢,再换鞋也跑不过老虎啊!”
  A说:“我只要跑得比你快就好了。”
  二十一世纪,没有危机感是最大的危机。特别是入关在即,电信,银行,保险,甚至是公务员这些我们以为非常稳定和有保障的企业,也会面临许多的变数。当更多的老虎来临时,我们有没有准备好自己的跑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14 10:12:55 | 查看全部
一户人家养了一条狗、一只猫。
  狗是勤快的。每天,当主人家中无人时,狗便竖起两只耳朵,虎视耽耽地巡视在主人家的周围,哪怕有一丁点的动静,狗也要狂吠着疾奔过去,就像一名格尽职守的警察,兢兢业业地为主人家做着看家护院的工作。
  每当主人家有人时,他的精神便稍稍放松了,有时还会伏地沉睡。于是,女主人家每一个人的眼里,这只狗都是懒惰的,极不称职的,便也经常不喂饱它,更别提奖赏它好吃的了。
  猫是懒惰的。每当家中无人时,便伏地大睡,哪怕三五成群的老鼠在主人家中肆虐。睡好了,就到处散散步,活动活动身子骨。等主人家中有人时,它的精神也养好了,这儿瞅瞅那儿望望,也像一名格尽职守的警察,时不时地,它还要去给主人舔舔脚、逗逗趣。在主人的眼中,这无疑是一只极勤快、极尽职守的猫。好吃的自然给了它。
  由于猫的不尽职守,主人家的耗子越来越多。终于有一天,耗子将主人家唯一值钱的家当咬坏了,主人震怒了。他召集家人说:“你们看看,我们家的猫这样勤快,耗子都猖狂到了这种地步,我认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那只懒狗,它整天睡觉也不帮猫捉几只耗子。我郑重宣布,将狗赶出家门,再养一只猫。大家意见如何?”家人纷纷附和说,这只狗是够懒的,每天只知道睡觉,你看猫,每天多勤快,抓耗子吃得多胖,都有些走不动了。是该将狗赶走,再养一只猫。
  于是,狗被一步三回头地赶出了家门。自始至终,它也不明白赶它走的原因。它只看到,那只肥猫在它身后窃窃地、轻蔑地笑着。仔细留意一下生活,这样的故事不只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