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3-25 19:30:10 | 查看全部
人生积善故事时间:2013-06-27 作者:未详 点击:298次 积善故事
  
  宋朝名宰相范仲淹,年青时极穷,生活艰难,心想将来若能出人头地,定要救济贫苦者。后来当了宰相,便把俸禄拿出来购置义田,给贫穷无田地者耕作。
  
  有一次在苏州买屋居住,一位风水先生盛赞此屋,风水极佳,后代必出公卿。范仲淹心想,既然此屋风水能使后代显贵不如改为学堂,让苏州城百姓的子弟入学,将来众人的子弟都能贤达显贵,较之自己一家的子弟显贵,岂不是更为有益吗?于是立刻把住宅捐出来,改作学堂。实践了年青穷苦时念念利益众生的宿愿。
  
  不久范仲淹四个儿子长大成人,均聪颖非凡德才兼备,分别官至宰相、公卿、侍郎,范家的曾孙都贤达显贵,绵延不绝,传至今已八百年了,苏州一带范氏后人依然兴旺。范仲淹善心为他人谋福利,而牺牲自己的利益,其功德是无法估量的,而上天所回报给范氏子子孙孙的福禄,是范仲淹当时所付出的几十倍、几百倍,是范仲淹毫无利己之心,播下了意想不到的善种,八百年来不断地开花结果,无意之中为子孙万代谋福利,成为行善的典范,受世人的敬仰赞颂。
  
  所以,世人若要为子孙谋福利的话,范仲淹的善行值得效法。

  积善
  
  善恶四种标准∶
  
  (一)对己对他都有利的是善;
  
  (二)对己不利但对他人有利的是大善;
  
  (三)对己对他都不利的是恶;
  
  (四)对己有利对他人不利的是大恶。
  
  “慈心”为希望他人得到快乐,
  
  “慈行”为帮助他人得到快乐。
  
  “悲心”为希望他人解除痛苦,
  
  “悲行”为帮助他人解除痛苦。
  
  善与恶的定义∶
  
  害他终害己,而致己他俱害,故为恶。
  
  利他终利己,而成己他俱利,故为善。
  
  作善天降之百祥,作恶天降之百殃。
  
  善事须贪,恶事莫乐。
  
  见善如渴,闻恶如聋。
  
  为善最乐,道理最大。
  
  积善逢善,积恶逢恶,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若还不报,时辰未到。
  
  时辰一到,一切都报。
  
  为子作富贵计者,十败其九。
  
  为人行善积德者,其后必惠。
  
  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善恶之报,如影随身。
  
  人起善心,吉神随之,
  
  人起恶念,凶神随之。
  
  上品之人,不教而善,
  
  中品之人,教而后善,
  
  下品之人,教亦不善。
  
  不教而善,非圣而何,
  
  教而后善,非贤而何,
  
  教亦不善,非愚而何。
  
  善为至宝,一生享用不尽。
  
  心作良田,百世耕之有余。
  
  终日言善,不如行一善。
  
  终生行善,须防行一恶。
  
  当势可为恶,而不为恶,即是善者。
  
  当力可行善,而不行善,即是恶者。
  
  富贵之家,若无宽容之心,易遭横祸。
  
  聪明之人,若无宽厚之心,易损福寿。
  
  行善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但日有所增。
  
  行恶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消,但日有所损。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积恶之家,必有余殃。
  
  积善而望报于天者无福。
  
  施恩而求报于人者无德。
  
  为善而欲人知之,称为阳善,徒得虚名。
  
  为善而不欲人知,称为阴德,天必赐福。
  
  贫者而好施,其功德倍于富者。
  
  为善最乐,天理昭昭报应无差,
  
  为恶难逃,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为善者天报之以福,为恶者天报之以祸。
  
  善气迎人,如沐春风;
  
  恶气迎人,如逢炎夏。
  
  世间第一好事,莫如救急济贫;
  
  人若不遭天祸,施舍第一良方。
  
  积金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守;
  
  积书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读;
  
  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以为子孙长久之计。
  
  一个人能有一颗善良的心,就等于给后代子孙种下了幸福的根苗,这如同栽花植树一样,把花木栽在土地?,再浇水施肥︹行善积德︺,就能使花木枝叶繁茂,而开花结果。
  
  人存慈悲祥和的念头,就可创造人际间和平之气氛。
  
  人保持纯洁清白心地,就可使美名流传而千古不朽。
  
  (一)不蒙蔽自己的良心,
  
  (二)不作绝情绝义的事,
  
  (三)不浪费物力,假如能够做到这三件事,就可以为天地树立善良的榜样,为社会创造无穷的财富,为后代子孙创造永恒的幸福。
  
  心地善良的人,言行举止都极其温和慈祥,性情凶暴的人,谈笑之间充满恐怖的杀气。
  
  心地光明磊落的人,即使身处黑夜,犹如置身于阳光灿烂的晴空之下。
  
  心地阴险邪恶的人,即使在大白天,像被魔鬼缠身一般终日战战兢兢。
  
  作了坏事而怕人知道,这种人尚存羞耻心,还保留一点改过向善的良知。
  
  作了善事急着让人知,这种人目的贪图虚名,已经种下了可耻的伪善祸根。
  
  一个人真诚施恩惠帮助别人,就绝对不会希望得到别人的报答,所以想要帮助别人,应该帮助那些根本无能力回报你的人。
  
  例如∶病、老、残、弱者。
  
  人间私语,天闻如雷。
  
  暗室亏心,神目如电。
  
  人可欺,天不可欺,
  
  人可瞒,天不可瞒。
  
  人善人欺天不欺,皇天不负善心人。
  
  人恶人怕天不怕,皇天必惩恶心人。
  
  人心生一念,天地悉皆知。
  
  善恶必有报,天律必无私。
  
  见人之善,而寻己之善。
  
  见人之恶,而寻己之恶。
  
  乐见善人,乐闻善事,乐道善言,乐行善行。
  
  闻人之恶,如负芒刺,闻人之善,如佩兰蕙。
  
  迁善当如风之速,改过当如雷之烈。
  
  积榖帛者,不忧饥寒。
  
  积道德者,不畏邪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25 19:30:28 | 查看全部
博诺的提问时间:2013-06-27 作者:未详 点击:261次   牛津大学的爱德华・博诺先生非常推崇“横向思维”。在一次讲座中,博诺先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某工厂的办公楼原是一片2层楼建筑,占地面积很大。为了有效利用地皮,工厂新建了一幢12层的办公大楼,并准备拆掉旧办公楼。员工搬进了新办公大楼不久,便开始抱怨大楼的电梯不够快、不够多。尤其是在上下班高峰期,他们得花很长时间等电梯。
  
  顾问们想出了几个解决方案。
  
  1。在上下班高峰期,让一部分电梯只在奇数楼层停,另一部分只在偶数楼层停,从而减少那些为了上下一层楼而搭电梯的人。
  
  2。安装几部室外电梯。
  
  3。把公司各部门上下班的时间错开,从而避免高峰期拥挤的情况。
  
  4。在所有电梯旁边的墙面上安装镜子。
  
  5。搬回旧办公楼。
  
  你会选哪一个方案?
  
  博诺先生说,如果你选了1、2、3、5,那么你用的是“纵向思维”,也就是传统思维。如果选了4,你就是个“横向思维”者,你考虑问题时能跳出思维惯性。这家工厂最后采用了第4种方案,并成功地解决了问题。[]
  
  “员工们忙着在镜子前审视自己,或是偷偷观察别人,”博诺先生解释说,“人们的注意力不再集中于等待电梯上,焦急的心情得到放松。大楼并不缺电梯,而是人们缺乏耐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25 19:30:38 | 查看全部
诚实的层次时间:2013-06-27 作者:未详 点击:352次   我小时候听过这么一个童话故事:一位樵夫在过桥时不小心把铁斧失落在水里,这时水神出现了,手里拿着昂贵的金斧和银斧让樵夫辨认,樵夫却只是领回了自己的铁斧,诚实的樵夫因此得到了水神的赞扬与赐福。
  
  台湾漫画大师萧言中先生在他的作品《童话短路》里把这个著名的故事小小地“改编”了一下。水里冒出来的水神不是笑眯眯地拿着金斧银斧,而是脑袋上插着樵夫的铁斧,怒气冲天地大叫“这是谁的斧子?!”而可怜的樵夫已经吓得战战兢兢,虚汗直流了……
  
  这则漫画让我在会心一笑后也略感沉重,它体现的其实是我们很多人都没有想到过的“诚实的层次”。世间事物在对与错、好与坏之间都有层次,层次的上下之间可能就是真理与谬误的分别。诚实也不例外。在某种层次上,我们可以保持诚实。就如诚实的樵夫,面对金钱的诱惑,他能不为所动,做出诚实的选择;而面对头上插着斧头的水神,可怜的樵夫就不那么容易诚实了。因为,有很多时候诚实是要付出代价的,这代价可能是你担负不起的。在诚实的边缘上,樵夫恐怕就得掂一掂“诚实”的分量了。
  
  孟子有云:“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威武不能屈”被亚圣放在了最后一位,恐怕就是因为这一条最难做到。我们常常把它和“威逼利诱”放在一起说,可是,相比起“贫贱富贵”的诱惑来说,“威武”的威逼更能考验一个人的诚实品格
  
  在人生中,因为种种原因,我们也许会时刻面临“诚实”的选择,是逃避,是隐讳,是封杀,还是勇敢地直面?其实,这不只是樵夫一人的难题。拒绝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固然是“诚实”,但是,能够大胆地说出实话,承认自己的错误,并勇敢地承担责任,那才是最高层次的“诚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25 19:30:47 | 查看全部
视网膜效应时间:2013-06-27 作者:未详 点击:209次   记得四年前我刚留学回来时,首先想到的是要买一部车。经过一段时间的评估后,我决定买一部绿色的中型轿车。当时我的印象是一般人的车都买白色或黑色,所以自己要选一个独特的,这才能显出个人的品位。正在我为自己买了一辆与众不同的车子而沾沾自喜时,却突然发现,不论是在高速路上,还是在小巷子里,甚至是我住的大楼的停车场中,都有许多与我车子同型同色的轿车。
  
  我开始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大家突然之间都开始买墨绿色的车?我把自己这种突然发现和周围同事分享。有一位女同事正好怀孕,听我讲完后就抢着说:“我倒是没有看到很多墨绿的轿车,不过我发现,现在孕妇很多。上星期,我去逛百货大楼,短短两小时就看到6个孕妇。”而她说的这种现象,我和其他同事却都没有发现,心想,她这一发现大概是凑巧吧!
  
  后来有一次听演讲,才了解到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做“视网膜效应”。简单地说,就是当我们自己拥有了一件东西或一项特征时,就会更加注意别人是否跟我们一样具备这种特征。
  
  卡耐基先生很久前就提出一个论点,即每个人的特质中有80%是长处,而20%左右是我们的缺点。当一个人只知道自己的缺点,而不知发觉优点时,“视网膜效应”就会促使这个人发现他身边也有许多人拥有类似的缺点,进而使他的人际关系无法改善,生活也不会快乐。
  
  一个人要人缘好、要受人欢迎,一定要有欣赏自己和肯定自己的能力。

  因为在“视网膜效应”的运作下,一个看到自己优点的人,才有能力看到他人的可取之处。

  而能用积极的态度看待他人,往往是人际关系好的必备条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25 19:30:56 | 查看全部
比追求更重要时间:2013-06-27 作者:未详 点击:467次   好久没见的朋友忽然打电话来说要请客吃饭,我很纳闷地问她是个什么缘由?她笑道:“想聚一聚非要一个理由吗?如果要,我就告诉你一个,即我们家置换了几件旧家具,我觉得有种幸福感,可以吗?"
  
  这样的理由让人无法拒绝。席间谈笑中我和她说起我看到的一篇令人啼笑皆非的文章,大意是分析在今天一个家庭需要多少的月收入才能够得着幸福。以该文作者的眼光推断大约得在八千左右。一时举座大笑,有人说,如按这个标准我们别说幸福了,连痛苦都差着档次呢。
  
  朋友是个商场的营业员,她爱人是个出租车司机,两口子有个上小学的孩子,一家三口住着很早期的小区的一室一厅。月收入我没有打听,估计距离那个幸福的标准应该还有些距离。但这并不妨碍他们一家人的幸福,他们会为看起来很小的事情高兴。
  
  幸福究竟是个什么概念?无论你是去物化它还是神话它,对于绝大多数过着寻常日子的芸芸众生来讲,它其实就是一些细节和瞬间。遗憾的是我们看见有太多的人将目光聚焦在遥远的憧憬里,而恰恰忽略了自己的身边,有太多的人将幸福囚禁在数字的计算里,而忘了数字以外的文字和歌声。
  
  在告别了朋友回家的路上,我忽然觉得自己长期以来可能都陷在一种误导之中,以为幸福是需要追求的,而幸福比追求更需要的也许只是一种感悟。就像朋友今天的幸福,它如此的简单,却无比地真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25 19:31:36 | 查看全部
要最好而不要最红时间:2013-06-25 作者:未详 点击:159次   如果不是那匹小金马,相信很多人还不知道阮经天。
  
  新科影帝阮经天当时只有28岁,得到的9票是绝对优势,连一些老戏骨都被他战到马下。
  
  这个已经红起来的年轻人,却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骄傲和嚣张。
  
  他说:“我想要当全世界最好的演员之一,而不是全世界最红的明星。”
  
  要最好而不要最红,这句话可以称得上是阮经天的青春和人生宣言,里面有个性而没有狂妄,有火热而没有浮躁,有理性而没有淡漠,有执著而没有偏执,有长远而没有急功,让人听着舒服而放心。
  
  阮经天曾经是个叛逆少年,脾气不怎么好,架却打得很好,因为讲义气,身边经常聚着一群“坏孩子”。他的家境也不够好,他却不想通过念书改变辛苦的生活,喜欢旷课,喜欢四处游走,喜欢混来混去,后来只能退学。
  
  叛逆的孩子都出道很早。阮经天17岁第一次在台北试镜,然后替朋友去拍MV《爱过》,一张新面孔慢慢露了出来。
  
  可是刚开始拍戏时,他情绪上有障碍,跟在导演后面亦步亦趋,被骂了一遍又一遍,方才通过一条,恨得一个导演攥着拳头要揍他。因此,阮经天很长时间内一直不温不火,他独自养不活自己,就跟三个男生合租房子住,大伙儿凑钱买便当吃。
  
  “那时候真的好穷,穷到快死了。”阮经天说。
  
  幸亏还有82岁的爷爷偷偷寄钱给他。阮经天谈起自己的爷爷,神情会为之一动:“我们家一直很穷,但爷爷给了我们一个很富有的人格,不管怎样我们都不卑劣,都很正直。”
  
  在7年间,阮经天一直不红,但不红并不意味着他停止了淬炼和觉悟,或者说,不红其实也意味着很多东西他还准备得不够,何况他内心深处所要的,并不是红,而是更好。
  
  这个眼睛幽深漆黑的演员,喜欢接演“怪怪的片子”,饰演那些具备某种天才气质的角色,如乖戾的舞者、自闭的画家、沉默的剑道高手等。这些角色也许推迟了他的走红,却让他一步步坚实有力地从偶像派走向了实力派。
  
  就这样演着演着,阮经天蜕变了,不知不觉地开悟了,他深深地爱上了演戏,将自己推到了表演的深渊,不肯自拔和回头。
  
  “那一刻,连光线打在空气里的灰尘都看得一清二楚,好漂亮,人好像进入了一个微观世界,全身的感官都被打开了。”
  
  当阮经天讲述角色附体的感觉时,我们觉得他既神秘又通透。同时,我们明白,只有执著于最好的演员,才能顺理成章地进入这种令人神往的境界。而一些所谓的成功者,红的不过是外表,是短暂的,而不是内在,不是恒久的。
  
  接演《艋舺》,阮经天由好而红的时刻终于到来了。《艋舺》一出,阮经天身上如宝石般的华彩终于耀眼夺目起来。他凭此跨上小金马,看似一飞冲天,实则厚积薄发,一个努力要当“全世界最好的演员之一”的人,如果不当红,就说不过去了。
  
  命运是如此微妙,那些一心想走捷径的最后却越走越远;而知道自己该要什么的,专注于每时每刻、自我成长的,即便看似走了远路,最后还是扎实地步入了佳境,“没人能够挡得住他”。
  
  更让人感慨的是,阮经天年少叛逆过,出道后也一贫如洗过,在这个“物质丰富而精神贫瘠的时代”里,周围那么多人渴望一夜成名、一夜红透,他却没有急功近利、不计代价,而是掷地有声地要求自己要最好而不要最红,这是多么值得骄傲和发人深思的青春宣言和人生洞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25 19:31:49 | 查看全部
刘若英:感谢那段打杂日时间:2013-06-25 作者:未详 点击:282次   8月8日刘若英结婚了,她终于功成名就,喜结良缘。她说:“真是苦尽甘来啊,不过我得感谢当初出道打杂的艰辛。”
  
  刘若英出身于台湾的名门望族,祖父母视她为掌上珍宝,对她宠爱有加。1991年她高中毕业后,认识了台湾滚石乐队受人敬仰的大明星、著名歌手兼音乐制作人陈升。陈升让刘若英来担任他的助理,说白了就是个打杂的工作。
  
  按理说刘若英想要找到更好的工作是不用愁的,但她为了跟陈升学音乐,也就答应了。因为公司规模小,人手少,为此她什么都要做。工作很辛苦,也很琐碎,除了专业的,大多数是幕后工作,她要亦步亦趋跟着明星,在明星拍戏的时候按明星的要求在旁边端茶送水、拿盒饭、送纸巾、擦汗、撑伞;出门后,帮明星打点、背吉他、拿包、买槟榔、叫明星起床;在外,负责阻挡粉丝、应付媒体。那时她要同时打理罗大佑、李宗盛、陈升、周华健、小虫、赵传等8个歌手的日常事务。
  
  平时和善的师父在工作中对刘若英的要求非常严格,甚至骂她,称“如果你再这么没用我就开除你”。因为这她不知掉了多少次眼泪。有一天晚上,刘若英要连续跑五个场子唱歌,其中一场就是陈升的跨年演唱会。当她气喘吁吁赶到的时候,离与陈升的合唱曲目只有一首歌的时间了。她很庆幸没有迟到,急忙上了台,不料陈升却突然手一举,叫停音乐,对着全场的观众说:“我一向尊重演出,我不认为一个歌手在唱歌前的5分钟才到,能把一首歌唱好。我的学生我没教好,是我的错,我跟大家道歉。”说罢,话筒一扔,只留下刘若英一个人在台上。当时的刘若英哭得稀里哗啦的,也不知道后来是怎么下了台。
  
  刘若英还曾苦恼过,因为大部分时间都在打杂,她感觉什么也没学到。她不仅要忍受颠沛流离的生活和不规律的作息,甚至要洗厕所,而当时洗厕所的另一人则是金城武。每周的分工是她一、三、五,金城武二、四、六,而收入非常低。偶尔陈升在音乐上会给她一些指导。他说,你要牢牢记住自己进入这个圈子的初衷是热爱音乐,而非其他。唱片应该是你的生命,而不是你嫁入豪门的跳板。他的每一句话,刘若英都铭记在心。她就这样任劳任怨一干就是3年。
  
  后来,刘若英被张艾嘉看中,觉得她很适合做电影《少女小渔》的主角,可是监制李安心里却在打鼓:那么重要的影片究竟该不该用一个新人?但陈升说:“这些年当助理的非人生活,让她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她一定行。”张艾嘉也坚持让刘若英出演小渔。凭借这部影片,刘若英一举成名,获得1995年亚太影展影后,从此片约不断,奠定了她演艺事业的基础。
  
  刘若英认为当助理那段经历相当宝贵,是她得到最多、最好的锻炼的时期。同时整个行业和程序都展现在她面前,让她对歌手这个职业有了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如果你现在正在打杂,那就记住刘若英也曾打过杂,打好了杂,就会有希望和前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25 19:32:00 | 查看全部
效率忽视生命时间:2013-06-24 作者:未详 点击:369次   10年了,美国世贸大厦还没有重建好!世贸大厦遭恐怖袭击后的破败之象依然清晰可见,大厦内部更是如此,仿佛一直没被人修补过。
  
  纽约州政府的灾后重建工作为什么会进行得如此之慢?他们是差钱还是缺人手?还是干脆打算不重建了?
  
  事实上,美国人从世贸大厦倒塌后的那一天起就在为重建而忙碌了,只不过一切都是在悄悄进行的。而速度慢的真正原因则是美国人对重建工作的高度认真和负责的态度,目的是为了让重建后的大厦与之前的实现不差毫厘的“无缝对接”。因为在他们看来,无论是在建还是重建都是“百年大计”。
  
  以世贸大厦倒塌的北塔为例,该塔于1972年建成,但从筹划、备齐所有的原材料直至最终的完工,前后共花的时间却多达19年。由于各个细节都做得非常完美,因此建成后的质量达到了无可挑剔的地步,在“9·11”事件之前,一直没有出现过任何问题。
  
  北塔遇袭倒塌后的一周,纽约州政府便专门成立了一个由75人组成的灾后重建委员会,负责世贸大厦重建的一切事宜。
  
  由于北塔的所有建筑资料都在遇袭中遭到严重损坏,因此,重建委员会只能邀请美国联邦调查局的专家们,帮助他们利用高科技使资料复原。最终,重建委员会成功地获取了倒塌处的水泥的型号、数量和钢筋的柔韧参数、构架方式,以及混凝土组成物质的比例和膨胀系数等重要信息,仅复原这一项工作就花掉了一年多的时间。
  
  事实上,在一些粗枝大叶的外人看来,重建委员会的这些举措显得有些多余。因为只要比照一下北塔上尚存的建筑材料,基本上就差不多了,即便相差一些,也没有太大的关系。
  
  但是,重建委员会没有这样做。更离谱的还在后面,查清水泥的型号后,他们开始寻找当年提供这种水泥的生产厂家。可惜的是,由于经营不善,这家水泥厂已经在12年前倒闭了,之前生产这种水泥的特制机器早已不知去向。
  
  好在经过几周的查询后,重建委员会幸运地找到了之前在这家水泥厂上班、尚活在人世的几名退休工人,请他们回忆当年生产该水泥所需的机器的制造商。然后,找到了这家制造商,让他们重新再生产出之前早就被淘汰掉的几百台老机器。并且特意在原址重新修建起一个新的水泥厂,以确保水泥的原材料——石灰石和黏土与几十年前的一模一样。这个过程就花掉了好几年时间,然后才正式开始生产水泥。
  
  与此同时,委员会的另一部分人,也在寻找和原塔一致的各种配件,大到门窗木料、下水道的管道,小到卫生间里的水龙头、插座、螺丝,等等。
  
  据悉,下一步,北塔乃至整个世贸大厦重建所需要的水泥、钢筋等材料都将会陆续运至。但是由于白天运输车不能妨碍交通,晚上又不允许随意加班加点地施工扰民,因此世贸大厦重修工程何时才能全部完工目前尚不清楚,它还将继续“慢腾腾”。
  
  但在重建委员会自身看来,他们并不觉得这种慢有什么不妥。他们认为,只有材料完全相同才能匹配,才能使世贸大厦如同50多年前所设计的那样,以不差毫厘的方式再次“重生”。如果有一丁点的不匹配,哪怕是某个固定木板的螺丝钉短了一毫米,都有可能导致几十年或几百年后的某种不便和意外。
  
  因为,在这时候,效率不是生命,而是忽视生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25 19:32:12 | 查看全部
生气不如争气时间:2013-06-23 作者:未详 点击:2851次   宋徽宗喜欢书画,并且有很深的造诣。一天,他问随从:“天下何人画驴最好?”随从回答不出来,便四处打听画驴出名者姓甚名谁,匆忙中得知一位叫朱子明的画家有“驴画家”之称,即召他进宫画驴。得知被召进宫是为皇上画驴时,朱子明吓出一身冷汗。他原本是很有功底的山水画家,可同行们嫉妒他,四处造谣贬低他,说他是“驴画家”。“驴画家”的绰号并非擅长画驴所得,他根本不会画驴。然而,圣命难违,他只好硬着头皮开始画驴。他苦练画驴术,先后画了数百幅有关驴的画,最后终于得到皇上的赏识,真正成了“天下第一画驴人”。朱子明晚年感慨道:“嫉妒是坏事,也是好事。感谢嫉妒者,你们的骂声、贬责和造谣成就了我!”
  
  一位自以为很有才华的年轻人因得不到重用而非常苦恼。他质问上帝:“命运为什么对我如此不公?”上帝从路边捡起一枚石子,随手扔了出去,然后问他:“你能找到我扔出去的那枚石子吗?”年轻人摇了摇头。
  
  上帝把手指上的金戒指摘下来扔到石子堆里,问年轻人:“你能找到我的金戒指吗?”年轻人很肯定地回答:“能。”上帝说:“当一个人抱怨自己怀才不遇时,往往是因为他还不过是一枚石子,而远远不是一块金子。你不能像一块金子那样耀眼夺目,又怎能要求别人将你从石子堆中识别出来呢?”
  
  永远不要抱怨自己怀才不遇,这世上根本没有怀才不遇这回事。你之所以没被伯乐发现,是因为你还只是一枚石子,尽管你可能是一枚很漂亮的石子,但也只是一枚石子而已。
  
  1946年8月,21岁的艾柯卡到福特汽车公司当了一名见习工程师,但他对和机器做伴、做技术工作不感兴趣,他喜欢和人打交道,想搞经销。艾柯卡靠着自己的奋斗,由一名普通推销员当上了福特公司的总经理。然而好景不长,1978年7月13日,有点得意忘形的艾柯卡被妒火中烧的大老板亨利·福特开除了。在福特工作了32年、当了8年总经理的艾柯卡突然间失业了。昨天还是英雄,今天却好像成了传染病患者,人人都远远地避开他,过去公司里的所有朋友都抛弃了他,他遭遇了生命中最大的打击。
  
  艾柯卡痛不欲生,他开始酗酒,对自己失去了信心,认为自己要彻底崩溃了。这时,一位朋友对他说:“你要么驾驭失败,要么让失败驾驭你。你的心态是你真正的主人,它将决定谁是坐骑,谁是骑师。”艾柯卡幡然醒悟。重整心态后,他接受了一个新的挑战:应聘到濒临破产的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出任总经理。凭着智慧、胆识和乐观的精神,艾柯卡大刀阔斧地对克莱斯勒进行整顿、改革,并向政府求援,舌战国会议员,取得了巨额贷款,重振企业雄风,并使其一跃成为美国第三大汽车公司。
  
  “艰苦的日子一旦来临,除了做个深呼吸,咬紧牙关尽己所能外,实在也别无选择。”艾柯卡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凭窗远眺,有人看到的是一片黑暗,有人看到的却是万点星光。命运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因为窗外有黑暗也有星辰,就看你能不能磨砺一颗积极的心和一双智慧的眼,透过岁月的风尘,寻觅到辉煌灿烂的星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25 19:32:23 | 查看全部
人生需要不断地学习好充电时间:2013-06-23 作者:未详 点击:729次   赵普是中央电视台的一名新闻主播,但很少有人知道20年前的他居然是一名保安。
  
  初中毕业后,赵普参军了。1990年退伍后,赵普到安徽省体育局下属的体育馆当了一名保安,但他的梦想是“成为一个像样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从保安到电视节目主持人,距离似乎太大了,大得足以让人泄气。但赵普并没有气馁,他仍然执著于自己的梦想。每个月几百元的工资,大部分都被他用来购买有关主持艺术的书籍。
  
  为了练好自己的普通话,咬准每一个字音,每天下班后,赵普都会将《新华字典》上的字连同拼音抄满6页,然后折成小卡片,放在衣兜里,一有时间就一个字一个字地练习。不到半年,赵普的普通话就已练得炉火纯青,就连当初曾笑话过他的同事,也都纷纷竖起大拇指,称赞他的普通话说得“顺溜”。同时,为了练好形象和表情,他又专门从书店里收集了一些印有电视主持人形象的挂历,贴在镜子旁边,对照着模仿。
  
  当一个人做好充分准备的时候,机会就真的来了。1991年,安徽省气象台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一名临时气象播报员。气象播报员虽然只有短短3分钟的出镜时间,而且还是一个每月只拿200元劳务费的临时工,但赵普还是决定试一试。
  
  当他向气象台主管人事的领导递上自己的简历时,那位领导只是草草地扫了一眼,便丢还给他,面无表情地说:“招聘对象的首要条件是必须具备本科以上学历。”看到对方如此怠慢,赵普心里难过极了,但是他不甘心就这样错过机会。
  
  于是,他控制住自己的情绪,诚恳地说:“虽然我没上过大学,但我学习了很长时间的主持艺术,恳请您给我一次机会。”经过赵普的再三请求,那位领导听赵普的确吐字清晰准确,最终同意让他试一试。结果出乎意料,赵普的综合素质竟远远超过其他竞争者,应聘成功了。
  
  赵普并不满足于只当一名临时气象播报员,而是想以此为敲门砖,最终成为正式而且出色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因此,为了能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有关播音主持的知识,赵普报名参加了北京广播学院的自学考试。从此,他既要当体育馆的保安,又要做临时气象播报员,还要自学,每天都忙忙碌碌的。
  
  转眼间,3年时间过去了。正当赵普蓄势待发的时候,打击却接二连三地落到了他的头上。1994年11月,赵普的父亲因患膀胱癌不幸去世。3个月后,他又意外地接到了体育馆“不再续聘”的通知。接连遭受丧父和下岗的双重打击,命运似乎对24岁的赵普过于残酷。
  
  下岗后,赵普立即开始在合肥找工作。然而,整整两个月过去了,他连当搬运工的活儿都没找到。最终,他只好拿出仅有的2000元积蓄,加盟了一个同学的服装店。为了谋生,他不得不放弃自学考试。为了淘到物美价廉的服装,他每天凌晨就要赶往千里之外的武汉市汉正街,与小商小贩们讨价还价,并且在天亮前赶回合肥。虽然服装小店在赵普和同学的精心打理下,生意越来越红火,但巨大的失落感却使得他的内心十分痛苦。
  
  恰好在这个时候,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干部专修班正在全国招生。这个消息就像一支强心针,扎在了他那“休克”了几个月的心间,让他发奋走出挫折的阴影。赵普毅然决定报考。但他从招生简章中得知,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属艺术专业,既要考文化课,又要考专业课。文化课需要参加全国统一的成人高考,专业课则是寄送本人主持或播音的作品。
  
  时间已经是1995年6月,距离文化课考试只剩下4个月了。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学完整整3年的高中课程,几乎是天方夜谭。赵普决心放手一搏,把不可能变成可能。他给自己制订了详细的学习计划,从早上5点到子夜1点,所有的时间都被充分地利用起来。即使是上厕所,他也要带上英语单词书。
  
  凭着这份决绝和勇气,1996年2月,只有初中文凭的他终于接到了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的录取通知书。毕业之后,赵普凭借自己的努力进入了北京电视台。后来,他又在“魅力新搭档”比赛中,从1000多名选手中脱颖而出,顺利地进入了中央电视台。
  
  谁都希望自己能做重要的事情,但大多数时候,我们只能做些跑龙套的事情。在跑龙套的时候,我们同样要不断地学习和充电,因为只有学习和充电才能让我们立于不败之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