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3-26 15:38:00 | 查看全部
琢磨人与琢磨事时间:2013-05-21 作者:小小Z 点击:295次   中国传统文化以擅长治国自豪,其实说穿了不外乎“亲贤人,远小人”,也就是琢磨“人”,管“人”。比如,林达先生曾经打过一个比方,当开店的老板遇到营业员侵占营业款的问题时,中国老板的解决之道并不是仅针对这个问题本身规定什么措施和办法,因为“规定也是要人来执行的”,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深入到琢磨人的层次:挑选信得过的营业员;对营业员做思想工作等。千百年来,这种观念已经根深蒂固,不可动摇。
  
  而“不擅长治国”的洋人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雄心,只关心怎样把事情办好。也就是琢磨“事”,管“事”。比如,对营业员侵占营业款的问题,美国人不关心营业员的道德,只关心如何使营业员拿不到钱,于是就发明了收银机。所有现金都锁在收银机的抽屉里,只有营业员把销售的商品名称及数额输入机器并算出金额,打印出单据时,锁着的抽屉才会打开,收钱、找零。由于顾客最关心货钱是否正确,营业员难以作弊。而机器一旦记录在案,老板就能看到,营业员难以偷钱。
  
  琢磨“人”是一种封闭式的管理机制,关注的是人的素质,重在选贤任能,把一切希望寄托于人内心觉悟、道德水准的提高,形不成系统的解决具体问题的程序和机制。因此,德治最后往往会滑向人治。而琢磨“事”是一种开放式的管理机制,关注的只是对具体的事情的管理,也就是办好事情的程序和机制,即制度。因此,这是制度之治,也叫法治。
  
  琢磨人和琢磨事的一个根本区别是,前者的管理对象是人,如果把管理的约束比做笼子的话,这个笼子“关”的是人,它制定了一整套涉及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的道德规则体系,或禁止人们从事某种行为,或强制人们进行某种行为,从而限制了人们的自由,即“关”了人。但它却不“关”权力,甚至为了提高管理的效率,反而给了权力最高的灵活变通性,期盼那些德才兼备的管理者能够力排众议,果断专行,以达到最高的管理效率。而后者恰恰相反,它的管理对象是事,“关”的只是处理事情的权力,不会“关”人。比如,收银机只“关”支配营业款的权力,但不“关”营业员。营业员除了控制营业款的权力受限制外,仍有干所有自己想干的事情的自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26 15:38:26 | 查看全部
困难像条狗 你逃它就追时间:2013-05-20 作者:小小Z 点击:498次   我有一句话叫做:“人生出来就是为了克服困难而来的。”我始终有一个想法,一个做了很多事情的人,和什么事都没有做的人。其实他们一辈子所遇到的困难总量是一样的。就算你在家里什么事也不做,你也有可能和丈夫或妻子吵架,还有一些麻烦来找你。遇到困难你不能逃避,是否能克服困难取决于我们每一个人所面对困难的态度。
  
  困难就像狗一样,狗是既怕人又不怕人的动物。如果你看到一条狗时迎头走过去,这条狗不会咬你,会给你让路,但是如果你见到它就跑,它就会咬你,连哈巴狗也会追着咬你。
  
  比如说,我高考考了三年,算是面对了失败,也算是困难。我考英语专业,第一年考了30多分,第二年考了50多分,第三年考了90多分,最后考入北京大学。当时的环境是每100多个人只录取5到6个人,再加上我身在农村。虽然急于想离开农村,但我还是尊重自己的感觉。我当时的感觉就是多考两年没什么关系。我的同学有第一年考上了普通大学非常高兴的,在我面前走来走去,我很差愧自己没有考上;第二年我还是没有考上,于是更加羞愧;第三年我考上了北京大学,我再去找这些同学,却一个也找不到了。
  
  这是我的第一个感受:失败的事情,也许你多做几次就会成功。新东方就有这方面的例子。在新东方学习的学生第一年没有考上,第二年接着考,第二年没有考上第三年还继续考,最后都出国了,他们中许多人又回到中国。现在已经创办了很好的公司。
  
  第二个感受是:用更多时间来做一件事情会做得更好。人有智商的差别,每一个人都很正常,但是在正常的范围内有聪明和不聪明的差别。在大学里同样的课,我的同学只要用考前的两个星期就把所有的课都学完了,而且考试成绩还非常好。我学了一个学期,考的成绩还是非常差。我学习认真在我们班是出了名的,但是再怎么努力我都是全班的倒数第五名,我在毕业的时候依然是全班倒数第五名。
  
  我在北大上了五年,因为这期间我患了肺结核,在医院住了一年。我在北大是心情郁闷、没有人爱的,所以就得了肺结核,医生也这么说。因为我的同班同学都是各地的高考状元,而且很多是教授的孩子,只有我一个人是从农村出来的,而且是考了三年,还总考全班倒数第五。但是我有一个特点,心情不好的时候,很少感到绝望,我会想办法在现实状况中去改善。
  
  病好了以后,心情也变好了。因为我认为自己捡回了一条命。这件事情对我来说很重要,因为从那以后我面对困难和不顺心的事的时候我都会想到,我其实早已经应该不在这个世界上了,我现在在这个世界上无论遇见什么困难都不应该不愉快,在大学毕业时我是全班的倒数第五名,没有一个同学把特老实、默默无闻的我放在眼里。但是,那时候我已经有了一种心情:我愿意用我的时间去换我的成绩。
  
  在大学毕业典礼的时候,每一个同学都要发言,聊一聊每个人的感想,当时我说了这么一段话,我说:“大家都做得很好,我在班里赶了大家四年,还是没有赶上大家,但是我不会放弃。大学毕业以后我会继续努力,你们做五年做成的事情我做十年,你们做十年做成的事情我做二十年,你们做二十年的事情我做四十年,如果实在不行,我一定保持身体健康心情愉快,我活八十岁把你们一个个送走了我再走。”
  
  要不怎么说人保持心态平和是幸福的来源呢,每个人只能追求自己的理想,不能跟其他人比,每个人只要实现自己心中的梦想就可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26 15:38:38 | 查看全部
穷人的孩子时间:2013-05-20 作者:小小Z 点击:319次   我在水果店买樱桃时,采了两个七八岁的小女孩,应该是附近的民工子女,穿短裤的怯生生问另外一个穿裙子的:“那是什么?好鲜艳可爱。”
  
  穿裙子的女孩脆声说:“樱桃啊,你不知道?”拥有“知识”的骄傲,让她很激动:然后她兴奋地问老板:“多少钱一斤?”
  
  老板略抬眼皮,懒洋洋地回答:“30元!”
  
  正提着樱桃仔细端详的穿裙子的女孩,仿佛被电击似的,倏地扔下樱桃,惨叫:“太恐怖了!”拉着连樱桃都不识的同伴,拔腿就跑。我有些难过,心疼。
  
  刚建立起来的“知识优越感”,在金钱面前,一下子被彻底摧毁,更确切地说,是她因为囊中羞涩,而遭受“一斤30元”的打击;只要在人间,哪怕是孩子,手里揣着两枚硬币的孩子,也会真切地为钱所困。
  
  这让我想到我7岁的时候,妈妈给我1毛钱去供销社买盐和火柴,20世纪70年代,家里穷,有时连火柴都买不起,三餐做饭。要谦卑地到邻居家去引火。后来读到《卖火柴的小女孩》的童话时,我还有些羡慕,而没有忧伤——起码她还可以一根一根地划着欠柴玩。
  
  在去买盐和火柴的路上,遇见了小伙伴阿龙,他与我同龄,比我高壮,更重要的是他家里比较富有,“有吃不完的地瓜和大米”,每逢口粮青黄不接时,我母亲常趁着夜色悄悄向他家借一些以渡难关……
  
  阿龙给我一分钱,他想托我买粒糖果。我愉快而谨慎地答应了,糖,那是天堂里的东西啊!回来的路上,我受不了糖果的诱惑,几次忍不住打开,看了又看那圆润造型,然后小心包上:接着得寸进尺,忍不住再打开。贪婪地嗅几口,仿佛伸手即是天堂:最后,少年的心彻底崩溃了,很不道德地伸出舌头,舔了几下,意味深长:最后,糖果上的图案没了,我慌了,天也暗了……
  
  当我忐忑不安地把那颗被我糟蹋过的糖果交给阿龙时,我连看他的勇气都没有,然后主动与他隔离三天。多年后,我回老家,看阿龙,他是农民,生活艰辛。我们把酒回忆往事。我正要招供这一童年糗事,他微醉,摆摆手:“兄弟。不用说了。其实我也不傻!”近30年了,他一直按下不表,懒得揭穿这个事,一定是懂得穷孩子的脆弱和穷人的悲哀。
  
  遗憾和痛苦的是。最后,他却成了穷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26 15:38:48 | 查看全部
不要和老板耍心眼儿时间:2013-05-20 作者:小小Z 点击:292次   南朝齐梁时的沈约,是历史上著名的美男子加大才子。唐后主李煜词中有“沈腰潘鬓消磨”句,沈约的腰就成了瘦腰的代名词。沈约不光人长得漂亮,才华更是没得说。他是文学史上有名的“永明诗体”的创始人之一,曾主持编撰《宋书》、《晋书》等数百卷。人若有了才,做什么事都爱动脑筋,甚至耍点小聪明,他的尚书职位就是这么来的。
  
  当初萧衍起兵诛杀残暴的东昏侯,拥立南康王萧宝融为帝,实际上掌握了国家的军政大权。沈约看透形势,以萧衍名字中的“衍”字说事,说谶语有云“行中水。作天子”,你是上应“天心”、下符“人情”,当作天子。萧衍动了心,就让沈约与另一知己范云第二天上午进府来谋划。沈约找到范云,与他约定好时间一起晋见,说好不见不散。结果沈约耍了个心眼儿,晚上就把登基的诏书写好了,又把主要的人事安排都拟了草案,第二天起了个大早,向萧衍作了汇报。萧衍很高兴,对他的安排也没提出异议。等一切妥当了,沈约出得门来,看见范云正呆呆地站在府门口,已经等了他老半天了。沈约因为拥立萧衍登上皇帝宝座的功劳最大,被授予吏部尚书,封“建昌县侯”。
  
  转眼间尚书当了十几年,沈约觉得官还是小了点,对三公之位有了垂涎之意,无奈不管是本人提,还是旁人劝,粱武帝萧衍就是不同意。沈约有些郁闷。也有些不满。这文人爱犯一个通病,就是容易怀才不遇,一怀才不遇就难免做出点出格的事来。
  
  有一天,有地方进贡给武帝一些栗子,萧衍也是个有才情的人,一时高兴就招沈约进殿,相约各自写出关于栗子的典故。写文章自然是沈约的强项,但他下笔时耍了点心眼儿,故意少写了三点。文章挥就,由群臣品评,都说武帝的见识广,武帝很开心。出得宫门。沈约忍不住对别人说:“此公自护其所短,忌讳别人比他强,否则会羞死的!”不料皇帝的耳目甚多,这话很快就传到了他的耳朵里,武帝听了十分生气。
  
  又一天,武帝心情不错,来到尚书省与沈约聊天,不觉聊到张稷的事。沈约回答说:“这已经是过去的事情了,何足再加议论!”话里的情绪色彩很浓,原来张稷是沈约的亲家,曾经想升官却没能如愿,死在刺史任上。此言一出,武帝觉得沈约有意袒护张稷,气愤地说:“你说出这样的话,是忠臣吗?”起身拂袖而去。
  
  这一句是不是忠臣的反问,沈约是能够听出它的分量的。他吓坏了,以至武帝走了都没有觉察,还像原来那样一动不动地坐着。下班回家,满脑子都是武帝的这一句问话,神情恍惚,本来想走到胡床跟前坐下,结果一下子坐空了,脑袋着地倒在了窗户下面,晚上就发起了高烧。睡梦中沈约梦见南齐和帝用剑割断了他的舌头,他惊恐万状。醒来后沈约悄悄命人召来巫师,用赤色奏章向天神祈祷,说:“禅代的事情,不是我的主意。”
  
  武帝派遣主书黄穆之来探视沈约的病情,得知了沈约让巫师用赤章祈天之事。不禁勃然大怒。几次派人去谴责沈约。沈约越发害怕了,没过几天,就在忧惧中死去了。
  
  聪明不是坏事,可用错了地方就成了坏事。沈约不恰当地把大聪明变成了小聪明,跟同事,甚至跟老板耍心眼儿,明显低估老板的智商。身在职场的人都知道,老板很生气,后果很严重,沈约因此而误了卿卿性命。一代才子的故事,今天读来还不禁令人惋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26 15:38:59 | 查看全部
诚实的修理工时间:2013-05-20 作者:小小Z 点击:394次   一家公司里一台高档的影印机出现了故障。因为怕被宰,老板亲自在现场看着维修工工作。在检查完机器后老板问他:“能修好吗?需要多少钱?”
  
  维修工说:“能修好,费用是1000美元。”
  
  “这么贵!”老板试探着问道,“可不可以便宜一点。”
  
  “可以,”维修工非常爽快地答道,“其实没什么大问题,只要按照使用手册将机器清洁一遍就行了,你们自己动手,我们不收钱。”
  
  老板立即命令员工清洁机器,果然运转正常。老板非常感动。
  
  几天后,机器又出现了故障,这次老板特意点名还请上次的那名维修工。维修工检查完机器后回答:“2000美元,需要更换零件。”
  
  老板有了上次的经验,他跟维修工商量道:“如果我们自己购买零件,按照手册自己更换……”
  
  “50美元,”维修工非常诚实:“我们只收成本费。”
  
  更换零件后机器果然一切正常,老板当然高兴,他忍不住问道:“如果你的老板知道你这样维修机器会不会把你炒了鱿鱼?”
  
  “不会,”维修工憨厚地笑道,“老板就是要求我们这样维修的。”
  
  老板:“你老板真是这样说的?”“是的,”维修工非常肯定,“我们老板还说,当用户开始习惯于自己动手维护自己的机器,很快他们就不得不更换机器了。”
  
  “更换也不一定买你们的产品啊?”老板不解。
  
  维修工自信地说:“不买我们的,你到哪里去找我们这么诚实的维修服务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26 15:39:09 | 查看全部
拾起你的尊严时间:2013-05-19 作者:小小Z 点击:428次   八十多年前,一位挪威青年男子漂洋过海来到法国,他要报考著名的巴黎音乐学院。考试的时候,尽管他竭尽全力将自己的水平发挥到最佳状态,但主考官还是没有录取他。
  
  身无分文的青年男子来到学院外不远处一条繁华的街上,在一棵树下拉起了手中的琴。他拉了一曲又一曲,吸引了许多人驻足聆听。饥饿的青年男子最后捧起自己的琴盒,围观的人们纷纷掏钱放入琴盒中。
  
  一个无赖鄙夷地将钱扔在青年男子的脚下。青年男子看了看无赖,最终弯下腰拾起地上的钱递给无赖说:“先生,您的钱掉在地上了。”
  
  无赖接过钱,重新把它扔在青年男子的脚下,再次傲慢地说:“这钱已经是你的了,你必须收下!”
  
  青年男子再次看了看无赖,深深地对他鞠了一躬,说:“先生,谢谢您的资助!刚才您掉了钱,我弯腰为您捡了起来。现在我的钱掉在了地上,麻烦您也为我捡起来!”
  
  无赖被青年男子出乎意料的举动震撼了,最终捡起地上的钱放入青年男子的琴盒,然后灰溜溜地走了。
  
  围观者中有一双眼睛一直默默关注着青年男子,他是刚才的那位主考官。他将青年男子带回学院,最终录取了他。
  
  这位青年男子叫比尔·撒丁,后来成为挪威小有名气的音乐家,他的代表作是《挺起你的胸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26 15:39:21 | 查看全部
我不想拆掉你的翅膀时间:2013-05-19 作者:小小Z 点击:410次   他是个不到20岁的年轻人,一个文学爱好者,带着厚厚的一大本他自己写的文章,赶了很远的路,就为了来拜访我,希望能够得到我的一些指点。
  
  他和我说,他是攒了好几天钱才攒够了来看我的路费。路上都不敢吃什么东西,怕把回去的路费吃掉了。说到这,他羞怯地低下了头。
  
  我为这个虔诚于文学的小伙子感动着,拿毛巾给他,他一边擦汗一边羡慕着:“您的工作可真好,多么宽敞漂亮的办公室啊!”
  
  我说,好好写你的文章,你也会有这样的办公室的。
  
  我带他去食堂吃过饭后,他一再掏出口袋里的一些零钱,对我说:“囊中羞涩,不好意思,第一次来什么也没给您带,您不会见怪吧?”
  
  我见过富人显富,却没见过穷人显穷的。
  
  “怎么会呢。”我拍着他的肩膀,劝他不要想那么多。
  
  我看了他写的那些文章,华丽有余而力量不足,但文字基础还是不错的,如果坚持下去。定会有不小的收获。我的褒奖显然增添了他的自信,他说他一定会加倍努力,一定要写出个名堂来。我给他留了电话号码,告诉他有什么事情可以随时采找我。他接过我的名片,手有些抖,一副满怀感激的样子。
  
  天有些晚了。我不停地看着手表,示意他应该走了,不然会赶不上回去的车。他大概也看出了我的担心,说没事,回去的车有的是,就是天黑了也有。然后,他就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能不能再到您的食堂里吃顿饭啊,那样,在回去的路上我就可以不吃东西了。”
  
  “当然可以啊。”我爽快地领他去食堂,让他吃了个饱。然后又替他打了满满的一盒饭,让他带着在路上吃。在办公室里,他看到地上堆了很多纸,便向我索要,说反正你这里这么多,我也可以用它们多练笔写东西。我就找了个袋子,帮他装了些洁白的纸,心里却忽然有了一种说不清楚的感觉,令我的热情骤减。
  
  他再一次感激涕零,发誓一定要写出好作品。
  
  临走的时候,他又一次掏出他的那些零钱(他回家的路费),不厌其烦地说最近手头拮据,什么都没给我带,让我不要怪他。我知道,他这是在暗示我替他买一张回程车票。
  
  钱就在我的口袋里,但这次,我没有掏出来。
  
  他和我说,有一次在车站,他没钱买车票,就向别人开口要。没想到有一个好心的人很慷慨地给了他50元呢。
  
  他一再地暗示我,就差没有开口向我要钱了。可我依然装聋作哑、无动于衷。
  
  口袋里的钱被我握成了一个纸团。我知道。我不能把它交到他的手上,那样,它真的就成了一团废纸,没有尊严的废纸。
  
  他用一种很奇怪的眼神看我,或许他觉得我是个吝啬的人,但我必须那样做,我只是不想让他养成一种过分依赖别人施舍的习惯。
  
  对于一个羽翼未丰的年轻人来说,别人每施舍一次,就等于拔掉了他的一根羽毛。所以我不能施舍他,哪怕是小恩小惠,因为这等于是在慢慢拆掉他的翅膀。
  
  “我也有过贫困潦倒的时候。”我觉得有必要和他讲讲我自己的故事,“那一次也是在车站,我口袋里的钱不够买车票。但我没有向别人讨要,而是去杂货店买了一管鞋油和一个鞋刷。在车站帮别人擦鞋,擦一双鞋一元钱。我一共擦了5双鞋,可还是不够买全程的车票。我就买了短途的票,然后在车厢里继续给别人擦鞋,一站又一站,如此反复。就这样,我擦了一路的鞋,也买了一路的票,终于到了家。”
  
  他低着头,又一次羞红了脸。我感觉到了,这一次,是他灵魂的羞愧。
  
  有时候,拒绝也是一种帮助。因为我不想拆掉你的翅膀。
  
  在这之后的几年里,我们互相通信保持联系,我常常在信中鼓励他坚持下去。现在,他在当地已经小有名气,而且被当地文联破格录用,他也有了和我一样宽敞漂亮的办公室。他在给我的来信中真诚地表达了他的感激之情,他说:“我之所以能有今天,都是因为您的那一次‘拒绝’,它拯救了一颗尊严即将跌落山谷的心。感谢您,让我拥有了一双自尊、自强、自立的翅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26 15:40:05 | 查看全部
青春不停电时间:2013-05-19 作者:小小Z 点击:585次   青春不停电
  
  在一个平静而普通的夜晚里,一所学校里的学生们正在认真地上晚自习。突然,所有的教室在一瞬间陷入黑暗之中,整个校园立刻变成漆黑一片。面对突如其来的停电,教室里立刻响起一片尖叫,在突发事件面前,班里有一些小小的骚动。
  
  因为种种原因,在随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停电的事情又发生了几次,而且每次停电之后不久,又会很快恢复正常供电。于是,在那段时间里,同学们上晚自习的时候总是惴惴不安。总是担心会忽然停电。而一旦真的停电之后,大家又再次变得手足无措,在短暂的惊慌之后,有人趴在课桌上打起了瞌睡,有人拉着朋友聊起了天,更多的人则是无所事事地打发着时间。
  
  而就在这时,一个平时爱说爱笑的小女孩儿却默默地坐在座位上带着耳机听起了英语磁带。自从第一次停电事件之后,这个小女孩儿每天上晚自习的时候就带上录音机,当别人在停电过程中慌乱而不知所措的时候,她却抓紧一点一滴的时间努力提高英语能力。
  
  停电事件发生了很长一段时间之后,终于恢复了正常。而在随后不久进行的考试中,全班同学都惊奇地发现原本英语成绩并不出众的女孩儿在这段时间里却像换了个人一样,考得非常不错!
  
  多年之后,小女孩以优异的成绩进入高等学府继续深造,后来更是走上了影视表演的道路。刚刚进入表演领域的时候,小女孩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在这个不缺少帅哥美女,演技高人扎堆的领域里,她各方面的条件都不是最出色的,所以在刚做演员的那几年,她经常是演几天的戏之后,就很长时间再也接不到剧本。
  
  在人才济济的演艺罔里,像她这样的情况遍地都是。很多和她有着相似经历的演员在没戏接的时候或是四处交朋结友拓展人脉,或是干脆天天泡在家里打发时间,而她却选择了另一种方式——大量地看经典作品,同时结合自身的性格寻找自己的表演风格。
  
  她闷着头天天琢磨自己该走一条怎样的道路。终日的思索如同辛勤的浇灌,时间一长,自然能结出灵感的花朵。苦苦思考了很久之后,她发现自己似乎天生就是一个喜剧演员,这不仅是因为自己天性乐观爱开玩笑,更是因为只有在表演喜剧角色的时候自己才能有最动人的表现。
  
  在随后的几年里,她主动尝试向喜剧领域发展,很快就在喜剧圈子里站稳了脚跟。她夸张的表情,极具感染力的语言,以及层出不穷的冷幽默让人们眼前一亮。在多年的努力之后。她终于凭借着《武林外传》中佟湘玉这个角色大红了起来。后来,她参加了《三枪拍案惊奇》的演出,并且以自己独特的搞笑方式得到了无数掌声,将自己的事业推上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她就是《武林外传》里小气吝啬却又无比善良的佟湘玉,以及《三枪拍案惊奇》里超级搞笑的老板娘——闫妮,一个大获成功的喜剧明星。
  
  如果人生是一场赛跑,那么青春就是最关键的起跑阶段。人生赛场上的灯光并不是永远都那么闪亮的,当赛场上的灯光突然熄灭的时候,有的人因陷入短暂的迷茫之中而停下了脚步,有的人则想办法改变速度和方式继续摸黑前进。当灯光再次亮起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会惊奇地发现,有些曾经和自己并驾齐驱的人早已跑到了前面。人生的赛场会停电,但青春不会停电,只要你想方设法努力前进,你就能最先冲到胜利的终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26 15:40:13 | 查看全部
名著从一页纸开始时间:2013-05-19 作者:小小Z 点击:218次   哈里在美国海岸警卫队服役的时候就爱上了创作,但不知为什么,他总不能写出让人满意的作品。哈里认为,他必须先有了灵感才能写作。所以,他每天都必须等待“情绪来了”,才能坐在打字机前开始工作。
  
  不用说,要具备这个理想的条件并不容易,因此,哈里很难感到有创作的欲望和灵感。这使他更为情绪不振,也越发写不出好的作品。
  
  每当哈里想要写作的时候,他的脑子就变得一片空白,这种情况使他感到害怕。为了避免瞪着白纸发呆,他就干脆离开打字机。他去收拾一下花园,把写作暂时忘掉,心里马上就好受些了。他还用其他办法来摆脱这种心境,比如去打扫卫生间,或者去刮刮胡子。
  
  但是,对于哈里来说,这些做法还是无助于他的写作。后来,他偶然听了作家奥茨的经验,觉得深受启发。奥茨说:“对于‘情绪’这种东西,你千万不能依赖它,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写作本身也可以产生情绪。有时,我感到疲惫不堪,精神全无,连5分钟也坚持不住了。但我仍然强迫自己写下去,而且不知不觉地,在写作的过程中,情况完全变了样。”
  
  哈里认识到,要实现一个目标,你必须呆在能够实现目标的地方才行。要想写作,就非在打字机前坐下来不可。在卫生间或花园里,永远都写不出什么来。
  
  经过冷静地思考,哈里决定马上行动起来。他制订了一个计划,把起床的闹钟定在每天早晨七点半,到了八点钟,他便可以坐在扣字机前。他的任务就是坐在那里,一直坐到他在纸上写出东两为止。如果写不出来,哪怕坐一整天,也决不动摇。他还订
  
  了一个奖惩办法:每天写完一页纸才能吃早饭。
  
  第一天,哈里忧心忡忡,直到下午两点钟他才打完一页纸。第二天,哈里有了很大进步,坐在打字机前不到两
  
  小时,就打完了一页纸,较早地吃上了早饭,第三天,他很快就打完了一页纸。接着又连续打了五页纸,这才想起吃早饭的事情。
  
  经过了长达12年的努力,他的作品终于问世了。这本仅在美国就发行了160万册精装本和370万册平装本的长篇小说,就是我们今天读到的经典名著——《根》,哈里也因此获得了美国著名的“普利策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26 15:40:23 | 查看全部
世界的匆匆旅人时间:2013-05-19 作者:小小Z 点击:303次   只要是喜欢音乐的人,都一定会尝试弹奏舒伯特那首著名的钢琴小品《音乐瞬间》。那悠扬舒缓的旋律,是任何一个客厅沙龙所不可缺少的气息。
  
  至今一直被世人津津乐道的,当然还是他那首最著名的第八交响曲《未完成》。虽然只有2个章节,许多人试图续写,但都不尽如人意。不得不承认:它的“未完成”,也许比完成更接近完美的形态。
  
  年轻的舒伯特是贝多芬的崇拜者,在贝多芬的葬礼上,他擎着火炬非常悲痛地跟着送葬的行列,把贝多芬的灵柩一直送到墓园。
  
  上天总是嫉妒一个天才的才华,在奢侈地给了他天才之后,又立刻反悔,让他在人间刚刚露面就匆匆地把他召唤走了。作为音乐天才的舒伯特,仅仅活了31岁。
  
  舒伯特的创作生涯虽然很短暂,却给后人留下了大量的音乐财富,600多首艺术歌曲,为世界音乐宝库增添了耀眼的光芒,在音乐史上被誉为“歌曲之王”。其最有代表性的歌曲有《魔王》、《野玫瑰》、《圣母颂》、《菩提树》、《鳟鱼》、《小夜曲》、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冬日的旅行》等;另有18部歌剧、歌唱剧和配剧音乐,10部交响曲,19首弦乐四重奏,22首钢琴奏鸣曲,4首小提琴奏鸣曲以及许多其他作品。
  
  舒伯特于1797年1月31日出生在维也纳贫困的小学校长家庭。他从小学习钢琴和小提琴,11岁被帝国小教堂唱诗班录取,并住进神学院,成为该校乐队小提琴手,同时还担任指挥。这使他有机会接触维也纳古典乐派一些著名作曲家的名作。舒伯特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到父亲所在的学校里担任助理教师,同时继续创作。
  
  由于没有固定收入,生活比较贫困,他的一些作品也常常反映出苦闷和压抑的情绪,尽管这样,他还是满怀热情地创作了大量歌颂民族解放斗争的优秀作品。
  
  舒伯特脾气温顺,如赤子般的纯真笑容经常挂在脸上,这使得他很受朋友欢迎,他身边一直都围绕着一群关心他的朋友,这些朋友有些在他生活最困顿的时候接济他,有些人的诗作给予他创作的灵感,有些在舒伯特生前死后都极力推广他的音乐。虽然他的作品数量颇丰,又完成了六首交响曲,但是并没有任何经济来源。经过朋友帮忙,他在1818至1824年,受聘于匈牙利公爵,担任公爵女儿们的家庭教师。不过,他还是喜欢随兴的生活,对社会地位、贵族生活全不感兴趣。每回只要拿到钱便呼朋引伴到咖啡厅取乐,等钱花光了再由朋友接济他。在这种波希米亚式的生活中,他有时甚至将乐曲谱写在账单背面。
  
  舒伯特一生贫穷,直到临死的前一年,他才拥有一架属于自己的钢琴。长期的困苦生活,使舒伯特身心受到极大的摧残,1828年11月19日,年仅31岁的舒伯特在维也纳溘然长逝,他被人们崇敬地安葬在贝多芬墓旁。
  
  舒伯特终其31个年头的生命,除了少数外出旅行的机会,他的足迹始终都徘徊流连在这个城市的无数角落。在他生前,维也纳对他了解不多,即使死后很长一段时间,维也纳也都没有给这位天才应有的尊敬与重视。
  
  就生命的长短而言,他是我们这个世界的匆匆旅人。但就生命的质量来说,舒伯特的生命,却不亚于任何一个伟大的灵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