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3-29 10:38:50 | 查看全部
七宗罪是什么?时间:2013-04-03 作者:小小Z 点击:299次   生活如同月亮,不会持久地完满。
  
  饕餮、贪婪、懒惰、淫欲、傲慢、嫉妒或暴怒,我相信大部分人一辈子都至少犯过一次上述“罪行”,包括我自己在内。只是区别在于,程度的不同以及认识的不同。
  
  就我自己而言,我承认不愿意跟一个又懒又贪又骄奢淫逸又喜怒无常的人交往,但假如一个人一点毛病也没有,正派得一塌糊涂,而且说的话做的事都堪称道德楷模,我也很难跟他(她)成为知己——理由很简单,你在他(她)面前太压抑!
  
  你刚准备甩开腮帮子大吃一顿,他(她)就教导你不可饕餮,你正要撸胳膊挽袖子赴汤蹈火奋不顾身去争取更大的胜利,他(她)偏劝你不可贪婪;然后有一天你坐在阳光下放飞心情啥都不想啥都不做,他(她)又警告你不可懒惰……总之,你热恋,他(她)要你戒色;你愤怒,他(她)要你制怒,你所有的作为一个有七情六欲的正常人所具备的喜怒哀乐,他(她)即使不认为是“罪”,也认为是不得体的表现,他(她)永远在你为成功忘乎所以的时候提醒你“胜不骄”,在你为失败号啕大哭的时候教导你“败不馁”,一个人活成那样有什么快乐可言?
  
  我宁愿适度饕餮、适度贪婪、适度懒惰、适度淫欲;宁愿在傲慢的时候傲慢,嫉妒的时候嫉妒,暴怒的时候暴怒,也不愿这一生从来没有饕餮过、贪婪过、懒惰过、淫欲过、傲慢过、嫉妒过以及暴怒过。我宁肯在这之后甚至之中,深深忏悔、道歉,也不愿到死的那一天,对自己说:我从来不知道什么叫“饕餮”、“贪婪”、“懒惰”、“淫欲”、“傲慢”、“嫉妒”或“暴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29 10:39:05 | 查看全部
左手与右手搏时间:2013-04-03 作者:小小Z 点击:212次   先来看一个女子的传奇:
  
  1幼年的她,便清秀可人。对任何女子,这都是不可多得的天赋。
  
  2更何况,她进入了整容风盛行的演艺圈。清水出芙蓉的美,很快便占尽胜场。
  
  3她爱笑,笑容如九月的阳光般纯净动人。于是,广告商纷纷找她做代言,才二十出头,她已是全国皆知的“广告女王”。
  
  4出道未久,她担当了一部青春偶像剧的主演,完美地诠释了灰姑娘的梦想,一夜之间红遍亚洲。
  
  5从此,她在荧屏上纵横了20年。赚的钱,据说是同行中最多的,在已公布的缴税记录里,她排名最高。
  
  634岁,她经历了女人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嫁给心爱的男人。那男人是棒球界数一数二的美男子。婚礼当天,她喜形于色,像童话中的公主。
  
  7更美妙的还在后头,她怀孕了!一个儿子,一个女儿,上天给了她两件礼物。
  
  8娱乐圈新人辈出,可她37岁“高龄”时出演的《玫瑰色人生》创下了40%的高收视率。同一年,她当选为“2005最辉煌明星”,与之并列的是Rain,比她年轻14岁。
  
  再来看另一个女子的人生:
  
  1幼年失怙。5岁起,父亲重病缠身,贫穷的阴影一直纠缠着她。甚至到高中,她仅有的一点零花钱不得不都用在食物上,以至于得到了“片儿汤”的外号。
  
  2在裴姓经纪人的帮助下,她崭露头角,生活出现转机。可几年后他却被她的司机杀害。不仅给她的事业带来重大的损失,更有人传谣,“此案与她有关”,使她声名蒙尘。
  
  3丈夫是家庭暴力爱好者,多次对她施以老拳,最令人发指的一次,是在她怀孕8个月时,将她推下楼。跋扈的男子,更单方面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离婚。
  
  4冷漠的传媒涌到她床前。镁光灯一个劲儿地闪烁,把受伤的天后剥开来给世人看,看,那青紫的眼眶、空洞的眼神。
  
  5为了夺取子女的监护权和抚养权,她背上前夫欠下的1。87亿韩元的债务。又为了让子女跟自己姓(在韩国,这严重地挑战了传统),付出的代价是商业价值跌落,形象受损。
  
  6好不容易浴火重生,可谣言还是如影随形:9月8日,好友安在焕自杀身亡。网上有人传播,她便是幕后放高利贷、逼死安的黑手。
  
  7没人知道为什么她要下那样的决定。那天本该雨过天晴,造谣者打来了道歉电话。可这反而勾起了她无限的委屈、心酸与愤怒。她去酒吧喝酒,回来后对母亲痛哭,在浴室里给好友发去托孤的短信。随后,出乎所有人意料,在问题本该了结的那一天,悬缳自尽,了结了40岁的美丽人生。
  
  说到这里,你一定明白我说的是谁——10月2日刚去世的韩国明星崔真实。
  
  遗憾的是,第一个女子也是她。
  
  不敢相信是不是?看起来真像两个人。幸福与不幸的程度,天差地别,一个得到了世人艳羡的一切;另一个,则是负数与反义词。可命运就是这样“真实”而“公平”,左手予你的,右手终将拿去,得与失、成与败、涨与落,成为相互呼应的两段式。
  
  起伏中,我们不知不觉拆分成两个自我,一个春风得意,一个万念俱灰。烦恼、愤懑,源于我们不承认另一个我。总想当然地以为,幸运、得到,才是人生的常态。你得接受一个事实——另一个“我”,不因你奋斗过、抗争过、呕心沥血过而终结。你爬上了一小段山峦,做短暂的停歇之后,仍有可能“下坡”、滑落,又一轮高低曲折。
  
  失去与摧折,仍是为了以后更好地得到。
  
  假设有一天,绝望到极点、愤怒到极点、厌倦到极点时,记得给自己1分钟的时间,在镜子前举起左手与右手搏——
  
  一只签“得”,另一只签“失”,两两相合。
  
  抬头再看,也许你会付之一笑呢,那些恩赐与折磨啊,谁也不比谁多,谁也不比谁少呢。动态的平衡教你体验全部的人生,颠沛流离、艰难困苦又载歌载舞的段落,成就你“人生书”的完整章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29 10:39:16 | 查看全部
在联想罚站一分钟时间:2013-04-03 作者:小小Z 点击:292次   因为业务上的关系,我被公司派往联想集团工作一段时间。
  
  联想集团是中国知名的电脑大公司,又荣获中国大学生最佳雇主评选第一名,我很早就向往不已。

  第一天,刚进公司的时候,一位部门经理郑重地告诉我说:“你虽然是公司之外的人,但既然来到本公司,一切就按联想公司的人员看待,因此也希望你遵守一切公司的规定。”

  我说:“那是自然,入乡随俗。这样大的公司,没有制度不成席嘛。”部门经理介绍了一些规定之后,最后提醒我:“联想成立以来。有开会迟到罚站的制度,希望你注意。”他的语气很严肃,但我却没有太在意。开会,对我来说习以为常,在单位里,大会小会我见得多了,你来我往的,还不是自己说了算。只是让我颇为不解的是,作为一家大型企业,对待员工怎么像对待小学生一样,用罚站这么幼稚的办法。该不会只是说说吧,不会真的施行的。
  
  在联想公司的日子紧张而忙碌,加之兴奋的心情,我逐渐淡忘了这个规定和部门经理的劝告。
  
  一天下午,集团办公室通知所有中层干部开会,也包括我们这些驻外业务代表。我因为临时接了个电话,当赶到会议室时,一看表,迟到了三分钟。
  
  我刚走进会场,就发觉大家出奇地安静,看见会场后面有个座位,我打算轻手轻脚地进去,以免打扰大家。
  
  “请留步,按规定你要罚站一分钟,就在原地站着吧!”会议主持人站在会议台上,向我大声认真地说道,声音通过麦克风传出来,竟有些震耳欲聋。我这才想起刚来时部门经理的话,脸顿时一片潮红,但也只好在原地站着。有人默不作声地回头看着我,我已是尴尬至极,身上甚至冒出了冷汗。总算是熬过了世上最难熬的一分钟。会议主持人说:“时间到了,请回到座位上去。”接着大家继续开会,就像什么也没发生似的。而我却如坐针毡。
  
  会后,部门经理拍着我的肩膀说:“小伙子,在联想罚站的滋味不好受吧!”

  我不好意思地点点头。他说:“你也别太在意,以后注意就行了,其实我开会迟到也罚站过。”

  “您是领导,也罚站啊?”我有点儿惊讶。

  “别说是我,就是创始人柳传志也曾经罚过站,自从联想创建后十多年来无一例外地遵守这个规定。

  有一次电梯出了故障,柳传志被关在里面,那时手机还不流行,没有人知道他被困在电梯里,他叫了很长时间才有人把他弄出来,他也只好认罚。‘开会迟到罚站一分钟’也算是联想一种独有的企业文化吧。”部门经理认真地对我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29 10:39:29 | 查看全部
肉鸡一生时间:2013-04-03 作者:小小Z 点击:260次   在人类的胃口面前,自西向东的地球不过是餐桌上的转盘。
  
  一枚鸡蛋,与众多的鸡蛋一起,被放在一只孵化机里。经过21天的电孵化,雏鸡出壳了。没有鸡窝,没有母鸡温暖的怀抱。除了电孵化之外,煤油、沼气等都是今天用来孵化鸡的手段。
  
  第1天。电灯光会在几个小时内将它的绒毛烘干,不需要阳光。如果一只雏鸡鸡头鸡脑地寻找阳光,它一定会失望的,身为一只肉鸡,它这一生,见到太阳的机会几乎为零。好在它会很快地适应。摆在它面前的,是一盘用玉米粉和复合维生素B液混合的饲料。一只雏鸡不会明白什么叫复合维生素B液,这没关系,一只肉鸡并不需要学习。
  
  第2天。饲养员会给它注射一针马立克氏疫苗,这基本上可以确保它短暂的一生远离瘟疫的威胁。这一点很重要。那些农家散养的土鸡,就从来享受不到正规的现代医疗保障,鸡瘟是常事。这就是大型养鸡场的优势。
  
  第3天。雏鸡们的翅膀已经能够扑腾了,它们快乐地扇着绒毛未脱的羽翅。它们还不知道这将招来断翅之痛。饲养员将它们一只只捉住,“喀嚓”一声,将它们的翅肘关节给剪断了。这辈子它们再也扑腾不起翅膀了。一只肉鸡嘛,你就不要做天鹅梦了。
  
  第6天。雏鸡的食物开始发生变化,除了玉米粉之外还有菜叶等绿色食物,这令雏鸡们胃口大开。如果雏鸡们认识字,一定更加开心,因为在它们的食谱中,还添加了一种穿心莲溶液、大蒜溶液或生酵剂混合成的“高效保健促长液”。嘿嘿,这可是保健品哦。
  
  第8天。正在长大的雏鸡们开始玩耍嬉闹,你啄我一口,我挠你一爪,十分开心。是给它们断喙的时候了。每只肉鸡都难逃此厄运,它们长长的鸡喙将被切掉三分之一。断喙是为了杜绝渐渐长大的肉鸡们互相啄趾、啄羽的恶癖。安心地将精力都用来长肉吧,这才是你们的事业。
  
  第25天。肉鸡们茁壮成长,很快进入了青春期。它们的羽毛开始变色,鲜红的鸡冠也冒了出来。鸡们开始骚动,它们开始谋划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没有白纸写情书,那就刨刨地,画张约会图吧。如果你是一只小公鸡,这可不是个好兆头。一把锋利的手术刀,会在几秒钟之内,将你就地阉割,以确保你的处子之身,也彻底杜绝你这一生谈婚论嫁的非分之想。
  
  第45天。现在,肉鸡们基本上已经长成,它们饱食终日,无所事事,一心一意地长着肉。它们长着翅膀,连扑腾都扑腾不起来;它们长着爪子,从来也没有走出过鸡舍;它们长着眼睛,连阳光都没有见过。它们所有的念头都湮灭了,埋头长肉。可是,对一个真正懂得养鸡的人来说,这还不够,它们的膘还不够肥,还不能卖出足够好的价钱。于是,他会进行最后一搏,拔掉肉鸡鸡翅上的长管羽毛,以将能量集中在长肉出膘上,就像给树苗打杈一样。据说这种科学的“拔毛助长法”很管用,被拔掉长管羽毛的肉鸡,每天能长肉50多克。
  
  第60天。肥硕的肉鸡们,出栏了。它们被送到了各个菜市场,它们不会走得太远,菜市场离人类的厨房很近。
  
  第61天。在清扫鸡舍的时候,人们发现了一枚鸡蛋。看来,一定有一只肉鸡还是偷偷进行了一场恋爱。饲养员笑笑,将鸡蛋放进了一筐鸡蛋中。这枚鸡蛋,很快会被送进孵化机里,开始它的一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29 10:39:58 | 查看全部
每一次机会都是最后一次时间:2013-04-03 作者:小小Z 点击:228次 每一次机会都是最后一次
  
  《新周刊》“2007大盘点年度新锐榜”发榜,电视剧《士兵突击》中王宝强扮演的“许三多”,力挫李安、史玉柱、王朔和杨国强等大人物而成为年度新锐人物,这也是“新锐榜”史上第一次由一个虚构人物获得此奖。
  
  厚道到有点傻气、一根筋、肯吃苦、不抛弃不放弃的许三多是王宝强的本色出演。14岁离开河北农村老家到北京打工,给一个建筑队刷墙,后来整天蹲在北京电影制片厂门口等着被导演发现当一回群众演员。幸运的是,王宝强被《盲井》的导演李杨看中了。
  
  在李杨看来,王宝强很努力:“他是草根阶层出身,生存不易,所以知道珍惜每一个机会。”因为剧情缘故,李杨要求演员真的下到几百米深矿井中去拍摄。很多演员放弃了,王宝强坚持了下来。
  
  在王宝强看来,他能够得到主演《盲井》的机会,只有两条:坚持和相信。王宝强不否认幸运的存在,但他认为,自身努力也很重要:自己是个勤快人,勤跑,勤打听消息。《盲井》剧组招人的消息,就是他打听来的,听到了,立刻就放下所有的活跑去面试。
  
  做演员,一个很大的开支是拍照和印照片。生活已经很苦了,但王宝强从来没有省过印照片的费用:“第一张可能白洗白送了,第二张也白了,但是第100张,第200张呢,也许人家挑中的就是第200张。”
  
  王宝强从没学过表演,所以他在片场只有一条,相信导演,导演让怎么演就怎么演。“对我来说,每一次机会都是最后一次。”他肯下苦功,文化程度不高,所有台词,都翻字典来注音。别的演员拍一场戏记一场戏的台词,他是提前把所有的台词都背下来:“这样方便导演调整。”
  
  《盲井》虽然没有在国内公映,却让16岁的王宝强斩获金马奖最佳新人。冯小刚看了王宝强在《盲井》中的表演之后,找到他,让他扮演《天下无贼》中的“傻根”。然后,一切顺理成章,“傻根”在《殷商传奇》里成为哪吒,《暗算》里成为天才少年阿炳,在《士兵突击》里成为许三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29 10:40:09 | 查看全部
国家的首席执行官时间:2013-04-03 作者:小小Z 点击:165次 国家的首席执行官
  
  2007年12月19日,韩国大国家党总统候选人李明博以压倒性优势当选新一任总统,他将于2008年2月接替任职期满的现任总统卢武铉。
  
  现年66岁的李明博出生于日本大阪,从小家境贫困。他初中时代就帮父母摆各种小摊维持生计,后靠收废品完成他在高丽大学的学业。1965年,李明博加入韩国现代建设公司。12年之后,年仅36岁的李明博成为现代集团有史以来最年轻的CEO。2002年李明博当选首尔市市长。辉煌的经历使李明博成为韩国企业界的传奇,被誉为“工薪族的神话”。
  
  李明博认为,他的人生和“复苏经济、救活平民的总统”正相符。他说:“韩国能让一名曾经饥饿贫困的青年成为大企业的首席执行官和首尔市市长,并站在领导国家的位置上,这是值得骄傲的事情。国家经营比政治重要……我要做(国家的)首席执行官(CEO),而不是最高权力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29 10:40:21 | 查看全部
宁以义死,不苟幸生时间:2013-04-03 作者:小小Z 点击:94次 宁以义死,不苟幸生
  
  在北大,国学大师刘文典是与辜鸿铭齐名的怪人,他放浪形骸,狂傲不羁。但是他又不畏强暴,不媚时俗,坚持中国知识分子历来注重气节操守的传统。
  
  1937年,北平沦陷,日本方面请刘文典出山教学,并在伪政府中任职,他断然拒绝。他本来精通日语(早年留学日本),但在日寇面前却不讲一句,他以“发夷声为耻”。他还因四弟刘管廷在冀东某日伪政府谋事,将其赶出家门,不再往来。滞留北平期间,刘文典常以唐代诗人被迫在安禄山处做官失节的事告诫自己说:“国家民族是大节,马虎不得,读书人要爱惜自己的羽毛。”
  
  1929年,刘文典时任安徽大学校长兼文学院院长。是年11月23日,安徽学界爆发了一场颇具规模的学潮,蒋介石十分恼怒,于是经教育部下文传令刘文典亲到南京予以说明。
  
  至于刘文典和蒋介石见面的情景,当时的南开学生刘兆吉回忆:因有怨气,见蒋时,戴礼帽着长衫,昂首阔步,跟随侍从飘然直达蒋介石办公室。蒋介石面带怒容,既不起座,也不让座,冲口即问:“你是刘文典吗?”这对刘文典正如火上加油,也冲口而出:“字叔雅,文典只是父母长辈叫的,不是随便哪个人叫的。”这更激怒了蒋介石,一拍桌子,并怒吼:“无耻文人!你怂恿共党分子闹事,该当何罪?”刘文典也应声反驳蒋介石为不实之词,并大声呼喊:“宁以义死!不苟幸生!”躬身向蒋碰去,被侍卫挡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29 10:40:32 | 查看全部
扫街三年的科长时间:2013-04-03 作者:小小Z 点击:166次   河南开封长风花园的很多居民都没想到,多年来,每天为他们扫地的环卫工,曾被他们亲切地称为“老董”的人,竟然是开封市龙亭区民政局社救科现任科长董立太。董立太身为民政局社救科科长,却穿着捡来的皮鞋;他心疼当环卫工的妻子,却不批给妻子低保;他每天凌晨帮妻子扫街,而且一扫就是三年。
  
  董立太说,他妻子也是农村人,识字不多,1992年随他一起来开封后,一直没有固定工作。几年前,妻子找到一份相对固定的环卫工作,但她自幼就高度近视,再加上心脏也有毛病,身体一直不好,于是他就帮妻子扫街。从2004年开始,董立太每天都要在科长与环卫工这两个身份之间变换着。“有人觉得很奇怪,问我怎么干这又脏又累的活儿?我说就当是晨练。”董立太风趣地说。
  
  董立太每天的“晨练”程序是这样的:五点左右,随妻子一起到指定的区域打扫卫生。等装好垃圾车,和妻子一起送往两公里外的垃圾中转站时,他也差不多该去上班了,有时连早饭也顾不上吃。双休日他更是“全天候”陪妻子一起劳动,甚至在大年初一,夫妻俩还工作在“前线”,三年如一日,无怨无悔。
  
  在开始的半年内,单位的同事都不知道他还有这个“兼职”,但是熟人遇到得多了,最终还是“露馅儿”了。在单位,他当环卫工这件事已经成了一个公开的秘密。不过到现在,董立太说他已习惯了这一切。“没有人笑话我,也没有人背后议论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29 10:40:44 | 查看全部
不爱仕途爱赛道时间:2013-04-03 作者:小小Z 点击:235次   2007年11月7日,英国首相官邸宣布,国防部负责军需采购的国务大臣保罗·德雷森男爵要求放弃官职,以全力备战2008年举行的长距离汽车耐力赛—美国勒芒系列赛,一圆儿时的赛车手梦想。
  
  47岁的德雷森写信给首相布朗,请求离职,以便全心投入赛车运动。他说,能够参加美国勒芒系列赛将是他实现最终梦想的关键一步,是“一辈子难得能碰上一回的机遇”。
  
  “您知道我热衷于赛车运动,”在信中德雷森说,“今年,我驾驶使用生物燃料的阿斯顿·马丁赛车荣获英国GT跑车锦标赛亚军,这使我成功获得明年勒芒系列赛的参赛资格。”
  
  布朗在回信中表示理解德雷森为追逐梦想做出的决定,称赞他勇气可嘉。布朗的发言人说,德雷森的职位将由他人接任,但他仍将继续担任英国上议院议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29 10:41:03 | 查看全部
幸福的计算法时间:2013-03-31 作者:小小Z 点击:932次   1
  
  一位朋友很郑重地对我说“我计算过了,我们所居住的地方,生活水准可以算是一流的。”脸上不由洋溢出幸福感。
  
  幸福是模糊概念,有时甚至只是一种感觉,可他居然能将它计算出来,真是很新鲜。他说他有自己的计算方法。完全撇开恩格尔系数、工资与物价涨幅、社会福利设施之类经济学家的标准,但算过之后,却也让人找到自己的心理取向,成为知足者常乐队伍中的一员。
  
  我想起有一次在成都开往陕西安康的火车上,遇见的几位教授。他们是去参加一个学术研讨会后顺道旅游的。大家无意中聊起了东西部经济的差异和互补。复旦大学的教授说,东部沿海地区也是经历过贫穷的。三十多年前他刚刚调回上海,在市郊农民家里借了间房子暂栖身。当时菜场里根本买不到鸡,他就骑了一辆自行车,来到苏沪交界处的某个小镇,偷偷地买了一只草鸡,让全家人过一个难忘的星期天。这样的事,竟不敢公开做。
  
  重提斯文扫地的往事,他却也满脸幸福。
  
  我的那位计算出生活具有一流水平的朋友,确实从不怨天尤人,兢兢业业地做着一份该做的事,与蝇营狗苟与利欲者流完全不同。生活质量随着社会水准的上升而上升,却比别人少了一份无端的烦恼。
  
  当然也有人讽刺为阿Q精神的。他不愠不火地笑道“你用假洋鬼子的哭丧棒打我。我还是这么计算……”
  
  毫无疑问,再过若干年,回头看今天的“一流”,会发现根本不值得夸耀。可要是不计算,我们又该从哪儿去寻找幸福的感觉呢?
  
  2
  
  我去滇西北的丽江古城,听到个故事。
  
  一位外国游客走在流水淙淙、古风依然的街巷里,举起照相机到处拍照,觉得一切都是那么迷人。无意中看见一个身体很健康的纳西族老太太,正悠闲地坐在家门口,一边品着浓浓的沱茶,一边饶有兴趣地打量着各式各样的游客。
  
  于是老外与她攀谈了起来。
  
  “老人家,你就是这样,每天用看风景打发时间吗?”
  
  纳西族老太回答道“是的,我已经看了好几十年风景,还想看几十年。”
  
  “啊哈,”老外又说,“看来你是觉得很有意思,才这样做的。这里很安逸、很宁静,是吗?”
  
  纳西族老太说“是的,这里很安逸,很宁静。”
  
  “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光是看风景,会感到非常单调,假如你找到一份赚钱的工作,然后努力地去干,就能有不少经济收入。你富裕以后,就能盖一幢漂亮的房子,就能乘汽车到外地去看风景,外面的世界很大啊……”
  
  老太笑道“我出过门,可比来比去还是丽江好。我每天在家门口看风景,已经很满足了,再也不需要别的什么。”
  
  老外摊开双手耸了耸肩,满脸疑惑。但他最终还是理解了纳西族老太的想法,确实,她享受的安逸与宁静,是别人难以享受的。
  
  这个故事使我想起了德国作家海恩里希·伯尔的随笔《懒惰哲学趣话》。纳西族老太的智慧,竟与伯尔笔下的渔夫有异曲同工之妙——别人以为她正在失去,她却说自己已经得到。
  
  3
  
  出身于农家的国画大师齐白石,曾经作过一幅《他日相呼图》。画面上的两只雏鸡,正奋力争食一条蚯蚓。画家是善良而幽默的,他希望幼稚的生灵长大以后食必相呼,互亲互爱。
  
  然而,如果两只雏鸡在一条蚯蚓面前忍着饥饿,谁也不肯啄一口,倒是让人感到滑稽了。
  
  在生存欲望的驱使下,人很难有理性的节制。谦让是永远不会毫无缘由的。人生目标的激发,常常令人抛开世俗的羁束,扑入竞争的涡流。
  
  乞讨是一种方式,索取是一种方式。相比而言,乞讨是被动的,索取是主动的。一个乞丐必须指望别人的恩赐来安排自己的晚餐,但渔夫却能在滔天的海浪里捕获凶猛的鲸鱼。
  
  作为竞争姿态,索取是理直气壮的。当然要支付代价、经受磨难,甚至久取不得。但是比起卑躬屈膝的乞讨,你展示着自己的价值取向,是那样的正大光明。志存高远者,不仅向世界索取,也向自己索取——谁能想象,自己才是一口从未见过底的深井。
  
  向他人索取,并不意味着以金钱来交换。索取与给予,其实是互相的。但是有一条必须记住什么时候都应该站着索取,而不能跪着乞讨。
  
  4
  
  有一则古希腊故事说,某天,一艘轮船在海上遇到大风浪,颠荡得很厉害。船上的人都惊慌失措,只有一位哲学家神情自若。原来,他是由于看到一只贪婪吞食的猪,根本不为风浪所动,而大受启发。
  
  他感慨道,这猪真是令人崇拜。真正的哲学家应该任何时候都不失态。
  
  这位希腊哲学家未免偏激,竟然将猪放到了如此崇高的位置,真让人感到汗颜。可是仔细想想,内中的道理却挺深刻。
  
  人生不是止水,总会出现许多不可逆料。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风波骤起而泰然处之,就显得很重要。转危为安往往需要高超的心智,也需要好的心态。参思索而少激动,多镇定而少浮躁,多宽容而少嫉妒,多仁爱而少仇恨,人生才会变得更加美丽。
  
  然而,欲望的无节制膨胀,往往使人丧失理智,一有风吹草动,便蜂拥而上。前几年经济界头脑发热的情景,不还在眼前?那时候一块砖头扔上街,能砸倒三个经理。哪儿都把斗大的“发”字写在门楣上,谁不抓住机会赚钱,谁就是彻底的傻瓜。可是结果呢?
  
  一个总爱赶时髦的人是没有头脑的,一个太多流行的社会是幼稚的。我们正是由于不为自己的失态而惭愧,而常常失态。
  
  平心而论,自以为高明的人,有时候还真的不如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