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4-23 14:14:37 | 查看全部
一个人的简历-林肯时间:2012-12-06 作者:小小Z 点击:305次 家境贫寒,母亲早亡,孤苦奋斗,厄运不断,屡战屡败,却最终成了写下辉煌历史的人物。林肯的简历也许能给你带来深思和启发——

  1809年,出生在寂静的荒野上的一座简陋的小木屋。

  1816年,7岁,全家被赶出居住地。经过长途跋涉,穿过茫茫荒野,找到一个窝棚。

  1818年,9岁,年仅34岁的母亲不幸去世。

  1826年,17岁,已经什么农活都能干了,经常帮人打零工。

  1827年,18岁,自己制作了一艘摆渡船。

  1831年,22岁,经商失败。

  1832年,23岁,竞选州议员,但落选了。想进法学院学法律,但进不去。

  1833年,24岁,向朋友借钱经商,年底破产。接下来花了16年,才把这笔债还清。

  1834年,25岁,再次竞选州议员,竟然赢了。

  1835年,26岁,定婚后即将结婚时,未婚妻死了,因此心也碎了。

  1836年,27岁,精神完全崩溃,卧病在床6个月。

  1838年,29岁,努力争取成为州议员的发言人,没有成功。

  1840年,31岁,争取成为被选举人,落选了。

  1843年,34岁,参加国会大选,又落选了。

  1846年,37岁,再次参加国会大选,这次当选了。

  1848年,39岁,寻求国会议员连任,失败了。

  1849年,40岁,想在自己的州内担任土地局长,被拒绝了。

  1854年,45岁,竞选参议员,落选了。

  1856年,47岁,在共和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争取副总统的提名,得票不到100张。

  1858年,49岁,再度参选参议员,再度落选。

  1860年,51岁,当选美国总统。

  林肯对自己的总结:家境贫寒,母亲早亡,孤苦奋斗,厄运不断。两次经商两次失败,十一次竞选八次失败。为此也曾经心碎过、痛苦过、崩溃过。有好多次,都绝望至极,担心自己会不会再爬起来。

  林肯对自己的评价:虽然心碎,但依然火热;虽然痛苦,但依然镇定;虽然崩溃,但依然自信。因为我坚信,对付屡战屡败的最好办法,就是屡败屡战、永不放弃。

  这就是林肯,美国第十六任总统,一个令全世界都为之叹服的伟人。


  一个人的人生之路不可能总是平坦的,总有曲折甚至是障碍让你不断地跌倒。
  跌倒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跌倒之后爬不起来,尤其是在多次跌倒以后失去了继续前进的信心和勇气。
  惟有像林肯那样,不管经历多少不幸和挫折,内心依然火热、镇定和自信,以屡败屡战和永不放弃的精神去对付挫折和困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23 14:14:51 | 查看全部
父亲接我回家,成龙时间:2012-12-06 作者:小小Z 点击:192次   丁零零——清脆的放学铃声响起,孩子们便迫不及待地收拾自己的书包,蹦蹦跳跳地来到校门口,等着爸爸妈妈接回家。不管是高级轿车还是一辆自行车,看到疼爱自己的爸爸妈妈,孩子们总是特别高兴——

  他常年在外面拍电影,有时在国内,有时在国外,有时则是在飞机上度过。有一天,他因病在家里躺了一天,傍晚的时候,妻子高兴地拿着一个大花瓶走到他面前,对他说:“我要给你颁发奖杯!”他问为什么,妻子神秘地一笑,说:“因为你今天全天都没有出门!”

  可想而知,这是一个忙碌到什么程度的人。可想而知,他的儿子跟他见面的机会能有多少。但是,那时他的儿子毕竟还是个孩子,有着和其他孩子一样的虚荣心。一天,他的助手向他转达了儿子的一个愿望:希望有一天,父亲能亲自开车去接他放学。

  这天,他风尘仆仆地下了飞机以后,看看手表,还没到放学的时候,于是开着车直奔学校,连脸都没来得及洗一下,也没有给自己重换一套衣服。他想给儿子一个惊喜。他打电话告诉孩子的司机:“今天你在家里歇着吧,我现在正在学校门口等着接孩子呢!”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放学铃声响了。他热切地打量着从门口走出的每一个学生。但直到所有的人都走光了,他也没有见到孩子的身影。终于,司机给他打来电话:“先生,你的儿子正在学校门口等你呢,怎么你还没有到?”他说:“我也在学校门口。”司机问:“你在哪个学校门口?”他说出某某小学的名字。司机说:“先生,你的儿子已经读中学了!”

  等他赶到那所中学的时候,孩子都要步行回家了。他把儿子叫上车,儿子好半天都没有理睬他。他默默地开着车,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快到家的时候,儿子带着哭腔说:“爸爸,我的同学都走光了!你来接我还有什么用!”

  他叫成龙,一个出色的电影人,一个能为儿子提供优裕物质生活的人。而他的儿子是个普通的儿子,一个只想让别人看到自己的父亲来接自己放学的儿子……

你知道吗:

  成龙原名陈港生,当年力捧他的香港导演罗维给他取艺名“成龙”,除了含中国人“望子成龙”的美意外,也希望他能成为像李小龙一样成功的巨星。而成龙也不负众望,先是在20世纪80年代称霸亚洲市场,90年代后期进军好莱坞,交出喜人的成绩单,成为独树一帜的动作喜剧巨星。他的代表影视作品有《飞龙再生》、《我是谁》、《尖峰时刻》、《上海武士》、《醉拳》、《燕尾服》、《警察故事》、《龙旋风2》等。


  一个孩子想要的东西总是特别简单:爸爸偶尔一次接他回家,妈妈给他做一顿可口的饭菜,考了高分时能及时听到赞叹,犯了错误时被谅解。孩子并不一定能理解家财万贯、名声震天的意义,但他那虽幼小但敏感多思的心却能从合家团圆中感受到温暖和爱意。所以,不管我们有多么忙,我们也没有理由和借口不去满足孩子们的一点点愿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23 14:15:16 | 查看全部
绝望概率时间:2012-12-05 作者:小小Z 点击:362次   任何事一旦发生就来不及挽回,灾难也好,天气也好,就连运气也是如此。“因过于突然而导致乐极生悲……”这样,好不容易降临的好运最终也不能完全地属于自己。

  因此,凡是从事和未来有关的工作单位,在任何部门都能收集所有的相关数据,用概率对未来的全部事情进行预测。

  生了一个粉妆玉琢的小男孩的年轻母亲要出院了,抱着小宝宝到院长室致谢。

  “院长先生,这次承蒙多方关照,实在太感谢了!”

  “啊!你今天要出院了,向你表示祝贺!来,请坐。”

  “先生,这孩子能健康成长吗?"

  院长边敲打着计算机键盘边答道:“这孩子有遗传病的概率不足1%,可以不必担心。其后5年得病需要住院的概率是31%。选择医院时要慎重啊!如果是本院的内科误诊率仅8%,A医院虽然离你家近,但误诊率是32%,B医院虽大,但误诊率是27%。”

  “那……那以后怎样呢?"

  “从幼儿园到小学期间,降临大事的概率不足5%,没什么大不了的。碰上爱欺负人的坏孩子的概率是64%,但因此而引发病的概率只有18%,让人担心的就这一点点吧!

  但是,从中学到高中期间可要注意呀!你见异思迁而离婚的概率是51%,所以,这孩子由此而走向违法道路的概率是72%!”

  “先生,你在说什么?我可不是那种靠不住的女人!”

  “现在你是靠不住的女人的概率确实只有9%,但经过15年后增大到80%的概率可是46%啊!”

  “我知道了,我会注意的!”

  “当你说‘我知道了’这句话时,其实还不知道的概率是76%。嗯,还算可以吧!”

  “这孩子在智力方面怎么样?像考大学什么的能顺利通过吗?"

  “在这方面这孩子像母亲,所以到高中毕业为止,智力达到平均水平的概率是35%,复读两年考上一流大学的概率是7%,如果二流大学则是18%,如果是三流大学则是34%。还要继续查下去吗?"

  “行了!我无论付出什么样的牺牲,也要让这孩子进一流大学!”

  “你的决心保持10天的概率是59%,保持1个月的概率是23%,保持1年的概率只有4%啦!”

  “有那种事吗!不!如果这孩子脑子不好的话,我存钱也要设法让这孩子进大学试试!”

  “那时,你丈夫被公司解雇的概率是64%,你受不法商人欺诈而落得一文不名的概率是77%。你丈夫因交通事故死亡而能得到保险金的概率最多有21%!”

  “而且,就算存钱能进一流大学,这孩子考试落第两次以上的概率是93%,对学业不感兴趣,被女人和赌博迷住而退学的概率是91%,并且……”

  “别说了!啊!我已经绝望了!”

  “因这种绝望感,你的寿命缩短10年的概率是84%,缩短20年的概率是52%,缩短30年的概率是……”

  年轻的母亲再也忍受不了啦,她逃离办公室来到走廊,气得浑身发抖。不久,她返回到护士办公室,边流泪边向年轻的护士诉说。

  “喂!喂!你听我说呀!院长先生说得太过分了,他说的话对吗?"

  护士啪啪地敲击着计算机键盘:“院长老眼昏花认错人的概率是38%,敲错键盘的概率是49%,而且信口开河故意说讥诮的话的概率是81%,综合起来看,他的话可信概率只有6%!”“噢!原来是这么回事!”

  年轻的母亲放心了,高高兴兴地离开了医院。她不知道这位护士言不由衷说安慰话的概率是9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23 14:15:28 | 查看全部
流行性感动时间:2012-12-05 作者:小小Z 点击:325次   一个叫斯日古楞的蒙古族诗人,曾给我讲过一个故事:一个女大学生报名参军,分到西部一个兵站,她一直想当兵,所以,哪怕分到了荒无人烟的兵站她也毫无怨言。但是,一开始还行,时间长了,倍感孤独,有时想找个说话的都没有。她曾想过要调离,可是,要强的她,一直相信自己能够撑住,甚至上级打算调她走,她也说不,给人一个抱定了扎根边疆的印象,上级给她立了二等功并树为典型。可是,她的眼神分明又是忧郁的。无形的荣誉圈住了她调动的脚步,她不能毁了这个形象,她得为自己和集体着想。后来,实在忍不住了,她就打了个请求调离的报告,领导出于种种考虑把请调报告压下了,后来,她的调令总算到了,可是,阴差阳错地,就在调令下来的前一天,她自杀了,遗书只有一句话:她只想找个有人的地方痛痛快快地哭一场……当时,听了这个故事,我是挺感动的,为那个女兵无私的奉献精神。

  其实,现在的各类媒体都很善于利用我们的这种流行性感动――简称流感――来最大可能地煽情,有时能把人弄得湿漉漉的,然而,哭多了也就哭出了抵抗力――就像流感之后有了抗体――小样,不就那点事吗?有什么大惊小怪的,才不哭呢。

  再也不能轻易感动了,因为我知道,太多的流行性感动,只能说明这感动是廉价的,也是脆弱的。可以预见的是,这种“流感”一多,接下来必是麻木。

  上次包头飞机失事,清理事故现场时,有一对年轻男女的身体,死死地抱在一起,以至于人们很难把他俩掰开,后来调查得知,此次航班中没有年轻的夫妇或恋人,想必他们是一对陌生的男女,但在飞机失事的一刹那,他们却本能地紧紧地抱在一起,或许,对方的怀抱才是他们最后的安慰,真的,看到这里,我很感动,真的很感动,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感动,我相信这种感动不是流行性的那种,因为这件事情本身就纯洁而人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23 14:16:15 | 查看全部
走出阴影时间:2012-12-05 作者:小小Z 点击:233次   当我告诉别人我要环美国行走的时候,很多人说:“哇,说说都需要勇气。”还有一些人说:“你办不到的。”但体重181公斤的我背着重重的背包,已经走了489公里。

  我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了,但肥胖困扰着我。为了减肥,我决定从圣地亚哥出发徒步穿越整个美国,目的地是纽约。

  其实,减肥并不是惟一的目的,我隐约感到这次旅程注定会改变我的生活。

  我以前并不胖,年轻时我在海军舰队服役,曾经也是一个俊朗的男子,有很多朋友,在加州,每天快乐地生活着。

  但在25岁那年,一场车祸改变了一切。两名乘客从十字路口下了巴士,我没有看到……因交通肇事罪我在监狱里呆了10天。从那以后我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中,无法面对死者的家属。时光流逝,我的内疚却与日俱增,长期的抑郁使我的体重无法抑制地不断上升。

  我的妻子艾蓓莉是我好朋友的妹妹,车祸后她给予了我极大的关怀,我们结婚了。但可怕的自责感仍然和我形影相随,这让我忽略了现实的幸福,而总是对过去耿耿于怀。我曾经拥有一家公司,但那次事故后,我再也无心经营。一年前,我们卖掉了房子,搬到艾蓓莉的母亲那里住。

  本来我以为当艾蓓莉知道我的行走计划时,会说我疯了,但事实上,她鼓励我:“好吧,你去吧。”没做太多的计划,我查了地图,找了一条避开高速公路的线路。在4月10日我上路了,并计划10月到达纽约。背包里已经装满了食物、水和一个帐篷,不过我还是塞进去了两本书,一本是《禅与摩托车维修技术》(关于旅游和人生哲学的书),另一本是《奥德赛》。

  我每天大约走15英里,在体重下降后可能还会走得快一点。在亚利桑那州的布尔黑德市我称了一下体重,每周约减重4英镑。保持这样的步速,7月中旬我就可以到达亚利桑那州温斯洛市,像老鹰乐队的歌里面唱的“站在温斯洛的一角,看亚利桑纳州的美景”。

  在66号公路(贯穿美国的一条公路)的旅程格外艰苦,我几乎断水,长路漫漫,寂寞煎熬着我,那次事故如梦魇般在我的脑海中反复浮现。我知道这是不理智的:有的时候我想像自己得到了报应,被一辆车撞死。虽然明白这样的事情不会发生,但每当汽车擦身而过时,我的脑海中就会迅速闪过一个念头:报应来了。

  那次事故令我厌恶自己,失掉自信。但现在我要试着让自己解脱并且生存下来。如果不这样做的话,会有更多的不幸发生――家人会因我而受到伤害,也许在50岁的时候,我就会因肥胖死掉,那个时候我的孩子只有18岁和13岁,他们年轻的心灵将承受巨大的痛苦。我不能让他们失去父亲,我要健康地活下去,做一个好爸爸。当到达纽约的时候,我要从过去15年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我是一个坚决的人,一旦决定,便会勇往直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23 14:16:29 | 查看全部
心轻上天堂时间:2012-12-02 作者:小小Z 点击:346次   埃及国家博物馆,有一件奇怪的展品。一只用精美白玉雕刻的匣子,大小约和常用的抽屉差不多,匣内被十字形玉栅栏隔成四个小格子,洁净通透。玉匣是在法老的木乃伊旁发现的,当时匣内空无一物。从所放位置看,匣子必是十分重要,可它是盛放什么东西用的?为什么要放在那里?寓意何在?谁都猜不出。这个谜,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让考古学家们百思不得其解。后来,在埃及中部卢克索的帝王谷,在卡尔维斯女王的墓室中,发现了一幅壁画,才破解了玉匣的秘密。

  壁画上有一位威严的男子,正在操纵一架巨大的天平。天平的一端是砝码,另一端是一颗完整的心。这颗心是从一旁的玉匣子中取出的。埃及古老的文化传说中,有一位至高无上的美丽女性,名叫快乐女神。快乐女神的丈夫,是明察秋毫的法官。每个人死后,心脏都要被快乐女神的丈夫拿去称量。如果一个人是欢快的,心的分量就很轻。女神的丈夫就引导那有着羽毛般轻盈的心的灵魂飞往天堂。如果那颗心很重,被诸多罪恶和烦恼填满皱褶,快乐女神的丈夫就判他下地狱,永远不得见天日。

  原来,白玉匣子是用来盛放人的心灵的。原来,心轻者可以上天堂。

  自从知道了这个传说,我常常想,自己的心是轻还是重,恐怕等不及快乐女神的丈夫用一架天平来称量,那实在太晚了。呼吸已经停止,一生盖棺定论,任何修改都已没有空白处。我喜欢未雨绸缪,在我还能微笑和努力的时候,就把心上的累赘一一摘掉。我不希图来世的天堂,只期待今生今世此时此刻,朝着愉悦和幸福的方向前进。天堂不是目的地,只是一个让我们感到快乐自信的地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23 14:16:44 | 查看全部
读书能改变命运吗?时间:2012-12-02 作者:小小Z 点击:289次   又是一年考研时,但今年人们对考研的热情却远远低于往年,原因很简单,过去觉得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是因为学历不够,而今硕士求职都要下跪了,考研还有何价值呢?白白搭上三年的时间和几万的学费,读一堆无用书,换一个无价值的文凭,岂不是损失更多?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网络的出现,人们用来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读书在很多年轻人眼里特定时期为了换取文凭所采取的手段,成了一种非常功利的短期行为。甚至很多人在毕业之后,宁愿选择终日在无聊的游戏和电视中消磨时光也再不去碰一本书。特别是大学生就业难成为社会普遍现象之后,读书无用论的说法在很多地方再度抬头。

  那么,在读书越来越不被人重视的今天,在互联网已经遍布世界的当下,读书到底是能助人成才还是在浪费钱财?读多少书才能成才,我们究竟还要不要读书?

  世界首富也是知识首富

  很多人都知道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大学没毕业就中途辍学去创业,但很少有人知道比尔.盖茨其实也是一个饱读诗书的人,甚至在年仅九岁的时候,就已经读完了所有的百科全书。甚至在天文,地理、历史等众多领域都达到了精通的程度。而从事计算机软件行业数十年,比尔.盖茨所读的各类书籍更是不计其数。

  同样,曾经在排行榜上当过两天世界首富,拥有三百亿美元位居亚洲首富的互联网天才孙正义也是一个学富五车的人,他除了财富还有另一项令世人瞩目的成就,那就是在二十三岁患肝病期间,利用短短两年时间,在病榻上阅读了四千本书籍,并根据从书中领会到精髓加上自己的感悟撰写了从事四十种行业的可行性方案,并从书中总结出来一条真正适合自己的创业模式。而由此展开了一场长达数十年的,利用计算机互联网征服世界的伟大创举,同时成为唯一一位能与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抗衡的亚洲富豪。

  从上述例子来看,读书的确是一种助人成才的最好途径。是不是所有博览群书的人都能成才呢?如果读的书不够多是不是就不能成才了呢?

  读一本书和读一百书有什么差别

  近日,某工业学院的一名学设计的应届毕业生在网上向我抱怨求职难,难于上青天。投入和产出根本不成正比。当我问她在校期间都学过什么设计软件,看过什么设计书时,她的回答却令我瞠目结舌。几乎目前市面上常见的设计软件她全都学过,大大小小将近上百本书一本没少读,这令我更是匪夷所思。既然如此好学苦读,为何连份工作都找不到呢?但当我问道她,到目前为止,从书里所学的技能里面哪一样是可以真正运用自如,达到熟能生巧程度的时候,她却哑然失笑。说自己好像还没有一门功课可以达到那样的水准。我这时才恍然大悟,以这样的水平去应征设计,也难怪要四处碰壁了。

  前段时间,在中央十套《讲述》栏目里播放了江苏省张家港市高位截瘫的年轻人高峰的创业故事,高峰在20岁左右的时候因一场严重的车祸而失去了正常的行动能力。这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他都选择消极地逃避现实,直到几年后的一天他突然选择了坐在轮椅上走街串巷地去推销琉璃瓦,并在短短几年时间占据了当地该行业的三分之二市场。节目播出后,出于好奇,我在网上对高峰进行了采访。让我感到非常意外的是,改变他命运的力量居然是一本叫做《羊皮卷》(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的普通励志类书籍。

  高峰说,在出事之前,他一直好动,爱玩,对读书并没什么兴趣。但是因为那场车祸,让他对人生产生了绝望情绪,甚至想以自杀来结束生命。自杀未遂后,他情绪异常低落,几乎达到了自闭的程度。某天在他百无聊赖的时候,一本叫《羊皮卷》的书闯入了他的视线,他无意中拿起后,就再不肯放下了。书中所蕴涵的人生智慧仿佛一根火柴点燃了他心底深处的火种,从此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

  看了上面的例子,或许有人会问,为何有人读了一本书,就改变了一生,为何有人读了近百本书,却连个工作也找不到。那到底读多少书才合适呢?如果说成才和读书多少毫无联系的话,究竟还要不要读书?

  不读书不看报一样做富豪

  “我从来不读书,不看报。实践、思索、创造。喝点儿酒、和企业家聊天,这是我最大的快乐。”在去年胡润中国富豪排行榜以125亿元的身价位居第二的太平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严介和在“第三届清华大学企业家论坛”上,一句“从不读书”的言论顿时语惊四座。

  而几天后他在做客新浪网时更是以一句“员工中最差的是博士,其次是MBA!”的话引发了大量的网友争议。

  最近,严介和来到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进行演讲,当着MBA和EMBA学生面前,他同样毫不客气地指出了自己对博士硕士等饱读诗书的高学历者的态度。他说:“公司在南京某大学选的MBA,大都是学生会主席、班长,但成功的不到5%。我们总结了为什么不成功的原因,主要是这些高学历的人反而难以做到脚踏实地。对于这些年轻人的浮躁我深有体会。”

  尽管对于严介和的言论引发了很多争议,但作为一个从不读书看报却取得骄人成就的成功创业者,相比众对多长年苦读大量管理和营销理论却一无所成者,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讽刺。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严介和则说,三流人才学习知识,二流人才创新知识,而一流人才创造知识。虽然两种观点之间看上去并无关联,却似乎在某种角度上又有些不谋而合。

  那么我们到底要不要读书?如果要读,是读书多好,还是读书少好?究竟如何读书才能真正成才?这些问题其实不同的人往往会给出不同的答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23 14:16:58 | 查看全部
飞越疯人院时间:2012-12-01 作者:小小Z 点击:235次   南京某咖啡馆老板兼画家郭海平有一段时间对艺术非常痴迷,日子过得颠三倒四:别人睡了他醒着,拿着画笔狂热作画,别人上班他却倒床睡了,一直睡到太阳下山。画得不顺畅的时候,他会摔东西,关着门大吼大叫。

  邻居开始窃窃私语,看他的眼光,犹如他已经疯掉。

  郭海平却满不在乎:“你们知道割掉耳朵的梵高,在精神病院自杀的蒙克吗?他们都是大艺术家,画作惊世骇俗,我打算那样疯掉,还不够格呢。”

  同时,郭海平也觉得郁闷:“凭什么我的生活和你们不一样,就被贴上‘精神病’的标签,就要被你们怜悯、俯视?"

  于是,这个42岁的男人突做惊人之举,关掉咖啡馆,决定搬到精神病院去住。他想走近精神病人,探讨那个异乎常人的世界。他甚至想教他们画画,探讨天才和疯癫之间的距离。

  带着画笔画架,背着被褥行李,郭海平来到了南京祖堂山精神病院,却被拒之门外。哪有正常人要住精神病院的?

  郭海平的执著顽强超乎人们想象,10个月后,他终于走进了那扇大门,领到了一套蓝条纹的病号服,住进了精神病院。
熟悉情况之后,郭海平在医院的支持下,开办了一间专门的艺术活动室。

  第一天,活动室来了一百多号病人。面对油画、水彩、彩色铅笔、油画棒、陶土等艺术工具,有的病人转身就走,有的则拿拿捏捏,大感兴趣。

  郭海平鼓励病人们拿起画笔,随便画点什么。一个小伙子每天只画三幅小画,解释说:“我喜欢‘3’这个数字。‘3’很有灵魂,甚至很有激情!”另一位姑娘自从爱上绘画,就梳理好乱蓬蓬的头发,穿戴漂亮,神采奕奕地赴约似的来活动室。
就在这类人里,郭海平还发现了两个大师级的人物。

  一个叫张玉宝,32岁。他给自己的每幅画都取了名字:《怒吼》、《挣扎》、《分裂》……《挣扎》的底色是耀眼的橘红色,无数粗大的黑点环绕着中间表情呆滞的人头,让人印象深刻。他画得随心所欲,却能轻易传达出情绪。

  还有一个叫王军,无论画“第一次看见的火车”,还是“自家门前的三座大山”,都是画俯视图。王军说:“从天上去看,火车和山,就是这个样子的。”对此,郭海平目瞪口呆。他后来对记者说:“精神病人的精神世界真正自由。他爱画俯视图,因为他认为自己就在天上飞翔。”

  这群绝大多数不曾有过绘画经验的病人,在三个月里,共完成了三百多幅作品。这些作品让医生护士们叹为观止。郭海平最终离开精神病院时,很多病人与他拥抱告别,又让医生护士大为惊奇。

  去年年底,郭海平带着这些不同寻常的画作,出版了《癫狂的艺术》一书,并且在北京798艺术工场画廊举办展览。

  展览当日,郭海平遭受各种质疑:说他作秀,妄想炒作出名;骂他没事找事,拿精神病人寻开心;批评他对艺术的理解太浅薄,一群疯子的涂鸦之作也来开画展……郭海平始终平静,面带微笑。面对一位锋芒毕露的年轻记者的追问,他说:“我还将筹建精神病人艺术馆。我不在乎外界的争议和辱骂,我只在乎我所做的,是否能让他们真正受益。我只在乎我们能否摆脱偏见,重新审视精神病人群体――他们有时的确值得我们仰视,而不是歧视。”

  郭海平走后,艺术活动室一直开着,病人们仍然爱去那里画画,游玩,消磨时光。他们不时拿起画作自我欣赏,露出甜蜜满足的笑容――画室里留下的尊敬和理解,正如春花芬芳,温柔地吻合着他们的伤口。飞越疯人院――有时只需一支画笔,一个没有歧视的爱的眼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23 14:17:11 | 查看全部
周星驰成名前不为人知的故事时间:2012-11-30 作者:小小Z 点击:328次   有这样一个人。他出生在香港的一个内地移民家庭里,住在九龙穷人区,过着清贫的生活。一家五口挤在一间狭窄的木板房里,睡的是“上下铺”的碌架床,把豉油捞饭当作为天下美食。七岁的时候,父母离了婚,他跟着母亲,姐姐和妹妹过日子。

  上初中的暑假里,他经常打工,赚钱贴补家用,给自己赚零花钱,买漫画书看电影,练功夫,沉迷跳霹雳舞。他回忆那段时光时说,“我做过几份暑期工,比如卖眼镜、卖电器。印象中最深刻的是那次去酒楼卖点心,月薪大约600港元。在酒楼打工什么怪人都见过,反应不快就会被客人骂,所以一定要能言善辩和有礼貌。”

  那个时候,正是香港电视发展的黄金时代,爱好武功的他伴随着电视剧长大,痴迷其间,想试一下,加入这个行业,演一个角色。于是,他找来朋友梁朝伟,两人跑到山上,私下拍了一个8分钟短片。成名后的梁朝伟说,“那都是他的主意,当时我对演戏不开窍,那个短片他既当导演又当演员,我只是演员。故事主要讲好人与坏人在山上打架,最后好人获胜,他安排我演坏蛋,最后,我演的角色被他无情地打死……那就是拍给我们两个人看的,我是陪玩。”

  那个时期的他整天发白日梦,经常提起TVB无线艺训班的事,幻想成为大明星,更是鼓动着梁朝伟一起去报考无线艺员训练班。两个人都去考了,最后的通知却是梁朝伟考上,他落选了。1982年,凭着对表演的热爱,他连考了两次,终于进了香港无线电视艺员夜间训练班。1992年8月,在对《电影双周刊》记者的询问,他很肯定地说,“如果还没有考上,我会继续再考,因为这是我的兴趣。”

  这一期后来还出了不少明星,例如吴镇宇、欧阳震华、关礼杰、李子雄等。吴镇宇比他更惨,一连三次都没考上,但吴镇宇并没有因此放弃,在第四次才考进来。

  毕业后相当长的时间里他在跑龙套。在那部著名的《射雕英雄传》里演了个没有一句台词就让梅超风一掌劈死的小配角。当时他觉得,导演设计自己被人一掌打死,有点不太真实,于是设计了反抗的动作。他还跑去和副导演商量,但导演马上否决了。之后他还是不断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当然也被一再的拒绝。这个希望多挡一掌的跑龙套演员,在此时对演戏已经达到痴迷状态。

  之后他接手了一档少儿节目,默默无闻地一做就是五年。空闲之余,他天天去看电影,研究关于演技上的东西,研究表演方法的流派,天天研究看书,跟人讨论演技是什么一回事。他说,“那时我整天钻研演技,观察别的演员表演。”

  这个经历坎坷,很长时间里相当失意的男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周星驰。凭着对戏剧的热爱,他没有消沉自暴自弃,一直在逆境中坚定地集攒着内力。

  周星驰对他未成名前那个漫长的等待总结说,“你知道吗?在那种状态下很享受。别人都认为你不行,你偏偏去研究,完全陷在里面。感觉很孤独,但也很浪漫……就那么努力地研究了6年表演。这样,一有机会来,我就不怕了。因为准备了这么长时间,我已经打好了底。”“我的奋斗史,不是独一无二的,社会上比比皆是……像我们这些个普通大众,如果不是靠着信念、斗志,怎能做出成绩?”

  看来,我们从来不缺少机会,缺少的是一直在为机会而做的准备和努力,以及能抓住机会所需要的资本。欲想得到机会,还是先修身的为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23 14:17:25 | 查看全部
如何让坚硬的心变得柔软时间:2012-11-30 作者:小小Z 点击:211次   这是我在广东某开发区一间港资药厂做事时的故事。那厂子非常偏僻,离最近的镇子骑车都要十五分钟。我记得我坐着朋友的小车,拉着行李,到厂里已经是夜晚了。只见偌大的草坪上,三三两两坐着些黑影,不说,不笑,不动,很是奇怪。
老板娘分配工作,说我没有药厂的管理经验,先做质检吧。老板带着我巡视他的工厂。这是个高大健硕,举止有些粗鲁的中年香港人,现在回想起来,真的很像那位网络上大名鼎鼎的“巴士阿叔”。他一路跟我强调,这里是资本家的工厂,你这是在为资本家打工,资本家就是要剥削你……(大意)我有点发昏,搞不清楚现在是什么年代了。

  质检的工作的确比较清闲,我只需定时抽检一些半成品,再抽检一下成品,然后把检验结果汇总上报,就可以了。可我还兼有监工的工作,于是在单调乏味的记录之余,我还可以在各个车间串串门,窥视一下别人有没有偷懒,如果人手不够就帮帮忙。于是,严肃紧张的流水线上,因为我的出现而变得团结活泼了。我发现那些三十多岁结了婚的女工,特别爱开黄色玩笑,而且好像有意当着我的面开。虽然觉得有些低俗和无聊,但我还是会附和地笑笑。

  但是,后来就有了谣传,说我不务正业,说我工作不认真。没过几天,阿叔说,为了培养一个合格的全面的管理人才,必须轮岗。我的下一个岗位是———仓库。

  不能到处串门儿,我的工作却更闲了。每天只需一次点库,为数不多的几次出库入库,其他时间就只有一遍遍地核对资料了。

  傍晚时分,放工了。踩着西边最后一缕光线,我回到我的小窝。这是宿舍区最好的管理人员套房,有一房一厕,一桌一椅一床。刚来的时候,对着徒有四壁的“家”,心酸得想掉眼泪。住久了之后,房间的一切染上了自己的气息,就觉得比较自如了。没有电视,没有电脑,没有网络,我却感觉比拥有整个世界更加充实。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可能因为我失去了世界,却拥有了我自己吧。

  这里的确是一个读书静修的好地方,白天麻木的工作劳累了身心,晚上则完全交由自己支配。我确信如果早几年进来,考研不会考得这么辛苦。

  有一天晚上,来了不速之客,是一只流浪的小猫。它经常在饭堂、厨房和宿舍一带转悠,所以认得它。那天它坐在我门口,叫得很哀怨。我猜它是饿了,把它引进门,剥了一根火腿肠喂它。我们因为伙食差,吃不饱,所以必须自备点干粮,不然晚上饿得睡不着。我心想这老板真是的,员工挨饿不说,连累小猫也没有好饭吃。这猫却并不领情,吃了几口就停下来,用哀怨的大眼睛深深地看着我。它怯生生地坐下,尾巴随即很乖巧地收拢,盘在臀部周围,不占用更多地方,像是怕被人无意中踩到它的尾巴。它打了个哈欠,表示要睡觉了———我得帮它准备床铺。拿什么给它睡呢?我拿来拖把,示意它睡上去,它不肯,大概嫌脏。它转过身,轻松一跳,就上了我的床。你还真会享受啊,我把它赶下来,它就瞄上我装衣服的旅行袋,试探性地靠上去。没辙了,就这个吧。我把袋子里的衣服清出来整理好,它就自动自觉地爬了上来。

  往后,它就成了我宿舍的常客,三天两头过来借宿。我用火腿肠和鱼干招待它,它依旧吃得很少,依旧只是睡觉。我明白它来这儿不是为了吃食,而是为了一个归宿的港湾。每当我看着熟睡中的它,我的心就感到特别的安静。我想起了我们的工厂,冰冷、僵硬、机械的流水线上,生产不出治疗我们心灵疾病的药物。能够治疗我们心灵的,只能是另一颗心,一颗温暖、柔软、真诚的心。

  往后,它就成了我宿舍的常客,三天两头过来借宿。我用火腿肠和鱼干招待它,它依旧吃得很少,依旧只是睡觉。我明白它来这儿不是为了吃食,而是为了一个归宿的港湾。每当我看着熟睡中的它,我的心就感到特别的安静。我想起了我们的工厂,冰冷、僵硬、机械的流水线上,生产不出治疗我们心灵疾病的药物。能够治疗我们心灵的,只能是另一颗心,一颗温暖、柔软、真诚的心。

  于是,在我三十岁之后的一个夜里,我开始学会如何与这个世界相处,也就是阿甘所说的,与上帝和解。面对这个纷乱的世界,我们必须首先变得坚强,然而坚强得久了,心就会坚硬。长此以往,就会因为疲劳而崩溃。这时,我们就需要用一些与灵魂相通的东西,例如一段文字,一片晚霞,一只小动物,来让我们的心变得柔软。只有这样,也只能这样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