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7-19 11:55:54 | 查看全部
整理人生
时间:2014-10-19 作者:未详 点击:779次

  ☆心一乱,你眼中的世界就乱了。
  
  ☆快乐因欲望增多而减少,最纯粹的快乐是心灵的歌唱,而不是欲望的满足。
  
  ☆人生是一个寻找自我的过程。整理人生,就是为了找到通向自我的路径。
  
  ☆孤独是最好的清醒剂,失败也是。
  
  ☆没有一朵花可以常开不败。不败的花,只开放在未来里。
  
  ☆陀螺如果没被继续鞭打,它的表演就即将谢幕。
  
  ☆简单的方向是通向繁杂,而繁杂的归途是重归简单。
  
  ☆别走得太快,等一等灵魂。也别走得太慢,让灵魂无法舒展。
  
  ☆失败是失败之母,成功是成功之父。
  
  ☆寂寞是一面照亮自己的镜子,也是囚禁自己的一座牢笼。
  
  ☆别人不理解你,你自己要理解自己。别人不接纳你,你要接纳自己。别人不信任你,你要信任自己。
  
  ☆心亮世界就是亮的,心暖世界就是暖的。
  
  ☆那些做给自己看的“秀”,其实只是为了寻求一份内心的安宁。
  
  ☆只有少数人活在这样的世界里:理想现实化,现实理想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9 11:56:08 | 查看全部
宁静
时间:2014-10-19 作者:未详 点击:719次

  一个富有的人可能会抛弃他的财富,可是一个贫寒者能够“抛弃”什么?

  当释迦牟尼和一个乞丐同时走过喧嚣街市的时候,表面上看,两人没有什么区别,但他们留在地上的脚步声就截然不同,那就是品质贯穿的经历。
  
  释迦牟尼出身高贵,经历了王室优越生活,包括感官的愉悦和知识、财富和权力的拥有。

  他在经历世俗的一切,心生厌倦,回归自然。

  最后,他超越了以上身外之物,自愿成为一个一无所有的人,回归到单纯的世界中。
  
  因为,释迦牟尼在一生之中完成了拥有、经验、觉悟、超越的全过程,然后,一切都回归到宁静的世界当中,享受心灵的那份淡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9 11:56:51 | 查看全部
被隐藏的失意
时间:2014-10-20 作者:未详 点击:575次

  上师范的时候,同宿舍一个女孩总是一副活力四射的样子,在班里是班长,在学校是学生会干部。因为当惯了“领导”,她说话总有些颐指气使,显出自信、开朗、豪爽的性格。
  
  大家从来没见过她消极颓废的样子,她的自信和阳光,是别人望尘莫及的。不过,隐隐约约听人说起她家在农村,家境不太好。她从来没有在我们面前提过这些,但从其一成不变的穿着上,大家也猜出了几分。
  
  有一天吃午饭,我因为没有带饭卡,匆忙回宿舍去拿。推开门,竟然发现她穿着下铺女孩的红色高跟鞋在臭美。她见了我,脸一下子通红,窘得不得了,赶紧把高跟鞋脱下来。我没有说话,匆匆拿了饭卡出去了。
  
  下午她见了我,脸上掠过一丝不自然,但很快又恢复了常态。以后,我们俩都没有提那件事,她依旧骄傲地行走在校园里。只有我知道,她是有多落寞。她羡慕别的女孩子有漂亮的高跟鞋,但自己买不起,只能偷偷试穿人家的。那种滋味,谁能说得清呢?
  
  我的一个同事长得很漂亮,虽然出身平常百姓家,却嫁了个“富二代”。据说婆家的钱数以百万计,光是过年婆婆给孙子的压岁钱,就顶一般人一年的工资。
  
  有一次,我和另一个朋友去她家玩。她家所在的小区是小城里最气派的。一路上,我们不停感叹小区里环境优雅宜人。出了电梯,刚刚要按响门铃,就听见她婆婆在高声叫嚷:“我让你用盐水洗草莓,又忘了!不知道你身上这些邋里邋遢的毛病什么时候才能改掉!”只听到同事低声下气地说:“我现在拿去重洗……”是她的声音,口气却是陌生的。我们没有按门铃,悄悄离开了。
  
  有的时候,我们只看到别人光鲜亮丽的一面。其实,每个人背后都有不如意。他们那些隐藏起来的失意,像风中的烛火,忽明忽暗,消消长长,其中滋味,只有自己知道。
  
  没有任何人的人生是十全十美的。不完美,是人生的常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9 11:57:04 | 查看全部
开心(不开心的人,不开心的人)感悟
时间:2014-10-20 作者:未详 点击:4265次

  不开心的人,最好少和开心的人在一起。自然,也不用和别的不开心的人在一起。不开心有各种各样,各有各的痛苦,各有各的不开心,很难有同病相怜这回事,和不开心的人在一起,只会更不开心。
  
  和开心的人在一起呢?看人家开开心心,不开心的人,还要掩饰自己的不开心,强颜欢笑,去增添别人的开心,那么,不开心的程度,自然只有增加,不会减少。
  
  而如果向开心的人,诉说不开心,那更是愚蠢之极。开心的人,哪有心情空闲来听你诉苦?敷衍几句,已经是十分有礼貌的了。
  
  所以,不开心的人,最好自己一个人躲起来不开心。这样说好像否定了朋友的作用,其实恰好相反,朋友之间,一定要相互令对方开心,而不能令对方不开心。若是老令朋友不开心,那么,这个人一定不会有太多朋友,而且这少量朋友,也会逐渐消失。
  
  不开心的人,在他人面前自动消失,皆大欢喜,等开心的时候再出现好了。
  
  一直不开心呢?那就一直别出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9 11:57:24 | 查看全部
静看人生,静品命运,静听生命
时间:2014-10-20 作者:未详 点击:1410次

  这个世界有两难:一是改变别人,二是改变自己。往往成功是优点的发挥,失败是缺点的累积。走对路的原因只有一种,走错路的原因有很多。不是街上东西贵,而是口袋没有钱;不是口袋里没有钱,而是没有找到挣钱机会;不是没有挣钱机会,而是脑袋里没有理念!其实,财富不是在银行里,而是在人的思想里。
  
  说真的一个人的漠然加上另一个人的苦衷,一个人的忠诚加上另一个人的欺骗,一个人的付出加上另一个人的掠夺,一个人的笃信加上另一个人的敷衍,这种一加一的算术,有时候不一定等于二,就像你加上我,也并不等于我们。所以,别以为我刀枪不入,你也不是百毒不侵。幸好爱情不是一切,一切都不是爱情。
  
  有时候,说再见只是一句随性的脱口而出,而诀别也只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转身,把无所谓伪装得特别逼真。很多人,就是这样散了;很多事,就是这样淡了!有些路,或许只能一个人走,当你走得很远的时候,可能会有长久的注视;有些辛酸,或许只能一个人尝,当你咀嚼出滋味的时候,可能会品出一世的纵容。
  
  有些黑暗,只能自己穿越,才能感受阳光的温度;有些痛苦,只能自己体验,才能企及成长的高度;有些孤独,只能自己品尝,才能收获灵魂的深度!人生多彩的演绎,不会为一个无谓的人而苍白;生命漫长的旅程,不因一个不值的人而黯淡!如果纯粹为了婚姻而沦落成二等公民,下这样的赌注,多数会输得很惨!
  
  其实,人生走过的每一步,都将成为往事,无论它们是欢乐的相逢,(www.rensheng5.com)还是痛苦的别离!因此,人生是一种经历,让人必须接受体验。同时,人生又是一种感受,让人慢慢品味积淀。人生是一道深刻的课题,却永远没有标准答案。人生仅仅是一个流程,无论这个流程多么复杂、工艺多么精致,最终的结局都是一样的。
  
  每个人都能过得快活自在,就要看自己用怎样的心情对待自己的人生了。人在不同的生活阶段自有其不同的感受,是不是得到了想要的东西,就等于得到了快乐呢?其实不然,这和人的心理年龄有着相当大的关系,在不同年龄段所获得的成就,感受也会不同!很多时候,个人的价值观决定了感受快乐的程度!
  
  其实,美是一种天赋,不是一种错误。说实在的,把自己打扮得漂亮一点也是一种自我尊重。如果我们对自己的外表都不尊重,又怎么要求别人来尊重自己呢?当然,这跟嫌贫爱富无关。欣赏美是人类的本能,如果每个人都在自己能力范围内把自己打理到可以被人尊重的境界,岂不是人人都能过足眼瘾呢?
  
  人生,有没有成就都是相对的,展示的是你对人生的生活态度。道路曲折时,静看人生云卷云舒;生活失意时,静品命运苦乐韵味;人生腾达时,静听生命辉煌乐章!因此,人生既平凡又高尚,在黑暗中保持心灵的火种,在失败中保持灵魂的精神,在暴雨中保持坚定的信念,才能让我们前行的脚步更轻盈更稳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9 11:57:36 | 查看全部
半饱
时间:2014-10-21 作者:未详 点击:572次

  美食家蔡澜教人做五香花生,这样强调过:“记得只拿一小碟上桌,等客人吃不够要求时,再出一小碟……两碟为限度。不管他们再三哀求,也不能心软。”让他吃着还能想着——这老饕,真是把食客的心理摸透了。
  
  “半饱”策略也通常用在商场,想起了前段时间苹果公司在中国发售的金色版iPhone5S,仅仅换换外壳的颜色,再加上搞点“货源不足”的假象,就把一些“果粉”们撩拨得饥肠辘辘,群起而哄抢。
  
  对于现在人来说,忧心的不再是吃不饱,吃不好,而是营养过剩的问题,比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一系列“富贵病”越来越多,这些追根究底都是吃出来的。
  
  古人曾说过:“若要身常康,腹中三分饥”。《红楼梦》第四十二回中写王太医给巧姐儿诊病,就说:“我说了,姐儿又要骂我了,只是要清清静静饿两顿就好了……”《战国策·齐策四》中讲了这样一件事:有一次,齐宣王要任用名士颜斶做官,以利禄引诱他,说,做官多好啊,“食必太牢,出必乘车,妻子衣服丽都。”颜斶毫不动心,坚决辞谢,他说:“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所谓的“晚食以当肉”,就是在饥饿的时候再进食,吃的时候就有一种山珍海味的感觉。
  
  半饱是知足,是节制,一些聪明的人只吃到半饱便停箸不食,这大合养生之道。但也有一些人,吃相凶恶,不吃到无法下咽绝不罢休,不仅全无美好回味之趣,而且还吃出了浑身的倦气、浊气,那辛苦劲儿,最是难受。
  
  人生事多是如此,莫要做到极致,就会回味悠长。蒋方舟有篇文章,说小萝莉都爱大叔。为何?关键在于大叔们有阅历,深谙“只爱一点点,别人的爱情像海深,我的爱情浅”,早没饥饿感了。就算你总是被小正太宠着爱着,我还一副爱答不理的样子,反而让小女生更仰慕。
  
  吃饭要吃七八成,做事留三四分。半饱,表面上看是亏损的,实则是丰盈的。香港人欧阳应霁在《半饱——生活高潮之所在》一书中说:“半饱是一种完美的缺陷,一半的希望,再加上一半的耐心,才是一整片蓝天。”
  
  半饱,实际上是一种自我约束,收纳更多诱惑的生活哲学。为人不要太过贪心,不给自己过不去,不给朋友找别扭,取舍有度,方是做人最高境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9 11:57:49 | 查看全部
事事静观
时间:2014-10-21 作者:未详 点击:793次

  物眼看,人眼瞧,佛眼观。
  
  暗以观明,静以观动,下以观上,地以观天,视角不同观不同。观中除看以外,还有赏和悦。素常说观石、观画、观文,都是倾目上心,连欣带赏的。而生活中经常伴寄望而出的观察、观望、观看,则更多的是,系之于怀,存乎于心。
  
  天下所有的观,都是事与事关,事与人关,与己无关与事无关的官,随他去,不视,无观。
  
  繁体观字半边欢,佛家对寂而常照的灯讲观,道家把奉仙之所、从居之地称观。又名观世音、观自在,遍天下受尊的菩萨观音,其意不在“从说听叫”,在了知,在观,在穷其真伪后,惩恶扬善,以化天下。
  
  世界最好的观,是大观。有说:观天地莫过于观潮海,观潮海莫过于观日出,观日出莫过于观临冥峻极之山。人一生没临过大海,没见日出海上之壮阔,没登过高山穷处,触过苍冥之峻顶,是很难讲胸怀大野,思深意阔的。
  
  人间有道的观,是细观。粗思为觉,细思为观,观在觉之上,人的各种觉都觉在悟上,是乍接触后的一种体悟,有清醒在,但要入观,成观,继而洞观,达观,还需要秉持笃定的功力和火候,其谓是:放过那小子成名,奥运夺冠的灿烂一刻,观精力在饥疲时,观操守在利害前,观变化在转捩处,观度量在喜怒间。
  
  最上等的观,是观止。春秋《左传》,记有“听韵乐”叹绝,“若有他乐吾不再请”的观止说。清人吴楚材、吴调侯殿后,集先秦至明代的古文222篇,合曰《古文观止》,作传世最佳读本,享誉至今。
  
  被弄俗了的观,是参观,三公消费的代用语,到哪都叫参观,所谓观摩,就是白看。
  
  最重要的观,是观察,所有重病患者住进医院,都要先接受观察,有一天的,两天的,还有三月半年的,不观无察只凭言说嘴讲,何以对症?试玉还要烧到三日满,辨材更需十年期。
  
  当事者迷,旁观者清,是说人要走出境遇,走出自己,才能睹世。人在位上,当身事里,嘴偏一边,是绝说不到通世达观、逾世疗疾的观点观念之上的。上世纪五十年代,要人们树观,什么都讲观,人生观,世界观,结果啥观也未观,出了要命的文化大革命。现在改革开放,步入深水区,新华社《人民日报》发文说:“改革不可废,承诺不可弃,担当不可丢。”何论它哉。
  
  人,总是要观复,才能观通,观变,观化的。
  
  洞若观火,很妙,从一件事,一个窟窿眼里,把什么都看清了,但那需要一个上好的位置。
  
  壁上观,冷,坐在一边,简以处常,静以观变,需要道旨、佛心。
  
  莫谓风雨行无羁,事事人眼观;漫道君行何等妙处,待我细细慢慢静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9 11:58:00 | 查看全部
人生好比驴拉磨
时间:2014-10-21 作者:未详 点击:1193次

  看法国哲学家萨特的书,他把人生比作驴拉磨,觉得很有意思。他说,驴的前面有一把草料,驴为了吃草料,就会奔跑起来,它奔跑的同时,也带动了磨。这个比喻形象贴切。
  
  如果你是工薪阶层,每月的工资便是你前面的那把草料,你每天都在为你的那一份工资而不停拉磨;如果你是农民,满仓的收获,卖个好价钱,便是你前面的那把草料,你一年四季,都在为你的收获而辛苦拉磨。
  
  人生好比驴拉磨,人们在为希望的打拼中,总有一把草料在前面诱惑着,催使我们奋发进取,不断前进,不断成长,不断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把人生的这个磨一直不停地拉下去。
  
  上学时,发愤读书就是我们拉的那个磨。在拉磨的过程中,那把草料让我们有了成长的决心,让我们变得充满希望,变得勇敢而坚强。
  
  长大后,我们拉的磨,就是收获一份好爱情。为了找一个你爱的人和爱你的人,我们苦苦寻觅。爱情的滋味,让我们真正长大成人,让我们懂得了珍惜、理解,学会了宽容、关爱。
  
  工作后,我们的事业,就是我们面前的石磨。再苦的岗位,为了事业,为了生存,我们默默忍受着,努力着,拼搏着,即使流再多的汗水和泪水,我们也绝不轻言离去。
  
  有了孩子后,培育孩子就是我们的石磨。每天围绕孩子转,希望他长大成才,我们学会了等待,懂得了珍惜,有了韧性和耐力,变得乐观而自信。
  
  人生好比驴拉磨,这个过程,其实就是不断为了吃前面的那把草料的过程。前面的那把草料,既是一种诱惑,也是一种动力。人生任何时候都不能缺了那把草料,有了它,在这个拉磨的艰苦过程中,我们才能实现一个又一个目标,并乐此不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9 11:58:10 | 查看全部
钻出来的尊严
时间:2014-10-22 作者:未详 点击:1122次

  老板正在外谈生意,厂里保安打电话说车间铁门坏了,一时半会修不好。下班时间到了,工人们出不来,情绪很不稳定。
  
  老板顿了顿,说:“你告诉工人们,让他们在里面打扫打扫,我很快就回来了,要给他们开个会,至于这段时间,会有奖励!”
  
  一个小时后,老板回到厂里,径直带保安走到车间东面的墙根。老板说:“这儿以前有个出货口,后来不用了也没封死,应该能扒开来。”保安一听,立马行动起来,果然,几下工夫,就扒开一个大口子,人弯下腰来可以进出。老板猫下腰,钻进了车间,招呼工人们过来开会,说:“从下班到现在,差不多是一个半小时,大家辛苦了。这一个半小时,就按三倍加班工资算,怎么样?”
  
  擦擦机器,扫扫地,就得到了三倍的加班工资,大家纷纷叫好!老板看大家没意见,就宣布散会,猫下身来,带头从出货口钻了出去,工人们也跟着他鱼贯而出……
  
  保安纳闷地看看老板说:“您何必亲自来啊?出货口的事,您跟我们交代一下就行了,厂里不还省下一笔开支吗?”
  
  老板说:“大伙儿很辛苦,他们的劳动值得尊重,下班时得从大门里堂堂正正地走出去。可现在只能钻出货口,那么,我这个做老板的,一定要陪他们钻,才不会侵害他们的尊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9 11:58:20 | 查看全部
活下去的勇气
时间:2014-10-22 作者:未详 点击:3823次

  有一年,南非的罗本岛监狱来了一位新犯人,代号“466”。

  随后,他被关进4平方米的牢房,开始了地狱般的生活。

  此后,466号每天都要到采石场做苦工,动作稍慢就有被毒打或丧命的危险。
  
  为了改变现状,在一次放风时,466号大胆地向狱长提议:想用监狱院子里的空地种菜。没等他说完,狱长就用鞭子封住了他的嘴。

  可他没死心,一有机会就找狱长求情。

  终于,狱长不耐烦了,答应了他的要求,还破天荒地给了他番茄的种子。
  
  从那以后,一到放风的时候,466号就会去照料菜园。每当劳累、沮丧时,他只要看一看菜园,就有了坚持下去的信心。令人吃惊的是,自从有了菜园,整个监狱也悄然发生了变化。

  放风时,帮他照料菜园的狱友越来越多;收获时,他会把番茄分给狱友,然后再让他们送给狱警。

  吃了犯人的番茄,狱警们拿鞭子的手也不再那么蛮横了,态度也和蔼了许多。
  
  这个菜园一种就是18年,直至466号被转到另一所监狱。
  
  这个犯人就是南非前总统曼德拉。

  他说:“虽然几个番茄不足以改变命运,但它让冷冰冰的监狱多了一份暖色,让人看到希望,有了活下去的勇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