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7-19 16:33:00 | 查看全部
对年轻人的两个要求
时间:2014-08-24 作者:未详 点击:940次

  我对年轻人只有两个要求。

  一个是饭碗第一,一定要自立。

  大学毕业后,面临很现实的一个处境:你的饭碗最重要了,不要把饭碗砸了。

  第二个是尽量不要受这个社会坏的影响。

  人在年轻的时候,多少是正直的,有理想的。

  30岁以后,要么是平庸,要么就转向恶,开始变成社会的帮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9 16:33:12 | 查看全部
最方便的座位留给别人
时间:2014-08-25 作者:未详 点击:960次

  司徒雷登被聘请为燕京大学校长时,打算给学生们上一堂演讲课。在离上课时间还有15分钟时,司徒雷登就走进了教室。
  
  15分钟后,教室内座无虚席,都等待着校长的精彩演讲。谁知掌声过后,司徒雷登的演讲却没有开始。只见他笑容可掬地从台上走下来,给8排中间座位上的男生深深鞠了一躬。男生顿时愣住了,在座所有人也都被校长的举动震惊了。
  
  司徒雷登说:“我发自肺腑地敬佩这个同学,他的行为就是我今天演讲的开场白。”
  
  原来,许多先到的同学一进教室就抢占了靠边的座位,因为那样方便出入,而中间的位置需往里挤。只有这个男孩一进教室,就坐在了中间的位置,几分钟后8排座位便左右次第坐满,这可以说是最方便的入座顺序。(www.rensheng5.com)
  
  司徒雷登铿锵有力地说:“其实,那些捷足先登的同学未必就能清闲,因为每一个后来者往里进时,都要把外边的人搅和起来。我发现短短的十几分钟里,竟然需要起立十几次,难道不是一样辛苦吗?”
  
  是啊,把最方便的座位留给别人,这不仅仅是一个利人利己的轻淡举动,更是一种宽容、无上的境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9 16:33:28 | 查看全部
比尔盖茨的三个回答
时间:2014-08-25 作者:未详 点击:6785次

  标题:错失的机会

  摘要:比尔盖茨的三个回答

  正文:

  在意大利的米兰,《机会》杂志即将创刊。为了能一炮打响,引起轰动,董事长亨利•肯德里决定请比尔•盖茨来写发刊词。于是,董事长亨利•肯德里给比尔•盖茨写了一封亲笔信。出乎意料的是,信发出之后竟石沉大海。

  董事长亨利•肯德里想,《机会》杂志创刊在即,绝不能这样坐失良机,于是,派记者前往旧金山微软公司总部约见比尔•盖茨。

  结果还算不错,比尔•盖茨终于答应在纽约开往内罗毕的飞机上,可以接受一刻钟的采访。
  
  为了采访中充分利用这宝贵的一刻钟,这位记者精心策划了请比尔•盖茨回答的三个问题:

  第一,您认为最不能等待的事情是什么?

  第二,您认为最不可能第二次前来敲门的事情是什么?

  第三,您认为现在最需要抓住的事情是什么?

  这位记者想,比尔•盖茨是利用机会的大师,肯定会围绕“机会”这个关键词来回答这三个问题。
  
  采访开始了,记者既尊敬又得体地说,这次您刚忙完了母亲的葬礼,就前往非洲参加艾滋病研究中心的捐赠仪式,实在是太令人敬佩了!下面我冒昧地提三个问题,希望能得到您的答复。

  记者一边说着,一边把采访本上写着三个问题的纸撕下来递了过去。

  比尔•盖茨看了一会儿,回答说:我不知道世人对这三个问题是怎么看的,(www.rensheng5.com)根据我自己的经验,我认为天下最不能等待的事情是尽孝,也许我的回答会令您感到非常失望。但是,既然接受采访的是一位刚刚失去母亲的人,我相信这样的回答是最诚实的。

  对第二个问题,假若你是问一位不可一世的年轻人,他也许会说,被他打败的对手不会第二次前来敲门。然而,对一位四十岁的男人而言,他一定会认为,不会第二次前来敲门的事情只有一件,那就是初恋。我相信,还没有一个人,被初恋敲过第二次门。

  至于第三个问题,恕我直言,是行善。假若你没有感觉到这一点,一定是我们之间还存在着某些不同。
  
  比尔•盖茨的回答就这样结束了,记者感到大失所望,因为自始至终都没听到“机会”二字。
  
  很快,《生活周刊》卷首语上刊登了这样一段话:

  “在现实社会里,人们总认为,最不能等待的事情是机会,最不可能第二次前来敲门的事情也是机会,最需要抓住的还是机会……”

  原来,《机会》杂志记者采访比尔•盖茨的时候,美国《生活周刊》的记者也坐在旁边,她不动声色地记录了这段《机会》杂志记者采访比尔•盖茨的全部过程。
  
  一刻钟采访中,机会对每个人都是均等的。

  有的人刻意去寻找机会,结果丢了机会,善于捕捉机会的人,随时都能抓牢机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9 16:52:45 | 查看全部
比尔盖茨的三个回答
时间:2014-08-25 作者:未详 点击:6785次

  标题:错失的机会

  摘要:比尔盖茨的三个回答

  正文:

  在意大利的米兰,《机会》杂志即将创刊。为了能一炮打响,引起轰动,董事长亨利•肯德里决定请比尔•盖茨来写发刊词。于是,董事长亨利•肯德里给比尔•盖茨写了一封亲笔信。出乎意料的是,信发出之后竟石沉大海。

  董事长亨利•肯德里想,《机会》杂志创刊在即,绝不能这样坐失良机,于是,派记者前往旧金山微软公司总部约见比尔•盖茨。

  结果还算不错,比尔•盖茨终于答应在纽约开往内罗毕的飞机上,可以接受一刻钟的采访。
  
  为了采访中充分利用这宝贵的一刻钟,这位记者精心策划了请比尔•盖茨回答的三个问题:

  第一,您认为最不能等待的事情是什么?

  第二,您认为最不可能第二次前来敲门的事情是什么?

  第三,您认为现在最需要抓住的事情是什么?

  这位记者想,比尔•盖茨是利用机会的大师,肯定会围绕“机会”这个关键词来回答这三个问题。
  
  采访开始了,记者既尊敬又得体地说,这次您刚忙完了母亲的葬礼,就前往非洲参加艾滋病研究中心的捐赠仪式,实在是太令人敬佩了!下面我冒昧地提三个问题,希望能得到您的答复。

  记者一边说着,一边把采访本上写着三个问题的纸撕下来递了过去。

  比尔•盖茨看了一会儿,回答说:我不知道世人对这三个问题是怎么看的,(www.rensheng5.com)根据我自己的经验,我认为天下最不能等待的事情是尽孝,也许我的回答会令您感到非常失望。但是,既然接受采访的是一位刚刚失去母亲的人,我相信这样的回答是最诚实的。

  对第二个问题,假若你是问一位不可一世的年轻人,他也许会说,被他打败的对手不会第二次前来敲门。然而,对一位四十岁的男人而言,他一定会认为,不会第二次前来敲门的事情只有一件,那就是初恋。我相信,还没有一个人,被初恋敲过第二次门。

  至于第三个问题,恕我直言,是行善。假若你没有感觉到这一点,一定是我们之间还存在着某些不同。
  
  比尔•盖茨的回答就这样结束了,记者感到大失所望,因为自始至终都没听到“机会”二字。
  
  很快,《生活周刊》卷首语上刊登了这样一段话:

  “在现实社会里,人们总认为,最不能等待的事情是机会,最不可能第二次前来敲门的事情也是机会,最需要抓住的还是机会……”

  原来,《机会》杂志记者采访比尔•盖茨的时候,美国《生活周刊》的记者也坐在旁边,她不动声色地记录了这段《机会》杂志记者采访比尔•盖茨的全部过程。
  
  一刻钟采访中,机会对每个人都是均等的。

  有的人刻意去寻找机会,结果丢了机会,善于捕捉机会的人,随时都能抓牢机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9 16:52:59 | 查看全部
学会管理时间
时间:2014-08-26 作者:未详 点击:1178次

  对现代人而言,“时间”真是最宝贵的东西。根据作家亚诺•班奈特的描述,时间可称为是一切事物不可或缺的原料,有了时间,一切都成为可能,没有时间,便一无所有。
  
  举例来说,一般人对于安排好的时间和未经安排好的时间,前者比较容易受到重视,后者则常常被人忽略。这就好像一个律师的时间通常被认为比较紧凑,家庭主妇的时间被认为比较自由、不受约束。因此,律师的时间总是得到更多的重视。这就是一种时间感觉的问题。
  
  排定的时间往往被认为更具生产力,更具价值。还有,愈长愈模糊的时段,愈容易被人忽略,所以,大多数人在乎“每天浪费了几小时”,比较不会去思考“浪费了几天”或“浪费了几年”。
  
  美国一位行为心理专家吉姆•罗思研究指出,一般人对时间的运用管理,大致可分为4种不同的态度———游荡者的心态、朝9晚5的时间管理者、工作狂、开明的时间管理者。他分析这4种人的特性分别如下:
  
  游荡者完全忽视时间这回事,他们选择的生活方式是愈没有组织愈好,他们让生活漫无目的地飘游,如果他们有工作,通常都为时短暂,因为他们反抗任何组织、任何控制时间的企图。吉姆•罗思称这种“沿着生命的公路流浪”的生活态度,将阻碍一个人获得进步,无法游荡出更好的生活。
  
  第二种朝9晚5的时间管理者,占最大多数,对时间的态度介乎游荡者和工作狂之间。这种人似乎在温和的压力下运作得最好,他们一次只能处理几件事,到了晚上则希望能无牵无挂,好好地与家人相处,但又常常事与愿违。因为,他们认为追求成功就必须付出代价,所以只得在某些方面牺牲。
  
  第三种工作狂,对这种人而言,工作永远不嫌多,他们可以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不过,工作狂不一定是赚钱最多的人,因为他们往往是喜欢工作更胜于工作的成果。他们马不停蹄,只有在睡意被驱散、享受被拒绝以及更多的任务被达成时,才会感到满足。
  
  第四种开明的时间管理者,也是吉姆•罗思认为最理想的一种人。他把时间分配给生活的每一方面,甚至安排无所事事的时间,容许自己偶尔也做个游荡者;他也和朝9晚5的人一样,知道限制工作时间,但他会把时间分配给其他有价值的事,例如家庭。他绝不怕长时间工作,有时候他也像个工作狂,但只有在必要时才如此。开明的时间管理者讲究使生产力倍增的方法,他注重工作时间内的生产力而非投入更多的工作时间。
  
  想要学会管理时间其实并不难,时间管理专家至少可以教会你50种以上的方法。但是,问题的症结与重点往往不在技巧,而是价值观。不论你是属于上述4种里的哪一类人,如果你自认时间老是出差错,你应该回头检讨的是你的价值观与人生目标,列出哪些才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事,至于那些不重要的,就把它从你的时间表中删除吧!正如吉姆•罗思所说:“无论如何,一个人为财务和事业付出的代价总该有个限度,当其他重要的价值因为物质的成功而被牺牲时,就该设定这种限度。”
  
  记住,掌控时间唯一的诀窍:如果你不能掌握时间,时间就会反过来掌握你。关键在于,究竟是谁来掌握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9 16:53:10 | 查看全部
生命中,你曾路过谁?
时间:2014-08-26 作者:未详 点击:3963次

  生命中,你曾路过谁?
  
  有一个女孩很伤心地对我说:“为何用尽了全力,依然留不住这段最美好的缘分?”
  
  我并未马上安慰她,只是问:“这段缘分在你手中的时候,可曾欣赏和珍视过它?”
  
  她答:“当然。”
  
  于是我告诉她:“每天出行,我要路过国贸的摩天楼,看到摩登的白领上上下下地穿梭;然后是王府井的北京街,来来往往的游人捧着特色小吃边吃边逛;再然后是长安街的紫禁城,尤其秋天的时候,远远能看见柿子透红……这一切,我从未拥有过。但每天路过,欣赏过,已经是缘分了。”
  
  总是这样,有时尽了全力依然留不住某人某物,你会心疼得寝食难安。总觉得最美好的就这样溜过身边,而自己却恰恰没能留住。那种疼痛感,胜于切肤。
  
  世上并没有月光宝盒,可以无数次带你回到你希望的那时那刻,更无法无数次地静候你挽回、再挽回。每个人的生命中,总有那么些人和事,注定要与你相遇,却也注定要与你分离。这就是缘分,无道理可讲,却自有它的规则。
  
  只是,路过的人越多,生命便也越丰富。
  
  当那些人离开时,不必失悔落泪,因为生命因他们而精彩过。因为懂了,便也不再遗憾。
  
  有些人,注定只是路人。纵然你爱过、思念过,可你们彼此,归宿的方向始终不同。
  
  当爱的那个人路过你身边,打个招呼,诉声珍重。接下来,转身吧。
  
  即便一回首便是天涯,也请微笑。
  
  有些人,有些爱,注定只是路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9 16:53:19 | 查看全部
腾不出时间的人
时间:2014-08-26 作者:未详 点击:1513次

  腾不出时间学习的人,迟早会腾出时间来伤悲;
  
  腾不出时间思考的人,迟早会腾出时间来后悔;
  
  腾不出时间运动的人,迟早会腾出时间来减肥;
  
  腾不出时间呵护亲情的人,迟早会腾出时间来流泪;
  
  腾不出时间恋爱的人,迟早会腾出时间来相亲;
  
  腾不出时间睡的人,迟早会腾出时间来生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9 16:53:30 | 查看全部
伟大的欺骗
时间:2014-08-27 作者:未详 点击:877次

  这天,一个小镇上发生了一起银行抢劫案。抢劫犯没能抢到钱,却被保安困在银行里。他抓住一个五岁的小男孩,要求警方准备五十万美金和一辆车,否则开枪杀人。
  
  谈判专家尼尔森赶到了,谈判未果后,他只好尽量拖延时间,让狙击手各就各位。眼看绑匪就要撕票,狙击手扣动扳机,绑匪应声倒地,小男孩顿时给溅了一身血,吓得号啕大哭。尼尔森赶紧抱起小男孩。此刻,外面的媒体蜂拥而至,却听尼尔森高呼一声:“演习到此结束!”小男孩这才止住哭,问妈妈是不是真的。妈妈含着泪点头说是,一边的警察也上来安慰小男孩,说他表现得非常好,应该获得奖章。
  
  第二天,镇上的媒体集体失声,对抢劫案只字不提,所有的人都心照不宣地选择保护小男孩的幼小心灵。
  
  多年后,一个中年人找到了尼尔森,提起这件事,问他当初怎么会喊出这样一句话。
  
  尼尔森笑说:“枪响的时候,我在想,这孩子可能一辈子都走不出这件事留下的心理阴影。但当我走近他的瞬间,上帝给了我一个启示,让我说出了‘演习结束’这句话。”
  
  这时,来人紧紧拥抱着老尼尔森,半天才开口说:“我整整被瞒了30年,前不久,妈妈才告诉我真相。谢谢,谢谢尼尔森叔叔,是你让我拥有了一个健康的人生。”
  
  尼尔森眨了眨眼,笑着说:“你不用谢我,如果要谢,就谢那次欺骗过你的所有人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9 16:53:41 | 查看全部
踩小人
时间:2014-08-28 作者:未详 点击:665次

  妹妹拿回家一包袜子,大家围上去一瞧,全都笑了——袜底赫然织着三个字:踩小人。
  
  “给我一双!”“给我两双!”家人冲妹妹嚷。
  
  只有妹妹的小姑是个例外,她说:“我不要。”
  
  我问她:“你咋不要呢?天天把小人踩在脚底下,多解气呀!”
  
  她一笑:“我没有小人可踩。”
  
  见我一脸困惑,她说道:“我命好,不犯小人,还总能碰上贵人。我不穿那袜子,我怕穿了,反招来了小人。”
  
  母亲听了,跟我说:“你这个妹子,心软,心善。她总给别人当贵人,自然就能招来贵人。”
  
  我听了悚然一惊,想如果母亲这个说法成立,那么,是不是可以这样推论——因为你总当别人命中的小人,所以才招来了小人?
  
  “吸引力法则”告诉我们,两种具有相似心态的人会彼此吸引,也就是说,天鹅容易招来天鹅,蟾蜍容易招来蟾蜍。
  
  据说,“踩小人”的袜子特别畅销。
  
  我为这畅销忧虑。
  
  每一个踩着“小人”的人,都应该悄然自问:我踩的这个“小人”,是否也正这样踩着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9 16:53:50 | 查看全部
永远不要讨好,一个不懂你的人
时间:2014-08-28 作者:未详 点击:981次

  你聪明,有人会说你心机重;

  你靠的是努力,有人会说你运气好;

  你说自己天生乐观,有人会说你虚假。

  有时候,你明明就是一杯白水,却被人硬生生逼成了满肚子憋屈的碳酸饮料。

  人一生会遇见太多人,即使有些话字字诛心,也没必要活在他们的眼神里,只要内心澄明,就永远不用讨好一个不懂你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