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7-22 21:41:19 | 查看全部
明天的人生感悟
时间:2013-12-30 作者:未详 点击:5301次

  过去的日子,多么空虚,多么乏味,多么渺小!它在身后留下的痕迹,多么稀少,无聊,多么愚钝,那逝去的一个个时辰!
  
  然而,人想生存。他钟爱生活,他期冀于生活,期冀于自己,期冀于未来……啊,对于未来,他期待着多少幸福!
  
  可是,他总认为,那些未来的日子将和刚刚逝去的这个日子不会相同。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是啊,这是他想不到的。他根本不爱思考,他不想倒好。
  
  “啊,明天,明天吧!”他自我安慰,一直到这个“明天”把他送到坟墓里去。
  
  好了,一旦进入坟墓,自然就不再思考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2 21:41:29 | 查看全部
管住自己
时间:2013-12-30 作者:未详 点击:798次

  年轻时常觉得自己的弱点不可克服,如懒散、贪小便宜、嫉妒、只爱游乐、推诿责任等,说要改,几天就故态复萌。

  其实这些都是人性使然,确实不易改,但管不住自己就不可能进步。

  做成任何事都要有代价,都要抑制许多快乐。这没办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2 21:41:37 | 查看全部
什么是思维定势?
时间:2013-12-30 作者:未详 点击:746次

  一个学生不理解什么是思维定势,于是去请教他的老师。
  
  老师沉默了片刻,问:“办公室里开冷气,要求室内外温差是5℃,那么当室外是30℃时,室内的冷气应开到多少摄氏度?”
  
  学生:“25℃。”
  
  老师:“正确。如果室外是25℃呢?室内的冷气应开到多少度?”
  
  学生:“20℃。”
  
  老师:“很好。如果室外是15℃呢?”
  
  学生:“10℃。”
  
  老师:“对。如果室外是5℃呢?”
  
  学生:“0℃。”
  
  老师笑了:“室外都这么冷了,还有必要开冷气吗?”
  
  学生一怔,然后也笑了。
  
  原来这就是思维定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2 21:41:46 | 查看全部
门是墙的一部分
时间:2013-12-31 作者:未详 点击:716次

  大学毕业那年,许多同学早早地回家,想找到一份好工作。我有一个老乡,却依旧像平常一样,似乎心境很平和。那时候,太多的同学找工作,四处碰壁,常常感叹,就是因为没有关系找到可以进去的门,才会在一堵堵墙上撞得头破血流。
  
  离校后,这个老乡并没有回到家乡的县城。虽然他家里真的给他安排好了最好的工作,虽然家里威逼他回去,可他置之不顾,只身去了一个南方大城市,并在一家跨国公司中谋得不错的职务。这让许多人茫然不解的同时,也心有感触。更多的同学,听从家里的安排,安心地过上了平稳的生活。
  
  几年后,大学同学聚会中,那个老乡也来了。此时的他,已是那个大公司下属一个分公司的经理,眼中有一种自信和如鱼得水的豪情。别的同学却很少有这种神情的,他们大多工作在旱涝保收的事业单位,发福的身体,显。露着长期养尊处优的境遇。
  
  大家问这个老乡,家里安排那么好的工作,怎么不去?他说:那些好单位高墙如山,找不到门根本进不去,而且。那么高的墙,一旦进去了,也很难出来吧!我只想找一条路,不管多坎坷,却能走下去,而不是找一扇门进去,便再也不好出来。
  
  忽然明白,门终究是墙的一部分,它让人来往,也阻挡人进出。找门不如寻路,每个人的路是自己的足迹铺就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2 21:41:56 | 查看全部
每位圣人都有一个过去
时间:2013-12-31 作者:未详 点击:592次

  梦想家是那种只能够在月光下找到自己的路的人,对他的惩罚是他只能看到拂晓,而世上其他的一切他都看不到了。
  
  我想指出的是,生活模仿艺术要远多于艺术模仿生活,这是一个基本原则。
  
  艺术是世上已知的最强烈的个人主义模式。一致性则是缺乏想象力的人最后的避难所。
  
  永远都要原谅你的敌人,没有什么比这更让他们恼火了。
  
  每位圣人都有一个过去,而每个罪人都有一个将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2 21:42:05 | 查看全部
顺序与对错
时间:2013-12-31 作者:未详 点击:721次

  营养大师林海峰说,所谓对错,常常就是顺序的问题。
  
  比如吃饭,我们一直以为啦果是饭后吃的,结果被批是大错特错。鱼肉一般要4个钟头后才会被消化带走的,而水果很容易腐烂。结果,不容易消化的东西堵在胃里,水果下不去,先行腐败在胃上端,变成垃圾,甚至发酵,变成酒精,所以,很多人滴酒不沾却得了“酒精肝”。吃自助餐也讲究顺序,正确的次序是:先装各种水果吃,接着吃生菜,然后才按部就班吃主食、大鱼大肉。顺序对了,一切就顺理成章,不仅吃到“合算”,而且营养、健康。
  
  我们常常以为时间是中立的,用它就对了;其实,用对了,才是真的对。

  时光就在那里,怎么把握,考验你的智慧、眼光与勇气。

  时间是死的,时机是活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2 21:42:16 | 查看全部
人为什么活?人应该怎么活?人有没有灵魂?
时间:2013-12-31 作者:未详 点击:6971次

  人为什么活?人应该怎么活?人有没有灵魂?诸如此类,人生中的这些大问题都是没有答案的。

  但是,一个人唯有思考这些大问题,才能真正拥有自己的生活信念和生活准则,从而对生活中的小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航海者根据星座来辨别和确定航向。
  他永远不会知道那些星座的成分和构造,可是,如果他不知道它们的存在,就会迷失方向,不能解决具体的航行任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2 21:42:25 | 查看全部
自爱与自尊
时间:2014-01-01 作者:未详 点击:909次

  自爱者才能爱人,富裕者才能馈赠。给人以生命欢乐的人,必是自己充满着生命欢乐的人。一个不爱自己的人,既不会是一个可爱的人,也不可能真正爱别人。
  
  如果说爱是一门艺术,那么,恰如其分的自爱便是一种素质,唯有具备这种素质的人才能成为爱的艺术家。人生在世,不能没有朋友。在所有朋友中,不能缺了最重要的一个,那就是自己。缺了这个朋友,一个人即使朋友遍天下,也只是表面的热闹而已。
  
  能否和自己做朋友,关键在于有没有一个更高的自我,这个自我以理性的态度关爱着那个在世上奋斗的自我。有的人不爱自己,一味自怨,仿佛自己的仇人。有的人爱自己而没有理性,一味自恋,俨然自己的情人。在这两种场合,更高的自我都是缺席的。
  
  我曾和一个五岁男孩谈话,告诉他,我会变魔术,能把一个人变成一只苍蝇。他听了十分惊奇,问我能不能把他变成苍蝇,我说能。他陷入了沉思,然后问我,变成苍蝇后还能不能变回来,我说不能,他决定不让我变了。我也一样,想变成任何一种人,体验任何一种生活,包括国王、财阀、圣徒、僧侣、强盗、妓女等,甚至也愿意变成一只苍蝇,但前提是能够变回我自己。归根到底,我更愿意是我自己。
  
  如同肉体的痛苦一样,精神的痛苦也是无法分担的。别人的关爱至多只能转移你对痛苦的注意力,却不能改变痛苦的实质。甚至在一场共同承受的苦难中,每人也必须独自承担自己的那一份痛苦。
  
  一个我们不得不忍受的别人的罪恶仿佛是命运,一个我们不得不忍受的别人的痛苦却几乎是罪恶。当你遭受巨大痛苦时,你要自爱,懂得自己忍受,尽量不用你的痛苦去搅扰别人。失败者的自尊在于不接受施舍,成功者的自尊在于不以施主自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2 21:42:35 | 查看全部
呼吸与人生
时间:2014-01-01 作者:未详 点击:572次

  巫师在热带丛林中采集完香草后,返回了村庄。途经村外的小潭时,他看到了那个男孩。
  
  男孩坐在小潭边的斜坡上,样子很紧张。巫师走得近了,发现男孩的脸蛋红红的,似乎屏住了呼吸。然后,巫师看到男孩张开嘴,试图多吸一点空气。
  
  “你在做什幺?”巫师问。男孩一直屏住呼吸,但最终失去了控制,气体呼了出去。男孩失望的神情跃然脸上。
  
  “我想吸人更多的空气。”男孩答,“爸爸说,我们吸人的空气中含有生命的元素,所以我想多得到一些。尽管我一再尝试,却无济于事。而且,我感觉很糟糕。”
  
  “这样试试,”巫师说,“不要尽力吸气,要尽力呼气,多重复几次,看看会有什么感觉。”
  
  男孩按照巫师的话去做,发现每次呼气结束时,都无力阻挡一股气流冲人体内。重复了约一分钟,男孩感觉如从前一样精力充沛。
  
  “可我还是不明白。”男孩承认道。
  
  “孩子,呼吸是一种能量循环,一旦阻塞,就会感到焦虑、痛苦,如现在的你一样。若想得到更多的东西,必须放手现在拥有的一切,为它们营造最大的空间,这是一个基本原理。其实,人生本像一条沟渠,树立了远大的目标,只有不急不躁、顺其自然、任其流淌,你才会获得成功,你的人生才会五彩斑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2 21:42:44 | 查看全部
关于人生
时间:2014-01-01 作者:未详 点击:649次

  人生,其实像一条从宽阔的平原走进森林的路。
  
  在平原上,同伴可以结伙而行,欢乐地前推后挤、相濡以沫;一旦进入森林,草丛和荆棘挡路,各人专心走各人的路,寻找各人的方向。那推推挤挤的群体情感,那无忧无虑无猜忌的同侪深情,在人的一生中也只有少年期有。
  
  离开这段纯洁而明亮的阶段,路其实可能愈走愈孤独。你将被家庭羁绊,被责任捆绑,被自己的野心套牢,被人生的复杂和矛盾压抑,你往丛林深处走去,愈走愈深,不复再有阳光似的伙伴。到了熟透的年龄,即使在群众的怀抱中,你都可能觉得寂寞无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