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7-25 14:11:24 | 查看全部
我的哲理感悟
时间:2013-11-24 作者:未详 点击:908次

  我的哲理感悟:
  
  我们的生命经历,完全是我们自己造就的。
  
  我们的一思一念,都在创造我们的未来。
  
  最富有力量的是“当下”,而不是过去或将来。
  
  每个人都受到自我憎恨和内疚的伤害。
  
  每个人最后的防线都是“我不够好”。这只是一个念头,它是可
  
  以改变的。
  
  我们制造了我们身体里每一个被称为“疾病”的东西。
  
  怨恨、批评和内疚是最有害的心理模式。
  
  丢弃怨恨甚至能够化解癌症。
  
  我们必须原谅自己并宽恕每一个人。
  
  我们必须学着去爱我们自己。
  
  现在就开始赞同和接受自己是积极改变的关键。
  
  当我们真正爱自己的时候,我们生活中的一切会运转正常。
  
  尽管生活在不断变化,但在这无穷无尽的变化中,一切都是完
  
  美无缺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5 14:11:35 | 查看全部
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只有物质和经验持续不断地循环、再循环。
  
  生活永不停滞,每一个时刻都是新生的、新鲜的。
  
  我具有创造我自己的特殊力量,这种力量给予我创造自己所处
  
  环境的能力。
  
  我欣喜地发现,我有力量按照自己选择的任何方式使用我的头脑。
  
  生活中的每个时刻都是我弃旧迎新的起点。这个时刻是我从这
  
  里开始、从现在开始的起点。
  
  在我的世界里一切都很美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5 14:11:42 | 查看全部
没什么东西是不能放手的
时间:2013-11-26 作者:未详 点击:1064次

  我一个亲戚的孩子失恋了,十分痛苦,觉得天要塌了,每日寻死觅活的,就是无法割舍那一段感情,亲戚很担心他出事,让我去劝劝他。我苦口婆心开导了他半天,说得口干舌燥,不知他听进去没有,最后我也不耐烦了,给他撂下一句话:别自作多情了,世界上没啥东西是不能放手的!
  
  果然,不到一个月,他就又领了一个漂亮姑娘回家了,前边的事好像没发生过一样。可能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我年轻时也曾因失恋痛不欲生,一时间对爱情婚姻信心全无,甚至觉得失去了活着的意义。但也就是过了半年左右,碰到了我今天的妻子,建立了幸福家庭,不久又有了可爱的孩子。这些年走来,夫唱妇和,伉俪情深,我庆幸有了当初的放手,才有了后来的牵手。虽然偶尔也会想到失恋后的那一段不堪,但再也激不起任何感情的涟漪。
  
  最不容易放手的,莫过于权力了,因其魅力与诱惑都很大。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一向自己掌管大权,总怕别人管不好,最近,他毅然放手,把管理大权交给了33岁的女儿。他觉得自己年龄大了,精力不够了,到了放手的时候,他说:我们不要去找死,也不要去等死,不等死就必须要变,只有创新,放手把企业交给更有活力的年轻人,企业才能屹立不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5 14:11:52 | 查看全部
 血比水浓,亲情也是很难舍弃的,可每人一生要有若干次与亲人告别,每次都会如撕心裂肺一般疼痛,但我们还是放手了,走过来了。汶川大地震,成千上万家庭失去了亲人,创深剧痛。但坚强的汶川人没有被灾难压倒,几年过去了,许多人重建了家庭,又生了孩子,走出了地震的阴影。
  
  爱情如此,权力如此,亲情如此,还有友谊、恩怨、地位、官帽、荣誉、钞票等身外之物,无不如此,当放手时须放手,如果死抓住不放,只能自寻烦恼。既然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有此不多,无此不少,那就犯不着为了那些未必不能放手的东西去耿耿于怀,去日思夜想,去自怨自艾,去牵肠挂肚。
  
  在非洲的热带丛林里,人们用一种奇特的狩猎方法捕捉猴子:在一个固定的小木盒里面,装上猴子爱吃的坚果,盒子上开一个小口,刚好够猴子的前爪伸进去,猴子一旦抓住坚果,爪子就抽不出来了。人们常用这种办法捉住猴子,因为猴子有一种习惯:不肯放弃己经到手的东西。因此人们总是嘲笑猴子的愚蠢:为什么不松开爪子放下坚果逃命呢?其实,反思一下人类自己,在这个间题上许多人都比贪婪的猴子高明不到哪里去。古往今来,因只会伸手不肯放手而丢掉性命的又何止万千?
  
  《菜根谭》说:“两个空拳握古今,握住了还当松手;一条竹杖挑明月,挑到时也要息肩。”人这一辈子,手经常处于两种状态,一是伸手。二是放手。伸手,这是人人都会的动作,出自“本能”,教都不用教,婴儿生下来就会伸手乱抓,抓住什么是什么。放手,本是一个更简单的动作,但有些人却一辈子都没学会,抓钱抓权抓官帽抓房子抓荣誉只知伸手,从不会放手,只有大限到时,才会手一松,脚一蹬,两眼一闭,万事俱休。因而,一个心态正常的人,应当既会伸手又会放手,该你得到的东西,尽可以努力争取,不论功名利禄;不该你得到的东西,就不要伸手,别忘了“伸手必被捉”的教训。
  
  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是不能放手的,所差别的无非是主动还是被迫放手罢了。或许是用情太深,有些东西我们觉得一放手就会天塌地陷,没法活了,其实未必。李叔同弃了家室,楚霸王舍了天下,柳三变轻了功名,沈从文离了文坛,姚明别了篮球,李娜扔了麦克,地球该咋转还是咋转,无非给后人留了一段谈资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5 14:12:00 | 查看全部
把美好送给别人
时间:2013-11-26 作者:未详 点击:1193次

  阳光把真诚的爱送给大地,大地万物生长;月亮把美好光明献给世间,世间充满诗情画意。春雨滋润禾苗、花草,五谷丰登,鸟语花香,人蓄兴旺。
  
  把仇恨逐出心空,把愁苦赶出心诚,换一个灿烂的艳阳天给自己,也给别人。把自己的心灯先点亮,也把别人的心灯燃亮,共度漫漫长夜,自己的人生路上不再枯寂,别人的人生路也增添了光彩。
  
  心中有了窗棂,阳光才能照进来。心中有了明灯,你才不会困惑迷茫。不仅自己要拥有一份明朗的心情,还要给辊人带去明朗、愉快的心情,将自己的真才实学和美好送给别人,别人不会总送给你一张苦脸、哭脸。如果烦心事太多,别怪别人,分析一下原因和来龙去脉,往往是因为你的心胸还不够宽大。要学会拓宽自己的心胸。要记住,许多情况下,你的心胸是被冤枉和委屈撑大的。有一天,你会突然发现。以前过来的磨难和磨炼都沉淀成人生路上宝贵的财富,它让你深深地知道,晴天和雨天不一样,温暖和寒冷不一样,干爽和潮湿不一样,大海和小溪不一样,有大爱和有小有不一样,有爱心和没有爱心更不一样。播洒更多的爱给人间吧,人间就少些心灵的沙漠,多些心灵的绿洲!
  
  心里缺少光亮,就先吸纳别人的正能量和光亮。心里充满阳光,要懂得释放你的温暖和光明。要怜惜枯萎的禾苗,要滋润干渴的禾苗,以阳光甘露,以春风化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5 14:12:08 | 查看全部
任何时候,都要心存高贵、尊严、善良、追求等,这些都是美好高尚的字眼,让你拥有完善的措施、丰富的思想、良好的心态及不再破碎的心灵世界。
  
  洒一些锦囊妙计的香露给人间,串一些神秘念珠给他人,布一些花香送亲朋,春天定会永驻你心间。伤害奈何不了你,千种厄运,万般挫折也奈何不了你,忧伤对你望而却步,痛苦见你也畏惧三分,欢乐和幸福总会最早向你抵达。
  
  把眼睛睁大,把阅历放大,把事业放大,让耳朵静听世界各个角落的声音,把感觉的触角锻炼得敏锐一点,一切芳香会狂奔而来,一切喜欢悦会蜂拥而至。眼前会出现一番新景象,面前会出现一番新天地。灵魂跟着心走,心跟着美好走,美好跟着耳目走。让美好多多点缀你的耳目,让美好洋溢在你的四周和心空。让人生的天线多多吸收亮丽健康的信号,多给自己一些坚毅果敢,多给别人一些平和、旷达、包容,像温玉一样平和,如大海一样旷达,似天空一样包容。玉碎也要保持着平和,海洋动与不动都保持旷达,天空既包容晴天丽日,也包容乌云闪电。
  
  任何时候,不要忘记,把你的美好送给别人,把你的精华献给人间。美好本身就介入着你的人格的魅力,人品的力量。只有这样,你和人们的心中才会春天永驻,四季花香,怡享天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5 14:12:16 | 查看全部
自悟
时间:2013-11-26 作者:未详 点击:1104次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强调的是要自悟;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强调的是自悟的重要性。静能生慧,慧中有悟。明心见性悟自开,时常自悟有喜悦。
  
  只有了解、领会,才能悟。自己对某一件事情的看法以及作出的相应判断和选择就是自悟。不可说的就是需要自己去感悟的。
  
  古希腊的一位哲学家普罗塔戈曾说过:“人的大脑其实并不是一个容器,而是一个需要点燃的火把。”点燃火把需要外力作用,更需要靠自己去点燃,大脑要发挥作用就必须自悟!两个思想交流往往迸发智慧的火花还是因为有自悟作前提。
  
  我们应该时常自悟。自悟可以是高兴时的悟道,也可以是痛苦时的哲思;可以是成功时的自警,也可以是失败时的自省。经常思考的人是有福分的,因为他是努力生活的人,是努力抓住幸福的人。从生活中的一草一木都能体会到幸福和慈悲,在人生中能够窥一斑而知全豹,观一叶而知秋,看一花一沙而知天堂,如此见微知著。我们经受大风大雨,便能体味生活的艰辛和不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5 14:12:26 | 查看全部
有的人不善于思考,不习惯自悟,相反,时常羡慕别人的美满,感叹自己的怀才不遇,抱怨生活,抱怨自己不幸福、不快乐,抱怨环境,抱怨父母,抱怨周围的人,抱怨这个社会没有给自己幸福、快乐。生活真的全是这样吗?你用心去体会了吗?你的潜力都挖掘了吗?想一想吧,你一睁开眼睛就看见蓝天白云,这样不是幸福吗?打开音乐,美妙的乐曲灌满耳鼓,不也是幸福吗?吃到新鲜的蔬菜、香甜的水果,不也是幸福吗?家中有慈祥的父母,活泼的儿女,贴心的爱心,又有推心置腹的朋友,这样不快乐吗?其实,许多人有的,你同样拥有,那也是你珍贵的财富,只是你自己不觉得,不去感悟而已。
  
  不懂得自己感悟的人,总是生活在茫然和困惑中,他们心中总是牢骚满腹,总是不满足,就像行驶在不会停止的快车道上。他们从来不肯停下脚小看看自己身边的风景,检点一下自己的所和作为,反省一下自己的不足和失误,总结一下自己的经验和教训。只有懂得自悟的人,会举重若轻,会随时随地感受这个世界的存在,感受到自己正活在当下,观流水白云,赏风花雪月,拥抱人间冷暖。他们是真正的爱这个世界,真正成为一处风景的主人,因此总是能够云淡风轻,明心见性,怡然自乐。
  
  尽管人人生活内容不同,但生活目的和本质是一样的,生活处处都是惬意的,生活处处都是风清月明,专看你是否有一颗感受生活的心,也就是自悟的心。适应我们所选择的生活,并去喜欢它,你就生活在快乐和幸福里。
  
  自悟不是多愁善感,不是白日做梦,更不是信马由缰,胡思乱想。悟有境界之别。虽然自悟人人有,但悟起来确定有深有浅。因为读者眼光不同,同样的作品却是呈现出不同的面貌。自悟是人的本能,可是深远与短浅、高尚与卑鄙、全面与偏见、高雅与庸俗等却是因人而异。同一件事情,眼办不同,境界不同,做法不同,因此悟得道理也不同。为人处世,待人接物,都必须放宽眼界,提高境界,才能悟出真知,悟出真谛,悟到深处,悟到妙处。
  
  心思不正,感悟偏激,心念不明,感悟模糊。只有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评价别人,才能让感悟真实发心。就比如一部举世名著,往往包含众多思想,在很多方面都是值得称道的,单单从一个角度诋毁或称赞,都是不全面的、狭隘的。
  
  眼界开阔的人悟得精妙,专心致志的人悟得独到,心念精明的人悟得奇迹。有心人,天不负。世事沿明皆学问。用心感悟,用心聆听,做到顺境不忘前进,憾境不忘寻美,逆境不忘励志,我们就能不断领略人生的无限风光,获得人生的大智慧,享受到更多的幸福、快乐、自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5 14:13:53 | 查看全部
细藤结大瓜
时间:2013-11-14 作者:未详 点击:851次

  植物园举行结大瓜结大果比赛。当消息一公布,果树们可开心了,它们挺直腰身,拼命汲取营养,你追我赶,谁都不让谁,都希望在大赛时尽显身手。
  
  眼看着这些果树一天天长高,长粗壮,一些匍匐在地面的藤条也开始萌芽了。原本没有引起果树们注意的藤条逐渐增多,直到有藤条攀附上果树。果树听说这些藤条也要参加结大瓜果比赛时,很不屑地问:“就凭你们那弱不禁风的身躯,可能吗?”藤条羞涩地低下头,但却并未放弃。
  
  春去秋来,果树们与藤条都结果了。当果树们结的果子越来越大时,果树人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自己的枝条无法承受日益壮实的果子,几乎每个果子超出一定的重量,要么弄折枝条坠落,要么就会被风摇曳得跌落。最后这些果树就只得长出个头不大的果子。
  
  而那些藤条上结的果实境况却大不一样。因为藤条柔弱,当他们的身躯无法承受重量时,他们就俯下身躯,给果实一个缓冲,直到果实找到可以倚靠的地方,然后再输送给果实养分,果实也就愈加成长。即使有大风来纠结,藤条也会随风而动,让果实能得到生存。
  
  丰收的时候,果树们看着藤条所结的果实,再比较自己的果实,一个个涨红了脸。最后评比出来,结出大果实是攀在树枝上的冬瓜、还有把果实掩藏着绿叶中,屈居于地面的西瓜和南瓜,而他们都是藤条类的植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5 14:13:57 | 查看全部
是什么原因让结出大瓜的都是比果实小很多的藤条类呢?原来,藤细,貌似不堪重负,实则柔中带刚,以韧性持久耐力,在软中寻出路,而生发出可以牵引的藤须等,衍生出更多更大的力量。
  
  而果树因为干粗,则欲出人头地,想拔地而起,却不料遭遇大风大雨,不仅损花失果,而且被年枝拔根,最终屈服于残酷的现实,终未能得到大的瓜果。
  
  自从结大瓜果比赛后,果树认识自己的处境。从此,高树结细果,纤藤挂大瓜成了鲜明的对比。
  
  以柔克刚,屈一时的低头而铸就刚强,最终成就自己。做人便也该是如何,那就是容忍的力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