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7-28 21:42:37 | 查看全部
天鹅的诞生
时间:2013-06-22 作者:未详 点击:1933次

  一位年轻人听说有个地方住着不少杰出的艺术家,他对那里向往已久,想学到那些艺术家的秘诀,后来他终于去到了那个地方。
  
  在一家小旅馆安置好住处后,年轻人走进了一个繁华的露天集市,这里经常有艺术家展示他们的作品,然而这些艺术品看上去并不出众。他继续往前走,把集市甩在了身后,忽然,他听到从一道木头栅栏后传来一下轻轻的敲击声。
  
  他走到敞开的门前向里望去,只见一个年轻的女子正静静地坐在院子里,她的身旁摆着各种各样的雕塑,每座雕塑都非常精美,活灵活现。
  
  过了一会儿,院中的女子站起身,从围裙兜里掏出一个小锤子,走到立在基座上的一块大石头前,仔细端详了一会儿石头上的一小块区域,然后用小锤子在上面轻轻敲了一下。她好像一点儿都不敢用力,年轻人看着,为女子的怯懦感到可笑,心想:这肯定是个新手,所以不敢下重手。
  
  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他不敢相信,只见这块大石头裂成了十几块。起初,他以为是女子干活出了错,弄坏了这块石头,但他马上发现不是这样的。这块大石头裂开一部分之后,露出了里面像大理石一样的形质,虽然还不算精致,但可以看出这是一只天鹅优美修长的脖颈。
  
  年轻人惊呆了,他想知道女子是不是施了什么魔法。他走进院子,问道:“恕我冒昧,您是怎么用小锤敲一下就敲出一只天鹅的?”
  
  “哦,你到这儿也就有五分钟吧。”女子说,“你不知道,在此之前我已经在这块石头上用同样的力量敲了几百次了。我仔细地研究了这块石头的质地和结构,然后又敲了很多天,才有今天你看到的这个结果。”
  
  无论做什么事,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这也是所有伟大的事业能够得以成功的秘诀:认真研究,还要不懈努力——变化可能是一点一滴的,但功到自然成。
  
  年轻人向艺术家告别,面带微笑。他已经学到了成功的秘诀,那就是专注和坚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8 21:42:48 | 查看全部
专家之死
时间:2013-06-23 作者:未详 点击:2354次

  有一位煤矿安全专家下井检查矿井的安全系数,这口井并不深,只有50多米,对于井里的安全设施,专家感到很满意。在井下,专家对矿工们说了许多提醒的话,但矿工们各自忙着手中的活,没人理会他。专家摇摇头,叹息着准备升井。
  
  但意外发生了,只听到一声沉闷的响声,井内顿时陷入黑暗之中。
  
  专家大惊,他知道井口发生了垮塌,而他比谁都清楚,这意味着什么。
  
  井底传来工人们恐惧的惊叫声。一位老矿工大声叫着:“大家不要惊慌,保持安静,等待地上的人救援。”工人们安静了下来,他们在老矿工的指挥下,抱成团坐在地上。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他们依然听不到地面上有任何声音。
  
  矿工们很焦急,他们想起了专家。老矿工走过来和专家商量,问他如何自救。
  
  专家舔了舔干燥的嘴唇,说不出话来。继而,他哭了,他说:“我有妻子,还有一个女儿,我这样死去,她们会很难过的。”
  
  老矿工制止了专家,压低声音对他说:“你不能这样,这些话可能会杀死我们所有人。”
  
  专家说:“我们不可能活着出去,因为这个矿井的通风口被堵住了,我们会因缺氧而死去。”
  
  老矿工再一次制止了他。
  
  老矿工退回工友们身边,他对工友们说:“专家说了,这次垮塌很轻微,地上的救援人员马上就会掘开井口。”老矿工说:“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尽量保持平稳的呼吸,不要说话……”
  
  老矿工觉得空气越来越沉闷,他的呼吸越来越困难……不知又过了多长时间,矿工们终于听到了从地面上传来的“咚咚”的声音,矿工们精神振奋起来。
  
  几个小时后,矿井被挖开,新鲜的空气灌了进来。
  
  井下所有矿工都得救了,但救援人员发现,专家却瘫软在一个角落里,已经死去多时了。
  
  对于专家之死,许多人感到不可思议。老矿工却说:“也许,他对矿难知道得太多了。”
  
  哲理: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聪明反被聪明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8 21:42:59 | 查看全部
留点精力看演出
时间:2013-06-24 作者:未详 点击:640次

  想起一个故事。
  
  是一位外国作家的小说。讲的是有个小镇来了马戏团,因为有很多杂务,他们在当地临时招工,做三小时工作的人可以得到一张外场的票,做六小时的可以进到内场,要是干一整天,就可以得到一张最前排的中间位置的票。有一对穷人家的兄弟,对马戏团的狗熊、狮子、小丑的表演垂涎已久,因为没钱买票,他们本以为不可能看到这场精彩的演出了,听说做临时工可以得到票,他们兴高采烈地报了名,而且他们一致愿意做一整天的活,换一张最前排的票。于是,他们开始了辛苦的工作,搬器具、搭台子、提水扫地……从太阳升起到落下,他们一刻不停地干活,中间只分吃了一个馒头。其实到下午的时候,他们就已经没有力气了。但是看马戏的信念支撑着他们——最前排的中间的位置。到了晚上,他们终于在艰苦的劳动后迎来了演出。他们筋疲力尽地坐在第一排,满身尘土,手上、脚上都磨出了豆大的水泡。主持人出场的时候,大家都热烈地鼓掌,而这对可怜的兄弟,却在这掌声中,沉沉地睡着了。
  
  故事挺让人心酸的。可是,你想想,这不就是很多人的人生么?
  
  这世界很精彩,就像马戏团的演出一样。而我们每个人,都渴望能坐在最前排的中间的位置看这场演出。我们其实也在一直接受着这样的鞭策,自涉世之初,就不断有各种各样的声音提醒你,鼓动你——演出很精彩,你要努力努力再努力,向前向前再向前,争取坐在第一排看。然后我们就玩命干活,干到筋疲力尽,干到手脚起泡,干到身体崩溃,终于得到那张美好的票,可是,到了这一刻,你已经老了,耳聋眼花,疾病缠身,半痴半呆。你拿着那张票,却再也没有精力和心思去欣赏这场演出了。
  
  那么回头看看,你是愿意只付出一半的努力,然后高高兴兴地在内场看演出,还是愿意在第一排最中间的位置沉沉睡去呢?要知道,人生的目的,不是坐在一个多么好的位置,而是尽情地欣赏一场精彩的演出。
  
  你误入歧途了吗?你觉得不堪重负了吗?停下来好好衡量一下,给人生一个更准确的定位吧。记住,我们来这个世界,是为了看马戏,而不是坐在最前排睡觉。
  
  哲理:物极必反,过犹不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8 21:45:51 | 查看全部
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
时间:2013-06-07 作者:未详 点击:1402次

  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
  
  一
  
  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闯;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人生其实像一条从宽阔的平原走进森林的路。在平原上同伴可以结伙而行,欢乐地前推后挤、相濡以沫;一旦进入森林,草丛和荆棘挡路,各人专心走各人的路,寻找各人的方向,那推推挤挤的群体情感,那无忧无虑、无猜忌的同侪深情,在人的一生中也只有少年期存在。离开这段纯洁而明亮的阶段,路可能会愈走愈孤独。你将被家庭羁绊,被责任捆绑,被自己的野心套牢,被人生的复杂和矛盾压抑,你往丛林深处走去,愈走愈深,不再有阳光似的伙伴。到了熟透的年龄,即便在群众的怀抱中,你可能也会觉得寂寞无比。你的工作能给你多少自由?走进人生的丛林之后,自由却往往要看你被迫花多少时间去闪避道路上的荆棘。
  
  二
  
  有些年轻人喜欢追求时尚,不谈政治,实际上就是只关心自己的事情。社会就像一个巨大的滚动着的车,总有人在里面自顾自地行乐。所幸的是,总有人探出头来看看这辆车究竟跑向哪里。
  
  三
  
  思想需要经验的累积,灵感需要感受的沉淀,最细致的体验需要最宁静透彻的观照。累积、沉淀、宁静观照,哪一样可以在忙碌中产生呢?我相信,奔忙,使作家无法写作,音乐家无法谱曲,画家无法作画,学者无法著述。奔忙,使思想家变成名嘴,使名嘴变成娱乐家,使娱乐家变成聒噪小丑。闲暇、逗留,确实是创造力的有机土壤,不可或缺。
  
  四
  
  我其实也在诚实地问自己,思考了之后我自己觉得,天呀,如果我的孩子能够平安而且快乐,不管是否杰出,我都已经很感激了,所谓的“成功”好像真的不重要。事实上,这种情形已经发生了,我很多台北、香港的朋友,他们的儿女都在哈佛、剑桥读书,可说是顶尖优秀的。而我的儿子还在寻找人生的意义和方向,而且并不以“杰出”作为人生志向。以“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逻辑来说,他已经差一大截了。但是那一次的“阳台夜话”,我整理了自己的思绪,是的,我可以接受我的孩子“平庸”,重要的是他能否在人生中找到意义。
  
  五
  
  人本是散落的珍珠,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线,将珠子串起来成为社会。当公民社会不再依赖皇权或神权来巩固它的底座时,文化和历史是公民社会最重要的黏合剂。
  
  六
  
  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智能。
  
  七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用追。
  
  八
  
  一个社会,特立独行的人越多,天分、才气、道德、勇气就越多。
  
  九
  
  每个时代都有思考和不思考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8 21:46:07 | 查看全部
给涉世之初年轻人的十条忠告
时间:2013-06-07 作者:未详 点击:2030次

  给涉世之初年轻人的十条忠告
  
  如何在涉世之初少走弯路,有一个好的开端,开始一番成功的事业?以下是一些先行者积累的10条有益的涉世忠告。好好地遵循、把握这些忠告和建议吧,比起所学的课堂课程来,它们毫不逊色!
  
  1。买个闹钟,以便按时叫醒你。贪睡和不守时,是你工作和事业上的绊脚石,任何时候都一样。不仅要学会准时,更要学会提前。就如你坐车去某地,沿途的风景很美,你忍不住下车看一看,虽然后来你还是赶到了某地,却不是准时到达的。“闹钟”只是一种简单的标志和提示,真正灵活、实用的时间,掌握在每个人的心中。
  
  2。如果你不喜欢现在的工作,要么辞职不干,要么就闭嘴不言。初出茅庐,往往眼高手低,心高气傲,大事做不了,小事不愿做。不要雨天烦打伞,不带伞又怕雨淋,处处表现出不满的情绪。记住,不做则已,要做就做好。
  
  3。每个人都有孤独的时候,要学会忍受孤独,这样才会成熟起来。不要因为寂寞而乱了方寸,而去做无聊无益的事情,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时间。
  
  4。走运时要做好倒霉的准备。饱带干粮,晴带雨伞,点滴积累,水到渠成。有的东西今天似乎一文不值,但有朝一日也许就会身价百倍。
  
  5。不要像玻璃那样脆弱。有的人眼睛总盯着自己,所以长不高看不远;总是怨天尤人,会使别人无比厌烦。没有苦中苦,哪来甜中甜?不要像玻璃那样脆弱,而应像水晶一样透明,太阳一样辉煌,腊梅一样坚强。既然睁开眼睛享受风的清凉,就不要埋怨风中细小的沙粒。
  
  6。管住自己的嘴巴。不要谈论自己,更不要议论别人。谈论自己往往会自大虚伪,在名不副实中失去自己,议论别人往往会使自己陷入鸡毛蒜皮的是非口舌中,纠缠不清。背后议论人总是不好的,尤其是议论别人的短处,这会降低你的人格。
  
  7。机会从不会“失掉”,你失掉了,自有别人会得到。不要认为凡事在天,不要守株待兔,更不要寄希望于“机会”。机会只不过是相对于准备充分而又善于创造机会的人而言的。也许,当你正为失去一个机会而懊悔、埋怨时,机会正被你对面那个同样的“倒霉鬼”给抓住了。没有机会,就要创造机会,有了机会,就要巧妙地抓住。
  
  8。若电话老是不响,你该打出去。很多时候,电话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它不是花瓶,不是一种摆设。交了新朋友,别忘了老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交际的一大诀窍就是主动。好的人缘、好的口碑,往往能助你的事业更上一个台阶。
  
  9。千万不要因为自己已经到了结婚年龄而草率结婚。想结婚,就要找一个能和你心心相印、相辅相携的伴侣。不要因为放纵和游戏而恋爱,不要因为恋爱而影响工作和事业,更不要因一桩草率而失败的婚姻而使人生受阻。
  
  10。写出你一生要做的事情,把单子放在皮夹里,经常拿出来看。人生要有目标,要有计划,要有提醒,要有紧迫感。一个又一个小目标串起来,就成了你一生的大目标。生活富足了,环境改善了,不要忘了皮夹里那张看似薄薄的单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8 21:46:19 | 查看全部
做与不做之人生感悟
时间:2013-06-08 作者:未详 点击:2802次

  有个人坐车回家,见几个人在玩牌,输输赢赢,好不过瘾。钱就这么好赚吗?就过去玩了几把,不料是个圈套。他输了不服输,越输越不服气,最后把身上的钱全部输光了,连路费也输光了。
  
  有个人谈对象,见了一个女孩。说不上满意,也说不上不满意,处处就处处吧!于是,去约会、去迪厅。年轻人,有时候是把持不住的,不该做的做了,不该说的也说了,激情过后,就没有什么感觉了。但是,女孩不干了,爱上他了,非要让他说个一二三不可。这样的纠缠大约持续了七八年,双方都受伤很深。
  
  有个人很豪爽,朋友做生意向他借钱。酒酣耳热之际,就把自己的积蓄全借给了朋友。朋友拍胸脯保证,说赚了钱就还。不巧的是,朋友做买卖赔了钱。刚开始朋友给他说好话,他不好意思催。后来就干脆躲着他了。他去要,朋友就说没有钱,他很生气,就翻了脸。再后来朋友干脆矢口否认跟他借过钱。钱看来是不好要回来了,他那个悔啊,真是悔青了肠子。
  
  有个人辛辛苦苦挣了一点钱,钱该往哪放呢?听朋友一撺掇,炒股很赚钱,那就炒股吧。别人告诫他,股市有风险,一定要悠着点。开始他还谨慎,可是,投进去2万元一周就赚了6000元,他头脑一发热就投了10万元。在他还在做着发财梦的时候,不知股市悄悄转向了。一个多月后10万元成了8万多元。此时,退也可,进去风险更大。他听人说某某股票肯定赚,索性又投进了5万元,可是,股市还在跌,不知何时才能赚钱。就算别人赚了钱,他就一定能赚吗?漫漫股海,他不知什么时候才能拼出来。
  
  有个人是编辑,要出一本书,书里有些敏感问题,但是他认为,如果从传播人类文明的角度,或者说从传播思想的角度来说,这些敏感的观点至少比一味地歌功颂德要好得多了,似乎也没有什么大错。而且,他和作者是朋友,索性就出了吧。殊不知,两年后问题出来了。
  
  人活着无所事事不可以,行尸走肉不可以,但也不是一味做事就好,有些事是不能做的,否则会弄巧成拙、画蛇添足。
  
  有些事不做,就可以省去很多麻烦,一旦头脑发热做了,付出的代价和弥补过失所花去的时间不知有多少,使人生枉费多少精力。
  
  有些事做了,错了,若早回头,损失减少,还可以弥补;如果固执己见,一错再错,那真是万劫不复。
  
  人的生命是一样的。有些事是加法、乘法,有些事是减法、除法,需要你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去弥补。还有些事是零,一旦做了,前功尽弃,万事成空。
  
  试想一下,每天或者一个月或者一年,你有多少时间是在为不该做的事而烦恼,或者是弥补?还有多少时间是在悔恨中度过的?
  
  常言道:三思而后行。人生不该做的事是不能做的。做了不仅无益,还会带来无穷无尽的烦恼。做事就是做人,事前一定要想一想,不能感情用事,不能一时冲动,不能利令智昏。
  
  鱼饵再好,鱼不上钩,即使到处是鱼饵,又能奈鱼何?鱼饵是给鱼准备的,是给傻子准备的。但是,真正给鱼准备的不是鱼饵,而是鱼钩。
  
  有时候,有些事情看上去没有什么,可一旦做了,或者由于人的本性,或者由于贪婪,或者由于客观原因,就会变成鱼钩,使你难以脱身。
  
  简简单单的“人”字,一撇一捺,多么简单,可是在利益面前,也许每个人都会变成咬中鱼钩的鱼。
  
  有些事,不可做,不能做,即使是再大的诱惑,即使有再大的利益,即使有再大的刺激,都是不能做的。因为,做了会得不偿失,做了会追悔莫及,做了会一失足成千古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8 21:46:29 | 查看全部
想对年轻的朋友说
时间:2013-06-08 作者:未详 点击:869次

  △青春△
  
  有一段不是很喜欢的对话,说一些年轻人在讥笑老年人,老年人回讥:“青春人人都有过,可是年轻人未必会有老年。”话中有暗讽对方可能短命之意。
  
  不喜欢这段对话,并不是因为它刻毒,而是觉得它歪缠,因为有没有老年,并不影响青春是好的这一点。青春就是比年老好,无法否认这一点,却去歪缠一番,似是而非,令人讨厌。
  
  青春自然是好的,眼睛明亮,骨骼强壮,皮肤紧绷光滑,肌肉充满弹性,笑声嘹亮悦耳,喧嚷震耳欲聋,不知道什么叫疲倦,浑然忘却人间的苦难和悲伤;有忧愁,转眼就过;快乐充满细胞,希望涨满怀抱……想不出有什么比青春更好的了,那是人的生命旅程之中,最灿烂光辉的一段,简直不是走过来,而是滑过来,飞过来,跳过来的。
  
  整个人生,犹如一声叹息。青春只是人生中的一段,自然更短,所以有许多有关青春的“金玉良言”,我没有,我只说,青春真是好!
  
  △遭遇△
  
  人的遭遇,千奇百怪,一万个人就有一万种不同的人生。可是,千变万化的遭遇,其实极有规律,十分容易掌握,万变不离其宗,有几个原则,绝对可以肯定。
  
  性格软弱的,就一定被人欺负。因为在一生之中人人都有被人欺负的机会,但是性格软弱的人受了欺负不反抗,只知道逆来顺受,只知道忍,久而久之,各种各样的欺负,自然纷至沓来。这也怨不得别人,只好怨自己。
  
  无知的,必然容易受骗。知识程度低,无法在最低程度上辨别是非黑白,那当然容易受骗。受骗之后还不觉醒,陷入骗局之中,自然也愈来愈深,到最后,只怕很难有幸福的结局出现。神仙搭救,作用也不大,有那么多人等着神仙搭救,神仙必然是先救聪明人的,救了之后,聪明人至少还懂得说一句谢谢,笨人是还要埋怨的。
  
  贪心的,必然上当。所有让人上当的过程,都只不过引发了人的贪念而已。
  
  规律不算很多,只是变化多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8 21:46:40 | 查看全部
△志向△
  
  贾宝玉弥月之喜,他的父亲贾政先生拿了许多东西让他抓,他一手就抓到了一盒胭脂水粉,贾政大怒,认为他没出息。让小孩子去抓东西,是测试他将来的志向,若是抓到一支笔,那自然可以中进士考状元,抓了一柄刀,说不定就是威名赫赫的武将,如此类推,抓了胭脂,自然终生在女儿堆中厮混,于是被认为没有出息。
  
  其实,任何人立志做任何事,都没有高下低劣之分,人各有志。小学生写作文,甲写了要轰轰烈烈为国家干一番大事,乙写了要做医生,丙要做作家,丁要做律师,戊要做什么,己要做什么,小学生很少会写要做清道夫,因为年纪还小,自然个个胸怀大志。
  
  残酷的是,人人胸怀大志,可真正能达到目的的,恐怕只有十万分之一,所以立志之初,志向是什么,与成功一点关系也没有。
  
  立了志,就可以达到目的的话,那么全人类,个个都是皇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8 21:46:52 | 查看全部
不是每一件事都要有意义
时间:2013-06-09 作者:未详 点击:1174次

  人生要有意义吗?
  
  穷是过,富也是过;顺境是一时,逆境也是一时;辉煌是一生,黯淡也是一生;乐观是一世,悲观也是一世……
  
  活出真我风采,是人生意义?活出自我价值,是人生意义?坐拥财富之城,是人生意义?阅人无数,行路无疆,是人生意义?
  
  仿佛是,又好像都不是。
  
  活着,就是活着,没必要强加上一个意义,让自己跟自己过不去。从容、达观、随性、不忤逆、不强求,如此一来,人生自是芬芳自是春。跟意义何干?
  
  意义,有时是一道虚假的反光,顺着它指引的方向走,反而南辕北辙,越走越远。
  
  郎朗成功了,有人以为他就是自己的意义所在。于是在黑白琴键上,好多人疯狂地追梦,到头来收效甚微事小,迷失方向事大。
  
  韩寒写作成功、丁俊晖举杆成名、李娜挥拍耀世,旭日阳刚一唱圆梦……每一个成功者的背后总有一帮寻梦者追随,并且认定这才是最有意义的。却不知,在追随的道路上,庸才制造了惊世大堵塞,天才形迹可疑。意义哪能嫁接?别人的意义,岂能随意生搬硬套?
  
  不是每件事都非要有意义不可。
  
  意义就像旅游的目的地,真正的游兴不是目的地的抵达,而是沿途赏景的愉悦。过程中的喜怒哀乐,涤荡压抑心灵的“意义”,无论结果是否令人满意都不影响美的经历。
  
  有一个男孩,历时13天,行程3700多公里,搭了25辆顺风车,从南京回到乌鲁木齐的家。他叫胡蓓蕾,在南京师范大学读大四。他的浪漫且风险伴随的壮举,在网络上飞溅起无数浪花。
  
  有人将胡蓓蕾此行上升至“检测中国人信任感的行为艺术”,他回应说:“不是每件事都要有意义。”
  
  与其说他此行是功莫大蔫的行为艺术,倒不如说他此言是振聋发聩的至理真言。
  
  意义可以在事后贴金,也可以是总结报告里的贺词,但不储存于清醒、睿智的头脑当中。
  
  因为,不是每一件事都要有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8 21:47:02 | 查看全部
人生学会做减法
时间:2013-06-10 作者:未详 点击:3557次

  “一个人围着一件事转,最后全世界都可能围着你转;一个人围着全世界转,最后全世界都可能会抛弃你。”这是一位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一句名言,读后令人茅塞顿开,颇受启发。
  
  人的成长,其实就是由简到繁、再由繁到简的过程。年轻时,有很多梦想,总想有更多尝试,吸收更多东西,抓住更多机遇,但根本不可能抓住每一个机会和境遇;等到慢慢成熟了、懂得了,才恍然有所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虽有不甘,但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人生必须学会做减法。欲做杂家,难成专家。人的一生要集中精力做一件事,做一件成一件,做一件像一件。做减法的过程并不容易,人容易患得患失,怎样才能离梦想更近?需要学会放弃,放弃是为了另一种更好的坚持。
  
  不是吗?人从一生下来就开始接受启蒙教育,幼儿园的孩子在一起就已经懂得攀比了。上小学、中学、大学为了分数和择校,竞争激烈,考孩子也在考家长。大学还没毕业就四处求人找工作,还不一定能找到称心如意的岗位。为了更好地生活,压力接踵而来,暗着较劲,比来比去,没完没了,患得患失,几乎耗尽心智。就在这些不经意中,人到中年、老年,曾经雄心勃勃,胸怀宏图,也曾经犹豫彷徨,可到头来成就几何?大千世界,芸芸众生,轰轰烈烈、惊天动地者屈指可数,而平凡、简单一生者却比比皆是。
  
  或许也曾有过鸿鹄之志和很多梦想,这这那那都在一些不经意的想法和大量的琐事中被消磨掉,有棱角的石头被岁月和想法的尘埃冲击成没有多少个性和念想的鹅卵石,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
  
  或许也曾无端地慨叹世之不公,抱怨千里马常有而伯乐鲜见,却根本没从自身找原因,我做得如何?这样可以了么?奉献付出多少?奉献和回报、付出和得到的天平该向何处倾斜?其实平淡最真,平凡最充盈。不要想拥有太多,做惊天动地的大事,功成名就,永垂不朽。好多事苛求不得。只要付出了,只要努力过,只要为之奋斗过,只要心无旁骛,心阔似海便可。
  
  在人生的大舞台,每个人都在扮演不同的角色,关键是要演好这个角色,不要贪大求高,不要欲望太盛,不要好高骛远。找寻最适合自己的角色最重要,哪怕很不起眼、很平凡也是有意义的。
  
  人的一生很短暂,也很漫长,这是相对的,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可以不做,要心如明镜。学会做减法,就是要坚持做好一件事,无怨无悔地做好一件事,做好一件对他人、对社会有益的事。
  
  南非前总统曼德拉说过,“人最可怕的不是不知道自己的缺点是什么,而是不知道自己的潜能到底有多大。”人的潜能是巨大的,就若山崖上生长的小树,力量超乎想象。“生命最伟大的光辉不在于永不坠落,而是坠落后总能再度升起。”这是一种有弹性的生命状态,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保持这种生命状态。
  
  风雨彩虹,步履铿锵。生命之重,重何如哉!做喜欢做之事,做有益之事,做利党、利国之事,不挑肥拣瘦,不这山看着那山高,顾大盼小,而应该咬定青山不放松,要做就把它做好。
  
  奋斗成就事业,梦想让我们与众不同。执著总有所成,奉献演绎精彩。我们坚守,故能成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