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8-1 20:30:24 | 查看全部
小不忍则乱大谋
时间:2013-05-07 作者:小小Z 点击:1760次

  小不忍则乱大谋,这句话往往是怯懦的托词。我们却把它文在身上,刻在心头,自认为胸怀大谋,清醒睿智,有跨越千山万水的目光,有海纳百川的肚量。于是,小犯不为侵,小伤不为害,我们渐渐地习惯了容忍一些诬蔑、不公、中伤、侵害,渐渐地养成了一种圆滑的处世习性,一种缩头的生存姿态。最后,小忍变大忍,彻头彻尾地成了一只木鱼。
  
  我们并没有在沉默中爆发,而是在沉默中死去,一代又一代。
  
  春秋郑庄公,母亲因其难产而生而不喜欢他,独独溺爱他的弟弟共叔段,总为共叔段谋取功利。庄公以孝道为重,不想因此而伤国体,从而一味忍让。结果,共叔段先是索要他的城池,进而分割他的权力,最后居然恩断情绝,篡谋王位,险些要了他的江山。
  
  忍耐总是由小变大,侵害也总是得寸进尺。这是铁定的规律。
  
  如果,千里之堤容忍蚂蚁在身上安家,终于有一天将顿然崩溃。
  
  “忍”是另一种杀人的凶器。
  
  它杀掉了我们的个性,我们的权利,我们的未来。
  
  由此可见,一个人想成大事,不能因恶小而纵之,不能因害小而忍之。在某些问题上,我们要有较真的态度,要有严格的原则,要有防微杜渐的眼光,要有刚正不阿的爽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1 20:30:37 | 查看全部
身体里的海盗
时间:2013-05-09 作者:小小Z 点击:576次

  任何人都可以变得狠毒,只要你让他尝试过什么叫做贪婪、嫉妒和自私。
  
  在一条船上,有3个人,各怀鬼胎。一个贪婪的人,想着如何将这条船上的财宝据为己有;一个嫉妒的人,想着如何成为这条船的船长;一个自私的人,想着如何除掉那两个同伴。
  
  不过这些终究只是他们内心的想法,并没有付诸实施。因为他们都想到了各自的后果。贪婪的人虽然贪婪,胆子却很小,他想要夺取船上的财宝,免不了要和同伴大动干戈,他害怕自己财宝没夺到,反而弄丢了性命;嫉妒的人虽然有“红眼病”,却也能掂量出自己有几斤几两,他根本就不是做船长的料;自私的人最为狠毒,他设计了很多毒计,但思来想去,总觉得没有一个是最稳妥的,自然,他的计划也一个个地搁浅了。
  
  后来,他们遇上了海盗,他们跪着求饶。海盗说,给你们一个机会,说说不杀你们的理由。谁的理由充分,就放谁一条生路。
  
  贪婪说:“我家里还有很多财宝,如果不杀我,我可以领你们去。”
  
  嫉妒说:“我一辈子都不走运,别人总是比我强,你们可怜可怜我这命苦的人吧。”
  
  自私说:“他们两个人说的都是谎话,贪婪的家里有财宝不假,但他是为了把你们引上岸,然后报告官府抓你们。嫉妒啥都有,却总是不满足,他那么说是想博得你们的同情。”
  
  海盗拍了拍自私的肩膀:“好,很好,多亏了你,不然差点上当。”海盗当即把贪婪和嫉妒推到河里。
  
  “那么,现在说说你的理由吧。”海盗对自私说。
  
  “我想投奔你们,做一个勇敢的海盗。”
  
  “好,很好。可是你连自己的同伴都能出卖,保不准将来也会出卖我们。”说完,海盗们把自私也推到河里。
  
  贪婪、嫉妒、自私,都是人身体里的海盗。它们会掳走你所有美好的东西,包括生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1 20:30:57 | 查看全部
可怕的温柔
时间:2013-05-09 作者:小小Z 点击:847次

  在非洲,有一种体格健壮的黑驴,每到夏天的夜晚,星星在晴朗的天空闪烁,四周一片寂静时,它们就会来到原野上,惬意地吃鲜嫩的青草。
  
  这时,身材娇小的蝙蝠会悄悄地飞过来,它悠然自得地落在黑驴旁边,伸出细小的舌头,先用舌尖温柔地舔着黑驴的踝部,动作很轻很轻,像是和恋人接吻一样。
  
  一开始,黑驴有些不习惯那种痒酥酥的亲吻,它不断地抬起后蹄,并且用尾巴来回扫动。但时间一长,也许是蝙蝠的舌尖舔得格外温柔,黑驴感觉非常舒服,便不再烦躁不安了,而是继续悠闲地品尝鲜嫩的青草,十分安详。
  
  原来,这时的黑驴已经被蝙蝠麻醉了。
  
  过了一会儿,蝙蝠在黑驴的踝部咬了个小口子,开始吸吮黑驴的血液。又过了一会儿,这只蝙蝠喝饱了黑驴的血后,悄悄飞走了。
  
  随后,又有别的蝙蝠飞来。
  
  一只接一只,不断有蝙蝠轮流来吸吮黑驴的鲜血,黑驴依然毫无知觉,依然在吃草。
  
  但不久,原本体格健壮的黑驴便颓然倒地,一动也不动了。
  
  这种生活在非洲的蝙蝠不仅能杀死黑驴,还能够在温柔的舌尖舔吮中把人杀死,人们称之为“杀人蝠”。
  
  黑驴体格健壮,却在不知不觉中死于小小的蝙蝠舌尖下,实在令人触目惊心。
  
  其实,很多时候,人也很容易犯与黑驴同样的错误,被温柔的假象所迷惑,不知不觉陷入温柔的陷阱里,无法自拔,然后走上毁灭之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1 20:31:09 | 查看全部
谁能度你
时间:2013-05-09 作者:小小Z 点击:749次

  一个人站在屋檐下,此时外面正是大雨瓢泼,他见有僧人走过,便说:“大师,外面下雨,你可否度我一程?”大师看了看他:“你让我度你,怎样度?我无法度你,要度你的是这伞。”那人转而回答:“那便用你的伞度我。”说话间,他便准备与大师一同行走。可是大师又说:“我还是无法度你,因为这伞是我的,不是你的,我的伞怎能度你,它要度的也只是我啊,而能够度你的,则是你自己的那把伞,你没有伞,我也没办法。”说完大师拂尘离去。留下那人,不知如何是好。
  
  一心想让人度的人却不知能度自己的到底是谁。既然别人的伞无法度你,你手中势必需要一把能度自己的伞。
  
  许多时候,我们都希望能够得到别人的帮助,都希望能够遇上生命中的贵人。可事实上,真正的贵人究竟在哪里?
  
  一心想让人度自己的人,或许还会在那里等待着,却未曾想过,如果度不过去,却又不想着自度,恐怕连佛祖都帮不上忙。
  
  生活中,我们是否也像那人一样,寻求他人的度化呢?要知道,能得到他人度化的几率实在很小,碰不碰得上贵人是一回事,即使碰上了,贵人愿度与否又是另外一回事。其实,能够度化自己的人只有你自己,千万不要忘记,别人手上的伞不是用来度你的,只有你手上的伞,才能度你走过风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1 20:31:20 | 查看全部
宁可输事,不可输心
时间:2013-05-09 作者:小小Z 点击:2393次

  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无数的失败就像人生道路上的绊脚石一样。让急于赶路的我们接二连三地摔跟头。然而,摔跟头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摔了跟头之后却再也没有站起来的勇气。输了不要紧。只要心中依旧充满自信,能够笑着掸去身上的尘土,那么,你就能继续在人生路上昂首阔步。宁可输事,不可输心,拥有不败心态的人。才能获得成功。
  
  吕克贝松是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法国国宝级导演,但他在初出茅庐之时也遇到过无数次的失败。常常,他满怀热情拍出的作品换来的却是票房不佳、竞争对手对自己的鄙视以及影评人尖酸刻薄的批评。在那些日子里。吕克贝松的好友们天天为他揪心。甚至都不敢看有关他的评论,因为他们不敢想象吕克贝松要怎样去面对这一切,他们害怕这个浑身上下都充满着天才创意的年轻导演从此一蹶不振。
  
  不过。当朋友们看到吕克贝松的时候,都不由得露出了轻松的微笑。此时的吕克贝松不仅没有被负面的评论击倒,还告诉大家,自己已经仔细地研究过了各种各样的批评。说着,吕克贝松拿出随身携带的批评自己的报纸放在桌子上,他一边指着自己在报纸上面圈起来的一些批评性文字,一边和朋友们讨论自己的感受和心得。吕克贝松发现许多批评虽然尖酸刻薄了些,但是也确确实卖地指出了自己电影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我应该感谢这些刺耳的批评,他们让我找到了自身更多的不足。”吕克贝松平和的心态让朋友们悬着的心彻底放了下来。大家相视一笑,心里清楚,这样一个遭遇到事业巨大失败的人。还能保持如此的热情和信心,那么,他的成功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后来,事态的发展印证了朋友仉的判断,吕克贝松满怀信心重整旗鼓,顶着巨大的压力一点点完善自已的作品,迅速成长起来,并且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肯定和支持。若干年之后。他终于成为世界顶级导演中的一员。
  
  大凡成功之人,必有过人之处。同样是面对人生的坎坷,事业的失败,换作其他人,也许早就心神大乱、信心全无了。而吕克贝松在面对失败的时候,仍旧保持着一颗平静而自信的心,他虽然输掉了一时的成功,却赢得了一世的成功。在生活中,任何人都可能遭遇各种各样的失败,有些人只会一味地抱怨,吕克贝松却用自己的行动告诉世人:面对失败,我们还可以选择保持一颗平静的心,只要我们的内心不因失败而萎靡不振,那么我们就一定能用自己的努力来赢得事业的转机。
  
  人不是神,谁都会犯错,谁都无法避免失败。每个人都会遭遇失败,而面对失败,不同的心态会产生完全不同的结果。在失败面前,怯懦萎靡的人终其一生也无法走出失败的沼泽,只能浑浑噩噩虚度余生;而在失败中仍旧充满乐观热情的人,会将失败的经历甩在身后,轻装上阵,赢得成功。所以说,宁可输事,不可输心,心若不死,天下就没有办不到的事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1 20:31:30 | 查看全部
“傻人”难寻
时间:2013-05-10 作者:小小Z 点击:704次

  汉代更始年间,天下大乱。有一个人叫刘平,带着母亲逃难。一路上,他们风餐露宿,食不果腹。有一天,饿得实在走不动了,刘平只好把母亲藏在一个低洼地带,一个人出去找吃的。
  
  结果,他碰上了一伙饿贼,要把他煮了吃。他连忙跪地求饶,说自己是为母亲找野菜充饥而出来的,他恳请群贼放了他,并且立誓说,如果能放他回去,让饥饿的母亲填饱肚子,他一定会回来,决不食言。
  
  群贼怜悯他的一颗孝心,放了他。
  
  刘平找到吃的并伺候母亲吃饱之后,便把刚才发生的一切禀告母亲。他说,既然答应了人家,我就得回去。于是,他拜别母亲,一转身,真的走了。
  
  另一个故事的主人公也是汉代人,叫荀巨伯。有一天,他听说朋友染病在床,于是便到郡里去看望朋友。不巧的是,当时正赶上胡族入侵,郡里的人闻风而逃,都四散跑光了。
  
  但荀巨伯没有跑。
  
  朋友劝他赶紧离开。他说,我怎能在这种危急的时候扔下你一个人不管呢?这样不仁不义的事情,我才不去做呢。
  
  胡兵很快发现了荀巨伯以及他卧病在床的朋友。空空的一座城里,竟然还有人在!这是入侵者万万没有想到的。胡兵很纳闷,问荀巨伯为什么不跑。荀巨伯说,朋友有病在这里躺着,我怎能丢下他不管呢?如果朋友今天难逃一劫的话,希望我能代他而死。
  
  最耐人寻味的,是这两个故事的结尾:
  
  当群贼看到刘平真的返回后,他们都惊呆了。他们没有想到,这个世界土还会有这么守信的人,最后,群贼非但没有难为他,还恭恭敬敬地把他送走。而那些胡兵,当听完荀巨伯的话后,感慨地说。我们这是无义之师攻入了有义之邦啊。在愧怍中,胡族竟然退兵而去。
  
  倘若用现代人的眼光来衡量刘、荀二人的言行,他俩就属于那种傻得连弯也转不过来的人。然而,刘平以信立身,荀巨伯以义退敌,成就了历史的佳话,也赢得了后人永远的敬重。
  
  只可惜,我们周围像这样的“傻人”太少了,聪明的人太多了。这个世界的钻营、取巧、机关、陷阱、阴谋、暗算、钩心斗角、尔虞我诈、蝇营狗苟、狼狈为奸,几乎都是聪明人干的。是的,再宁静的尘世,也会被无数的心计搅扰得云残月破,鸡犬不宁。
  
  我们不缺聪明人,我们缺的,是像刘平、荀巨伯一样的“傻人”。聪明人营造出的,只会是越来越自私的内心以及越来越庸俗的世界;而“傻人”们构建的,是立世的范本,是社会的底蕴,是民族的脊梁。
  
  也就是说,一个民族,只有多出现这样的“傻人”,才能走得更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1 20:32:52 | 查看全部
三个有底线的人
时间:2013-04-23 作者:小小Z 点击:7187次

  第一个故事:
  
  他是个潜逃多年的杀人犯,因思念妻儿,又偷偷潜回这个小城,但一下火车就被警察盯上了。
  
  情急之下,他拦住一辆出租车,蛮横地将司机拽下来,开车疯了一样在大街小巷横冲直撞,闯了红灯,撞翻了一个个小摊。
  
  他很清楚自己被抓到后等待自己的是什么,他成了一头受惊后丧失理智的公牛。
  
  追赶的警笛越来越刺耳,他把油门踩到了底。
  
  正狂逃着,前面的路口有红灯,所有的车辆都停了下来。
  
  他也猛然间狠狠踩下了刹车——前面的人行横道上,一队小学生正列队而过。
  
  这些孩子,穿着统一的蓝白相问的校服,一人手里提着一个小马扎,好像要去哪里集会,队伍之长,看样子是全校倾巢而出了。
  
  他猛地想起来,今天是“六一”儿童节。
  
  天罗地网他都敢闯,但现在他没了勇气。
  
  默默注视着孩子们横过马路,直到警察追上来铐住了他,他还目不转睛地看着这些孩子。
  
  第二个故事
  
  他是个小偷,一天下午,在一个偏僻的小区,他撬开一户人家,一进门就闻到一股浓浓的煤气味。
  
  这家煤气泄漏了。
  
  他快速冲进里屋,发现一个小男孩正蜷在床上,两眼翻白,喉咙里发出粗重的呼吸声,孩子中了煤气。
  
  他几乎什么也没想,抱起孩子就向屋外跑,向医院跑。
  
  因为抢救及时孩子保住了性命。
  
  当孩子父母赶到医院,想见恩人一面时,他们的恩人——那个不速之客,正在派出所里录口供——他投案自首了。
  
  第三个故事:
  
  他曾是个拦路抢劫的少年,潜逃到内蒙古隐姓埋名四年。然而,前些天他被抓获了,却是因为一起见义勇为的壮举。
  
  在那个寒冷的早春,他跳下冰冷的湖里接连救起了两个落水的儿童。
  
  他的义举也暴露了自己,自然就被捕了。
  
  记者问他,当时是怎么想的,想没想过那样做会暴露自己?还是想这是一次立功赎罪的机会?
  
  他摇摇头说,当时什么也没想,只想到赶快去救人。
  
  第一个故事,就发生在我身边,那个路口,在我单位临街的窗外。
  
  第二个故事,是从报纸上看来的。
  
  第三个故事,是前不久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里播的一则新闻。三个人,都是犯罪嫌疑人,他们都触犯了法律,但并没完全丧失理智,没有失去做人的善良底线。
  
  有底线的人,同样值得人们去注目,去尊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1 20:33:01 | 查看全部
观棋者
时间:2013-04-23 作者:小小Z 点击:1015次

  某甲的棋艺水平属于一瓶子不满、半瓶子咣当的那种,每逢观棋,喜欢指指点点,为双方出谋划策,常常扮演事后诸葛亮的角色。某乙的棋艺似乎是深不可测,观棋时,时而端坐一旁沉思不语,时而离席去别处观战,在棋室间穿梭来回,无有定数。
  
  某丙则属于刚刚学会相走田、马走日、老将不出九官、小卒一去不回头的那种。观棋时,不论是谁走出一步棋,哪怕是一步臭棋,他也要由衷地事赞一句“好棋!”
  
  棋室中最受欢迎的观棋者,不是某甲,也非某乙,而是人称臭棋篓子的某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1 20:33:11 | 查看全部
生命沉思录
时间:2013-04-23 作者:小小Z 点击:1499次

  生命沉思录
  
  ◆每个人都会去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
  
  ◆任何一个人,包括我自己在内,从本能上来看。总是趋吉避凶的。因此,我没怪罪任何人。包括打过我的人。我没有对任何人打击报复,并不是由于我度量特别大,能容天下难容之事,而是由于我洞明世事,又反求诸躬。假如我处在别人的地位上。我的行动不见得会比别人好。
  
  ◆我认为,能为国家、为人民、为他人着想而遏制自己的本性的,就是有道德的人。能够百分之六十为他人着想,百分之四十为自己着想,他就是一个及格的好人。为他人着想的百分比越高越好,道德水平越高。百分之百,所谓“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是绝无仅有的。
  
  ◆对待一切善良的人,不管是家属。还是朋友,都应该有一个二字箴言,一日真,二日忍。真者,以真情实意相待,不允许弄虚作假;对待坏人,则另当别论。忍者,相互容忍也。
  
  ◆谦虚是美德,但必须掌握分寸,注意东西。在东方,谦虚涵盖的范围广,不能施之于西方,此不可不注意者。然而,不管东方或西方,必须出之以真诚。有意的过分的谦虚就等于虚伪。
  
  ◆把成功的三个条件拿来分析一下,会看出;天资是由“天”来决定的,我们无能为力。机遇是不期而来的,我们也无能为力。只有勤奋一项完全是我们自己决定的,所以,我们必须在这一项上狠下工夫。
  
  ◆信缘分与不信缘分,对人的心情影响是不一样的。信者,胜可以做到不骄,败可以做到不馁;绝不至于胜则忘乎所以,败则怨天尤人。中国有句古话说:“尽人事而听天命。“首先必须尽人事”,否则馅儿饼绝不会自己从天上落到你嘴里来。但又必须“听天命”。人世间,波诡云谲,因果错综。只有能做到“尽人事而听天命”,一个人才能永远保持心情的平衡。
  
  ◆任何人的一生都是一场搏斗。在这一场搏斗中,如果没有朋友,则形单影只,鲜有不失败者。如果有了朋友,则众志成城。鲜有不胜利者。
  
  ◆学者们常说.“真理愈辩愈明。”我也曾长期虔诚地相信这一句话。但是,最近我忽然大彻大悟,觉得事情正好相反。真理是愈辩愈糊涂。
  
  ◆歌颂我们的国家是爱国,对我们国家的不满也是爱国,这是我的看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1 20:33:22 | 查看全部
人生的两个百分点
时间:2013-04-24 作者:小小Z 点击:995次

  安踏公司掌门人丁志忠有这样一段话,他说51%与49%是父亲教给我的“黄金分割”比例。他很早就告诉我,做每件事情,都要让别人占51%的好处,自己只要留49%就可以了。长此以往,可以赢得他人的认同、尊重和信任。
  
  姑且称这为丁志忠两个百分点论。从表面上看来,51%与49%的差距只有两个百分点,但关键的时候,这两个百分点却能造成天壤之别的结局。这两个百分点像一朵微不足道的浪花,可是日积月累,就汇成了涓涓细流,浇灌给细流两岸的花草,世界就多了一树芬芳葱茏。给他人两个百分点的好处,就像是一道减法,减少了自己的所得,但从长远的眼光看,这是一道加法,少了个人所得,但赢得了周围世界的认同、尊重和信任。而他人对我们的认同、尊重和信任无形中给我们增添了人格魅力。减掉两个百分点,但增加了让人生向积极光明的方向不断迈进、攀登的筹码。
  
  如果说一个百分点就是一个台阶,正是因为我们给别人增加了使其走向高处的台阶,我们自己也同时垫高了生命的基石,拓宽了人生的宽度,提升了个人的魅力,以两个百分点的友爱和大度赢得了人生终极追求的百分百。
  
  或许在让出两个百分点的时候,我们有点计较、不舍,甚至烦恼,但是“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一份大度赢得了更多的支持、信赖和友爱。给出爱,得到爱,送去手中的幸福,反馈了更多福气。
  
  我深深地喜欢一句话:痛苦是比较出来的,幸福是珍惜得来的。越是计较,心理越不平衡,越不平衡,烦恼越多,我们因此变得不从容。烦恼像藤条一样,紧紧缠绕住我们生命之树上原本可以更蓬勃、葱茏的枝蔓,使其不得自然而生,被过分的计较消减掉芬芳和美好。
  
  有个朋友在单位工作突出,引起身边一些同事的嫉妒,在工作中某个关键时刻,他被一个同事的“暗箭利器”中伤,他总想以后找机会报复,有人劝他,忍着、让着、顺着,没有过不了的坎。他听从了劝告,在利益分配、先进评选、岗位提拔等一些重要问题上,不和那个同事争。时间长了,身边的人反而被他的大度和从容感化,支持他、帮助他的人更多了。最终,他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平台,而嫉妒排挤他的那个同事却被身边的人疏远冷落。
  
  一次和他喝茶时,他把自己的那段黯淡经历告诉我,末了,他送我古代两大禅师寒山和拾得的一段对话。他说,寒山问拾得:“世间有人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如何处治?”拾得回答说:“只要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他的忠告给了我很深刻的人生教义。
  
  胜过对手的最好办法,不是去斗争、报复,而是让自己比对手更强大。这好比一道脑筋急转弯:一条线段如果不能改变它本身的长度,怎样才能使它变得更短?初听题目,很费解,但答案很简单:在这条线段的旁边画一条比它更长的线段,这样原来的那条线段就变短了。
  
  联系到丁志忠的两个百分点论,做人处世,51%是一条线段,49%也是一条线段,看起来49%的线段短,处于劣势,但正是这条给出两个百分点的线段,所得到的别人的认同、尊重和信任反而无形中加长了自己的长度,这是一种做人策略,更是一种成功策略。
  
  倘若我们尚未实现的目标是一块坚冰,那么给别人的两个百分点就是温度最高的一块炭火,在关键的时候,化冰为水,消融人生的困顿和艰难。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两个百分点就是成就人生的百分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