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8-2 16:17:19 | 查看全部
认识自己,做你所爱
时间:2014-09-25 作者:未详 点击:168次

  人一定要做自己喜欢并擅长的事情
  
  内心的喜好是推动事业进步的最大动力,它能帮你克服困难,坚持到底;如果你喜欢的事情有很多,要挑选自己最擅长做的事,这样就能在感受快乐的同时取得超乎常人的成就。
  
  数十年来,李彦宏一直在用自己的行动实践着这句话:人一定要做自己喜欢并擅长的事情,从未离开自己喜欢的行业半步。
  
  百度2005年上市后,就不断有人来劝他“百度有钱了,应该涉足网络游戏,多个赚钱的业务……”然而他的回答始终是No,理由很简单,这不是百度所擅长的。
  
  他说:“刚回国时就已看到了中国网民对网络游戏的热情高于其他任何国家的特殊形势。但我自己从来不玩网游,很长时间都搞不懂网游,我想,对于这种自己都不喜欢、更不擅长的事,即使商业机会摆在那儿,我也肯定做不过真正喜欢它的人,所以我选择了搜索。”
  
  出于同样的原因,在2003年前后好多人劝百度投入SP(移动互联网服务内容应用服务的直接提供者)业务“捞钱”时,李彦宏都以“这不是百度擅长的事”为由拒绝了。正是这样的取舍,使百度能够专注于自己喜欢且擅长的搜索领域,才取得了今天的市场领先地位。
  
  有没有头衔无所谓
  
  百度首席产品架构师孙云丰在2003年时,还是苏州一个普通的包装材料推销员。业余时间,他则对搜索引擎着了迷,还曾在搜索论坛上发表自己写的《搜索从入门到精通》连载,引来各路高手赞叹。不过,这也仅仅是他的爱好而已。
  
  2003年底的一天,他接到了来自百度的邀请:有没有兴趣来百度做个PM?
  
  没有系统学习过搜索技术、也不太确切了解PM是干什么的孙云丰,就冲着“搜索”两个字便兴冲冲来到百度面试。可他对搜索技术实在了解不多,面试结果很不理想。
  
  打道回府后,孙云丰的心绪却无法恢复平静,他意识到,这次面试,已经将他带到了搜索引擎世界的门口,也让他第一次认真地检视内心真正的追求—他发现自己对搜索引擎原来有着如此无法割舍的喜爱,他不甘心,觉得自己能做好也很愿意做好百度PM这份事儿。
  
  想了几天之后,孙云丰给时任百度产品市场总监俞军打来电话:“我真的很想来百度做搜索,而且我相信我能干好。不用给我头衔了,让我先干一两个月怎么样?”
  
  百度给了孙云丰机会。孙云丰也用事实证明了自己确有其长。来百度第一个月,他就以自己对搜索引擎各项关键指标的理解,为百度建立了搜索引擎评估体系,这成为了后来百度网页搜索发展的一块关键基石。
  
  发自内心的喜欢使孙云丰将全部的精力都注入到对搜索引擎的学习和钻研之中,每天十几个小时与搜索引擎的产品和用户习惯打交道,不到一年,孙云丰就补上了业务上的功课,加之实践经验的积累,很快成为了国内搜索引擎PM领域的顶尖高手。
  
  百度的PM很多都来自“江湖”,他们的背景天差地别,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对互联网很爱很熟,一定是个网虫。喜欢和擅长,是百度人能把搜索引擎做到极致的本源。
  
  希腊圣城德尔斐神殿上镌刻着这样一句名言:“认识你自己。”个人择业时如果不清楚究竟什么是自己喜欢和擅长的,很可能会入错了行。企业用人时不注意这两点,就会给公司埋下风险。对企业所从事的事业喜欢但不擅长的员工,可能需要企业付出高昂的培训成本。但更糟糕的是擅长但不喜欢所做事业的人,他们很有可能变成问题员工——因为他们要么会心不在焉地以低标准衡量工作,要么会把公司视为个人增加职场筹码的平台,甚至毫无征兆地转行,从骨干岗位上消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2 16:17:53 | 查看全部
魔术师的手到底有多快
时间:2014-09-25 作者:未详 点击:213次

  魔术师的手到底有多快?
  
  随着刘谦的走红,近景魔术也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那么,魔术究竟有怎样的奥秘呢?
  
  非洲有个部落的住民以视力超群而闻名,日本的一个电视节目组把视力最好的两位年轻人请到东京,做了一期有趣的对抗节目—看他们能不能揭穿著名大师的魔术表演。大师表演了一个近景小魔术:左右两手各持两枚硬币,先掌心向上交待给观众,然后,两手极快地翻过来把硬币盖在桌面上。当魔术师移开手掌后,观众看见左手边的两枚硬币不见了,而右手边的则变成了四枚。表演完成后多次回放视频,在场的观众也无人能解。而这两位部落青年告诉翻译,他们看见在魔术师翻动手腕的过程中,有东西从左手边跳到了右边。果不其然,现场使用高速摄像机回放的镜头清楚地显示,魔术师在翻腕时,确实是通过快速抖动手腕把左边的硬币拨弄到了右边。
  
  魔术表演的神奇,在于它可以让观众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特别是对于近景魔术来说,明明的确是发生在自己眼皮底下的事情,却往往百思不得其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魔术师的每一招每一式,都是经过反复的练习才能够如此迅速和神奇的。
  
  模考冲刺训练规范答题要注意哪些要点?
  
  目前,备战中高考进入最后模考冲击阶段,有哪些要点是考生需要注意的呢?
  
  1。先填名再动笔,看清题目要求:在做选择题时,考生习惯选择“正确”的一项,有一些题目却要求选择出“错误”的一项,因此务必看清题目要求再动手做题。
  
  2。不会做就绕道,切勿盲目恋战:考场时间很紧张,一定要合理安排,确实不会做的试题应放在一边,先把会做的做完,再去做留下的不会做的试题。
  
  3。挑好书写用笔,打完草稿再填:书写用笔要挑选好,墨水不能太淡,也不可太浓。字体不可太大,也不可太小。如果写错了字,可在上面轻轻画一道斜线,不影响整体卷面的整洁。思路不是很清晰的时候,最好简单地打打草稿,再往卷面上誊写。
  
  4。养成复查习惯,作文忌乱举例:做完后仔细检查是否漏做,是否有笔误,还有何处可补救等。同时值得提醒的是,考生写作文时尤其要注意,比如一位考生想表达珍惜生命的意思,却将屈原、张国荣并举,批评他们不珍爱生命,就是不妥当的举例。
  
  五四青年节是怎样设定的?
  
  五四青年节是为纪念中国学生爱国运动而设立的节日。1919年5月4日,北京的青年学生为了抗议帝国主义国家在巴黎和会上支持日本对我国的侵略行动,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最后发展成为全国人民参加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表现了中国人民保卫民族独立与争取民主自由的坚强意志,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949年国务院正式宣布每年的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五四精神的核心内容为“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什么是推客?
  
  推客是由英文的Twitter转换过来的,是一种微型博客服务,可以通过手机短信来免费更新动态或免费接收来自朋友的最近更新。Twitter的爆红使得BBC、CNN等大媒体都用Twitter来传递新闻。国内已领先使用Twitter(英文版)的圈里人,把Twitter与博客、播客等同起来,命名为“推客”。
  
  信封上“缄”字的由来
  
  小编在回复读者来信时,习惯在后面写上一个“缄”字,有读者来信问,“缄”字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
  
  “缄”,原意指捆箱子的绳子。《说文》中解释:“缄,束箧也。”这里的“箧”,就是指箱子类的东西。生活中形容人不发言,叫“缄口不言”、“缄口如瓶”等,便由此意引申而来。“缄”用于公文书信上,又由“捆”引申为“封”。东汉前,公文书信多写在木板和竹简上,并用绳子捆上,称为“扎”;在绳打结处再加一块泥,然后盖上印章,叫作“封泥”;去掉封泥、解开绳子,即称“开缄”。所以,后人投递书信便借用“缄”字来表示此信由某人所“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2 16:20:22 | 查看全部
足球的心灵故事
时间:2014-09-22 作者:未详 点击:383次

  1951年,巴西贫民窟有个酷爱足球的男孩,只能把塑料盒当足球踢。他的身影引起一位先生的关注,先生慷慨地送他一个足球。圣诞节前,男孩拿起小铲找到先生的别墅,说:“我没钱买礼物,就给您的圣诞树挖个坑吧!”先生大受感动:“这是最好的礼物!明天到我的训练场练球吧。”原来此人是巴西著名的前国脚布里托。在他的栽培下,男孩被选进国家队,17岁便在锦标赛上独进21球,为巴西第一次捧回金杯—他便是球王贝利!
  
  另一个故事发生在2000年英超联赛,埃弗顿队对西汉姆联队。到最后一分钟,比分仍是1:1。此时,埃弗顿守门员扑球时突然受伤,球滚到对方球员迪卡尼奥身边,他离球门只有10米,只需轻轻起脚就能踢进“不设防”的球门。关键时刻,迪卡尼奥没有踢出“决胜的一脚”,而是俯身将球稳稳抱到怀中……整个足球场沉寂片刻,旋即掌声雷动!
  
  如果说贝利获得布里托的青睐和赏识,为他走向成功架起了“金桥”,那么,迪卡尼奥的放弃,则体现了正直、体谅、友爱的体育道德和完美的人性,那掌声正是对其崇高境界的最高奖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2 16:20:37 | 查看全部
不要被梦想埋葬
时间:2014-09-22 作者:未详 点击:280次

  杰克和迪曼从小就热爱歌唱,心里都怀着伟大的梦想:有一天要去柏林,站在世人瞩目的国家歌剧院的舞台上演出。机会终于来了,歌剧院面向全球招聘歌唱演员。经过选拔,迪曼如愿成为签约演员,而杰克落选了。
  
  迪曼踌躇满志地走进歌剧院,被安排在合唱团,为大师伴唱。虽然几乎没什么露脸的机会,甚至在和谐的合唱声中几乎听不见自己的声音,但迪曼坚信他一定能够成为主角。迪曼勤奋刻苦,也很谦逊好学。其实合唱团的每一位青年都是如此。但几年过去了,只有寥寥几位被挑出来成为主角,更多的人和迪曼一样,仍在合唱团。
  
  此时,自认星途黯淡的杰克,却意外地崭露头角,成为大名鼎鼎的歌唱演员,活跃在全国各地的舞台上。杰克力邀迪曼回到他们的二人组,但迪曼拒绝了。他虽然没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但他好不容易站在了巨人的身边,他舍不得放弃这一切。
  
  著名华人歌唱家莫华伦曾说:

  “柏林国家歌剧院确实汇集了众多优秀歌唱家,可能报出名字的,永远只是可数的几位。其实,一个大师荟萃的地方,最容易埋葬一个人的才华。”
  
  走到大师荟萃的地方,可能你也会成为大师,也可能你的一生都站在他们的影子之下。

  你心中的柏林国家歌剧院,不应成为禁锢你一生的梦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2 16:20:48 | 查看全部
渊博的人
时间:2014-09-23 作者:未详 点击:141次

  我认识一些知识渊博的人,他们是另一种生物。
  
  这些人一般对罗马史都很有研究,对每一种农作物的起源也如数家珍,经常探讨的问题包括“郑和下西洋的时候船到底有多大”,以及“下一场科技革命究竟会发生在什么领域”,对《三国演义》、《水浒传》和《红楼梦》里面的人物和故事,他们都搞得一清二楚。
  
  这些都是我不懂的,所以跟他们在一起,我总是感到很惊恐。
  
  问题是,作为一个文科博士,我似乎有渊博的义务。人们指望我了解澳大利亚选举制度和加拿大选举制度的不同,指望我说清中亚地区在人种进化过程中起的作用,还指望我对1492年这一年的历史意义侃侃而谈。但是,我哪知道这么多啊,我只是普通人类而已。
  
  其实我也企图渊博来着,也时不时挑灯夜战,抱着厚厚的历史、地理科普书啃呀啃,指望第二天在某场对话中“不经意地”引经据典。后来发现,一般来说,当我看到100页的时候,就会忘了前50页的内容,等我回头去复习前50页的内容时,又忘了第100页的内容,于是我转来转去,气喘吁吁,最后好不容易把100页内容大致都记住了,过了一个月,却连这本书的作者都忘记了。
  
  渊博的人是多么神奇啊!他们的大脑像蜘蛛网,能粘住所有知识的小昆虫。而我的大脑是一块西瓜皮,所有的知识一脚踩上,就滑得无影无踪。
  
  认识到这一点后,出于嫉妒,我就开始四处散布“知识智慧无关论”。我的观点是这样的:知识只是信息而已,智慧却是洞察力。一个大字不识的农村老太太可能看问题很深刻,一个读书破万卷的人可能分析问题狗屁不通。我甚至发明了一个更邪恶的“知识智慧负相关论”,在目睹了一些知识渊博但逻辑比较混乱的人之后,我非常以偏概全地认为:渊博的人往往不需要很讲逻辑就可以赢得一场辩论,因为他们可以不断地通过例证来论证其观点。而大多数不那么渊博的人,都因为无法举出反例而哑口无言,以至于渊博的人的逻辑能力得不到磨炼,但事实上,例证并不是一种严密的科学论证方法。
  
  得出这个结论后我非常振奋,获得了极大的心理安慰。
  
  可问题是,由于这些都是歪理,没有博得任何人的同情。人们还是指望我——一个文科博士,了解澳大利亚选举制度和加拿大选举制度的不同,指望我说清中亚地区在人种进化过程中起的作用,以及1492年的历史意义。
  
  于是我看见有一天,自己也站在讲台上,因为缺乏某种常识,遭到耻笑。
  
  看来只有指望芯片了。报纸上说,总有一天,人类会发明一种芯片,把大百科全书插到大脑里,你可以用脑子Google芯片,想多渊博就多渊博。对此我多么期待!我希望有一天,我可以走进文具商店,说:“小姐,我买一个大脑硬盘。”
  
  小姐说:“您要什么样的?我们这里有外挂式的、内置式的,40G的、100G的……”
  
  我打断她:“最大号的,外挂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2 16:20:59 | 查看全部
五大卡通人物名字的奇妙来历
时间:2014-09-23 作者:未详 点击:83次

  《辛普森一家》中的巴特·辛普森
  
  著名漫画家马特·格勒宁用自己家人的名字为辛普森家的大多数成员命名,包括他的父母玛格丽特和霍默,以及他的妹妹莉萨和玛吉。不过,巴特(Bart)却是故意变换单词“顽童(brat)”的字母顺序而来的,因为巴特像马特的哥哥马克·格勒宁一样个性叛逆,而且马克正是巴特这个人物最初的灵感来源。真抱歉,马克!
  
  《超级马里奥》中的马里奥
  
  马里奥最初叫“游戏小子”和“跳跳人”。这些名字挺古怪的,对不对?很久以前,荒川实和他的任天堂北美公司陷入了财务困境,愤怒的仓库房东登门催要租金。这位房东的长相滑稽可笑,酷似任天堂游戏《大金刚》里那位急需命名的救美英雄,接下来的故事就众所周知了。马里奥·塞加尔先生,这就是给您的“房租”哦!
  
  《花生漫画》中的史努比
  
  这家伙原本叫史尼菲,但是另一部漫画中已经有一条同名的小狗了。于是,查尔斯·舒尔茨想到了他已故母亲说过的话:如果她再养一条狗的话就给它取名史努比,因为与其对应的词snuppa在挪威语里是个昵称。
  
  《加菲猫》中的乔恩·阿巴克尔
  
  我们从《加菲猫》里认识了老好人乔恩·阿巴克尔。在20世纪50年代雨班咖啡的电台广告里,吉姆·戴维斯听到了这个名字,广告里提到的约翰·阿巴克尔将烘焙过的咖啡豆裹上一层特殊的胶状蛋液,从而发明了一种保留咖啡豆香气的方法。不过,约翰·阿巴克尔可没有一只爱吃意大利面的加菲猫,所以,我们更熟悉和他同名的漫画角色“乔恩·阿巴克尔”。
  
  《小熊维尼》中的小熊维尼
  
  《小熊维尼》大多数主角的名字来自米尔恩的儿子的那些毛绒玩具,这并不是什么秘密。然而,小熊维尼名字的来历却并不仅仅限于米尔恩的奇思妙想。小熊维尼英文名中的Winnie,来源于加拿大陆军中尉哈里·科尔博恩用20美元买下的一头黑熊。哈里中尉以家乡温尼伯镇的名字给这头母熊命名,还让它做了当地盖利堡骑兵团的吉祥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Winnie的主人驻守法国,Winnie则住进了伦敦动物园,成了孩子们的最爱。Winnie最终被捐赠给伦敦动物园,在那里度过了一生,从而为这头爱吃蜂蜜的卡通小熊的前半个名字带来了灵感。Pooh则是用来纪念米尔恩在一次度假时遇到的一只天鹅。把这两个名字放在一起,你就能拼出“小熊维尼”的全名WinniethePoo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2 16:21:19 | 查看全部
萤火虫
时间:2014-09-23 作者:未详 点击:167次

  那是有萤火虫的傍晚,
  
  我们等着公共汽车去维莱特里,
  
  我们看见两个老人在
  
  悬铃木下面接吻。就在那时,
  
  你一半对空气说,
  
  一半对我说:
  
  任何爱了多年的人,
  
  都没有白活。
  
  而就在那时,我看见了黑暗中的
  
  第一只萤火虫,围绕你的头
  
  明灭地闪耀着光亮。
  
  就在那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2 16:21:34 | 查看全部
犹豫不决的命运之神
时间:2014-09-23 作者:未详 点击:137次

  对于那些可能影响我们一生的事情,我们知之甚少。某些这类事情—如果可以回忆得起来的话—就在我们身边而没有引起我们的注意,来去无踪,没有留下痕迹。假如预先知道我们的命运变化的各种可能性,那么生活就会充满过多的希望和恐惧,充满过多的惊异和沮丧,使我们得不到片刻的安宁。下面,请听关于大卫·斯旺的一个故事。
  
  我们发现大卫·斯旺,是他二十岁那年在从他的故乡通往波士顿的大道上。在此之前我们和他并无关系。他的叔父在波士顿,是个商人,为他在自己的店里找了一份工作。这是夏季里的一天,他迈着双腿,从早晨起走到了正午。他又累又热,决定找个阴凉的地方坐下,等候驿车。没多久,他便来到一处地方,这里泉水涌流,绿树成荫。他跪下去,贪婪地喝着沁人心脾的泉水;然后在柔软的土地上躺下来,头下枕着他的小包裹。
  
  他在树荫下睡觉,行人们却在大路上匆匆走过,步行的、骑马的,还有乘坐各式各样的车辆的。有的既不朝左边看,也不朝右边看;有的在经过大卫睡觉的地方时,朝这边匆匆一瞥。没有旁人时,一位中年寡妇停了下来,她仔细地瞧了瞧大卫,自言自语地说:“小伙子睡觉的模样真逗人。”一位极力反对酗酒的牧师,看到大卫后就认为他是喝多了酒,下个礼拜天在教堂里布道时,他将举出可怜的大卫作为酗酒的例子。
  
  大卫睡着后不久,一辆华丽的四轮马车停在了他睡觉的前方。有一匹马的脚伤了,车夫想让马歇一会儿。车里走出一位富商和他的妻子,他们打算利用这个时间到树下去休息。他们看到了泉水和睡在旁边的大卫。他们轻轻地走着,尽量不让弄出的响声把他吵醒。
  
  “睡得真香,”老绅士说,“他的呼吸多平静、多轻松。我要是能像他这样睡觉的话,那就太有福气啦。不吃安眠药能睡得这么好,说明他身强体健而又无忧无虑。”
  
  “此外还意味着青春,”他的妻子说,“我们这些上了年岁的人,再也不能像他这样睡得香甜。”
  
  老夫妇对这位安静地睡着了的年轻人越来越感兴趣。
  
  “他似乎有点像我,”女人对她的丈夫说,“他很像我们自己亲爱的儿子。我们叫醒他好吗?”“为了什么呢?”丈夫说,“我们并不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
  
  “这样善良的脸,”妻子语调平静地回答,“这样天真无邪的睡眠!”
  
  谈话在继续,大卫一动也没动,他面部所有的表情都表明,他不知道这两个人正以极大的兴致观察着他。然而,幸运之神正站在他跟前。这老者和他的妻子都很富有,他们的儿子最近死去了,对于他们的全部钱财,家里还没有人可以交付。在这种情形下,人们有时会做出比唤醒一位年轻人更奇特的事情来—认他做自己的儿子,然后让他成为他们财富的继承人。
  
  “我们叫醒他吧?”女人又说。
  
  忽然,驿车的车夫叫道:“我们可以走啦,先生。马也歇够了。”
  
  老两口顿时停住了话音,有点吃惊地对望了一下,接着急急走向马车。一坐进马车,认大卫做儿子的全部想法对他们来说立即变得十分可笑,他们为自己的脑瓜子里竟会产生出这种奇怪的念头而感到惊异。不久,老绅士就开始对他的妻子讲述他的计划。他死后,所有的钱都用来建立一个慈善机构。此时,大卫还在甜甜地睡他的安稳觉。
  
  又过了不到五分钟,一位年轻的姑娘走来了。她步履轻快,神采飞扬。她很美。她在泉水旁停下喝水,自然也就发现了睡在那里的大卫。起初,她有点慌乱,觉得就像没有经过允许而进入了一位绅士的卧室一样。就在她准备不声不响地离去时,忽然发现一只特大的蜜蜂在绕着睡眠者的头部“嗡嗡”盘旋。于是,她只得用手帕去扫拂那只蜜蜂。这个善良的举动完成后,姑娘对大卫屏息凝视了一会儿。
  
  “他确实好看。”她对自己说。
  
  可大卫没有受到感动,没有露出笑容。脸上既无高兴的样子,也没有谢意浮现。也许这位姑娘正是他梦中的姑娘,只要他能够醒过来和她说话,也许就会和她一起享受一生的幸福。
  
  “睡得真好。”姑娘说。
  
  她走了,看上去似乎若有所思。
  
  这位姑娘的父亲是附近一个大商店的主人。最近,他正要寻找一个像大卫·斯旺这样的小伙子。只要大卫刚才醒过来,结识了这位漂亮的姑娘,他也许会成为她父亲店里的一个伙计,可能与姑娘成亲。瞧,好运气又一次与大卫近在咫尺。
  
  姑娘的身影刚在远处消失,就有两个人离开大路,来到树荫下面。这两个人都是黑黑的脸孔,帽子被他们往下拉得差不多遮住了眼睛。他们是强盗,随时准备谋财害命。看见大卫睡在泉水旁,其中的一个对他的伙伴说:
  
  “喂,看见他脑袋下的那个包裹了吗?”
  
  “嗯,说不定那里面有一个皮夹子,或者一笔钱。”另一个说。
  
  “如果他醒了呢?”第一个说。
  
  他的伙伴从腰带上抽出一把长刀,并对准了大卫。
  
  “就用这个对付他。”他说。
  
  他们向熟睡着的大卫逼近,准备从他的头下拿走那个包裹。大卫仍然静静地躺着。
  
  “你去拿包裹,如果他动一动,我就刺下去。”拿刀的那个说。
  
  可就在此刻,一条狗从大路上跑到泉水边来喝水。这两个人忽然停住,其中的一个从衣兜里掏出了手枪。
  
  “慢着!”另一个说,“现在我们什么也不能干啦,狗的主人也许随后就到。”
  
  “对对,”前一个说,“我们还是离开这里为好。”
  
  于是,两个人像来的时候一样,悄悄地走开,继续上路。几分钟后,他们便把这件事忘得一干二净。
  
  大卫已熟睡了个把钟头了,只见他动了动身子,半睡半醒地躺在那里。几分钟后,忽然传来了马车轮子的巨大声音。驿车来了,大卫跳起来,跑过去,刚好赶上能喊着那个车夫。
  
  “你好,赶车的!还有一个位子吗?”
  
  “车顶上有!”车夫答道。
  
  大卫爬到车顶,车夫重新催动了马车。马在大路上快速奔驰,大卫对他刚睡过的地方连回头瞧一瞧都没有。他现在正想着别的事情,考虑他以后的生活。他不知道幸运之神对他微笑过,几乎带给他巨大的财富和不平凡的爱情;他也不知道他在强盗的刀尖下,离死神挨得那么近—一切都发生在短暂的一个钟头之内。
  
  生活就是这样,以许多奇特的方式与我们发生着联系。幸运的是,对于我们身旁来来往往而无结果的许多事情,我们自己并不知晓。否则,生活就会充满过多的希望和恐惧,充满过多的惊异和沮丧,使我们得不到片刻的安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2 16:21:48 | 查看全部
科学的美好
时间:2014-09-23 作者:未详 点击:206次

  我原是学理科的,最早学化学。我学得不坏,老师讲的东西我都懂。化学光懂了不成,还要做实验,做实验我就不行了。用移液管转移液体,别人都用橡皮球吸液体,我老用嘴去吸——我知道移液管不能用嘴吸,只是橡皮球经常找不着。吸别的还好,有一回我竟去吸浓氨水,好像吸到了陈年的老尿罐里,此后有半个月嗓子都哑着。做毕业论文时,我做了个萃取实验,烧瓶里盛了一大瓶子氯仿,滚滚翻腾着,按说实验装置不该往外跑气,但我的装置漏气,一会儿就漏个精光。漏掉了我就去领新的,新的一会儿又漏光。一个星期我漏掉了五大瓶氯仿,漏掉的氯仿起码有一小半被我吸了进去。这种东西是种麻醉药,我吸进去的氯仿足以醉死十条大蟒。说来也奇怪,我居然站着不倒,只是有点迷糊,在这种情况下,我还把实验做了出来,这证明我的化学课确实学得蛮好。但是我的老师和同学一致认为我不适合学化学,尤其是和我在一个实验室里做实验的同学更是这样认为。他们还称我为实验室里的“人民公敌”。我自己也是这样想的:继续学化学,毒死我自己不要紧,毒死同学就不好了。我对这门科学一直恋恋不舍:学化学的女孩很多,有不少长得很漂亮。
  
  后来我去学数学,在这方面我很有天分。无论是数字运算,还是公式推导,我都做的像闪电一样快,只是结果不一定全对。人家都说,我做起数学题来像小日本一样疯狂:我们这一代人在银幕上见到的日本人很多,这些人总是头戴战斗帽,端着刺刀不知死活地冲锋,别人说我做数学题时就是这个模样。学这门科学我害不到别人,所以我也很喜欢。有一回考试,我看看试题,觉得很容易,就像刮风一样做完了走人。等分数出来,居然考了全班的最低分。找到老师一问,原来那天的试题分为两部分,一半在试题纸的正面,我看到了,也做了;还有一半在反面,我根本就没看见。我赶紧看看这些没做的题,然后说:“这些题目我都会做。”老师说:“知道你会,但是没做也不能给分。”他还说什么“就是要整整你这种屁股眼大掉了心的人”。这就是胡说八道了,谁的屁股眼也不能大到这个地步。一门课学到了要挨整的程度,就不如不学。
  
  我现在既不是化学家,也不是数学家,更不是物理学家。我靠写文章为生,与科技绝缘——只是有时弄弄计算机。这个行当我会得不少,软件和硬件知识都有一些。但从我自己的利益来看,我还不如一点都不会,省得整夜不睡,鼓捣我的电脑,删东加西,最后把整个系统弄垮,手头又没有备份软件。于是,在凌晨五点钟,我在朋友家门前踱来踱去,抽着烟;早起的清洁工都以为我失恋了,这门里住着我失去的恋人,我在表演失魂落魄给她看。其实我要说的是:我和科学没有缘分,但是我爱科学,甚至比真正的科学家还要爱得多些。
  
  正如罗素先生所说,近代以来,科学建立了一种理性的权威——这种权威和以往任何一种权威不同。科学的道理不同于“夫子曰”,也不同于红头文件。科学家发表的结果,不需要凭借自己的身份来要人相信。你可以拿一支笔,一张纸,或者备几件简单的实验器材,马上就可以验证别人的结论。科学和人类其他事业完全不同,它是一种平等的事业。
  
  科学的美好,还在于它是一种自由的事业。它有点像它的一个产物——互联网——谁都没有想建造这样一个全球性的电脑网络,大家只是把各自的网络连通,不知不觉就把它造成了。科学也是这样的,世界各地的人把自己的发明贡献给了科学,它就诞生了。这就是科学的实质。一种自由发展而成的事业,总是比个人能想出来的强大得多。参与自由的事业,像做自由的人一样,令人神往。
  
  对于科学的好处,我已经费尽心机阐述了一番,当然不可能说得很全面。其实我最想说的是:科学是人创造的事业,但它比人类本身更为美好。这就是说,人要爱平等、爱自由,人类开创的一切事业中,科学最有成就,就是因为有这两样做根基。对个人而言,没有这两样东西,不仅谈不上成就,而且会活得像一头猪。比这还重要的只有一样,就要爱智慧。无论是个人,还是民族,做聪明人才有前途,当笨蛋肯定是要倒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2 16:22:02 | 查看全部
和书架有个美丽的掘金约会
时间:2014-09-23 作者:未详 点击:139次

  老外的书架里藏着金子
  
  依依从小就有个好习惯——整理书架。大学毕业后,因为暂时没找到适合的工作,依依只好闲待在家里。那段时间,她情绪很低落,整天把自己锁在书房里。一天,爸爸对她说:“有一位美国的朋友大卫,每次来咱家,都会对你整理的书架赞不绝口,多次提出请你帮他整理书架。要不,就去露两手?”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要了联系地址后,依依便如约上门服务。大卫家的大书架大得简直“吓人”:高约2米,宽足有4米多,整个书架乱得像街头的杂货摊。
  
  面对这个纷杂的庞然大物,依依面露难色。大卫急忙说:“不会让你白劳动的,我会付给你报酬。”依依想,既然人家表示是有偿劳动,那自己就要使出浑身解数了。可整理书架不单是一件力气活,还要充分挖掘美学观念和知识理念。否则,那些密密麻麻能迷糊死人的外文书籍,万一放错了地方,岂不贻笑大方?
  
  那两天,依依又是搬出大辞典,又是马不停蹄地上网查询。最后终于弄清了科研系列书籍、日常生活系列书籍……大卫的书可谓是包罗万象,除了中英文书籍,还有阿拉伯文、韩文、日文、德文的书籍。
  
  搞清楚书籍的内容之后,依依便研究如何让眼前的“杂货摊”华丽蜕变。说实话,帮大卫整理书架虽然累,却给了依依前所未有的充实感,她从中也学到了很多东西。依依甚至想,把这当成职业也挺不错。
  
  一个星期后,原本杂乱不堪的“杂货摊”终于整理完了。大卫佩服得五体投地,伸出大拇指夸赞道:“你真棒!我从事研究30多年来,书架一直都杂乱不堪,今天它最美丽!”
  
  没有想到,除了赞誉外,大卫付给依依的报酬也不菲,折合人民币5000元。这是依依没有料到的,8天时间,自己居然赚到了同学们一个月才能赚到的薪水。
  
  更令人高兴的事情还在后面。两天后,还沉浸在兴奋中的依依再次接到了大卫的邀请。原来,大卫的朋友们参观完大卫的书架后,都很羡慕,有位朋友说:“在美国,我的一位导师曾经聘请专业图书馆管理人员帮他整理过书架,收费高得吓人。”
  
  大卫给依依介绍了第二单生意:帮助一位德国医生整理书架。这一次依依轻车熟路,仅仅用了3天时间便完成工作,获得的报酬也很可观。
  
  出师不利,高档酒店的书架拯救了她
  
  依依会整理书架的消息传出后,她俨然变成了一个专业书架梳理师,不但有外国朋友找她,还有很多国内的企业老板也慕名而来。想不到,整理书架竟出乎意料成就了一份事业。现在很多人有物质基础后,越来越注重提升自己的文化品位,书架成了每个家庭和办公室不可或缺的“面子”,对依依来说,这个空白行业中,可能蕴藏着金矿。
  
  为了方便与客户联系,依依给自己印制了宣传名片,真正做起了一名专业书架整理师。可是,真正开始后,依依才发现,业务发展并不像她预想的那样简单。很多“有钱人”对她的这个职业分明带有鄙视,甚至还有顾客当面喊她为“书童”。这让刚起步的依依感到尴尬,才接了两单为企业老总整理书架的业务,依依就想放弃了。
  
  为了排解内心的苦闷,2009年秋天,依依独自去上海游玩散心。有一位混得不错的同学,在上海一家五星级酒店做管理,依依找到她,倾诉了自己内心的苦闷。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同学告诉依依,她们酒店的那些高档套房里都配备着书架,只是那些书架都是摆设,并没有真正利用起来。
  
  处于低谷的依依听了不由得大喜。举世瞩目的世博会即将开幕,如果能把这些高档酒店套房的书架业务拿下来,那将是一项不小的业务。
  
  那些日子,依依由被动变主动,决定把上海作为业务的开拓地。经过一番艰难的实地考察、咨询,依依写了5万多字的项目策划书,在同学的引荐下,经过酒店领导层的研究论证,一个月后,酒店老总终于答应把酒店套房1/3的书架交给依依做“实验”。
  
  面对来之不易的机会,依依倍加珍惜。考虑到自己一个人精力不够,她还聘请了两名大学生做助手。经过与助手的再三讨论,依依最后确定酒店套房书架配书的格调,以中国经典书籍为主,比如《史记》、《资治通鉴》、唐诗宋词等,再补充一些外国书刊,内容涉及时尚、历史、艺术、文学等方面。
  
  一个多月之后,依依接到酒店领导的电话:“你搭配的书架,客人很喜欢。连这个月高档套房的入住率都明显提高了。”紧接着,依依自然而然拿下了酒店剩余部分书架的整理业务,同时又承揽了上海其他几家五星级酒店套房书架的整理业务。
  
  此时的依依像一条游刃有余的鱼,手下的员工队伍也壮大到十余人。2012年6月,依依用赚到的钱在浦东买了一套房子,还换了一辆新款轿车。她俨然成了一个熟练驾驭书架商海的小老板,再也不是初出茅庐时被人喊做“书童”就会哭鼻子的青涩大学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